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杭州武松墓,世人因《水浒传》慕名而来,所埋尸骨是武松本人吗

杭州武松墓,世人因《水浒传》慕名而来,所埋尸骨是武松本人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494 更新时间:2024/1/21 16:34:52

作为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重要人物之一,武松的知名程度不可谓不高,大街小巷无人不知武松,就连几岁孩童都能讲几句武松景阳冈打虎的故事,其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后上梁山的故事更是为人们津津乐道。

但实际上,《水浒传》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以白话文所著的章回体小说,其中某些人物情节固然有原型可依,根本上来讲还是杜撰出来的,并不真实,武松这一人物也并非真实存在的。但在我国杭州,却真真的有一座武松墓,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此武松非彼武松,而是宋代英雄

虽然《水浒传》中的武松是施耐庵杜撰的人物形象,但历史上确实有一人叫武松,同样是个大英雄,施耐庵所写的“武松打虎”的情节便是由此人生平事迹改编而来,颇有讽刺意味。这杭州西泠桥畔的武松墓便是为其所设。

据《临安县志》、《杭州府志》等古书记载,武松此人出生于河北省清河县,自幼武艺高强,常在古杭州西城门之一——涌金门一带卖艺谋生,一次,武松在卖艺时正巧被当时的杭州知府高权瞧见,知府看武松是个可用之人,便将其提携进衙门做事,武松是有真本事的人,不久便深得知府新人,被重用。

但好景不长,高权因得罪了权贵被贬,杭州知府转眼便换了人做,这新上任的便是奸臣蔡京之子蔡鋆(yun),作为旧臣部下,武松便也被排挤出了衙门,正是愤懑不平,再加上这蔡鋆并非好官,走马上任后无恶不作,引得百姓怨声载道,人人都对其不满。

在武松看来,这狗官的行径令人咬牙切齿,而且自己之前被排挤也堵着一口气,眼见这新仇旧恨、公仇私仇糅在一起,武松再也压抑不住自己,便带着怒火埋伏在府衙之前,待蔡鋆出来之时,将其捅了数刀。

武松武艺本就出众,再加上出其不意,这蔡鋆便死在了武松刀下,但武松也没能成功脱逃,最终卒于狱中,后来百姓感念其大义,便在杭州西泠桥畔建造了一座墓来纪念他,题碑“宋义士武松之墓”。

而施耐庵在撰写《水浒传》时,许是听说了此事,便以其为原型,创作了“武松打虎”这一段故事,而这虎,隐喻的便是因嚣张跋扈被百姓称为“蔡虎”的蔡鋆了。

杭州西泠桥畔武松墓中虽无尸骨,英雄大义仍会名垂千古

世人从来只知武松死后,百姓感念其功德大义将其安葬,却不知这武松墓具体所在之处,直到1894年,有人在杭州涌金门下挖出了一具棺材,棺头上刻着“武松之柩”四个字。

最初,众人以为此棺最多是个衣冠冢,不会是武松真身所葬之处,但没想到,最后竟从腐朽的木头缝隙中看到棺中真有尸骨,再加上这棺木所埋之地正是武松当年练武卖艺的涌金门,几乎便可断定,这便是真正的武松之棺。

工匠们不敢怠慢,连忙将其恢复原状。后来,上海滩大佬杜月笙黄金荣等三人出资,于1924年将武松墓迁到了如今的西泠桥畔。只可惜,武松并没有安然在西泠桥畔安然长眠。1964年,武松墓被人平毁,棺木被掘开,据说,棺木打开后,武松的尸骨还在里面,后来便被人拉走装在瓮中,埋到了乱葬岗中。

而如今的武松墓,实际上是2004年由杭州政府重新建造的,为了挖掘历史文化,让世人牢记历史,众多专家学者集中考证史料,在现在的西湖边西泠桥畔依照原样重新复原了武松墓。

复原之后,武松墓由墓碑、墓园、墓道和石牌坊组成,石牌坊两边各有一石柱,上面刻着一副楹联,写作:“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一英公”,是冯骥才为纪念武松所做,可以看出,虽然世事变迁,如今的武松墓中再无真身,但英雄大义依旧名垂青史,百姓心中对武松壮举的感恩,人们对于义举的欣赏,并不会因一具尸骨是否存在而改变。

总之,如今杭州西泠桥畔的武松墓并不是为了纪念《水浒传》中的武松所建造的,而是宋代义士武松的纪念地,由于历史长河中出现的一些乌龙,墓中并无尸骨,仅仅是一座依照原样重新建造的纪念之地而已,望众多看客在他日得以造访之时,不要闹出了笑话,毕竟在纪念先人之时,虔诚之心是必不可少的,搞错了人可就不好了,而且这位宋代义士虽然没有《水浒传》中武松的名气大,所做事迹却也足够令人钦佩,完全担得起众人祭拜感怀。

参考资料:《武松形象:从文学到影视的演变研究》

更多文章

  • 朱棣篡位后迁都北京,为何没有人将后来的明朝称为“北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如果朱棣不篡位明朝会怎么样,朱棣篡位后对明朝有何影响,朱棣为何把首都往北迁

    相信大家读书的时候,会背过不同版本的朝代歌,我背的是这样的: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其实,要想了解古代真正的断代,这首歌肯定是不够的。很多朝代从地理范畴上还分东西南北,也就是迁都后的方向。周朝分为西周和

  • 杭州饥民遍布,范仲淹不放粮反倒大办龙舟赛?专家:这才是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范仲淹在杭州,杭州哪里能看龙舟,杭州蒋村龙舟视频

    自古以来,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国家就会实行刺激经济的举措,以来稳定经济发展,以及维护人民的生所需。《周礼》中提及的:“荒政十二,或兴工作,以聚失业之人”,表达的就是这个道理。01在农耕时代,对社会打击最沉重的除了兵灾,就是旱灾与涝灾。农民都是靠天吃饭,农业社会也是靠农业支持国家运转,因此一旦某地发生旱

  • 为何清朝只能调动几万士兵,明朝却能调动几十万?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和清朝是如何交接的,清朝的军队都去哪了,明朝清朝军队待遇

    制度不同,调兵能力不同首先两个朝代奉行的制度不同。明朝采用的是卫所制,也就是寓兵于民,这是一种将军队融于百姓的制度。他们没事的时候就种种田,一旦有事,便会被调去战斗,而且卫所制是允许世袭的。后来还多了一个募兵制度,不过与卫所制不同的是,募兵更正规,更专注于打仗。所以在这些制度之下,明朝可供调遣的士兵

  • 刘伯温帮朱元璋斩别家龙脉,误杀朱家真龙,对大明有何具体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而刘伯温最厉害的并不是帮助朱元璋一统天下,而是他的“斩龙之术”,因为他在世期间帮助朱元璋斩了99条龙脉,最终因为失误不小心斩杀了朱家的真龙,从而导致大明的江山最后没了。一统天下刘伯温刘伯温比起朱元璋身边的其他人来说是年龄偏大的老人了,在朱元璋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做了不小的贡献。据说他第一次看到朱元璋的时

  • 元朝建立后,一和尚出来反元,他靠啥赢得支持?如今在竞选中常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元朝和尚,刘福通是反元第一人吗,元朝没有反元的组织吗

    公元1271年,忽必烈正式改国号为大元,元朝也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一个朝代。谁也没想到,就在元朝建立的14年后,大元鼎盛之时,一个神秘和尚竟公然跳了出来并领导了一次让人吃惊的复国运动。公元1285年1月,元朝时期的西川有一位姓赵的和尚突然跳了出来,说自己是宋太宗第8世孙福王的儿子广王,并且呼吁当

  • 要不是此人,估计明朝就没有朱棣什么事,统兵50万人,还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的真正军事水平,朱棣造反的时候有多少军队,朱棣那么少的军队为什么能赢

    原本秦国攻打赵国是极其不占据优势的,当时赵军统帅是廉颇、李牧,秦军久久攻城不下,这种消耗战着实让资源匮乏的秦军忍受不了。于是秦国遂用反间计,结果成功使得赵王弃用大将廉颇和李牧,重新换用年轻气盛的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可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掌权的他随即变更了廉颇的作战部署,由守转攻。秦国名将白起针对这只懂

  • 三国难得一遇的贤君,存在感不算强,南宋史家却称其可与刘邦比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最令人惋惜的将帅之才,三国被低估的五个谋臣,三国时期英年早逝的名臣

    子渊在之前几篇文章中讲到,吴大帝孙权晚年通过“南鲁党争”打击江东士族,致使东吴朝局彻底崩坏,从此一蹶不振。吴少帝孙亮在位期间,虽然有心肃清朝野,还暗中使出“驱狼吞虎”之计,可这些手段在老谋深算的孙氏宗亲面前,始终不值一提。暗杀孙綝失败以后,悲催的孙亮更是丢了皇位,不久离奇死亡。说来也是造化弄人,孙亮

  • 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为何后世评价甚高?因为他当过“实权”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高炽做太子的时候有实权吗,朱高炽正史上到底有多牛,朱高炽是不是篡位做的皇帝

    然而诡异的是,这种狠毒基因并没有遗传到朱高炽的身上,这一点,从他的庙号就可以看出,朱高炽死后被追封为“仁宗”,能够被称之为仁,就说明朱高炽断然不会像他的父祖那般狠毒。不仅如此,“仁宗”也是对一个帝王的极高评价,比如宋仁宗,就是后世眼中的有德之君,能够与宋仁宗享受同样的庙号,就足以说明后世对朱高炽的评

  • 朱元璋平生“最”恨的一个姓,下旨: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一生的污点,皇帝朱元璋最恨的一个姓,朱元璋最残忍的一件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自他登基后发布了许多政令,其中有一条却比较特别。根据《日知录》记载,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诏宋末蒲寿庚、黄万石子孙不得仕宦。”朱元璋为何要发布这样一条政令?在朱元璋执政时期,虽然对于惩治贪官污吏十分严苛,但是他也不会平白无故地严惩别人。而朱元璋如此憎恨蒲氏的原因,还得从八十多年前

  • 欧洲人称呼蒙古叫啥?三个字,成吉思汗曾揭露其中秘密,很玄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蒙古为什么崇拜成吉思汗,蒙古历史讲解成吉思汗,蒙古国历史记载了成吉思汗吗

    早在公元7世纪,蒙古族先人便在额尔古纳河一带居住,并先后受过突厥、柔软、鲜卑等少数部族的控制,一直到公元12世纪时,铁木真横空出世,迅速平定了蒙古各部的势力、公元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召开蒙古各部族大会,被众人尊称为成吉思汗,并建立大蒙古国,而大蒙古国也就是日后蒙古帝国的前身。蒙古帝国的赫赫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