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是开国之君,他当然是有权衡臣子的能力。李建成和李世民虽然是他的儿子,但他们的背后有一帮大臣相助,平衡了这两人的关系,那么李渊就能够平衡朝中臣子们的关系。
一、李渊玩权谋玩砸了。
李建成作为他的嫡长子,也是一个智商不低的优秀接班人。可是李渊却觉得,这么早立太子,不利于皇位的稳固。
为什么呢?因为朝中的大臣们,明知道李建成将来会做皇帝,那么他们一定会提前投靠到李建成麾下,而忽略李渊的感受。理由很简单,这帮人要为自己的未来打算。
为此李渊必须要平衡李建成的力量,所以他想到了李世民。李世民是他的嫡次子,好歹也是皇家子孙,把他扶植起来跟李建成斗法,那李渊岂不就可以坐享其成了么?
于是李渊开始给予李世民兵权,他希望李世民能尽快上道,让一帮大臣跟随他混饭吃。这样一来太子一派和秦王一派就能够平分秋色。
这一招历朝历代很多帝王都这么玩过,最著名的当然是东吴大帝孙权了。他的太子孙和是个老实人,一帮江东士族誓死跟随。可孙权觉得这太孤单了,所以他又把另一个儿子鲁王孙霸给扶植起来,让他和太子孙和的所有待遇都一模一样。
这么一来大臣们就懵了,因为他们不知道孙权将来要把皇位传给谁。于是乎朝中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太子孙和,一派支持鲁王孙霸,孙权始终可以稳坐钓鱼台。
十月,加号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上。增邑二万户,通前三万户。赐金辂一乘,衮冕之服,玉璧一双,黄金六千斤,前后部鼓吹及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于时海内渐平,太宗乃锐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旧唐书》
李渊也希望造成这样的局面,他认为只要皇子们互相争斗,那他这个皇帝就能始终手握大权。结果万万没想到,李世民可是真狠啊,直接杀了俩兄弟,逼迫父亲退位,李渊这算是彻底玩砸了。
二、谁也想不到,李世民是个天才军事家。
李渊把李世民扶起来,本来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无非就是玩点权谋,等到岁数大了,再确定接班人,基本还是李建成无疑。
可以说从一开始,李世民就成为了李渊玩权谋的棋子,到最后这颗棋子的下场,不出意外会很惨,参考孙权的儿子鲁王孙霸,直接被杀了。
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高祖已召裴寂、萧瑀、陈叔达、封伦、宇文士及、窦诞、颜师古等,欲令穷覆其事。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旧唐书》
如果李世民是一个平庸之人,那结局肯定和孙霸一模一样,成为父亲的棋子,最后被父亲无情地抛弃。
可是万万没想到,李世民实在是太牛了,他上了战场以后,有如神助,到处在打胜仗。平定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人,在唐朝军队中,成了说一不二的人物。
直到这个时候,李渊也开始有点慌了。从史书上的介绍来看,这个时候的李渊,假装许诺要把太子之位留给李世民,而且不止一次这么说过。
那么我觉得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当时的李渊应该是比较忌惮李世民的,他会更加偏向李建成,等于说到后来,是李渊和李建成联手在对抗李世民,以此达到平衡。
李世民近乎夸张的战绩,已经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当时除了和父兄剑拔弩张之外,李世民没有第二个选择。
除非李世民放弃所有兵权,表示功成身退,最后会被李建成无情杀害。不过李世民不是傻瓜,这种节骨眼上,谁会退一步呢?
三、玄武门之变前,李渊应该就被控制住了。
在史书上来看,玄武门之变这件事,李世民是非常无辜的。因为就算李世民不杀李建成,当时李建成也在玄武门埋伏好了,准备诛杀李世民。
李世民是在无奈的情况下,被动选择反击,这才不小心杀了俩兄弟。而事实真的是这样么?我觉得不是。
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同谋害己,率兵诛之。诏立秦王为皇太子,继统万机,大赦天下。八月癸亥,诏传位于皇太子。尊帝为太上皇,徙居弘义宫,改名太安宫。---《旧唐书》
李建成有埋伏,我想这是有可能的,但是李世民浑然不知,这是不可能的。在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天晚上,李世民把所有心腹大将都喊到府上开会,这件事轰动可不小。
而且人家有埋伏,你还能绝地反杀,你真的以为你是天选之子么?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作为保护,李世民怎么可能反杀李建成呢?
所以说,这就是螳螂捕蝉,却不知道蝉是黄雀放在那边的陷阱。结果李建成一股脑钻进了陷阱,只能束手待毙了。
这里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渊在干些什么?据史料记载,当时李渊正在宫中游湖。
玄武门闹出这么大的事情,两帮人马剑拔弩张,已经是血流成河了,李渊会一点消息都得不到么?如果是正常情况下,当然会得到,可惜当时并不正常。
我认为当时的李渊,早就被李世民给控制住了。要么是周围的人被李世民收买了,阻断了李渊的所有耳目,这才使得李世民有充足的时间干掉俩兄弟,再进宫逼宫。
等李渊知道一切以后,宫中的军权已经被李世民接管了,李渊也只能叹口气,把李世民立为太子,随后主动退位,做太上皇去了。
总结:各有各的谋划,只能说李世民技高一筹。
到了他们那种地位的人,你说一点阴谋诡计都没有,那简直就是在骗三岁的孩子。所以李渊、李建成包括李世民都是老谋深算的人。
李渊想着俩儿子斗来斗去,最终获利的是他。而李建成想的是,把李世民给诛杀了,自己这个太子的位置就能保住了。
至于李世民,那就比他们俩更高明了,他利用李渊的这种心理,逐渐掌握军权。又充分了解了李建成的一举一动,所以可以安稳平定玄武门的埋伏。
这件事没有对错,导火索是李渊将军权交给了李世民。谁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仅此而已。只是后来李世民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所有子嗣都杀光了,的确有些残忍,但是又能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