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真的拖到秦始皇时期才有横扫六国的能力?

秦国真的拖到秦始皇时期才有横扫六国的能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083 更新时间:2023/12/16 9:27:16

除了灭掉宋国坐拥山东半岛的齐国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在国力上与秦国一较高下。但与齐国不同的是,秦国在国力强大的同时,还有易守难攻的特性,也就是说不会翻船。国力再强的国家,不会翻船才是最重要的。

[var1]

像楚国被吴国攻灭后,虽然复国,可再也没有与晋国争霸的能力。齐国被燕国也几乎攻灭,所以在复国之后,他也没有能力再与秦国争霸。所以无需等到长平之战,在乐毅伐齐结束之后,秦国就已经是战国最强。

其国力远远碾压其他六国,而在军队战斗力上,秦国地处西戎也为他营造了民风彪悍的属性。让军队如同虎狼之师一般,战斗力惊人。而在七雄之中,也就只有赵国有与秦国相同的属性,可问题是赵国的国力不如秦国。

[var1]

所以长平之战前,在国力上秦国已经无人能敌。但在军队上,赵国还能与秦国掰手腕。可到了长平之战后,一切就都结束了。这时除非六国整合成一个国家与秦国相抗,否则一切都已经难以挽回,那么问题来了。

这个秦国注定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时间点究竟在什么时候呢?也许有些网友会认为是长平之战,因为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几乎土崩瓦解。不过我认为这个时间点,只能说是秦国对于山东六国达成绝对优势的时间点。

[var1]

如果要说是有能力横扫六国的话,我认为这个时间点在秦国占领巴蜀时就已经确定了。而这个时间点,大概是秦昭襄在位早期。那既然秦昭襄王时代,秦国就已经可以横扫六国的话,为什么还要拖到秦始皇时期呢?

其实这个问题仔细分析一下也不难理解,秦国的确有能力称霸和统一天下。但问题在于其他六国实际上在那时也是巅峰期,齐宣王,楚威王,燕昭王赵武灵王。也就国外和魏国的君主能弱一些,不过毫无疑问,大部分国家都是处于巅峰期。

[var1]

这时候去做这件事情似乎有些困难,但这或许也就只是暂时的困难,因为这些杰出的君主们没有一个活得过秦昭襄王。所以我不认为这是主因,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或许还是,当时的秦昭襄王脑子里有没有统一六国的想法?

那个时代的君主,是满足于取代周天子成为夏商周三代中的第四代?还是废除夏商周三代的分封制度,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王朝?这一点考虑不清楚,秦昭襄王也就不可能完成统一六国的伟业。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

更多文章

  • 春秋到战国过渡的几十年是不是空白历史,又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到战国发生的变化,春秋战国历史真实情况,春秋战国的历史大揭秘

    [var1]先来看看编年体史书的情况,在这段历史之前有一部编年体史书,即为《春秋左氏传 》,一般简称就是《左传》,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两本史书,一是孔子编纂的《春秋》,一是为《春秋》做释义的《春秋左氏传》,即《左传》。孔子逝世于公元前479年,此时正是鲁哀公十六年,而《春秋》也画上了句号。《春秋》的记载

  • 战国七雄中的楚国为什么大而不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楚国为什么强,战国楚国十大将军,战国时代楚国有多强

    [var1]秦灭六国之时,楚国的领土面积并不小于秦国。战国中期时,楚国的面积更是远远大于秦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楚国一度是战国各国中,领土面积最大的一个诸侯国。楚国不仅领土面积广大,而且人口也非常多。所以秦国灭楚国的时候,需要六十万大军。楚国当年也号称可以胜兵百万,为春秋战国时代的大国。首先我

  • 韩国就是赵魏两国最大软肋,秦国想欺负三晋了,就出门打韩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赵魏联军攻打秦国,魏赵韩和秦国关系,赵魏为什么会打秦国

    以国力论,韩国其实不能算战国七雄中最弱的国家,因为还有燕国。当时的燕国靠近边塞,和中原诸国交往比较少,人口比较少,经济也不发达,两边的齐国和赵国的实力都在燕国之上,所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空间。到战国中后期,燕国已经是七雄中国力最弱的国家了,除了和齐国有过纷争之外,燕国基本上并不主动参与各国的斗争,

  • 秦王政如何处置李信?李信率20万秦军伐楚,遭遇秦国少有的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王政在秦军攻克燕国上都蓟城后,开始筹划进攻楚国的军事计划。在廷议中,秦王与诸位大臣、将军、博士纵论亡楚大计。每临大事,召开朝廷会议,是秦国的传统,与会者应该都是大人物和博士之流。李信这位后起之秀能在廷议上占有一席,可见秦王对李信的器重。想必在廷议之前,秦王对领军伐楚的统帅人选就有谱了,

  • 赵国的邯郸保卫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军保卫赵国,赵国与邯郸之战,赵国的战争有哪些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邯郸之战本期主要讲述战国时期发生的故事——邯郸之围、毛遂自荐以及邯郸之战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邯郸之围。邯郸之战也叫做邯郸保卫战,是战国后期,秦国对赵国首都邯郸的一次攻坚战。邯郸之战发展到后面变成了一场多强(赵国、楚国、魏国)对付一超(秦国)的战斗,双方指挥官分别是赵国

  • 端午节的由来,到底是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又或是曹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端午节为什么是纪念屈原呢,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诞生的吗,端午节的来历和屈原的精神

    下面就让我们从历史文化中找到答案,揭开端午节的面纱吧。端五、端午节:“端”即“初”,有开始之意。在很久以前,只要是每个月的五日,都可以称为“端午”。直到汉朝,端午才被固定在五月五日,因为开始在五月的第一个五,故为“端五”。根据地支纪月,开始是以一月为寅月,按此顺序,五月即是“午月” ,又因为方进入五

  •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长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平在现在什么地方,秦赵长平之战视频完整版,秦赵长平之战典故简短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长平之战本期主要讲述战国时期发生的故事——冯亭献城、初战失利以及长平之战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冯亭献城。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0年,交战国是秦国与赵国,交战的主角是赵国的廉颇、赵括以及秦国的王龁、白起。战争以赵国四十五万主力部队损失殆尽而失败告终。此一战,秦国亦伤亡士

  • 秦昭襄王与赵国暗中的较量,完璧归赵的幕后真相,蔺相如被吊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蔺相如完璧归赵秦王是谁,蔺相如完璧归赵对赵国的好处,蔺相如对赵国的影响

    [var1]秦国的兴盛和强大可以说只一个艰巨的小国发展史。起初秦国的祖先只是养马的西周小官,还是因为其养马有功才被周天子封了块远离中原的小领地。之后,秦国经过几代的治理才逐渐成长起来。等到秦穆公这一代之时,秦国才出现一个强盛的契机;也就是重用商鞅之法以奖励耕战来强大秦国。仅是几年的时间,秦国就积累下

  • 擒关羽,斩黄忠的无名小将,吴国马忠到底是何方神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忠与马忠,马忠和关羽谁厉害,马忠与吴国的关系

    [var1]马忠与关羽樊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威震三国。东吴吕蒙借机偷袭荆州,此时关羽腹背受敌,只得带队败走麦城。败走的关羽,一路十分狼狈,马忠与潘璋等人欲引关羽进包围圈,这潘璋好大喜功,冲出引战,不用三两下就被关羽斩杀了。而反观马忠静候征战多时的关羽,一声喊起,伏兵长沟套索,绊关羽下马,一箭射中关羽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为什么准确的预言了是楚国灭了秦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国灭楚全过程,楚国三户是哪三户,秦朝和楚国是什么关系

    [var1]1.楚国和秦国一样有种不服输的血液传统。秦楚两国历史上都被传统的中原诸国看不起,秦国因为祖上为周天子喂马才被等在戎狄交错之处,一直被中原诸国在文化上不予认可。楚国更是如此,灭商中功劳很大,却被封为最小爵位子爵,称为“蛮夷”。所以这点上秦楚两国有着同样的憋屈,也产生了同样的气节,都通过多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