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方学者说:明朝时期,郑和的船队根本没有到达非洲的能力

西方学者说:明朝时期,郑和的船队根本没有到达非洲的能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173 更新时间:2024/2/17 11:34:33

正因为如此,所以对于十六世纪初期西方航海家们所开辟的新航线,时至今日,西方学者也一直津津乐道,并以此来说明他们明开化的程度优越于东方,东方的保守封闭,让他们错失了拥抱世界工业文明发展潮流的最佳机会。

在这其中,我们提出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规模上,都丝毫不次于他们的航海大探险。然而西方学者抱着固有的观点认为:郑和下西洋有几点值得存疑,第一是那个时代的大明帝国,能够有能力组织起数万船员规模的远洋航行吗?即使有这样的能力,郑和也不过是围着东南亚转了一大圈而已,根本不会远洋到遥远的非洲,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这里有史料为证。《明史》上曾这样记载:“木骨都束, 自小葛兰舟行二十昼夜可至。永乐十四年遣使与不剌哇、麻林诸国奉表朝贡, 命郑和赍敕及币偕其使者往报之。后再入贡, 复命和偕行, 赐及妃彩币。” “不剌哇, 与木骨都束接壤… …郑和亦两使其国。宣德五年, 和复往使。”

这里的木骨都束,在非洲地区的一个古国名,位于今天非洲东岸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一带,郑和不止到过这里一次,据记载,在他第五次、第六次下西洋时,前后来到过这里两次,将大明帝国的文化传播到该地区,同时也和这里的民众开展了友好的商业贸易。除此之外,肯尼亚、坦桑尼亚等非洲海岸地区,郑和船队都成功抵达。这样的史料记载,就是郑和船队远洋到非洲的明证。

不过傲慢的西方学者,却不以为意,认为口说无凭,然而一次考古的发现,却直接打脸了西方学者。2013年,在非洲肯尼亚的曼达岛海域,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者的考古下,他们从这里出土了一些古代钱币,钱币上铸刻的四大大字,正是永乐通宝。由此证明,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不仅到达了非洲地区,同时他还以“和平使者”的身份,和当地的部落民众开展友好贸易,促进了中非文明的交流。

正如后人所评价的那样:“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也可以说,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壮举,同时也为西方几十年后的大航海铺平了道路。当年葡萄牙的航海家达加马,率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一路抵达东非海岸时,当地人就曾对达伽马说,早在几十年前,东方的中国人已经来过这里好几次了,不知当年的达伽马,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面又如感想。

更多文章

  • 崇祯死时,身边的老太监为什么说“魏忠贤若在,事必不至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为什么说崇祯杀完魏忠贤后悔了,崇祯为什么不杀魏忠贤,崇祯与魏忠贤有什么恩怨

    北京煤山上有一棵“歪脖子树”,四百多年前,明代的最后一任帝王朱由检,就在这棵树上上吊身亡。他虽然没有保住大明江山,却也践行了先祖“君王死社稷”的誓言。朱由检死的时候,据说身边只有一个老太监跟随,而且这个老太监,还说出了一番非比寻常的话,大意就是如果魏忠贤还在的话,是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老太监的口

  • 这个家族因啥羞耻的事?让中国多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国祚超过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家族列表,莆田县明朝黄寿生家族,明朝最显赫的8个家族

    尤其是慕容部在首领莫护跋的带领下,开始了在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百余年。到了第三代也就是莫护跋的孙子慕容涉归继任慕容部鲜卑酋长,他生了慕容吐谷(yu)浑、慕容廆、慕容赛宝机、慕容赛吉玛、慕容运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其中有两个激动了中国400年的历史,并深远影响了中国。公元285年,在慕容涉归去世一年后

  • 辽国压着北宋打,为何56个民族没契丹?这份检验报告说出了啥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为啥打不过辽国,辽朝契丹有多厉害,契丹和北宋哪个厉害

    960年,宋太祖结束了天下纷争的局面,并建立了局部统一的中原王朝——北宋。客观来说,宋初年的军事实力还算比较强,然而他们在辽人面前却似乎显得不堪一击。辽人本是契丹族,这个游牧民族像以往的匈奴、突厥一样:善于骑马射箭,战斗力极强,打起仗来像狼一样凶狠。即使传说中的杨家将出马也不能彻底打败契丹人。不过到

  • 蒙古人征战四方,为何元朝不足百年就崩溃?专家:忽必烈做的好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忽必烈是怎样统治元朝,元朝与蒙古帝国的关系,元朝忽必烈活了多久

    《赠郑殷处士_百度汉语》:“长材靡入用,大厦失巨楹。” 纵观中国历史,顺利建立王朝、完成统一大业的君王们大多都非常善于吸纳人才。由此可见,只有广纳贤才、善于听取意见的人才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而说到融合百家之众长,集民族、宗教于一体的君王,就非元世祖忽必烈莫属了。01忽必烈对于人才行向来非常的爱惜,不

  • 杭州武松墓,世人因《水浒传》慕名而来,所埋尸骨是武松本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松墓里有武松本人吗,武松墓为啥在西湖边,武松墓埋哪里了

    作为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重要人物之一,武松的知名程度不可谓不高,大街小巷无人不知武松,就连几岁孩童都能讲几句武松景阳冈打虎的故事,其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后上梁山的故事更是为人们津津乐道。但实际上,《水浒传》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以白话文所著的章回体小说,其中某些人物情节固然有原型可依,根本上来讲还是杜撰

  • 朱棣篡位后迁都北京,为何没有人将后来的明朝称为“北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如果朱棣不篡位明朝会怎么样,朱棣篡位后对明朝有何影响,朱棣为何把首都往北迁

    相信大家读书的时候,会背过不同版本的朝代歌,我背的是这样的: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其实,要想了解古代真正的断代,这首歌肯定是不够的。很多朝代从地理范畴上还分东西南北,也就是迁都后的方向。周朝分为西周和

  • 杭州饥民遍布,范仲淹不放粮反倒大办龙舟赛?专家:这才是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范仲淹在杭州,杭州哪里能看龙舟,杭州蒋村龙舟视频

    自古以来,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国家就会实行刺激经济的举措,以来稳定经济发展,以及维护人民的生所需。《周礼》中提及的:“荒政十二,或兴工作,以聚失业之人”,表达的就是这个道理。01在农耕时代,对社会打击最沉重的除了兵灾,就是旱灾与涝灾。农民都是靠天吃饭,农业社会也是靠农业支持国家运转,因此一旦某地发生旱

  • 为何清朝只能调动几万士兵,明朝却能调动几十万?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和清朝是如何交接的,清朝的军队都去哪了,明朝清朝军队待遇

    制度不同,调兵能力不同首先两个朝代奉行的制度不同。明朝采用的是卫所制,也就是寓兵于民,这是一种将军队融于百姓的制度。他们没事的时候就种种田,一旦有事,便会被调去战斗,而且卫所制是允许世袭的。后来还多了一个募兵制度,不过与卫所制不同的是,募兵更正规,更专注于打仗。所以在这些制度之下,明朝可供调遣的士兵

  • 刘伯温帮朱元璋斩别家龙脉,误杀朱家真龙,对大明有何具体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而刘伯温最厉害的并不是帮助朱元璋一统天下,而是他的“斩龙之术”,因为他在世期间帮助朱元璋斩了99条龙脉,最终因为失误不小心斩杀了朱家的真龙,从而导致大明的江山最后没了。一统天下刘伯温刘伯温比起朱元璋身边的其他人来说是年龄偏大的老人了,在朱元璋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做了不小的贡献。据说他第一次看到朱元璋的时

  • 元朝建立后,一和尚出来反元,他靠啥赢得支持?如今在竞选中常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元朝和尚,刘福通是反元第一人吗,元朝没有反元的组织吗

    公元1271年,忽必烈正式改国号为大元,元朝也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一个朝代。谁也没想到,就在元朝建立的14年后,大元鼎盛之时,一个神秘和尚竟公然跳了出来并领导了一次让人吃惊的复国运动。公元1285年1月,元朝时期的西川有一位姓赵的和尚突然跳了出来,说自己是宋太宗第8世孙福王的儿子广王,并且呼吁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