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在75岁时,就选定李显为接班人,为何张柬之还要多此一举

武则天在75岁时,就选定李显为接班人,为何张柬之还要多此一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707 更新时间:2024/1/23 23:47:33

他们俩凭借美色,成为了武则天晚年最宠爱的两个男人。同时他们也因此手握大权,操纵李唐江山的未来。

为此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一帮大臣们,发动了神龙政变,他们带领500禁军,冲入宫中,将张易之张昌宗给杀了。

事已至此,张柬之也毫不含糊,趁着武则天病重的机会,张柬之逼迫武则天退位,将皇位禅让给太子李显。

武则天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自然是没这个力气跟张柬之等人斗法了,只好答应了这件事,此后搬到了上阳宫居住,唐中宗李显再次登基。

神龙元年11月,武则天的驾崩有疑点么?

武则天82岁了,岁数的确不小了。而且那个时候她的身体也不是很好,长期躺在床上爬不起来。

这个时候再遭到张柬之等人的胁迫,被逼退位,且搬家到上阳宫,俩小情人也都被杀掉了,武则天是心力交瘁,身体就更加不好了。

正月里发生的事情,武则天一直都没有忘记。过去武则天总是化很浓的妆,让人家看不出她的衰老。可是自从搬家到上阳宫以后,武则天再也不化妆了。

于是收张昌期、同休、昌仪,皆斩之,与易之、昌宗枭首天津南。是日,袁恕己从相王统南牙兵以备非常,收韦承庆、房融及司礼卿崔神庆系狱,皆易之之党也。初,昌仪新作第,甚美,逾于王主,或夜书其门曰:“一日丝能作几日络?”灭去,复书之,如是六七,昌仪取笔注其下曰:“一日亦足。”乃止。---《资治通鉴》

李显去看自己老妈的时候,发现武则天不化妆的样子,十分憔悴,心中大为吃惊。这个时候武则天向他哭诉,表示自己本就打算把天下托付给李显,没想到张柬之这帮人却为了抢功,非要弄出这么一出。

李显当然非常伤心,逐渐原谅了母亲当年的所作所为。二月份,武周王朝正式灭亡,李唐江山得以恢复。

同年11月份,悲愤交加的武则天,在上阳宫去世。可以说武则天的死,其实是没有什么疑点的,那就是岁数大了,身体不好,再加上心情不咋地。

但是我们可以认为,直接导致武则天病逝的人,其实就是张柬之这帮人。他们逼迫武则天退位,杀害武则天情人,把这么大岁数的武则天折腾的够呛。

张柬之等人抢功冒进,武则天早有还政李显的心思。

太子李显是什么时候恢复皇太子之位的呢?在公元698年,这一年武则天75岁,依旧是武周王朝的皇帝,还有7年时间,她才会下岗。

由此可见,在立儿子还是侄儿的问题上,武则天早就已经有了答案。过去她一直在纠结,到底是立武三思为太子还是立李显为太子。

一个是自己的侄儿,跟着自己姓,一个是自己的儿子跟自己的关系更亲密。如果武则天想要延续武周王朝,那么必然要立武三思为太子,为什么?因为武三思是武家人。

如果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的话,那说明武则天是打算把江山还给李唐了。她做皇帝纯粹就是一个爱好,等兴趣过去了,她也就没那么执着了。

这两个选择,一直在武则天心里徘徊,于是她就问狄仁杰。这个时候狄仁杰还没死,正是武则天的股肱之臣。

狄仁杰就告诉武则天,从来没听过侄儿会把姑姑的牌位放在太庙里祭拜的。就这么一句话,使得武则天下定了决心,要把皇位传给李显。

既然已经有了传位给李显的做法,那么张柬之他们发动神龙之变,是不是多此一举了呢?当然不是,这对李显来说的确多此一举,但是对张柬之他们来说,可就有了定策之功了。

及诛张易之兄弟,柬之首谋其事。中宗即位,以功擢拜天官尚书、凤阁鸾台三品,封汉阳郡公,食实封五百户,未几,迁中书令,监修国史。月余,进封汉阳郡王,加授特进,令罢知政事。---《旧唐书》

也就是说,在世人看来,如果没有张柬之他们上去推一把,李显还真的没办法夺取皇位。张柬之他们的目的显然是达到了。

武则天还政李唐,为武家争取了前程。

武则天取缔了李唐江山,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以后,显然和李唐的宗室还有那些忠于李唐江山的大臣们闹掰了。

这个时候武则天要想保住武家人的地位,就必须要长期把持朝政。但是武则天不可能一直活着,她又不愿意把皇位传给武家人,但是她又想保护武家人。

这该怎么办呢?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李显,显然是最合适的办法。因为武则天还政于李唐,说明她没有对不起李唐江山。

而且是武则天的儿子登基,李显显然是不会清算自己老妈的那一族人的。因此武家人在武则天去世以后,不仅没有被清算,反而得到了重用。

武三思依旧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人,后来武惠妃甚至还嫁给了唐玄宗。整场政变,丝毫没有影响武家人的地位,这都是武则天的功劳。

总结:张柬之这帮人做事不彻底,并不受唐中宗的待见。

张柬之带着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包括禁军统领李多祚等人,发动了神龙政变,把武则天赶下台,迎立唐中宗。

他们也都被唐中宗封为了郡王,可是他们并没有斩草除根,因为武家人都还在。武三思会认为,如果张柬之不出手,这天下或许还会是他的。

为此武三思便对张柬之下手了,他将张柬之流放到广东,将他活活气死了,碰巧的是,张柬之死的时候也82岁。

这都是他咎由自取,因为他做事不够果断。既然要把武则天赶下台,那么就应该像周勃他们一样,把武家人都给诛杀了,甚至连武则天都不要放过,那他们给李唐江山可就立下大功了。

可惜他们一直顾及着唐中宗和武则天的关系,没有对武则天下手,更没有对武家人下手。落得凄凉下场也是活该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蠢笨如猪安禄山为何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唐安禄山个人简介,安禄山为何反叛大唐,安禄山为什么能撼动大唐

    蠢笨如猪安禄山为何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唐玄宗时期的胡人部落,在大唐官员们看来,始终是个不安定因素。而安禄山也看到,就算是最强大的胡人部落酋长,见到了大唐的刺史大人,也要屈膝下跪。安禄山渐渐的,就不甘心委屈在胡人部落当中,他希望自己能够到大唐为官。有一次,有一个胡人富商带着一千多只羊到集市上交易,可是

  • 明朝官员贪污,拿出唐朝“免死金牌”抵罪!朱元璋一看乐了,放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的免死金牌朱元璋居然认可,朱元璋为什么承认唐朝免死金牌,明朝朱元璋反贪制度

    公元1391年的一天,一个年轻人眉头紧锁焦急地来回踱步,想到自己的父亲,很有可能命丧黄泉,他不由得已经汗流浃背。突然,脑子中灵光一闪,他想起了家中的一件东西!这件祖传之物,也许能够救自己的父亲一命!原来,这个年轻人叫钱怞,他的父亲钱有勤涉嫌贪污税粮被抓!由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贪污行为的深恶痛绝,这

  • 同样采用府兵制,为何西魏培养出强悍军队,唐朝却遭遇无兵可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魏府兵制详解,唐朝的府兵制和明朝军户制,为什么唐朝的府兵制非常好用

    上图_ 北魏壁画 镇墓武士由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实行鲜卑当兵、汉人务农民族歧视政策。六镇起义后,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双方对峙初期,西魏在经济、军事和人口上处于劣势。西魏大咖宇文泰亟需巩固地盘,以此加强自身权力。相较东魏,宇文泰既要避免鲜卑汉化的风险,又要防止鲜卑胡化的雷区。宇文泰采取胡汉结合的方法,

  • 最是薄情帝王家,唐玄宗听信宠妃谗言,处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件事发生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这一年,唐玄宗决定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赐死城东驿”。太子李瑛为唐玄宗的次子,鄂王李瑶为其第五子,光王李琚为其第八子。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唐玄宗为什么要杀三个儿子?在大唐历史上,唐玄宗并不是一个糊涂人,他也是一个重要皇帝,在他执政期间,曾经

  • 甘肃挖出一墓碑,揭开李世民“伪善”真相:篡位之心其实蓄谋已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墓碑,甘肃酒泉李世民祖籍,李世民的墓是怎么挖出来的

    在出征之前,太子李建成却建议将秦王李世民帐下的大将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以及秦琼等人一同前往。其理由是李世民及其部将对战突厥有经验,让李世民的部将随同前去,对齐王有很大帮助。对于李渊而言,这个主意自然是好的,于是欣然同意。可对于李世民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李世民收买了在太子东宫担任率更丞职位的

  • 契丹叛唐:为后来节度使之制奠定了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契丹打不赢晚唐五代节度使,唐朝节度使对抗契丹,契丹叛唐

    关键词:唐朝设置松漠都督府、平定契丹前因唐朝设置松漠都督府:648年,唐朝设置松漠都督府,安置归附唐朝的契丹部落。▲松漠都督府遗址后果平定契丹:700年,武则天用降将李楷固、骆务整攻打契丹余部,将契丹平定。▲契丹族过程始末一、契丹部落遭受了饥荒公元696年,归附于唐朝的契丹部落遭受自然灾害,契丹酋长

  • 安史之乱爆发后,太子李亨为何选择与父亲唐玄宗分道扬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亨怎么平定安史之乱,李亨和唐玄宗分兵,安史之乱太子李亨留在北方的意义

    李亨虽贵为太子,但活得真不容易!开元二十六年,当了23年太子的二哥李瑛被唐玄宗赐死,与他一同蒙难的还有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史称“一日杀三子”。李瑛死后,李亨捡了个大便宜,意外地当上了太子爷,那一年他27岁,风华正茂,年富力强。但只有李亨自己知道这个便宜不好赚,二哥的鲜血让他看得心惊肉跳。世人都知道李

  • 唐朝有1穷秀才,妻子非要改嫁,秀才说了57个字,闻者无不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十大经典故事,唐朝历史人物小故事,唐朝名人发生的有趣故事

    杨志坚有个媳妇,当年他母亲砸锅卖铁帮他娶的,本来一开始两人的婚后生活还不错,但很快,媳妇对杨志坚越来越厌烦。后来,她与同乡的赵老板勾搭上了,于是便要求和离。对于发妻,杨志坚自然是百般挽留,表示自己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给她最好的生活。但是媳妇却认为杨志坚说的都是鬼话,她是铁了心要跟赵老板双宿双飞,于是

  • 法国展出一份遗书,揭开唐朝灭亡原因:李隆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是907年的朱温篡唐,还是878年的黄巢起义,又或是宦官专权?或许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法国展开的一份遗书,揭开了唐朝覆亡的真实命运。这封遗书便是《封常清谢死表闻》,后来不知为何流落到了法国巴黎,正是它揭露了唐朝灭亡的真相。《封常清谢死表闻》是唐代名将封常清写给唐玄宗李隆基的临终表章,揭示李隆基才

  • 真正的隋唐第一猛将,一人横扫三国,李元霸只能靠边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四大猛将李元霸,李元霸是隋唐第一猛将吗,隋唐第一好汉真的是李元霸吗

    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虚构的,如李元霸的原型李玄霸15岁就夭折了,还没有表现的机会。那么隋唐第一猛将是谁呢?他就是一代名将苏定方。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苏定方的父亲苏邕为保护乡里,也拉起一支千余人的队伍,负责讨伐当地的起义军。苏定方虽然才十几岁,但他“骁悍多力,胆气绝伦”,跟随父亲作战,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