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丕为何能最终战胜曹植?你看看他的朋友圈,连曹操都不得不低头

曹丕为何能最终战胜曹植?你看看他的朋友圈,连曹操都不得不低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778 更新时间:2024/1/24 6:16:56

故而曹丕为何能战胜曹植,历来是一热门话题!其实对这个问题,在笔者看来,就是“朋友圈”决定论。在谈曹丕和曹植的朋友圈前,还是先看看另一个也很著名的继承人争斗事件,这便是刘邦晚年的太子之争。

晚年的刘邦,由于宠爱戚夫人,使得戚夫人所生的赵隐王刘如意,一度威胁到了吕后所生的刘盈的太子地位。面对戚夫人和赵隐王咄咄逼人的攻势和刘邦的偏袒,吕后非常狼狈,最终逼着张良想办法。张良却告诉吕后:我也没办法,但有四个人却有办法,你还是去请这四人来吧。

这四人便是“商山四皓”。果然刘邦几乎不敢相信,刘盈身后竟然站着“商山四皓”。当确认无误后,刘邦回到宫内,很伤感地对戚夫人说:“更改太子的事就此打住!刘盈请出了商山四皓辅佐,他羽翼已成没法再换了!”

张良牛就牛在,他轻飘飘地一句话,便指点着吕后,给儿子刘盈搭建了一个最牛“朋友圈”,面对刘盈的这个朋友圈,刘邦那么“无赖”都无可奈何,最终确定了刘盈的位置——这就是朋友圈的威力!看毕这个典故,想必读者也都很想知道,曹丕的朋友圈都有谁,到底有多牛了。那咱就从曹丕和曹植最核心的“四友”谈起。

其实,无论曹丕还是曹植,都有个核心圈,恰好也都是四位,被称为四友。曹丕的四友是: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曹植的四友是:杨修、邯郸淳、丁仪、丁廙。

要强调一下,不要一看司马懿这个名字,就立刻惊叫,说他最牛。因为在曹操活着时司马懿比谁都老实,而他的影响力,是没法跟杨修比的。

司马懿虽代表着河内司马家,是当时的门阀士族。但比起杨修家族来,司马家族不值一提。因为杨修的家族力量,丝毫不亚于当初的袁绍家族,河内司马家族拿什么跟弘农杨氏家族对抗?

只有当司马家族和陈群家族联手后,才能勉强对冲一下弘农杨氏家族(杨修家族)。所以门阀士族的力量对比中,曹植其实还是占上风的。一个杨修就对冲掉了司马懿和陈群。这其实也是为何曹操杀杨修的影响,会那么大的原因。

除了门阀家族的影响力外,还有一个“知名度”,即才华和才学。显然曹植的朋友圈,再一次胜出。不但曹植完胜曹丕,且拉出一个丁仪来,就能横扫曹丕的四友!

所以曹丕核心圈的力量,显然不如曹植的核心圈。但问题是皆知,曹操对门阀士族的态度,一贯是使用和防范相结合。这一下子,曹丕核心圈的力量就起来了。因为在曹操后期,当郭嘉去世,荀彧被杀,程昱、荀攸等老去后,司马懿、陈群、贾诩、刘晔这四人便顶了上来,都成为了曹操的重要智囊。同时杨修由于家族背景过于强大,一直都被曹操防范着。

所以这就又引出了,曹丕的第二层朋友圈,且大部分还跟曹操的圈子重合。比如:贾诩、崔琰、王朗、华歆钟繇辛毗等。

这些人几乎都站在曹丕身后,比如贾诩用袁绍的例子,劝说曹操立曹丕,为此当曹丕一上台,就立刻把贾诩封为三公之一。同时崔琰、辛毗等也都向曹操表示过,对立世子的问题,应长幼有序。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崔琰,他本来跟曹植是亲家关系,但他却公开支持曹丕,一下子就使得曹丕这一方,门阀士族的力量占据绝对优势了。因为崔琰的家族是清河崔氏!

明白了这点,其实也就能明白,为何曹操晚年那么不讲理,一会杀崔琰,一会杀杨修,因为门阀士族的力量,对接班人的争斗介入得太深,曹操一直在玩命平衡着。

如今来盘点下曹丕的朋友圈:门阀士族力量,主要的是司马懿、陈群、崔琰,跟曹操的核心圈相重叠的有:司马懿、陈群、贾诩、华歆、钟繇、辛毗等。且还有夏侯尚、夏侯称、夏侯威等,这些夏侯家的势力支持!

反观曹植,门阀士族的力量,主要是杨修、荀晖(荀彧家族),但这两家却又都是曹操晚年极力打压的。跟曹操核心圈相重叠的几乎是空白。来自曹魏联盟势力的,只有一个曹洪,且也被曹操打入冷宫,因为他的宾客(手下)太能惹事,经常不尊法规,被满宠杀过,被杨沛杀过,若不是仗着是元老,对曹操有救命之恩,估计曹洪也会如娄圭等一样,被曹操杀掉了。

对比完曹丕和曹植的朋友圈,现在问一句:你若是曹操,你会选谁?试想一下,自己身边的一圈人,经常告诫:小心重蹈袁绍废长立幼的覆辙。而最钟爱的儿子曹植的支持势力,又是自己最害怕,最需打压的。反观曹丕的朋友圈,不但自己离不开,同时更是曹魏势力,能继续发展所必须倚重的。

曹操在这种情况下,他焉能不低头,哪怕再偏爱曹植,也只能选定曹丕!所以曹丕能胜出,就是胜在了朋友圈上。这其实也应了一句老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朋友圈的质量来看,显然曹丕的综合才能,是胜过曹植的。

更多文章

  • 刘备前来投靠时,两大谋士建议将其铲除,曹操为何婉言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几次投靠曹操,刘备投靠曹操三种结果,刘备是怎么对抗曹操的

    却说玄德前奔许都,到城外下寨,先使孙乾来见曹操,言被吕布追逼。特来相投。操曰:“玄德与吾,兄弟也。”便请入城相见。次日,玄德留关、张在城外,自带孙乾、麋竺入见操。操待以上宾之礼。玄德备诉吕布之事,操曰:“布乃无义之辈,吾与贤弟并力诛之。”玄德称谢。操设宴相待,至晚送出。荀彧入见曰:“刘备,英雄也。今

  • 萧何向刘邦荐韩信,又向吕后献计杀韩信,萧何是在拿韩信当驴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萧何为什么和吕后合谋害死韩信,萧何为什么杀吕后和韩信,萧何为什么要联手吕后杀掉韩信

    提起“卸磨杀驴”,我第一个想到的人便是西汉第一任相国萧何,萧何身上有一个流传极光的成语,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成语讲的是西汉淮阴侯韩信发迹和被算计的故事,而韩信的这种遭遇,其实就是一个“卸磨杀驴”的故事。没错,在萧何眼中,韩信就是一头驴。鸿门宴后,项羽开赴咸阳,并在咸阳主持分封诸侯的仪式,分

  • 三国时期唯一完人,军功卓著还是海内大儒,现有韩国后裔三十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时期真正厉害的人物,三国时期最厉害的人前五名,三国时期厉害的军事将领

    纵观历史,三国堪称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涌现出一大批名扬一时甚至流芳千古的风云人物。在他们之中,才能卓越、武艺高强的比比皆是,然而真正称得上“完人”的却是寥寥无几。客观而言,魏武帝曹操太过自傲、吴大帝孙权优柔寡断,昭烈帝刘备则仁慈过度。在历史记载中,文武兼备且几乎找不到缺点的,唯卢植一人。▲卢植剧照

  • 陈余送去劝降信后章邯已欲投降,但项羽又给其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章邯投降项羽具体时间,章邯在哪投降项羽,陈馀劝降章邯的信

    实事求是地说,章邯这个时候主动撤退,以守为攻的部署,是没问题的。因为当楚军控制运粮甬道后,最稳妥的打法肯定是守住甬道,切断王离粮道,最后逼迫王离军团粮尽溃退。而一旦项羽这么干,给了章邯留出整顿兵马的时间了,主动权就在章邯手上了。然而令章邯没想到,也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项羽这个杀神会居然这么彪悍

  • 赤壁之战时曹军并未占绝对优势且士气不足导致最终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赤壁大战曹军失败,赤壁之战曹军的兵力,赤壁之战曹军将领排名

    曹操兵力虽然占优,但却并非占据绝对优势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在提到“赤壁之战”双方兵力时,我们总会想到曹操的八十万大军,从而认为曹操在兵力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然而,真实情况却是,曹操虽然在兵力上占优,但却并非占有绝对优势。所谓“八十万大军”,出自于《江表传》曹操写给孙权的信,其中提到“今治水军八十万

  • 长孙皇后死前说了三句话,若李世民都照做,就没武则天什么事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长孙皇后死李世民为啥没有再立后,长孙皇后对唐太宗的影响有多大,李世民临终时对长孙皇后说的话

    长孙皇后出生名门,父亲长孙晟是右骁卫将军,母亲高氏是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可谓“门传钟鼎,家世山河”,后来在她哥哥长孙无忌的撺掇下嫁给了李世民。直到后来李渊起兵,太原无人值守,隋朝官兵围攻李渊太原府,李建成逃跑的时候忘记带她这个弟媳,但是长孙皇后居然自己突围出来,可见武力一斑。秦王李世民征伐四方,先后

  • 逍遥津战神张辽,原来不姓张而姓聂,还跟唐朝这个女刺客是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聂隐娘相信大家也熟悉,侯孝贤导演的《聂隐娘》在2015年戛纳坎城大放异彩,讲述唐代知名女刺客聂隐娘的故事。一个姓张,一个姓聂,两个人怎么会有关系呢?翻开三国志载张辽身世,“本聂壹之后,以避怨改姓”,就是说仇家多,唯有改名换姓避开仇家。聂壹结下什么仇怨?原来聂壹是汉武帝时马邑之谋的策划者。马邑之谋代表

  • 唐高宗李治真的很“懦弱”吗?其实,真实的他非常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高宗李治活了多少岁,唐高宗李治真的很懦弱吗,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被西方人推崇

    试想,在这样两个人的照耀下,李治能不没用吗?此外,自古以来,人们就习惯于把他置于唐太宗的光环之下。甚至于,对他统治时期的政治评价,也会与贞观的治理联系起来,说他的功绩都得益于唐太宗的付出。其实,李治是一位非常特别的皇帝,他并没有那么没用。在李治即位之初,就立即停止了对辽东的战争和土木工程的建设。在登

  • 司马炎善待亡国之君,为何历史上司马氏纂位非议最多?有三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氏篡位的真实历史,司马氏篡位为何能成功,司马炎篡位历程

    公元266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炎废曹魏末帝曹奂,改国号为晋,不得不说司马炎此人比起司马懿和司马师司马昭来还是要宽容和大度得多,他对三国几位亡国之君都算不错:曹奂被封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刘禅的安乐公食邑万户虽然不是在他手上封的(蜀汉亡国时是司马昭当政,那时曹魏还没亡国),但是他也没对此作出改变;孙皓待

  • 他是唐朝窝囊皇帝,生前没有主动权,去世被妻子改朝换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最后一个皇帝有多窝囊,唐朝最窝囊的皇帝是谁,唐朝最懦弱的皇帝

    李治的父亲唐太宗李世民是个非常优秀的皇帝,而且寿命还很长, 在历史上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名气比这位唐高宗李治的大的不是一般的多。幸运的是自己是太子等到李世民死后,就继承了皇位。可出乎预料的是半路楚然出来了个长孙无忌这个权臣,而且这个权臣还是自己的长辈,没办法李治只能跟他慢慢的耗。毕竟长孙无忌已经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