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有一奇才而不能用,此人立即投靠刘备,为蜀汉换来50年江山

孙权有一奇才而不能用,此人立即投靠刘备,为蜀汉换来50年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38 更新时间:2024/2/10 15:34:25

庞统,这个被称作凤雏和南方第一名士的古怪青年,当时的名气仅限于自己的家乡——襄阳。建安十四年,刘备坐稳了荆州,庞统并没有投靠刘备。周瑜病逝后,庞统却借给周瑜吊丧的机会,向江东毛遂自荐。庞统用了短短数日,就将自己的智慧和天才展露无遗。他知道自己在江东没有根基,所以先把自己推荐给江东名士,再借这些名士之口上达孙权。刚入江东,庞统并不认识这些名士,几天后他离开时,江东四大家族中的两家已经要赶着为他送行了,“庞统将西还,陆绩,顾邵,全琮皆往送”,随后,他们又将庞统举荐给了孙权。

可惜这位吴大帝,一生都没有认清自己不善识人用人的弱点。才高八斗如庞统者,得到的职位却是“功曹”——一个小小的吏官。对此,庞统自然不能忍,他甚至没有赴任,就一气之下投靠刘备去了。庞统投靠刘备后,善于识人的刘备也没有发现庞统的大才,只让他去做耒阳县县令——比孙权给他的职位大点儿。庞统显然也不能满意,所以“在县令任上,不治民生,遂免官”。最后出面的,是诸葛亮鲁肃——没错,连江东的鲁肃都为庞统叫冤了。

吴将鲁肃遣刘备书曰:“庞统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刘备),刘备见庞统,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

庞统走上正轨后,就一发而不可收了。《三国志》记载说“刘备以庞统和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留诸葛亮镇荆州,庞统随入蜀”,这是直接把庞统拔高到与诸葛亮平等的地位了。

庞统随刘备入蜀后,战死于洛城,可庞统死前,已经为刘备夺取川蜀铺平了道路,刘备能得川蜀,主要功劳还在庞统。建安十六年,在刘备和刘璋撕破脸前夕,刘备举棋不定。此时,庞统为刘备献上了夺取川蜀的“上中下”三个锦囊。庞统所献上计,充满权谋和王霸之气:“现在将军(刘备)要和刘璋在涪城会面,您可当场擒拿刘璋,如此便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川蜀”。庞统这个过于大胆的计策被刘备否决了。随后庞统又献出中计,“如果您不想擒拿刘璋,就请扣下刘璋麾下主要统兵的将领,剥夺刘璋的硬实力”,庞统见刘备仍然犹豫,无奈给出下计:“退回荆州和益州边界,再一点一点攻下川蜀”,刘备最后选择了中计。

庞统死后,刘备始终秉持了庞统定下的战略,即便之后请诸葛亮入川,也依照这一战略执行。不过从庞统对刘备的建议看,他和诸葛亮的行事风格还是大有不同。总体来说,庞统更擅长用智力驾驭情感,而诸葛亮在这方面恐怕不如庞统。

“诸葛一生唯谨慎”七字,比较客观地概括了诸葛亮的行事风格。诸葛亮是一位典型的法家人物,无论治国理政还是用兵打仗。治国方面,诸葛亮的“尚公平,示仪轨”,都是典型的法家思想;用兵方面,诸葛亮“事必躬亲,殚精竭虑,有善者虽仇必赏,有不善者虽亲必诛”,也体现了彻底的法家思想。而法家思想往往是和谨慎联系在一起的,这一方面,庞统就与诸葛亮不同。

庞统给刘备献出的上计,就非常地“不法家”,非常的大胆和冒险。庞统这样的计策,诸葛亮终其一生也不可能去想和尝试。刘备死后,诸葛亮六次北伐,没有一次采取冒险措施,全部都是稳扎稳打,步步推进,但没有冒险精神,也往往不会收获意外的成功,所以这方面,诸葛亮是不如庞统的。庞统为刘备拿下川蜀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而川蜀又是蜀汉江山之后50年的基石,从这一角度说,蜀汉50年的江山,一般是诸葛亮打下的(联吴抗曹,拿下荆州),一半是庞统打下的。可惜的是,庞统在洛城战死了,否则当时天下局面,还尚未可知。

更多文章

  • 孙权曾数次带兵亲征合肥,为何总是攻克不了?与张辽没有太多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称谁匹敌张辽,孙权和张辽的大战,张辽打败孙权

    从第一次攻打合肥失利开始,合肥似乎就成为了孙权此生越不过去的一道坎,如果说第一次攻打合肥失利,是因为孙权犯了疑心病,那第二次合肥之战,孙权的失利则完全就与一个将领有关,他就是张辽。公元215年,曹操出征讨伐张鲁,孙权趁机出兵攻打合肥。此番出征,孙权出兵十万,李典等守将见敌我兵力悬殊,认为不宜出战,然

  • 他是刘备最亲近的人,却诬陷赵云,害死黄忠,诸葛亮对他无可奈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黄忠赵云,诸葛亮黄忠赵云的关系,诸葛亮与黄忠是什么关系

    此人就是糜竺一家子,刘备娶了糜夫人,糜竺将全部家当都送给了刘备,糜芳呢?那更是生死不弃一直跟随在刘备的身边,但是糜竺与糜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糜竺忠心耿耿,糜芳最后却是背叛了刘备,是刘备对他不够好吗?为何糜芳要做对不起刘备的事情?其实导致糜芳背叛的原因很大部分都是源于关羽,为何这么说?关羽这个人自

  • 他是三国最大胆的人,一人单挑吕布和赵云!谁都拿他没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布顶几下赵云会哭,三国里最敢打吕布的人,赵云大战吕布视频完整版

    这个人就是许褚,许褚是曹操的贴身护卫,类似如今的保镖。大家都知道,曹操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而这样的人,对于护卫的挑选肯定更小心谨慎。许褚能成为曹操的护卫,自然是得到了曹操的信任,而且武力肯定不低!值得一提的是,曹操的上一任护卫是被称为古之恶来的典韦。典韦在三国武将排名中被排到第三位,作为继任者的许褚

  • 他是三国最被低估的将领,关羽和黄忠皆因他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黄忠和关羽谁先死的,黄忠和关羽谁武力最强,关羽黄忠长沙大战完整版老版

    马忠,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曾任潘璋部下司马,后来投靠东吴。关于马忠,正史记载不多,就寥寥数语。马忠的出场被安排在一次重要的伏击战中,当时关羽已经兵退麦城,只剩三百余人,粮食也没了,真可以说是穷途末路。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此时的关公依然武艺卓绝,可以战平徐晃。吕蒙设埋伏捉拿关羽,马忠被派遣成

  • 他原为山贼,被认为是蜀汉最无能的将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正史上蜀汉武力最高的6个将领,蜀汉与世无争的将领,蜀汉最出名的将领

    这句话本意是年轻一辈里没有出色的人,只能用老一辈有经验的人。但是后世却误解了这句话的本意,认为蜀国已经没有什么人才了,连廖化这样的人都能做先锋,比喻廖化此人才能平庸,不堪大用。有一种“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之意。我们看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廖化,确实是才能平庸,唯一出色的就是寿命长。在小说《三国演义》

  • 夷陵之战东吴大获全胜,刘备损失惨重,为何东吴还会主动求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夷陵之战东吴会杀刘备吗,夷陵之战失败刘备损失了多少,夷陵大战刘备为什么打不过东吴

    公元221年7月,刘备在登基称帝之后,为给关羽报仇,发兵三万,再加上沙摩柯的蛮夷军队,总计五万余人,水陆并进,浩浩荡荡向东吴杀来,其间刘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孙权求和向刘备求和不成,令陆逊为大都督,统领五万兵马抵御刘备的进攻。随着战争的深入,刘备集团攻势渐渐地减弱下来,孙权趁机派遣了陆逊作为大都督出战

  • 同样是顶级谋士,张良和范增究竟差距在哪?为何范增失败那么彻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范增和张良的关系图,范增和张良智谋谁厉害,历史上张良和范增谁的谋略更厉害

    范增跟错了刚愎自用的项羽,张良跟对了知人善用的刘邦!范增作为项羽的谋士,其实他的许多建议都是没有被项羽采纳的。最著名的就要说鸿门宴了,范增多次暗示项羽,让其杀掉刘邦,以绝后患,均被项羽视而不见。更可气的是项伯,当范增让项庄借着舞剑的机会刺杀刘邦的时候,项伯竟然暗中相助刘邦,后来让刘邦侥幸逃脱。作为首

  • 为什么刘备伐吴,诸葛亮劝不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不跟刘备去伐吴,刘备伐吴诸葛亮怎么劝不了呢,假如刘备伐吴成功

    汉合起来尚不及曹魏,两家再起兵端闹不和,自然有鱼蚌之害,得不偿失。蜀汉不少朝臣谏阻刘备,也许诸葛亮也会谏阻吧,但都没有谏阻得住,刘备悉起精锐伐东吴,最终招致夷陵之败。事后诸葛亮在为什么没及时阻止刘备伐东吴一事上,只说了一句,如果法孝直在,必不令东行。为什么诸葛亮会如此说呢?诸葛亮为何就阻止不了刘备伐

  • 为什么萧何能看出韩信国士无双,而项羽刘邦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萧何和韩信哪个厉害,萧何和韩信与项羽是什么关系,韩信与萧何谁对刘邦更重要

    在项羽一方的时候,韩信没背景,也没有漂亮的履历,更不是项羽的嫡系,所以根本不信任韩信的项羽对他的建议种种是丝毫不在意的,他一个打一群,不需要建议,对他有意见的,他一群打一个,也就不再有那么多意见了。项羽表面上对自己人非常仁慈,但是涉及到加官进爵、真金白银的赏赐方面是非常吝啬的,这一点不止韩信,所有人

  • 为何韩信能忍胯下之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为什么能忍胯下之辱,韩信忍受过胯下之辱吗,如何看待韩信的胯下之辱

    从这些成语典故中就能够看到韩信这个历史人物到底有多重要。可是他最后的结局却是不好,他以谋反的罪名,被吕后诱杀于长乐宫,让人们对他的印象有些不好。就连说“胯下之辱”这个成语时,就会想到韩信是一个连尊严都可以放弃的人,这就是说放弃了做人的基本原则,他的内心深处就是一个胆小鬼,这也是他这个人做事没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