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被高估的历史人物?历史上最被高估的皇帝乾隆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被高估的历史人物?历史上最被高估的皇帝乾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968 更新时间:2023/12/17 17:45:17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被时人和后世成为“乾隆皇帝”。他的身上有两个人人皆知的标签:命最好的皇帝和被演绎最多的皇帝。其实客观地说,他还是历史上最被高估的皇帝,而且,没有之一。

乾隆皇帝全身像

命最好的皇帝

弘历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而且不是嫡子,按理说轮不到他做皇帝,然而清初顺治康熙、雍正都不是嫡子继位,预示着弘历也有继位的可能。尤其是雍正的第一个皇后孝敬宪皇后只生过一个嫡子,而且这个名叫弘晖的嫡子在8岁的时候就夭折了,这给了雍正其他儿子一个天赐良机。

康熙五十年,弘历出生,在他之前,雍正已有四个儿子,但长大成人的只有弘时一人。弘时大弘历七岁,母亲是齐妃,身份地位都高于弘历的生母钮枯禄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弘时继位的可能性都要远远大于弘历。

弘历上位得益于受到祖父康熙的赏识,并在康熙六十年被接入宫中恩养,同时也因为康熙对他的喜爱,成了传位于雍正的一个坚定理由。正是因为雍正继位都沾了弘历的光,所以他在雍正元年就被秘密立为储君。弘时彻底没了戏,不但如此,雍正为了扫清弘历继位的障碍,还在雍正五年就将24岁的弘时赐死。

康熙与小弘历(电视剧照)

得到祖、父亲两代帝王的恩宠,弘历可谓是命好的不行。这还不算完,下面四点更说明了他命好得不行。

其一,他活到89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寿的皇帝,而且他一生身体健康,没有遇到什么大灾大病;

其二,他12岁被秘密立储,25岁继位,期间顺风顺水,毫无波折;

其三,在他之前,顺治、康熙和雍正91年(1644年至1735年)的时间给他打下了良好的统治基础,国库充盈,物阜民丰;

其四,他掌权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顶峰,而且是皇权最鼎盛时期,皇帝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真正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

做皇帝做到这种程度,历史上绝无仅有,因此说他是命最好的皇帝。

被演绎最多的皇帝

乾隆身体健康,性格好动,既有钱也有时间,因此喜欢四处走动。他六次南巡,四次东巡,三次巡幸五台,二次诣盛京,一次巡幸中州,另有拜谒东陵,围猎木兰,这些活动数不胜数,并且在此期间确实发生过许许多多真实的事件,比如他第二个皇后那拉氏就是在第四次南巡途中,因为“断发之谜”被乾隆冷落,再也没有出现在世人面前。

类似的这些事件经过官员们的推理、文人的演绎、百姓们出于窥私皇家秘事的目的,逐渐发酵出了许多故事,历经几百年,这些故事便流传了下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而乾隆自然也成为知名度最高的皇帝。

1991年,香港与内地合拍的《戏说乾隆》更是将乾隆塑造成为一个有血有肉、风流倜傥、丰功伟绩的皇帝。自此,乾隆便频频出现在影视剧中,《雍正王朝》、《乾隆王朝》、《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还珠格格》等电视剧层出不穷,为中国各阶层的民众普及了一下乾隆的生平事迹。尽管其中多数都是假的、不存在的,如同现在人们追捧明星一样,乾隆也逐渐被人们提起并赞誉有加,甚至有人称其为“千古一帝”或“乾隆大帝”。

然而,历史的真相真的如此吗?乾隆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的人物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最被高估的皇帝

乾隆的身高不高,长相一般,与人们印象中的高大英俊、风流潇洒相去甚远,如果不是皇帝,只不过是一个纨绔子弟罢了。乾隆的才情也很一般,传说他写过四万多首诗,超过唐朝所有诗人作诗之和,然而他流传下来的不过一首仿佛歌谣般的《飞雪》: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从中可以看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乾隆,文学根基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尽管乾隆在文化传播,比如下令编纂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四库全书》等方面有重要贡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在编书过程中,也毁了一大批古籍记载和明史档案,焚书总数将近15万册,可谓是人类文化史上的浩劫。

我们还可以从武功和国库两方面印证乾隆的所谓“盛世”。

乾隆自我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诩为"十全老人",并作《御制十全记》,令写满、汉、蒙、藏四种文体,建碑勒文。这“十全武功”指的是两次平定准噶尔之役,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两次金川之役(见大小金川之役),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及两次抗击廓尔喀之役。这其中三次新疆用兵,两次抗击廓尔喀,对新疆、西藏的巩固统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千秋之下我们也要承认他的功绩,然而其他用兵,有的小题大做,比如两次金川之役,有的非正义之举,如镇压林爽文起义,还有的是以败求胜,如缅甸及安南之役。

所以,他的“武功”方面比照乃祖康熙可谓天壤之别,有好大喜功之嫌。

至于他的“治国”,从国库由充盈变空虚可以看出水平来。他刚继位时,用“国富民强”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大清帝国一点都不过分,然而到乾隆末年人均耕地占有量只有3.5亩,低于警戒线4亩水平,而且这些耕地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占人口5%左右的大地主阶级的手中,普通百姓则耕无余粮,以至于1793年(乾隆五十七年)英使马戛尔尼来华期间,发现北京街头乞丐很多,许多老百姓都蓬头垢面,衣杉褴褛,英国人当垃圾扔掉的食物也被这些人抢着吃。

“康乾盛世”在乾隆末年一点点地撕下伪装,暴露在全世界面前,以至于仅仅半个世纪后,英国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老大帝国的大门,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封建王朝制度从乾隆中晚期就已经走向穷途末路,而清朝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有社会制度发展的必然经过之外,乾隆作为国家元首,责无旁贷。他六下江南,沿途挥金如土,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对经济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他宠信和珅,造成吏治腐败,贪污横行,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社会资源的过度集中和统治阶级的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使中国当时的经济处于崩溃状态。

如果说“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王朝发展的鼎盛时期,那么它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衰退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奋五世之余烈”的乾隆皇帝只是抓住了历史阶段的尾巴,而并没有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因此“千古一帝”、“乾隆大帝”的称呼实在是高估了他。

更多文章

  • 清朝一直有人想反清复明,为什么在元朝很少有人想反元复宋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为什么有反清复明没有反元复宋,元朝没有反元的组织吗,清朝末年有反清复明势力吗

    很多人通过一些艺术作品中了解到经常有人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来反抗清朝的统治,而没有反元复宋的事情发生。让人很疑惑为啥感觉在清朝一直有人反清复明,为啥在元朝没多少人反元复宋?我们要知道任何事有因就有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肯定是与两个朝代的统治有着莫大的关系,元朝虽然在当时是外族入侵,用武力的方式灭宋统治中原

  • 他被雍正帝用来扳倒年羹尧,年羹尧倒台后,下一个倒台的却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许羹尧,年羹尧在雍正上位起了什么作用,雍正是怎么除掉年羹尧的

    但是当时朝堂之上,派系林立,尤其是九子夺嫡之时的皇兄皇弟,胤禩、胤礽、胤禵等势力犹存,而他则一方面启用与自己关系匪浅的胤祥,另一方面则打击其他皇子,尽皆圈禁削籍。而在对待臣属上,对于手握西北军政大权,时任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的年羹尧也着手开始清算。于是一个臣属便由此而被逐步启用,他便是蔡珽。蔡珽乃是

  • 年羹尧被罢免大将军后,担任杭州将军,这个官职到底有多大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年羹尧担任过哪些官职,年羹尧有多大权力,年羹尧被封什么职位

    说到杭州将军,我们可以先来简单了解下清朝的驻防将军制度。清朝以八旗兵分驻各省要地,便于监视汉族绿营兵,称为“驻防”。顺治二年(1645年),派八旗兵驻守济南、德州、临清、徐州、潞安、平阳、蒲州等地,此为八旗兵驻防之始。此后,驻防地扩大到各省险要之地,至雍正年间,全国共设驻防将军十四人,分别驻守盛京、

  • 李秀成在太平天国最后时刻,献出救命奇计,为什么洪秀全没采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平天国李秀成之死,李秀成真实长相,洪秀全李秀成结局

    “让城别走”的历史背景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最受倚重的两员大将。(安庆失陷,皖北形势逆转)1862年,太平天国在安徽最重要的城池安庆被清军攻陷,陈玉成坐守庐州,企图集中兵力夺回安庆,但清军却调集大量人马欲困死陈玉成。不得已,陈玉成只得放弃庐州北走寿春,结果被叛徒苗沛霖诱捕出卖,惨遭清

  • 历史上雍正儿子弘时的下场怎么样了,和《雍正王朝》描述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弘时简介,雍正儿子弘时谁演的,历史上的雍正和弘时

    (电视剧《雍正王朝》,雍正帝一杯毒酒赐死儿子弘时)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弘时因为父皇雍正偏爱其弟弘历而心生不满,他有心争取皇储,于是便亲近八叔允禩,在他的挑唆下,联合同样失势的隆科多,三人在朝堂之上公然逼迫雍正让位。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让雍正大为震惊,关键时候,十三阿哥及时赶来,震慑了参与逼宫的八旗兵

  • 鳌拜辅佐了三代帝王,为何到康熙的时候却被拿下?是他叛变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鳌拜有能力废掉康熙吗,康熙年间鳌拜厉害吗,鳌拜为何不废康熙

    满清入关前两个皇帝都是小小年纪就坐上了帝位,第一个皇帝顺治在6岁就坐上了皇位,顺治能坐上皇位,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与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争夺皇位的幸运儿,本来小福临是没啥机会坐上皇位的,这起源于他的老爸皇太极毫无征兆的死了,白天还在处理政务,夜里突然猝死,当时皇太极才52岁,由于生前没留下遗嘱,也没交待

  • 民国第一武林高手“赛活猴”孙禄堂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禄堂视频全集,孙禄堂晚年练什么拳,郑怀贤回忆孙禄堂先生

    孙禄堂是一位武学宗师,人称“赛活猴”,“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是中国内家拳法的集大成者。在他的武学概念之中,武术不仅仅具有强身健体和搏击取胜的作用,他挖掘出中国武术之中的“道”,让中华武术的文化品位都得到了提升。孙禄堂并非武学世家出身,也不是什么书香门第的公子哥,他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九岁这

  • 清朝时期,为什么谭嗣同向光绪皇帝提出,要卖掉新疆和西藏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谭嗣同向光绪皇帝建议卖掉新疆和西藏,这样荒唐的建议对于维新派来说只是小儿科。康有为还主张中日合邦变成一个国家,由伊藤博文来担任领导人。康有为还说要把部分中国人移民到巴西去,再造一个新帝国。谭嗣同建议卖掉新疆和西藏,实际上证明他已经介入了当时的朝政之争。洋务运动以后,曾国藩去世,李鸿章和左宗棠就成了政

  • 同样是农民起义,为什么朱元璋取得了成功,洪秀全却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洪秀全与朱元璋个人素质比较,洪秀全对朱元璋的评价,洪秀全和朱元璋关系

    首先,朱元璋是自己从基层干起,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发展巩固自己的势力,最终形成了以自己为核心的强有力的领导集团;而洪秀全虽然创立了“拜上帝教”,可是他做事无耐心,怕吃苦,在传教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就退缩回家了。太平天国的基业是由冯云山通过不懈努力、辛勤耕耘而创建的,冯云山是太平天国的灵魂人物。当冯云山

  • 拥兵自重的吴三桂实力有多强?为什么能威胁康熙皇帝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灭吴三桂用了几年,吴三桂真实的实力,康熙时期吴三桂的势力

    清朝入关之初,由于八旗兵力有限,当时以李自成为代表的大顺军和占据东南半壁江山的南明小朝廷依然拥有一定的实力,因此不得不依靠明朝的降官降将充当马前卒,从事招抚及武力镇压。在明朝的降将中,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吴三桂四人,都早在清朝入关前,或献关或献城投降,在清朝入主北京,逐步统一天下过程中出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