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名将廉颇、李牧,都死在了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奸臣手里

战国名将廉颇、李牧,都死在了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奸臣手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74 更新时间:2024/1/16 13:18:22

廉颇、李牧、王翦白起

被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这四人几乎代表了战国时期最高的战力成就。

[var1]

其中白起被秦昭襄王所杀,而王翦大概率是自然死亡,其中当属廉颇和李牧死得最憋屈。

因为二人竟然死在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手中,也就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奸臣郭开

赵国小人郭开

出身晋阳的郭开,虽然学识不高,但是为人能说会道,深受赵国统治者的宠爱。

赵孝成王的时候,郭开因为讨好赵孝成王被任命为了赵悼襄王赵堰的伴读,从小和赵堰形影不离,二人关系非常好。

因此等到赵堰登基之后,郭开就被任命为了相国,一下子身居高位。

[var1]

因为和赵堰关系莫逆而被任命为相国,使得郭开认识到和未来储君搞好关系的重要性。

因此在赵幽缪王赵迁年幼的时候,郭开便时常前去和赵迁接触,赵迁此人年少时期便因为赵堰的宠爱骄横任性,赵国臣子大都对他不满。

但是唯有郭开知道巴结赵迁,年幼的赵迁不懂事,于是郭开便教给他一些旁门左道,其实就是一些吃喝玩乐的琐事。

但是常年身居宫中的赵迁怎么知道,于是愈发信任郭开,将郭开看作自己的老师,有什么事情都和郭开说,因此等到赵迁登基之后,郭开依旧是相国,权倾朝野。

然而大家都知道,郭开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物,根本没有任何真才实学,有的不过就是一张嘴罢了,每日只知道谄媚赵王。

当时赵国境内的交通较为堵塞,南北交流不便,于是郭开便建议在平邑与中牟之间修建一条直道,来沟通南北。

[var1]

然而在修建的过程之中,郭开却利用职务之便,贪污了众多钱财,造成了巨大的亏空,可是因为赵王对于郭开的宠幸,对于郭开的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这并不是最过分的,郭开此生做得最令人气愤的两件事便是害死了李牧和廉颇,这两位赵国的顶梁柱。

构陷廉颇

郭开和廉颇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作为赵国的大将,廉颇对于郭开这种小人非常不屑,曾经当众呵斥郭开,因此郭开一直都非常记恨廉颇。想要找机会报复廉颇,等到赵堰登基之后,郭开报复廉颇的机会就来了。

当时廉颇正在和魏国作战,先后攻占了魏国大片的土地,战功卓越,受到了褒奖。

然而郭开怕廉颇功劳深厚威胁到自己,于是便四处宣扬廉颇居功自傲,想要谋反之类的。

[var1]

赵堰本身就对功高震主的廉颇感到畏惧,因此一听郭开这样说,更加害怕了,于是便下令罢免了廉颇的军权,然后召廉颇回国,其实就是想要软禁廉颇。

廉颇本身就心气高傲,在赵国地位非常高,如今赵堰登基,不仅没有犒劳身在前线的将士,反而要把自己的军权夺走,因而一气之下,便选择了反叛。

武襄君乐乘奉命前往前线去接替廉颇,然而还没有到达军队,便被廉颇率兵给打了回去。

但是如此一来,廉颇也无法在赵国呆下去了,受到了赵王的通缉,无奈之下的廉颇只得逃亡了魏国。

前一天还在攻打魏国的廉颇,转而逃亡了魏国寻求庇护,这对于魏王来说可是前所未闻。

但是奈何对于廉颇这样的名将,魏王也不好说将其杀死,但是也不会去重用廉颇,于是便将廉颇拜为了客卿,安置在魏国之中。

[var1]

当时秦国和赵国不对付,双方之间战争不断,秦国一直都非常忌惮廉颇,听说廉颇被赶走之后,秦国便开始大规模进攻赵国。

数日之间连下赵国数座城市,赵国内外惶惶不安,眼看赵国内部无人可用,赵王才想起来廉颇,于是便派使者前去魏国去看望廉颇,想要请求廉颇再次出山。

但是使者在前去之前被郭开贿赂,等到去了魏国之后,廉颇身体如旧,虽然说年过古稀,却身强体健。

其实廉颇早就得知秦国攻打赵国,心急如焚,看到使者到来,就知道自己要被召回了。

然而使者回去之后,却开始歪曲事实,说廉颇一餐三遗屎,也就是说吃了一顿饭,上了三次厕所。

因而赵王不满,便未曾用廉颇,最终廉颇只得流浪到了楚国,客死他乡。

李牧之死

[var1]

廉颇离开赵国之后,赵国的将领开始出现了断层,唯有李牧一人苦苦支撑,但是即便如此,面对秦军,李牧依旧是能够和秦军打得有来有回。

李牧深知赵国的军事实力、粮食储备等都无法和秦军相比,但是秦国是远道而来,粮食供应等并不及时。

而赵军虽然粮食、武器匮乏,但是胜在本土作战,粮草军备能够慢慢来。

因此采取了持续战,对于秦国的挑衅并不在意,因此双方相持数月都没有任何战果,嬴政得知之后,便决定采取离间计,从内部瓦解。

秦国知道郭开此人贪财好色,极其容易收买,便派遣带着黄金前往了赵国,收买郭开,并且承诺攻破赵国之后给郭开高官厚禄。

贪婪地郭开果然上钩了,便开始大肆宣扬李牧要造反,并且在赵王面漆屡次诋毁李牧,而赵王竟然相信了,于是便命将军赵葱接替李牧,罢免了李牧的兵权。

[var1]

而赵葱这个人和郭开一样,也是小人得志便不知所以,害怕日后李牧报复他,便派人将李牧杀死。

李牧因为被罢免,郁闷之际便喝得酩酊大醉,毫无防备,被赵葱派来的刺客给杀死了。一代名将就这样惨死于小人之手。

总结

而郭开这个陷害忠良,卖主求荣的小人也没有落得好下场,秦国灭亡赵国之后,郭开便兴冲冲地带着家眷、奴仆,以及常年搜刮而来的财宝,前往了秦国。

然而还没有到秦国,便在路上遇见了一伙强盗,不仅抢夺了郭开的财宝,还将郭开杀死,小人终究没有好报。

更多文章

  • 千万不要大白天睡觉,因为孔子会对你说:“朽木不可雕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孔子白天睡觉的经典语录,孔子说要学会独处,孔子讲生活习惯

    睡觉本来是很放松的事情,几乎所有人都会把睡觉当成是放纵情绪的事情,即便是天子诸侯们,真的是要睡起觉来,是根本顾不得什么礼仪的,在床上可以睡,在席上可以睡,就是在车上也是可以睡的,仪态感没有了,威严感也没了,端着的高大上也不要了。睡觉就是睡觉,就是那么简单,所谓“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跟今天没有什么不

  • 北朝陵墓发现《升仙图》,难道《山海经》中的生物,就长这个模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升仙图,山海经里描述陵墓的邪兽,山海经里的古神仙画像

    [var1](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2013年的时候,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忻州市文物管理处、山西博物院等机构进行合作,一起对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墓葬展开了发掘工作。九原岗北朝墓,其原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兰村乡下社村东

  • 孔子——中华文明承前启后的人,没有他中华文明可能就不存在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孔子给中国带来的文明,孔子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孔子与华夏文明

    “德不孤,必有邻。”天才从来不孤独,他们会结伴来到人间。两千五百多年前就是这样一个时代,那是一个天才大爆发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古希腊出了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波斯出了索罗亚斯德教的创立者索罗亚斯德,古印度出了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而我们中国则出了孔子、老子等先哲。我们中国是人类唯一未有中断文明

  • 为什么战国的规模动辄几十万,三国只有几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城池规模,战国兵力为什么多,战国时期的兵力有多少

    [var1]原因之一:人口数量的影响,东汉末年人口断崖式下降从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诸侯国便已经开始推行户籍制度,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又将此制度推行全国,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史料,对历朝历代的人口变化有个初步了解。而根据现有资料来看,东汉末年人口下降极为严重。[var1]由于先秦史料丢失,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准确

  • 燕王哙遇上了好时代,燕国却没有遇上好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燕王赵哙,燕国燕哙结局,燕王哙让位的启示

    对苏秦、张仪这些纵横家而言,是好时代。燕王哙的爷爷燕文侯支持苏秦,让苏秦挂了燕国相印,还支助苏秦游走六国。苏秦巧舌如簧,挂了又挂了五个国家的相印,取得了人生中最巅峰的成就。燕王哙的爸爸燕易王,娶了秦惠文王的女儿,导致六国合纵格局破裂。凡事有好就有坏,燕国跟秦国结盟,相当于就是背叛了五国,所以此后多年

  • 吴王夫差盉,夫差和西施的爱情信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吴王夫差和西施故事,吴王夫差和西施历史记载,西施喜欢过吴王夫差吗

    十八年后,越国丞相范蠡搜寻美人时,发现了西施, 并把她送给了吴王夫差。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吴王夫差沉溺于西施的美色,荒废朝政,最终导致吴国的灭亡。文人墨客总喜欢把误国归罪于女性的身上,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我们并不可知。但是吴王夫差对西施的爱,那可是真真切切的。我从何得知2500年前的真相?一件文物就能证明

  • 周武王分封时并无秦国,那秦国是怎么来的,为何最后能一统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宣王为什么分封秦国,周武王分封秦国,周国和秦国有什么关系

    [var1]01.从秦非子至秦襄公:历百年终于位列诸侯秦人先祖可以追溯至颛顼,其后代大费(也称伯益)曾与大禹一起治水,后留在舜帝身边负责驯养和调校鸟兽,因功被赐姓嬴。西周之初,秦人先祖造父因给周穆王驾车,并在平定徐偃王造反中立功,被周穆王赐封于赵城。[var1]周孝王时期,造父之侄大骆迁居于犬丘。周

  • 三国的战争规模为何比战国小?论动员能力,袁绍军还比不上黄巾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各方真实兵力,袁绍是黄巾军吗,三国时谁的兵力最强

    [var1]关东17路王公会讨董卓,只驻扎在的豫、兖的就有:计十数万。二袁的部队还不算在内。这样的规模,与战国斗争史相比,恐怕差的还不算多吧?然而,根据历史数据可以发现,随着诸侯兼并的进程,军队的规模并没有增加,而是减少了。比如在决定北境所有权的官渡之战中,袁绍军只有10万人。难道是四州王者的袁本初

  • 五国攻秦,齐国却伐宋,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时候齐国伐宋好处,五国攻秦之际齐国灭宋,五国合纵伐秦齐国为什么不参加

    关东六国为了节制秦国的强大,百年内五次联手征讨秦国,这便是历史上的“五国攻秦”。[var1]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318年,魏相公孙衍组织魏、楚、韩、赵、燕五国征讨秦国。当时楚国实力最强,楚怀王被推举为纵长,可实际和秦国交战的只有三晋之兵。当联军攻打到函谷关时损失较大,魏国派使者告之楚国,如果再不出兵,

  •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为何老师不告诉你?老师:付出的代价太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蔺相如完璧归赵讲了什么,蔺相如为何能完璧归赵,蔺相如完璧归赵签文解释

    但是老师却没有告诉我们之后的故事,其实历史上,“完璧归赵”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惨重的。[var1]当时的赵国形势蔺相如所处的年代,是属于战国末期。这个时候秦国因为之前的商鞅变法,国力大大提升,已经成为了战国七雄当中的霸主,但是秦王想的却不是称霸,而是灭掉六国,一统天下。而此时的山东六国,只有经过赵武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