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意,字子阿,会稽人。东汉明帝永平年间,钟离意在山东担任鲁国的国相。钟离意一到山东履职,就带人亲自前往孔庙打扫卫生,一一擦拭桌子、坐席、佩剑、鞋子等孔子用过的文物物品。此外,钟离意还从自己的腰包里拿出一万三千文钱,交给户曹孔訢,作为修理孔子车子的经费。有个叫张伯的清洁工,在清理孔子庙堂前的杂草时,在泥土里捡到了七块玉璧,张伯私藏了其中的一枚,把剩余的六枚玉璧上交给了钟离意。钟离意命令主簿把六枚玉璧供奉在桌子上。在打扫卫生时,钟离意发现孔子在世时上课的教室里的床头上挂着一个瓮,钟离意对瓮的用途感到好奇,于是叫来孔訢向他咨询瓮的来历。孔訢告诉钟离意,这是孔子用过的瓮,背后有丹书,但没人敢私自打开它。钟离意对丹书的内容有些好奇,找了个理由对孔訢说,孔子是圣人,之所以在瓮上留下丹书,估计是想用来启示后人。于是钟离意从瓮里拿出丹书打开,就见上面写着:尊我儒术董仲舒,修我庙宇钟离意,张伯玉璧七藏一。于是钟离意召见张伯,审问他说:孔夫子在丹书上留言说,玉璧一共有七枚,把你私藏的那枚交出来,恕你无罪。张伯听说是孔夫子显圣,急忙磕头求饶,把玉璧上交给了钟离意。
小评:中国古代民间,习惯于将为民做主的好官神格化,除了刻碑立庙之外,就是编一些百姓喜闻乐见的为民除害的灵异故事。钟离意是东汉光武帝、明帝两朝的大臣,因为官清廉正直无私,所以在当时的百姓中间很有声望。本文描述的钟离意修孔庙,孔夫子留谶语预言玉璧被盗的事,更有可能是钟离意的一种宣传手段,既破了案,也能让自己儒家正统弟子的形象得到传扬。把钟离意和董仲舒并排放在一起,用饭圈的话说,很有一种蹭流量的意思在内。董仲舒可以说是将儒家定为国教的主要贡献者。能与其并列,其身份地位自然不一般。
[var1]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原文:汉永平中,会稽锺离意,字子阿,为鲁相。到官,出私钱万三千文,付户曹孔訢,修夫子车。身入庙,拭几席剑履。男子张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怀其一,以六枚白意。意令主簿安置几前。孔子教授堂下床首有悬瓮,意召孔訢,问:“此何瓮也?”对曰:“夫子瓮也。背有丹书,人莫敢发也。”意曰:“夫子,圣人。所以遗瓮,欲以悬示后贤。”因发之,中得素书,文曰:“后世修吾书,董仲舒。护吾车、拭吾履、发吾笥,会稽锺离意。璧有七,张伯藏其一。”意即召问:“璧有七,何藏一耶?”伯叩头出之。
声明:《搜神记》是东晋史学家干宝(?—公元336年)创作的小说,就创作年代来说,距今也有将近170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中国的神话故事也是个不断演化和补全的过程,记述的角色形象和现今的主流形象难免会有所偏差。因此本文主要是针对搜神记原文做的读书笔记,以原文翻译加脑洞补足为主。由于个人知识水平有限,部分词汇的翻译难免不够准确,另外对于文中的一些人物故事在《搜神记》以外的记载,了解的也不是太全面,叙述的时候难免有所疏漏,错误之处,请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