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吴国强大后攻破楚国,却没有彻底消灭楚国?

为什么吴国强大后攻破楚国,却没有彻底消灭楚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527 更新时间:2024/1/5 17:23:01

[var1]

应该说吴国在强大后始终研究着如何对付楚国,经过近十年的摩擦与争夺,阖闾找到了大举攻楚的理由和口舌,只因楚国对唐蔡小国羞辱得过火,吴国趁机找诸侯联合,大军压境誓将楚国攻破,凭借伍子胥伯嚭的骁勇拼搏,再加上孙武的运筹帷幄,楚国郢都被攻破是必然的结果。年轻的楚昭王只能四处逃躲,可伍子胥却感觉不到复仇的快乐,只因他的仇人楚平王早已薨殁,激愤的伍员做出残忍的抉择,掘墓鞭尸以惩罚楚平王的罪恶,仇恨让他如此发狂发魔,可见伍子胥的报仇意志有多深刻。

[var1]

眼看自己的祖国行将覆没,有些楚国忠臣并没有选择退缩,他们要尽全力将国家救活,积极地寻找各种搬兵救援的对策,申包胥便是这些人里最坚韧的一个,其实申包胥和伍子胥的关系不错,他也很同情被害的伍奢,所以当年伍子胥落难时逃亡蹉跎,申包胥也没有将伍子胥捕捉,因为伍子胥曾找申包胥立誓说:我以后一定要让楚国有灭亡之祸!申包胥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作为朋友他也无可奈何,而作为楚臣他却拿出了自己的胆魄:如果你伍子胥让楚国遭受苦厄,那么复兴楚国的人一定是我,你报仇雪恨和我重整山河,这都是我们的应尽之责!

[var1]

果然郢都攻破后申包胥逃脱,他来到秦国与秦哀公联络,可楚昭王的外公竟然表示沉默,坚定信念的申包胥七天不吃不喝,在秦廷外只有痛哭示弱,哭诉秦国要遏制吴国这条“大蛇”,他们今天能将楚国击落,中原诸侯早晚也会被吴王擒获,最终依靠着他的锲而不舍,秦哀公终于答应派出救援兵车,帮助楚国早日脱离漩涡。

[var1]

由于吴军在楚国残忍杀戮,这让楚国军民更不屈服,吴军的残忍可能也伤害了孙武,伟大的孙子对战争向来严肃,他不能认可军队野蛮到这种程度,在此刻他选择了退出,吴国彻底失去了中流砥柱,以后孙子的行踪便绝迹于史书。另外在吴国政权内部,也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冲突,阖闾的弟弟夫概见兄长留恋在楚,便想趁机篡位独霸于吴,越国也趁吴国国内没有主力队伍,允常也率兵对吴国猛扑,再加上秦国兵马对楚国的援助,这一切都变成了对吴国的不利因素,阖闾只能率兵返回国都,从此楚国才得到机会复苏。

[var1]

由此可见,楚国内部有申包胥这样的忠臣,舍命维持着社稷的最后一丝生机,吴国内部更有吴王室内部矛盾的掣肘,都是吴国无法彻底消灭楚国的原因。而在老乐看来,更重要的问题还是吴国爆发式的崛起,缺乏足够的根基,连最重要的人才都无法留住,孙武的离去,表面上看是让吴国少了一个强大的天才军事统帅,但其核心内容却反映出了吴国的一切强大只是表面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吴国没有真正消灭楚国的实力,因此只能强大一时,随后没过几十年,便被越国彻底消灭,就是个更好的佐证。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周王朝的历史上,很可能出现过两个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楚国是周分封的吗,东周楚国的历史,周王朝与楚国的关系

    [var1]这位老先生来历非同小可,据说在周文王振兴西岐的时候,当时已经八九十岁的鬻子,也相应周文王的人才招揽政策,赶赴西岐。等到周文王死后,鬻熊就像是周武王的老师一样,尽心辅佐,但是老爷子年龄也一大把了,等到武王伐纣成功,分封天下诸侯的时候,鬻子已然离世。[var1]所以周武王就给鬻熊的后代封赏到

  • 楚国在春秋战国只有“半次变法”?他表示:其实我也有“半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楚国二次变法,先秦楚国有没有变法,楚国进行了什么变法

    而变法在这样的大乱世当中所显示出来的作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甚至可以说,哪一个国家掌握了变法的先机,哪个国家就可能异军突起,就可能成为那个消灭其他的国家一统中原的诸侯国,而秦国能够实现最后的统一,也大抵是商鞅变法之功,当然这也是后话。但是在这些争霸的诸侯国当中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楚国。[var1]被后

  • 战国竹简证实:马陵之战另有内幕,史记又一记载被推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马陵之战在哪里,马陵之战是发生在战国时期吗,马陵之战是史记吗

    数十年后,孙膑横空出世,率领齐军连胜两场,尤其是马陵之战,一战歼灭十万魏军,杀死魏大将庞涓,俘虏魏太子申,重创了魏国,改写了战国局势,从此魏国沦为二三流国家。对于改写战国局势的马陵之战,史记描述得非常神奇,先在马陵道击杀了轻兵冒进的庞涓,后是“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重点突出孙膑用计击杀

  • 春秋时期周天子为何势力一落千丈?春秋五霸为何敢欺负周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五霸与周国关系,春秋五霸和周王朝的关系,春秋周天子实力

    [var1]周武王一口气分封了八百多诸侯,周天子只留下了中原作为王畿之地。在西周初期王畿之地,方圆数千里绵延不绝。此时的周天子是所有诸侯里面最强大的。四方诸侯也都唯周天子马首是瞻。按时进贡、带兵随从作战。[var1]根据史料记载,周天子拥有三支强大的王师,这些王师就是周天子直接指挥的。一是驻防镐京的

  • 封君与封侯均为诸侯僭越行为,战国后期侯的地位超过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封君一览表,战国封君制的特征,战国时期封君和封侯

    顾炎武曾谈道:“七国虽称王,而其臣不过称君,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是也。秦则有称侯者,如穰侯、应侯、文信侯。”他看到了称王和称君之间的关联性,但所言“不过称君”则似乎欠妥。各国封君情况战国时代各国的封君,就其本身身份来说,不外乎是:国君的亲属和外戚,国君和太后的宠臣,有功的将相大臣。在各国的

  • 范睢中苏代反间计与白起结怨?别信,这只是司马迁脑补出的神情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起杀范睢,范睢与白起有矛盾吗,历史上的范睢和白起

    秦国能从一个边陲小国崛起,并在战国七雄中胜出,进而豪取天下,有五个人居功至伟。这五个人就是人们常说的“秦国五大名相”:百里奚、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李斯。百里奚辅佐秦穆公三置晋君、尊王攘夷,提高了秦国的声望和政治地位,最终独霸西陲。商鞅推行变法,强根固本,极大地增强了秦国国力。张仪首创连横策略,

  • 一口气看懂十六国混战!历史上真实的十六国,到底是个怎样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十六国全部的关系图,十六国历史简述,十六国演变全过程解说

    [var1]在这段长达一百多年的混战过程当中,北方涌现出来的割据政权,其实不止十六个。但对于有些存在时间过短的政权,后世史学家就没有统计。而那些存在时间比较长,对历史影响也比较大的政权,总共有十六个,所以后世就将这段历史时期,称之为十六国时代。因为当时南方还有一个东晋政权,长时间存在着。所以这段历史

  • 为何赵国不定都有黄河太行之险的晋阳却选了邯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邯郸是赵国还是燕国的,战国赵国晋阳分布图,晋阳是赵国吗

    (一)定都晋阳赵国最早的都城,正是在晋阳,而当时选择晋阳其实和“三家分晋”的历史背景关系密切。当时的晋国国政被智氏、范氏、中行氏、魏氏、赵氏、韩氏六卿控制。而其中赵简子赵鞅,非常具有战略眼光,他精心挑选之后,发现晋阳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战略意义的大本营。为何这么说呢?他是从这三个方面考虑的:首先,从军事

  • 春秋有位美女,杀3夫1君1子、亡1国2卿,9个男人因她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战国时期的杀君案,春秋战国惨死的君王,春秋时一女子嫁三个国君

    人们说她“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九个男人因其而死”,她为何会被人如此称呼?她那悲惨多舛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var1]私通、远嫁、成为寡妇——夏姬夏姬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位公主,出生于楚成王三十一年(公元前640年),她的父亲是郑穆公,母亲是郑国公的少妃姚子。与夏姬一同出生的还有一个男孩,名叫貉

  • 秦始皇的弟弟,赤手空拳为秦国讨要百里疆土,事后为何反要叛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弟弟为什么叛秦降赵,秦始皇的四个兄弟,秦始皇是怎样建立秦国的

    [var1]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当然就是因为成蟜的亲哥哥秦始皇了。因为当时秦国国内的环境有些特殊,导致成蟜只要回去之后,就一定会面对各种打压,甚至直接被囚禁至死,所以才会不得不选择叛逃。要想说清楚秦始皇和成蟜的这段恩怨,这还得从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嬴异人开始说起。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的父亲嬴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