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秦赋:李斯是韩非的同学,为啥还要毒杀他?你看这是谁指使的

大秦赋:李斯是韩非的同学,为啥还要毒杀他?你看这是谁指使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952 更新时间:2024/2/18 16:45:49

随着大秦赋第70集的播出,国外终于被灭了,韩非也正式下线,临终前,他请李斯接手自己没完成的成书立说的理想,他本就是国外公子,不惜把命搭进去也要完成自己的家国大义,看着他和李斯之间,年轻时一起学习、一起谈理想,长大后各奔东西,最终成为对手,感觉他们其实就是彼此的知己,走到这一步让人好揪心,韩非的心怀大义和李斯的痛彻心扉都被演活了,李斯的不得不从,让他最终对韩非下手,毒杀了他。

非公子大才,奈何不能为大所用,李斯做出这个决定,实在是束手无措,眼泪是真的,心痛是真的,孰是孰非就留给后人去说吧,!李斯为了韩非免受车裂之苦,亲自来狱中为韩非送行赐毒酒,韩非大义凛然,做好了为韩赴死的准备,面对昔日旧友“送行”欣然接受,还为李斯现在的成就而感到开心,虽然从电视剧的角度讲,李斯是受到了秦王的授意,不得不送好友一程。

结果无语的是,这边韩非刚喝了毒药,毒发身亡,那边就传来消息,说大王赦免了韩非,李斯又气又恼,直接一口老血吐了出来,换了是谁,都会觉得无语,赵高哪怕再早来一会儿,结局都不会这么悲惨,可偏偏造化弄人,韩非还是走了,只留下李斯悔恨痛苦。

在大家的印象里,李斯一直都是一个小人,他嫉妒韩非,所以毒杀他,所以李斯为韩非哭,在很多人看来简直就是搞笑,但在大秦赋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有感情的李斯,先不说是不是剧情洗白,毕竟历史上对于韩非之死始终都是有所争议的,只从剧情中二人的友情线来说,真的是让人羡慕不已。

韩非和李斯是同学,师从一人,虽然后来各自为主,但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当初,韩非刚到秦国时,李斯就多次劝诫他,不要和秦王商讨天下之事,恐怕就是担心会有这么一天,因为他清楚,秦王让韩非入秦的真正目的,要么用,不能用就杀,其实就这么简单,所以,韩非表现的无异心,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可韩非不听,见了秦王第一面就开始跟他大谈天下局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但如此,秦王多次试探他仍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更是在秦王提出灭韩时他不顾及场合和其他的大臣,大谈灭韩的坏处,让秦王确认,这个人不能为自己所用,对于秦国而言是个祸害,所以他下定决心杀了韩非。

那么,李斯还能做什么?除了给他一杯毒酒,让他体面的死,什么都做不了,与其被车裂,还不如就这样离开,反正横竖都是一死,有人说,他是故意提前害死韩非的,但小编觉得,至少在大秦赋里,李斯和韩非之间的友情是真的,否则他不会这般痛心,更不会在得知韩非被赦免以后哭成这样,他会毒死自己的同学,其实也是因为秦王的授意。

更多文章

  • 刘备是一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其实刘备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是假仁假义还是仁义之君,刘备是假仁假义的人吗,历史上刘备真的很仁义吗

    不过刘备念及当年刘表的收留之恩,加上他与刘表同宗,因此刘备不忍相夺。然而在赤壁之战后,刘备不仅占据了荆州部分地盘,还在此后攻入益州,并从同宗的刘璋手中将益州夺去。如此看来,刘备是一个说一套做一套的人,既然如此,刘备是一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吗?事实上,刘备并不是一个伪君子,不过他也不是一个老好人,具体而

  • 刘备识人能力素来很强,为何他会托孤李严?因为李严的履历不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托孤李严原因,李严为什么给刘备托孤,李严与刘备关系

    按理说,李严忽然高升,并成为托孤重臣是有违常理的,毕竟在此之前,李严不过是犍为太守,从未接触过统治核心。不过刘备识人的能力素来很强,在他起势之初,就看中了关羽和张飞这两位绝世虎将,后来他投奔袁绍后,又看出袁绍不能成就大事而选择来到荆州投奔刘表,最为关键的是,他敢重用比他小了二十岁,仅有名声而没有丝毫

  • 高欢和曹操命运高度相似,攀高枝得第一桶金,终其一生未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些朝代命运真是极其相似,在大一统时代之间都有一个短命王朝,秦始皇扫六合之后,胡亥二世而亡,为刘邦的大汉穿了嫁衣;隋文帝杨广在独孤伽罗的辅助下夺取北周政权,有北周大臣,到国丈,再到开国皇帝的顺利转型,然而摊上一个不省心的儿子,隋炀帝,步子迈得太大了,葬送大隋江山,被李渊和李世民渔翁得利,为三百

  • 曹丕为何能最终战胜曹植?你看看他的朋友圈,连曹操都不得不低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评价曹丕和曹操曹植的关系,曹丕和曹植谁更厉害,曹丕最后是怎么击败曹植的

    故而曹丕为何能战胜曹植,历来是一热门话题!其实对这个问题,在笔者看来,就是“朋友圈”决定论。在谈曹丕和曹植的朋友圈前,还是先看看另一个也很著名的继承人争斗事件,这便是刘邦晚年的太子之争。晚年的刘邦,由于宠爱戚夫人,使得戚夫人所生的赵隐王刘如意,一度威胁到了吕后所生的刘盈的太子地位。面对戚夫人和赵隐王

  • 刘备前来投靠时,两大谋士建议将其铲除,曹操为何婉言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几次投靠曹操,刘备投靠曹操三种结果,刘备是怎么对抗曹操的

    却说玄德前奔许都,到城外下寨,先使孙乾来见曹操,言被吕布追逼。特来相投。操曰:“玄德与吾,兄弟也。”便请入城相见。次日,玄德留关、张在城外,自带孙乾、麋竺入见操。操待以上宾之礼。玄德备诉吕布之事,操曰:“布乃无义之辈,吾与贤弟并力诛之。”玄德称谢。操设宴相待,至晚送出。荀彧入见曰:“刘备,英雄也。今

  • 萧何向刘邦荐韩信,又向吕后献计杀韩信,萧何是在拿韩信当驴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萧何为什么和吕后合谋害死韩信,萧何为什么杀吕后和韩信,萧何为什么要联手吕后杀掉韩信

    提起“卸磨杀驴”,我第一个想到的人便是西汉第一任相国萧何,萧何身上有一个流传极光的成语,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成语讲的是西汉淮阴侯韩信发迹和被算计的故事,而韩信的这种遭遇,其实就是一个“卸磨杀驴”的故事。没错,在萧何眼中,韩信就是一头驴。鸿门宴后,项羽开赴咸阳,并在咸阳主持分封诸侯的仪式,分

  • 三国时期唯一完人,军功卓著还是海内大儒,现有韩国后裔三十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时期真正厉害的人物,三国时期最厉害的人前五名,三国时期厉害的军事将领

    纵观历史,三国堪称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涌现出一大批名扬一时甚至流芳千古的风云人物。在他们之中,才能卓越、武艺高强的比比皆是,然而真正称得上“完人”的却是寥寥无几。客观而言,魏武帝曹操太过自傲、吴大帝孙权优柔寡断,昭烈帝刘备则仁慈过度。在历史记载中,文武兼备且几乎找不到缺点的,唯卢植一人。▲卢植剧照

  • 陈余送去劝降信后章邯已欲投降,但项羽又给其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章邯投降项羽具体时间,章邯在哪投降项羽,陈馀劝降章邯的信

    实事求是地说,章邯这个时候主动撤退,以守为攻的部署,是没问题的。因为当楚军控制运粮甬道后,最稳妥的打法肯定是守住甬道,切断王离粮道,最后逼迫王离军团粮尽溃退。而一旦项羽这么干,给了章邯留出整顿兵马的时间了,主动权就在章邯手上了。然而令章邯没想到,也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项羽这个杀神会居然这么彪悍

  • 赤壁之战时曹军并未占绝对优势且士气不足导致最终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赤壁大战曹军失败,赤壁之战曹军的兵力,赤壁之战曹军将领排名

    曹操兵力虽然占优,但却并非占据绝对优势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在提到“赤壁之战”双方兵力时,我们总会想到曹操的八十万大军,从而认为曹操在兵力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然而,真实情况却是,曹操虽然在兵力上占优,但却并非占有绝对优势。所谓“八十万大军”,出自于《江表传》曹操写给孙权的信,其中提到“今治水军八十万

  • 长孙皇后死前说了三句话,若李世民都照做,就没武则天什么事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长孙皇后死李世民为啥没有再立后,长孙皇后对唐太宗的影响有多大,李世民临终时对长孙皇后说的话

    长孙皇后出生名门,父亲长孙晟是右骁卫将军,母亲高氏是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可谓“门传钟鼎,家世山河”,后来在她哥哥长孙无忌的撺掇下嫁给了李世民。直到后来李渊起兵,太原无人值守,隋朝官兵围攻李渊太原府,李建成逃跑的时候忘记带她这个弟媳,但是长孙皇后居然自己突围出来,可见武力一斑。秦王李世民征伐四方,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