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真心支持李建成?为何给李世民兵权?这才是玄武门之变的原因

李渊真心支持李建成?为何给李世民兵权?这才是玄武门之变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144 更新时间:2024/2/4 19:48:14

李渊是开国之君,他当然是有权衡臣子的能力。李建成和李世民虽然是他的儿子,但他们的背后有一帮大臣相助,平衡了这两人的关系,那么李渊就能够平衡朝中臣子们的关系。

一、李渊玩权谋玩砸了。

李建成作为他的嫡长子,也是一个智商不低的优秀接班人。可是李渊却觉得,这么早立太子,不利于皇位的稳固。

为什么呢?因为朝中的大臣们,明知道李建成将来会做皇帝,那么他们一定会提前投靠到李建成麾下,而忽略李渊的感受。理由很简单,这帮人要为自己的未来打算。

为此李渊必须要平衡李建成的力量,所以他想到了李世民。李世民是他的嫡次子,好歹也是皇家子孙,把他扶植起来跟李建成斗法,那李渊岂不就可以坐享其成了么?

于是李渊开始给予李世民兵权,他希望李世民能尽快上道,让一帮大臣跟随他混饭吃。这样一来太子一派和秦王一派就能够平分秋色。

这一招历朝历代很多帝王都这么玩过,最著名的当然是东吴大帝孙权了。他的太子孙和是个老实人,一帮江东士族誓死跟随。可孙权觉得这太孤单了,所以他又把另一个儿子鲁王孙霸给扶植起来,让他和太子孙和的所有待遇都一模一样。

这么一来大臣们就懵了,因为他们不知道孙权将来要把皇位传给谁。于是乎朝中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太子孙和,一派支持鲁王孙霸,孙权始终可以稳坐钓鱼台。

十月,加号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上。增邑二万户,通前三万户。赐金辂一乘,衮冕之服,玉璧一双,黄金六千斤,前后部鼓吹及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于时海内渐平,太宗乃锐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旧唐书》

李渊也希望造成这样的局面,他认为只要皇子们互相争斗,那他这个皇帝就能始终手握大权。结果万万没想到,李世民可是真狠啊,直接杀了俩兄弟,逼迫父亲退位,李渊这算是彻底玩砸了。

二、谁也想不到,李世民是个天才军事家。

李渊把李世民扶起来,本来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无非就是玩点权谋,等到岁数大了,再确定接班人,基本还是李建成无疑。

可以说从一开始,李世民就成为了李渊玩权谋的棋子,到最后这颗棋子的下场,不出意外会很惨,参考孙权的儿子鲁王孙霸,直接被杀了。

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高祖已召裴寂、萧瑀、陈叔达、封伦、宇文士及、窦诞、颜师古等,欲令穷覆其事。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旧唐书》

如果李世民是一个平庸之人,那结局肯定和孙霸一模一样,成为父亲的棋子,最后被父亲无情地抛弃。

可是万万没想到,李世民实在是太牛了,他上了战场以后,有如神助,到处在打胜仗。平定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人,在唐朝军队中,成了说一不二的人物。

直到这个时候,李渊也开始有点慌了。从史书上的介绍来看,这个时候的李渊,假装许诺要把太子之位留给李世民,而且不止一次这么说过。

那么我觉得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当时的李渊应该是比较忌惮李世民的,他会更加偏向李建成,等于说到后来,是李渊和李建成联手在对抗李世民,以此达到平衡。

李世民近乎夸张的战绩,已经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当时除了和父兄剑拔弩张之外,李世民没有第二个选择。

除非李世民放弃所有兵权,表示功成身退,最后会被李建成无情杀害。不过李世民不是傻瓜,这种节骨眼上,谁会退一步呢?

三、玄武门之变前,李渊应该就被控制住了。

在史书上来看,玄武门之变这件事,李世民是非常无辜的。因为就算李世民不杀李建成,当时李建成也在玄武门埋伏好了,准备诛杀李世民。

李世民是在无奈的情况下,被动选择反击,这才不小心杀了俩兄弟。而事实真的是这样么?我觉得不是。

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同谋害己,率兵诛之。诏立秦王为皇太子,继统万机,大赦天下。八月癸亥,诏传位于皇太子。尊帝为太上皇,徙居弘义宫,改名太安宫。---《旧唐书》

李建成有埋伏,我想这是有可能的,但是李世民浑然不知,这是不可能的。在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天晚上,李世民把所有心腹大将都喊到府上开会,这件事轰动可不小。

而且人家有埋伏,你还能绝地反杀,你真的以为你是天选之子么?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作为保护,李世民怎么可能反杀李建成呢?

所以说,这就是螳螂捕蝉,却不知道蝉是黄雀放在那边的陷阱。结果李建成一股脑钻进了陷阱,只能束手待毙了。

这里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渊在干些什么?据史料记载,当时李渊正在宫中游湖。

玄武门闹出这么大的事情,两帮人马剑拔弩张,已经是血流成河了,李渊会一点消息都得不到么?如果是正常情况下,当然会得到,可惜当时并不正常。

我认为当时的李渊,早就被李世民给控制住了。要么是周围的人被李世民收买了,阻断了李渊的所有耳目,这才使得李世民有充足的时间干掉俩兄弟,再进宫逼宫。

等李渊知道一切以后,宫中的军权已经被李世民接管了,李渊也只能叹口气,把李世民立为太子,随后主动退位,做太上皇去了。

总结:各有各的谋划,只能说李世民技高一筹。

到了他们那种地位的人,你说一点阴谋诡计都没有,那简直就是在骗三岁的孩子。所以李渊、李建成包括李世民都是老谋深算的人。

李渊想着俩儿子斗来斗去,最终获利的是他。而李建成想的是,把李世民给诛杀了,自己这个太子的位置就能保住了。

至于李世民,那就比他们俩更高明了,他利用李渊的这种心理,逐渐掌握军权。又充分了解了李建成的一举一动,所以可以安稳平定玄武门的埋伏。

这件事没有对错,导火索是李渊将军权交给了李世民。谁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仅此而已。只是后来李世民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所有子嗣都杀光了,的确有些残忍,但是又能怎么办呢?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在75岁时,就选定李显为接班人,为何张柬之还要多此一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俩凭借美色,成为了武则天晚年最宠爱的两个男人。同时他们也因此手握大权,操纵李唐江山的未来。为此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一帮大臣们,发动了神龙政变,他们带领500禁军,冲入宫中,将张易之和张昌宗给杀了。事已至此,张柬之也毫不含糊,趁着武则天病重的机会,张柬之逼迫武则天退位,将皇位禅让给太子李显。武则天身

  • 蠢笨如猪安禄山为何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唐安禄山个人简介,安禄山为何反叛大唐,安禄山为什么能撼动大唐

    蠢笨如猪安禄山为何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唐玄宗时期的胡人部落,在大唐官员们看来,始终是个不安定因素。而安禄山也看到,就算是最强大的胡人部落酋长,见到了大唐的刺史大人,也要屈膝下跪。安禄山渐渐的,就不甘心委屈在胡人部落当中,他希望自己能够到大唐为官。有一次,有一个胡人富商带着一千多只羊到集市上交易,可是

  • 明朝官员贪污,拿出唐朝“免死金牌”抵罪!朱元璋一看乐了,放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的免死金牌朱元璋居然认可,朱元璋为什么承认唐朝免死金牌,明朝朱元璋反贪制度

    公元1391年的一天,一个年轻人眉头紧锁焦急地来回踱步,想到自己的父亲,很有可能命丧黄泉,他不由得已经汗流浃背。突然,脑子中灵光一闪,他想起了家中的一件东西!这件祖传之物,也许能够救自己的父亲一命!原来,这个年轻人叫钱怞,他的父亲钱有勤涉嫌贪污税粮被抓!由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贪污行为的深恶痛绝,这

  • 同样采用府兵制,为何西魏培养出强悍军队,唐朝却遭遇无兵可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魏府兵制详解,唐朝的府兵制和明朝军户制,为什么唐朝的府兵制非常好用

    上图_ 北魏壁画 镇墓武士由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实行鲜卑当兵、汉人务农民族歧视政策。六镇起义后,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双方对峙初期,西魏在经济、军事和人口上处于劣势。西魏大咖宇文泰亟需巩固地盘,以此加强自身权力。相较东魏,宇文泰既要避免鲜卑汉化的风险,又要防止鲜卑胡化的雷区。宇文泰采取胡汉结合的方法,

  • 最是薄情帝王家,唐玄宗听信宠妃谗言,处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件事发生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这一年,唐玄宗决定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赐死城东驿”。太子李瑛为唐玄宗的次子,鄂王李瑶为其第五子,光王李琚为其第八子。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唐玄宗为什么要杀三个儿子?在大唐历史上,唐玄宗并不是一个糊涂人,他也是一个重要皇帝,在他执政期间,曾经

  • 甘肃挖出一墓碑,揭开李世民“伪善”真相:篡位之心其实蓄谋已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墓碑,甘肃酒泉李世民祖籍,李世民的墓是怎么挖出来的

    在出征之前,太子李建成却建议将秦王李世民帐下的大将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以及秦琼等人一同前往。其理由是李世民及其部将对战突厥有经验,让李世民的部将随同前去,对齐王有很大帮助。对于李渊而言,这个主意自然是好的,于是欣然同意。可对于李世民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李世民收买了在太子东宫担任率更丞职位的

  • 契丹叛唐:为后来节度使之制奠定了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契丹打不赢晚唐五代节度使,唐朝节度使对抗契丹,契丹叛唐

    关键词:唐朝设置松漠都督府、平定契丹前因唐朝设置松漠都督府:648年,唐朝设置松漠都督府,安置归附唐朝的契丹部落。▲松漠都督府遗址后果平定契丹:700年,武则天用降将李楷固、骆务整攻打契丹余部,将契丹平定。▲契丹族过程始末一、契丹部落遭受了饥荒公元696年,归附于唐朝的契丹部落遭受自然灾害,契丹酋长

  • 安史之乱爆发后,太子李亨为何选择与父亲唐玄宗分道扬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亨怎么平定安史之乱,李亨和唐玄宗分兵,安史之乱太子李亨留在北方的意义

    李亨虽贵为太子,但活得真不容易!开元二十六年,当了23年太子的二哥李瑛被唐玄宗赐死,与他一同蒙难的还有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史称“一日杀三子”。李瑛死后,李亨捡了个大便宜,意外地当上了太子爷,那一年他27岁,风华正茂,年富力强。但只有李亨自己知道这个便宜不好赚,二哥的鲜血让他看得心惊肉跳。世人都知道李

  • 唐朝有1穷秀才,妻子非要改嫁,秀才说了57个字,闻者无不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十大经典故事,唐朝历史人物小故事,唐朝名人发生的有趣故事

    杨志坚有个媳妇,当年他母亲砸锅卖铁帮他娶的,本来一开始两人的婚后生活还不错,但很快,媳妇对杨志坚越来越厌烦。后来,她与同乡的赵老板勾搭上了,于是便要求和离。对于发妻,杨志坚自然是百般挽留,表示自己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给她最好的生活。但是媳妇却认为杨志坚说的都是鬼话,她是铁了心要跟赵老板双宿双飞,于是

  • 法国展出一份遗书,揭开唐朝灭亡原因:李隆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是907年的朱温篡唐,还是878年的黄巢起义,又或是宦官专权?或许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法国展开的一份遗书,揭开了唐朝覆亡的真实命运。这封遗书便是《封常清谢死表闻》,后来不知为何流落到了法国巴黎,正是它揭露了唐朝灭亡的真相。《封常清谢死表闻》是唐代名将封常清写给唐玄宗李隆基的临终表章,揭示李隆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