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最被低估的大将,大战吕布十几个回合,后销声匿迹,此人是谁

三国最被低估的大将,大战吕布十几个回合,后销声匿迹,此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386 更新时间:2024/1/20 7:28:57

虎牢关之战,吕布骑着赤兔马,来到两军阵前,挑衅关东十八路诸侯。第一个上战场的是王匡手下大将方悦。方悦是河内名将,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和吕布交手,不到五个回合,被吕布一戟刺死。

第二个上战场的是上党太守张杨部将穆顺,也被吕布一戟刺于马下,死于非命。各路诸侯看到之后,大惊失色,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第三个上战场的是北海太守孔融的部将武安国。武安国的武器是铁锤子,他和吕布大战十余回合,被吕布一戟砍断手腕,丢弃锤子逃走。在场的八路诸侯全体出动,逼退不可一世的吕布,救下武安国。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北海太守孔融部将武安国,使铁锤飞马而出。吕布挥戟拍马来迎。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弃锤于地而走。八路军兵齐出,救了武安国。吕布退回去了。

以上是和吕布交手的三员大将的结果,两死一伤,其中武安国是三国演义中最被低估的大将,分析如下两个原因。

其一,武安国和吕布单挑,没有被秒杀。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是超级猛将,一般武将如果和吕布单挑,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如果这个武将和吕布单挑,能够活下来,那么他的战力肯定不错,至少有自保能力。在武安国之前,河内名将方悦和上党太守张扬部将穆顺,结果两人纷纷毙命。

如果第三个上去的大将战力一般般,也可能送命。但是武安国却活下来了。以此类推,武安国的战力远高于方悦和穆顺两人。

和吕布单挑,活下来的人并不多,只有公孙瓒张飞夏侯惇、武安国寥寥数人。张飞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三国演义中的猛人,专打吕布。他先骂吕布“三姓家奴”,在气势上压倒吕布,再上去大战吕布,五十回合没有分出胜负。吕布被打得没脾气,对于张飞无可奈何。夏侯惇是三国演义中少有的“平头哥”,拼命状态下,连吕布都敢上去交战,最后还全身而退。

其二,武安国和吕布单挑,不但活了下来,还和吕布单挑了十余个回合。

三国演义中,很少有人能和吕布单挑超过十个回合,如公孙瓒自恃武功高强,但是他和吕布交手,数个回合就败北,幸好张飞及时出战,公孙瓒才没有命丧当场。武安国却能够在巅峰时期的吕布方天画戟之下坚持十几个回合,可知其战力不凡。

事实上,整个三国演义中,和吕布单挑,能坚持五十回合以上的只有张飞一人,能坚持十个回合以上的武将很少,能在吕布手下活命的人也不多。武安国在吕布方天画戟之下坚持了十几个回合,难能可贵,已经充分证明了他的战力。

那么武安国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呢?他去哪儿了?他的结局如何?演义中没有明确交代武安国的结局,但是我们可以合理推测一下,应该有以下两个结局。

第一个可能的结局:武安国手腕受伤之后,不久伤重不治身亡。

战场上厮杀,难免阵前亡,武安国虽然没有直接战死在两军阵前,但是他的手腕被吕布一戟砍断,负伤了。在古代,医疗技术很差,伤口一旦感染,便非常危险了,稍有不慎,就会有性命之忧。武安国虽然是一员猛将,但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的伤口也可能被感染,死去。

第二个可能的结局:武安国手腕受伤之后,虽然后来治愈了,但是有了残疾,不能再上战场了,于是早早退役。

强悍的曹营猛将许褚,被张飞一矛刺中肩膀后,在亲兵的拼死救护下,侥幸逃得一命,但是他从此以后,便没有再次上过战场。他很可能战力衰减太厉害,不适合上战场拼杀了。

武安国的情况和许褚应该差不多,受伤之后,虽然痊愈,但是很难发挥出他的兵器大斧头的威力,于是不再上战场厮杀了。他很可能早早退役,回家抱老婆孩子去了。

结语

武安国是三国演义中最被低估的大将,他和吕布大战十几个回合,手腕被方天画戟砍断,后销声匿迹。他最可能的结局有两个,一个是伤重不治身亡,另一个是早早退役。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把握好形势的变化,才能掌控好全局,刘邦不察变故陷白登之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白登之围的故事50字,刘邦成功的管理经验,刘邦在白登之围后采取什么政策

    汉高祖刘邦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的侵袭,特意将韩王信(非汉初三杰之韩信)由河南禹州市一带转封到今天太原一带,都城就在晋阳(今太原南)。但是出乎刘邦和韩王信的预料,当时的匈奴以汉朝举国之力也未必能战而胜之,何况一个诸侯国。韩王信与匈奴交战,败多胜少,到这年秋天,王都马邑也被围困,只得多次派使者与匈奴求和。对

  • 张鲁是张良后代,为何宁愿投靠曹操,也不愿意归顺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鲁是张良的几世孙,张鲁和张良,张鲁为什么投靠曹操

    张鲁是张良的后代,张良是汉朝的开国大臣,作为张良的后代,张鲁也应该也汉臣自居才是,但在乱世之中,如何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对张鲁来说,拥有汉中这一块地盘,就等于有与诸侯争夺的底气。张鲁不仅是汉中的土皇帝,更是五斗米教的第三任教主,这注定了张鲁管理汉中的方式是政教合一,利用教义教化民众,再加上注意

  • 不开玩笑!曹仁和曹纯有一个亲姐妹,曹操还曾因为这堂妹夫被连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与曹纯,曹操和曹纯哪个好,曹纯和曹仁的关系

    假如给曹操他老爹曹嵩一次写回忆录的机会,在熹平三年到光和三年期间的这段日子里,曹嵩一定会感叹自己的“老大”曹操真不让人省心。话说在桓帝时期,曹嵩就给自己的“儿子”曹嵩留好了爵位,剩下的就由曹嵩自己去努力。公元159年曹腾去世,曹嵩因为他父亲的“余威”和自己在朝中特殊的为人处世方式。曹嵩在桓帝末年担任

  • 刘邦用了不到七年一统天下,为何曹操穷尽一生仅三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与曹操哪个年代更久远,刘邦一统天下后的措施,刘邦一统天下霸气配乐

    汉高祖刘邦开创了西汉王朝,在秦朝时期,刘邦仅仅是一个亭长。官职不高的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能够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公元前209年,刘邦起义,这时候的刘邦开始崭露头角。到了公元前202年,刘邦正式称帝。也就是说仅仅用了七年的时间,刘邦就从一个起义军的首领,成为了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不过西汉和东汉出现

  • 刘邦晚年为何要让陈平除掉樊哙,到底是另有深意还是老年昏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还特地称呼这个家伙为壮士,并且还特地下令赐予他生猪肉吃,这个樊哙呢,他也没有客气,抓着生猪肉就用随身携带的刀具切下来就往嘴里一顿啃,完全是一个猛汉形象。抛却鸿门宴上樊哙拯救刘邦的这个恩情不讲,单单就聊聊这个猛汉跟刘邦的交情,这哥俩的感情非常好,樊哙这样的猛人他属于那种从沛县时代就一直跟随着刘邦的元勋

  • 诸葛亮作为蜀汉军师,为何刘备打仗都不带他?曹操怎么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曹操谁厉害,历史中的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诸葛亮跟刘备真实关系

    诸葛亮是演义中“三绝”之中的智绝,知天文,晓地理,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将蜀汉总工程师诸葛亮请出山。诸葛亮被拜为军师中郎将,负责军事行动。然而,刘备每次出征都不带诸葛亮,如入川战张鲁,夺益州,汉中之战、夷陵之战等。这是为什么呢?据传,曹操曾用五字道出玄机,这五个字为“诸葛亮

  • 甘宁和凌统有杀父之仇却能共保孙吴,和吕蒙有矛盾最终一笑泯恩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蒙甘宁凌统配将,三国时期孙吴名将甘宁,吕蒙和孙吴的关系

    甘宁字兴霸,从小为人仗义,好“游侠”。所以,年纪轻轻就有一批人追随。甘宁最开始跟着刘表,但是刘表是个文人,不识军事,甘宁觉得刘表此人干不成大事。于是,甘宁就带领自己的门客数百人准备投奔东吴。但是在途中,被黄祖截住,也就留下来跟着黄祖干。黄祖虽占据地利,但是不会用人,放着甘宁这么好的一员猛将不重用,寒

  • 法正帮助刘备取得益州、赢得汉中之战,曹操也感叹未能将其招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法正让刘备做汉中王,法正的临终遗言,魏延黄忠法正能配吗

    法正对于刘备的重要性,不亚于诸葛亮。奠定蜀汉政权生存基础的两大行动:入据益州、进取汉中,都离不开法正。法正,是一位曾经被性格缺陷束缚的失意者诸葛亮当初在襄阳的《隆中对》中,提到了这么一句话:“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这里的智能之士,指的就是法正这种人。法正并不是益

  • 法正奇谋不断,为刘备立下大功,与诸葛亮可谓互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与法正,诸葛亮和刘备取胜策略,刘备与诸葛亮的共同点

    刘备长期缺少算无遗策、谋略制敌的一流谋士。法正的出现,一度弥补了这一缺陷。对于法正,诸葛亮的评价最具代表性:“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在他看来,法正的出现,如同给刘

  • 干支纪年与观象授时有关,自东汉初年才开始正式使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干支纪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干支纪年始于何时,从哪一年开始使用干支纪年

    “六十甲子”,来自“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兴自东汉,元和二年(85年)正式实施。据说,西汉初就有使用这种纪年法的了。东汉以降一直到民国前,基本是照此纪年。“十二生肖纪年”,由此生发演化而成。一些书中对汉代以前也用这种纪年法标注。但这仅仅是后人的“标注”,当不得真,因为汉以前不用这种纪年法。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