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国紧挨着鲁国,为何不一口气吞了它呢?顾虑重重结果错失了良机

齐国紧挨着鲁国,为何不一口气吞了它呢?顾虑重重结果错失了良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278 更新时间:2024/1/21 1:38:02

鲁国的开国君主其实是周公旦,这哥们灭了奄国以后,就把这里变成了自己的封地。不过他忙着辅佐周成王,压根没工夫管理,所以就让他儿子伯禽去管理鲁国。

这俩国家是紧挨着的,不过鲁国的实力一直都比不上齐国。为啥齐国就是不灭了鲁国呢?最后反倒是让楚国占了一个大便宜。

[var1]

一、齐国不是不想灭鲁国,是没这个胆子。

看看鲁国的出身背景,就知道鲁国有多少人罩着了!你齐国的始祖是姜子牙,他是谁?他是帮助周武王打天下的军师,说到底,姜子牙就是给姬家打工的职业经理人。

鲁国的始祖又是谁?正儿八经的姬姓名人周公旦,他可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算起来也是姜子牙的半个主子。

一个是高级打工仔建立了诸侯国,一个是老板的儿子建立的诸侯国,你觉得前者敢随意去动后者吗?当然是不敢的。

而且鲁国身边有太多保护伞了,你齐国再强大,也不能把这么多保护伞全都给撤了吧?当时天下姬姓的诸侯国有多少个呢?说出来真的可以吓死人。

周文王的儿子们,分封的诸侯国有:管国、蔡国、曹国、郕国、霍国、卫国、沈国、毛国、郜国、雍国、滕国、毕国、原国、酆国、郇国等等。周武王的儿子们,分封的诸侯国又有:古韩国、邘国、晋国、应国等,其中晋国那可是中原响当当的大国。后代周天子们又陆续分封了一系列姬姓诸侯国:单国、杨国、郑国、刘国、莫国、魏国、韩国、西周国、东周国等等。此外还有姬姓族人们的诸侯国:召国、燕国、古魏国、吴国、虞国、西虢国、东虢国等,虽不是周武王一脉的,但也是同族诸侯国。来吧齐国,看你是要单挑还是群殴?单挑的话,那就是你一个齐国,单挑我们众多姬姓诸侯国,群殴的话,就是我们鲁国带着一帮姬姓诸侯国,群殴你齐国。

[var1]

二、齐国敢动手的时候,鲁国已经强大起来了。

由于众多保护伞的作用,使得鲁国不仅没有被齐国给吞并了,反而逐渐变得强大。尤其是在西周时期,鲁国从一个封地不足百里的小诸侯国,逐渐成为了足以和齐国单挑的大诸侯国。

齐国想要吞并姬姓诸侯国,那必然会遭到群殴,可是他们姬姓内部互相伤害的时候,却没有人会出面阻止。

比如说鲁国把周围的异姓小国吞并了以后,觉得这样还不够,所以就开始对周围那些同姓诸侯国下手了。鲁国抢占了大量的地盘以后,居然成为了一个相当强大的诸侯国,这你就不得不服了。

齐国是一开始就很强盛,毕竟是功臣建立的诸侯国。可鲁国是后来才发展得逐渐强盛的。等到姬姓诸侯国们互相兼并,天下老姬家的诸侯国逐渐减少以后,齐国终于敢动鲁国了。

可是齐国忽然发现,自己动不了鲁国,这哥们现在不仅有了自保的能力,而且从道义上也占据了上风。

为啥?鲁国一直都奉行周王室的各种礼仪,天下都在废弃这些礼仪的时候,鲁国是坚定的执行者。因此鲁国从道义上来说,也不应该被消灭。

齐国既然过去是给人家打工的,现在想要掠夺主人家的财产已经是很不地道了,如果再消灭了硕果仅存的礼仪之邦,那齐国估摸着会被贴上暴齐的标签。

[var1]

三、周王室内部有人罩着。

朝中有人好做官,这话不管放在哪个时代,都是相当正确的。其实不管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国与国之间,其实也是这么回事。

你以为鲁国除了那帮姬姓的小伙伴们,就没有靠山了吗?当然不是!周公旦在执政多年以后,虽说是把政权还给了周成王,可是周公旦家族的力量并没有撤走。

历史资料证明,周公家族和召公家族,长期以来一直都处于共同辅政的状态。而且一旦周天子不给力了,这两位还能出来联合执政。

[var1]

比如说在周厉王异常昏庸的情况下,周公家族和召公家族就出面,将周厉王给放逐了。而此后的14年时间里,一直都是周定公和邵穆公共同执政,天下没有周天子,只有这二公。

而周定公就是周公旦的后人,由此可见,周公旦家族长期在周王室那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西周时期,只要他们家说一句话,你齐国还不是吃不了兜着走吗?

因此鲁国有这样一个强大的家族作为后盾,自然可以肆无忌惮地吞并周围的小国家,把自己给养肥了。不过同时鲁国还承担了一个重任,那就是周王室控制东方地区的重要力量。既然是周王室的人,你齐国怎么也要给几分面子吧?

[var1]

四、问鼎中原的楚国,可没那么多忌讳。

其实要说比较暴力的诸侯国,楚国也是当仁不让的。这哥们可不管你有没有保护伞,有没有人在朝中给你撑腰,只要吞并你能够壮大我,那么就必须要这么干。

当然了西周的时候,楚国不敢这么干,主要是在楚庄王问鼎中原以后,时间进入春秋时期,灭国大战才开始打响。

据史料记载,楚国先后吞并了45个诸侯国,其中大部分都是姬姓诸侯国,就问你狠不狠!所以说楚国对姬姓诸侯国压根就不感冒。

蔡国、越国、鲁国,都是在楚国手里灭掉的。楚考烈王看齐国迟迟不动手,所以自己就亲自出马把鲁国给收了。

就算是这样,齐国还是不敢动手。哪怕是巅峰时期的齐桓公时代,齐国依旧不敢轻易对鲁国下手。最终憋着憋着,就憋出了内伤。姜姓齐国还不小心被田家的人给取代了,你说憋屈不憋屈?

[var1]

总结:齐国稍微动了一下手,就被人家群殴了。

田氏代齐以后,齐湣王看楚国灭了鲁国都没事儿,那自己是不是可以把隔壁的宋国给灭了?但是他还是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就联合起了楚国、魏国一起这么干。

结果三家的确是把宋国给灭了,还瓜分了人家的地盘。结果秦赵魏韩燕五国,居然以此为借口,联合起来把齐国胖揍了一顿。结果齐湣王兵败被杀,而齐国也差点灭亡。

齐国纵横了823年时间,可地盘居然还只是那么一丁点大,这就值得反思了。这也顾及那也顾及的话,咋办大事呢?

参考资料:《史记》

就算再过一千年,《史记》都不会过时,这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魅力。读《史记》或许不能改变你的生活,但一定可以改变你的思维方式。

更多文章

  • 秦国名将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结果大败而归,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国李信是怎样死的,秦国将领李信简介,秦国李信的战绩

    [var1]李信乃秦军后起之秀,率军攻楚却先胜后败战国末期,由于秦国对外战争相对频繁,再加上王翦、蒙骜等老将逐渐老去,以及秦始皇亲政前后朝局的剧烈动荡,因此秦国此时的军事人才缺口很大。于是,在秦始皇正式亲政以后,一大批年轻将领开始迅速受到重用,李信便是其中之一。[var1]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

  • 战国名将廉颇、李牧,都死在了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奸臣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国大将廉颇李牧,战国名将一人杀死廉颇李牧,廉颇赵奢李牧都是哪里人

    廉颇、李牧、王翦、白起被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这四人几乎代表了战国时期最高的战力成就。[var1]其中白起被秦昭襄王所杀,而王翦大概率是自然死亡,其中当属廉颇和李牧死得最憋屈。因为二人竟然死在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手中,也就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奸臣郭开。赵国小人郭开出身晋阳的郭开,虽然学识不高,但是为人

  • 千万不要大白天睡觉,因为孔子会对你说:“朽木不可雕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孔子白天睡觉的经典语录,孔子说要学会独处,孔子讲生活习惯

    睡觉本来是很放松的事情,几乎所有人都会把睡觉当成是放纵情绪的事情,即便是天子诸侯们,真的是要睡起觉来,是根本顾不得什么礼仪的,在床上可以睡,在席上可以睡,就是在车上也是可以睡的,仪态感没有了,威严感也没了,端着的高大上也不要了。睡觉就是睡觉,就是那么简单,所谓“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跟今天没有什么不

  • 北朝陵墓发现《升仙图》,难道《山海经》中的生物,就长这个模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升仙图,山海经里描述陵墓的邪兽,山海经里的古神仙画像

    [var1](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2013年的时候,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忻州市文物管理处、山西博物院等机构进行合作,一起对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墓葬展开了发掘工作。九原岗北朝墓,其原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兰村乡下社村东

  • 孔子——中华文明承前启后的人,没有他中华文明可能就不存在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孔子给中国带来的文明,孔子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孔子与华夏文明

    “德不孤,必有邻。”天才从来不孤独,他们会结伴来到人间。两千五百多年前就是这样一个时代,那是一个天才大爆发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古希腊出了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波斯出了索罗亚斯德教的创立者索罗亚斯德,古印度出了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而我们中国则出了孔子、老子等先哲。我们中国是人类唯一未有中断文明

  • 为什么战国的规模动辄几十万,三国只有几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城池规模,战国兵力为什么多,战国时期的兵力有多少

    [var1]原因之一:人口数量的影响,东汉末年人口断崖式下降从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诸侯国便已经开始推行户籍制度,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又将此制度推行全国,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史料,对历朝历代的人口变化有个初步了解。而根据现有资料来看,东汉末年人口下降极为严重。[var1]由于先秦史料丢失,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准确

  • 燕王哙遇上了好时代,燕国却没有遇上好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燕王赵哙,燕国燕哙结局,燕王哙让位的启示

    对苏秦、张仪这些纵横家而言,是好时代。燕王哙的爷爷燕文侯支持苏秦,让苏秦挂了燕国相印,还支助苏秦游走六国。苏秦巧舌如簧,挂了又挂了五个国家的相印,取得了人生中最巅峰的成就。燕王哙的爸爸燕易王,娶了秦惠文王的女儿,导致六国合纵格局破裂。凡事有好就有坏,燕国跟秦国结盟,相当于就是背叛了五国,所以此后多年

  • 吴王夫差盉,夫差和西施的爱情信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吴王夫差和西施故事,吴王夫差和西施历史记载,西施喜欢过吴王夫差吗

    十八年后,越国丞相范蠡搜寻美人时,发现了西施, 并把她送给了吴王夫差。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吴王夫差沉溺于西施的美色,荒废朝政,最终导致吴国的灭亡。文人墨客总喜欢把误国归罪于女性的身上,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我们并不可知。但是吴王夫差对西施的爱,那可是真真切切的。我从何得知2500年前的真相?一件文物就能证明

  • 周武王分封时并无秦国,那秦国是怎么来的,为何最后能一统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宣王为什么分封秦国,周武王分封秦国,周国和秦国有什么关系

    [var1]01.从秦非子至秦襄公:历百年终于位列诸侯秦人先祖可以追溯至颛顼,其后代大费(也称伯益)曾与大禹一起治水,后留在舜帝身边负责驯养和调校鸟兽,因功被赐姓嬴。西周之初,秦人先祖造父因给周穆王驾车,并在平定徐偃王造反中立功,被周穆王赐封于赵城。[var1]周孝王时期,造父之侄大骆迁居于犬丘。周

  • 三国的战争规模为何比战国小?论动员能力,袁绍军还比不上黄巾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各方真实兵力,袁绍是黄巾军吗,三国时谁的兵力最强

    [var1]关东17路王公会讨董卓,只驻扎在的豫、兖的就有:计十数万。二袁的部队还不算在内。这样的规模,与战国斗争史相比,恐怕差的还不算多吧?然而,根据历史数据可以发现,随着诸侯兼并的进程,军队的规模并没有增加,而是减少了。比如在决定北境所有权的官渡之战中,袁绍军只有10万人。难道是四州王者的袁本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