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们父子二人以忠义著称,均为季汉战死沙场,连司马炎都为之赞叹

他们父子二人以忠义著称,均为季汉战死沙场,连司马炎都为之赞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132 更新时间:2024/1/16 5:08:19

雄图霸气两消歇,地老天荒秋一叶。战场历来残酷,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有人来也有人留下,我们赞叹名将们耀眼的战绩,却别忘了这些从何而来。本篇来聊聊傅肜róng、傅佥qiān两父子。

关于傅肜、傅佥的记载较少,索性就合在一起写了。傅肜、傅佥都是荆州义阳人,也是刘备阵营中为数众多荆州人的一员。三国时期的“傅”姓人物主要来自北地傅氏,比如傅嘏gǔ、傅巽xùn、傅允等人。傅肜、傅佥早期的事迹已经无从考证,也不知他们是否像北地傅氏一样家学渊源。

傅肜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是在章武二年(222年),也就是夷陵之战,他随着刘备一起征讨吴国。季汉这边出征的将领还有冯习、张南、辅匡、赵融、廖化等人,这些人里边也就廖化知名度较高些,但这已经是有名有姓的人物了,最差的也是个督将。

奈何刘备在此役惨败,冯习、张南早早阵亡,而傅肜负责殿后,在这种情况下还愿意承担断后工作,可以看出刘备对傅肜的信任,以及傅肜足够忠诚。这几乎是送命的人物,傅肜也确实把性命交代了,他战斗到了最后的一兵一卒,吴国将领还试图劝降傅肜,但傅肜的回应只有喝骂“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最终战死当场。

“将军义阳傅彤为后殿,兵众死尽,彤气益烈”——《华阳国志》

傅肜为刘备拖延了足够多的时间,使得刘备能顺利退往永安,同样为此做出贡献的还有程畿。刘备并没有忘记傅肜的贡献,他的儿子傅佥被任用为左中郎将,后来迁任关中都督,这应该是刘禅时期的事了,毕竟迁任关中都督吴懿在建兴十二年(234年)才迁任汉中都督。

“拜子佥为左中郎,后为关中都督,景耀六年,又临危授命”——《季汉辅臣赞》

景耀六年(263年),钟会领兵伐蜀,此时傅佥、蒋舒被安排去守关城。蒋舒本来是武兴督,因为在任上毫无作为被免官,他对此一直怀恨在心,等到魏军兵临城下,他就打算出城投降了。蒋舒对傅佥说“我认为闭城自守不是什么好办法”,傅佥回应“我们奉命守城,只要保全城池就够了,如果出城战死,那一点好处都没有。”

但是蒋舒坚持出战“你认为保住城池是功劳,而我认为出战败敌才是功劳,各按各的想法办吧”,结果蒋舒出城就投降魏将胡烈了。胡烈就趁此机会攻城,说起来傅佥也有责任,他没有考虑到蒋舒战败或者投降的情况,也没有设下相应的防御,最终力战而亡,一如他父亲傅肜那样,魏国人也挺钦佩他的行为。

“钟会攻围汉、乐二城,遣别将进攻关口,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三国志·姜维传》

人们都赞叹于傅肜、傅佥父子的忠义,连晋武帝司马炎也下诏书夸赞他们,另一对让他感叹“天下之善一也”的是诸葛亮诸葛瞻父子。傅佥的子嗣傅著、傅募本来是被贬为奴隶的,而司马炎把他们赦免为庶人了。

“蜀将军傅佥,前在关城,身拒官军,致死不顾。佥父肜,复为刘备战亡。天下之善一也,岂由彼此以为异”——《三国志·姜维传》注解

古来征战几人回?

更多文章

  • “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为什么到了唐朝才被史学界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史记为什么没有唐朝,史记是24史中的唯一一个通史吗,史记记录了唐朝吗

    《史记》书成之时,流播概况十分受限。虽说并非束之高阁,朝廷对迁书的传播仍是控制相当的严格,基本上只会在统治高层间流转。因为当中不乏记载宫廷秘事,故流播概况受限。史载武帝阅到《孝景本纪第十一》和《今上本纪第十二》时,认为迁书对己刻意贬损,因而勃然大怒。不仅刊削简上内容,连书简也一并催毁。因此,曹魏时期

  • 薛仁贵是唐朝名将,他的孙子为何参加安史之乱,背叛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薛仁贵唐朝历史,薛仁贵跟唐朝是啥关系,唐朝薛仁贵为何满门抄斩

    本文的主角名叫薛嵩,他的父亲名叫薛楚玉,而薛楚玉正是薛仁贵的儿子。据史料记载,薛楚玉也是一员将领,在唐玄宗时期担任过范阳节度使,不过后来遭到免职。薛嵩自幼随父亲生活在北方,深受环境的影响,“生燕、蓟间,气豪迈”,“有膂力,善骑射,不知书”,堪称是一位豪侠。此时朝廷重视科举,薛嵩虽然是个将才,但却不通

  • 隋唐演义:唐睿宗真的很睿智,就一招,李隆基学不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唐里的李隆基,李隆基个人简历,唐睿宗真的很睿智

    李隆基的父亲唐睿宗,之所以能在风云变幻的皇权争斗当中当上皇帝,并不是唐睿宗本身有什么本事,他只是皇室的子孙罢了。最大的功劳,还是来自于自己的儿子李隆基,以及自己的亲妹妹太平公主对自己的鼎力支持。但是,当天下太平之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必定会出现一番争斗。对此,唐睿宗也是心知肚明的。虽然小编点评的

  • 西晋统一36年就灭亡,是皇帝太傻?真实原因有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晋的灭亡有多惨,西晋灭亡的最主要原因,历史上的西晋怎么灭亡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公元265年代魏建晋,司马炎开创了一个新的帝国——晋朝,并在15年后借着司马家族打下的基础成为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但是西晋仅仅在统一后走过了短暂的36年便灭亡了,衰亡的速度让人着实感到吃惊。古代中国文物一提到西晋之亡,不少人都会翻个白眼:“还不是因为接手的皇

  • 武则天死后为何要把江山还给李唐?200年后才发现她有多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死后的唐朝历史,武则天具体为唐朝做了哪些贡献,为什么武则天登位唐朝就灭亡了呢

    女皇武则天驾崩后,唐朝将它的遗体葬入了乾陵,她生前要求不要留下贵重的东西,只是留下了一块令人匪夷所思的无字碑。对此,后世有许多史学家认为,这是武则天具有远卓的目光和智慧的体现,这个决策也是她超越常人的远见卓识。十分聪明的女皇帝却用皇后的身份给后人写下了一封遗照,因为她心里非常明白,她死后,天下必将恢

  • 他是李渊的小儿子,玄武门政变没被杀死,却将李世民的儿子熬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怎么样了,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为何不杀李世民,李世民在玄武门政变后活了多少年

    其实李世民之所以被世人记住,那是因为他登上皇位以后,开创了非常出名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对后世可以说是有着很深远的影响。这还只是一点,后来李世民又对外不断的开拓疆土,在朝中更是听信大臣们的意见,赢得了朝中大臣的一致好评。李世民的这一系列做法让后来的唐朝更是经历了百年盛世。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李世民的

  • 李白留世900余首诗,为何陆游能留世9千首?看了陆游家族就了然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于李白和陆游的资料,陆游评价李白的诗,陆游流传下来多少首诗

    因为当时人们作诗,尤其像李白这样热爱游山玩水的诗人,往往是游览途中诗兴大发,突然想起了一个好句子,就挥毫泼墨一番。诗写完就写完了,转头就抛到了脑后。不像现代社会,随便网上发表一番,就能保存在网络之中。再加上古时候交通不方便,除非是出版成诗集,否则一首好诗只能是口口相传,不仅字容易误传,就连原作者也会

  • 安禄山起兵一年多就死了,为何安史之乱后唐朝一蹶不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安禄山起兵后怎样了,安史之乱第几年安禄山死的,安禄山安史之乱时有多少兵

    图-唐朝都城长安(今西安)位置安史之乱,也称天宝之乱,是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发动的叛乱,成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玄宗后期奸臣当道,奸相李林甫、杨贵妃之兄杨国忠等人轮流把持朝政,培植党羽,排斥异己,循私误国。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而交恶,成为安史之乱的导火索。公元755年12

  • 宋朝在唐朝的刑部基础上,在元丰改制后,做出了哪些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丰改制后的宋朝有哪些地方,北宋元丰改制的背景,宋朝元丰当皇帝了吗

    龚延明先生在《宋代官制总论》中概述道:“宋承唐制,此唐制,实则为后唐之制。”宋朝建立以后,在许多制度上都承袭了唐末五代以来的旧制,官制亦是如此。唐末五代时期的官制体制就已经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局面,有宋一代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加以扩充,使得原本就复杂的官制变得更为复杂。唐末五代及宋初的刑部建制五代至北宋初期

  • 契丹如何在唐朝的复杂关系中,获得雄踞塞北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契丹为何不在唐朝时就崛起,契丹与唐朝,契丹是如何在唐朝崛起的

    契丹的族名,最早文献记载是《魏书·契丹传》:“契丹在库莫奚以东,同类异种,窜于松漠之间”。公元4世纪前后,早期契丹人的生活方式是随着水草牧场的迁徙而变化的。在民族不断迁徙过程中,契丹生产力逐步提高,形成了最早的部落联盟。这一时期,关于契丹民族活动的区域,《新唐书》记载:“东距西奚,高丽,南营州,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