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败突厥吐蕃,破日本百济,为什么唐朝军队被誉为冷兵器时代的最强?

败突厥吐蕃,破日本百济,为什么唐朝军队被誉为冷兵器时代的最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588 更新时间:2024/2/4 19:52:21

然而在电视剧中,有许多镜头是包括主角在内的唐人拿着兵器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可是从来没有不良人和武侯来管,由此可见唐朝是一个可以佩带武器的朝代。

而从突厥狼卫能够带进来刀剑弓等武器也可以看出,唐朝对于这部分兵器的管制是比较松的。

历史上的唐朝也确实如此。玄宗时期,正好处于唐朝府兵制向募兵制转变的年代,所以很多制度执行的还是府兵制时代的规矩。

在府兵制时代,兵是有两面性的,打仗的时候是兵,不打仗了就是民。为了保证兵民之间的有效转变,唐朝是允许民间持有兵器的,但是对于大威力的制式兵器却是不允许拥有的。

《唐律疏议》卷16《擅兴》载:“私有禁兵器,胃甲、弩、矛、槊、具装等,依令私家不合有……谓非弓、箭、刀、楯、短矛者,此上五家,私家听有。”

所以,我们看到狼卫用得最多的就是刀弓箭,而且身上无甲。

而一直与狼卫作战的旅贲军由于是正规部队,就可以使用弩、矛、槊、盾以及全套的甲胄。

这也是旅贲军屡屡战败狼卫的原因之一。

唐朝军制

唐军分为骑兵、步兵和水师三个主要军种,主力自然是踏足塞外的骑兵部队。

《新唐书·兵志》载:“……自贞观至麟德(高宗李治年号)四十年间,马七十万六千,置八坊,岐、豳、泾、宁间,地广千里……”

至于唐朝军队的编制则是以3人为一个小队,三个小队为一个中队,5个中队45人+连队长+队副+2名旗手+军官官兼书记员共50人为一个连队。

这里的连队为唐军一个最基本的作战单位。

唐代每40-50连队为1个团,每个团都有自己独有的军服,标志,旗帜,为一个基本战术单位。

在隋唐你只要看士兵的军服就知道他的部队番号,格名,兵种。

而唐军在隋军队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革,每9个团为一军,每军辖2个轻骑兵团(每团2000人),1个甲骑具装团(每团2000人),2个长兵团(每团2500人),1个陌刀兵团(每团2500人),1个刀盾手团(每团2500人),1个弩手团(每团2500人),1个辎重团(每团2000人),全军约20500人,是最大的一个作战单位。

近战步兵武器:唐刀

说起唐朝兵器,唐刀必须要有姓名,作为现在东洋刀的鼻祖,唐刀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可怕的近战兵器,也是中国冷兵器的巅峰之作!

唐刀主要分为四种,即:仪刀、障刀、横刀、陌刀。

精美的“仪刀”多为仪仗队用;轻便的“障刀”多为护身用。

士兵最常用的是“横刀”,比如剧中张小敬所用的便是横刀。横刀又叫佩刀,大概一米左右,能够挂在腰上,和剑的形制有些像,都是直挺挺的,没有什么弯度。

而“陌刀”则凶名最盛。这是一种双刃长刀,通长一丈,重量可达五十多斤,由一流工匠精心锻造,主要是步兵配给。

《唐六典》曰:“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斩马剑。”

陌刀挥舞起来虎虎生风,一刀下去人就是两半,再加上长杆型的设计使得陌刀可劈砍可穿刺,是克制骑兵的一大利器,被誉为“冷兵器时代的反坦克”。

但因为本身重量的限制,对陌刀使用者的武艺、体质要求也高,只有少数步兵符合条件。

加上陌刀制造复杂,工艺繁琐,成本太大,所以唐朝政府对陌刀管理极为严格。即便是帝王将相,死后也不能带入墓内,故而在今天发掘的唐代墓中,始终找不到陌刀。

自此,一代冷兵器之王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程武器:弓箭

唐军装备的主要远射武器是弓箭和弩箭,装备率达到100%,与佩刀和枪一样,人手一具。当时中国军用弓的样式早已经固定下来了,基本分为四种, 它们的名称是:长弓、角弓、稍弓、格弓。

长弓属骑兵,角弓属步兵,稍弓和格弓属皇家禁卫军。

而弩相当于冷兵器时代的步枪,比弓更猛。 唐弩有七种,即:擘张弩、角弓弩、木单弩、大木单弩、竹竿弩、大竹竿弩、扶远弩。

最牛的是抚远弩,射程三百步,大约相当于今天的460多米。不少唐军精英部队如“羽林军飞骑”等都要掌握精湛的弩技,有时就连水师战舰上也安置强弩。

杜甫曾诗云:“贞观铜牙弩,开元锦兽张。”

由此可见弩在唐军中的重要地位。

有了高品质的弓弩,还要有高品质的箭,唐军的箭分为四种,即:竹箭、木箭、兵箭、弩箭,前两种打猎用,后两种打仗用,皆由工匠精心制造。

在射箭技巧上,唐军也和前代一样,强调强弓劲弩,开满就射。

唐代王踞所著《射经•马射总法》曰:“势如追风,目如流电,满开弓,紧放箭。”

可见唐时对弓箭手要求的是射程和火力密度,而对精确度要求并不高。

防护装备:铠甲+彭排

唐军的防护装备主要有铠甲和彭排(皮制盾牌)。

铠甲方面,前代流行的两当铠已经被淘汰,在汉末晋初出现的明光铠成为唐军装备的最主要的铠甲,名列《唐六典》的甲制之首。

明光铠除了继承了两当铠的优点以外又对铠甲进行了改进,比如:加了批膊,膝裙和对头盔也进行了改进,使得铠甲更轻,防御力更强。

其前胸和后背那镜子一样的金属圆护心即“护心镜”,在太阳照射下闪闪发光,所以得名“明光甲”。

若穿上这种铠甲,敌军发箭射你的心脏,甲上的护心镜就能把射来的箭给挡住。有时铠甲上的护心镜还能借助灿烂的阳光把敌军的眼睛给刺花了。

彭排即盾牌。

唐军盾牌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盾有手牌、彭牌、燕尾牌、推牌等多种样式,主要为步兵使用。

圆形盾,又称团牌。因其小型而灵活,多用于骑兵。方盾常见的样式为底缘齐平,上端由两重弧线组成葫芦形,中脊隆起的形状,后来在铁盾上再安装上上下两个利钩,就成了一种新型兵器--钩镶,可攻可守。西凉团主要装备的就是这种钩镶,属于唐军中的排矛兵。

步兵们手持高质量的盾牌,“退如山、进如堵”,形成了强大的防御。在剧中对突厥狼卫的两场大剿灭中,进屋的旅贲军往往是先来一波弩箭,而后2~3人一组,有人持盾防御,有人持矛、槊等长兵器杀敌,相互协作之下就能克敌制胜。

/骑兵组成:唐马+甲胄+长枪/马槊

秦汉以来,唐马最盛。作为唐军的王牌军种,对骑兵来说,优良战马很重要。

唐军的军马主要有四种:产于呼伦贝尔草原的蒙古马(三河马)、西域的哈萨克马、焉耆马、和威尔勒马。尤其是后两种,因其高大健壮、长颈高扬、步辐伸展流畅,对缰绳反映灵敏,是唐军正规骑兵使用最多的马种。

而骑兵又有轻重之分。

玄甲兵据说是唐太宗所创,身披铁甲,马匹也有具装,马匹的具装通常又可分为保护马头的“面帘”,保护马颈的“鸡颈”,保护马胸的“当胸”,保护马躯的“马身甲”、保护马臀的“搭后”和竖立在马臀部的“寄生”(似乎是为了保护骑兵后背用的)。

重骑兵虽然不多,但是由于防护好,冲击力大,历来是野战冲锋的主力,尤其是在地域开阔的西域,有很大作战空间。

唐军骑兵配备的主要近战武器是槊或枪。

槊这种武器也就是“丈八长矛”,有的矛头附近还布满了许多令人不寒不栗的小铁刺。槊的金属矛头下面,还耷拉着一个装饰物,即“缨”,有的红似血,也有黑如墨,有丝线做的,也有兽毛做的。

缨的作用是矛头刺中敌人身体时,可以挡住甚至吸收敌人伤口流出的鲜血,以免将士双手因为鲜血手滑。

而枪和槊差不多,只不过枪比槊轻便些,而且不仅限于骑兵使用,大量步兵也配备,仅唐代步兵装备的长枪就有一万两千五百条。

据正史记载,唐军的枪分为四种,即:漆枪、木枪、白干枪和扑枪,漆枪是骑兵用的,木枪是步兵用的,白干枪和扑枪是皇家禁卫军用的。

水师:海上战舰

唐军战舰基本有六种,即:楼船、艨艟、斗舰、走舸、海鹘。

其中最庞大的就是“楼船”,顾名思义,船上有大楼。这种战舰每艘可载数百甚至上千士卒。而唐军中型战舰以“艨艟”为代表,突击力极强,类似于战场上冲锋陷阵的猛将。

“斗舰”和“艨艟”差不多,也是水上冲阵的高手,只不过“艨艟”的船身上蒙有生牛皮等防护物,“斗舰”则没有。

唐军小型战舰的代表就是“走舸”,据说它体积小巧,灵活轻便,能在水上“往返如飞”。

至于“海鹘”,则是一种能适应狂风恶浪的战舰。

唐朝舰队科技发达、训练有素、战力超强,不但能在长江上轻松搞定萧铣、辅公祏这些国内的“反王”,还能打赢大规模的国际战争。

如公元663年(唐高宗时代),唐水师就在刘仁轨的指挥下,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口)之战重创了支援百济王国的日本海军。

只不过唐朝时期并不觉得打赢日本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所以也就不曾和和“李靖破突厥,侯君集灭高昌,苏定方开西域,李勣平辽东”这四大战绩那样被大书特书。

泱泱大唐,盛世繁华,虽然历史千年,仍在影像中令人神往,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中华民族终将迎来伟大复兴,再现当年的汉唐盛世。

图文分享自网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渊真心支持李建成?为何给李世民兵权?这才是玄武门之变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如果李世民在玄武门败给了李建成,玄武门李建成,李世民李渊李建成是怎样关系

    李渊是开国之君,他当然是有权衡臣子的能力。李建成和李世民虽然是他的儿子,但他们的背后有一帮大臣相助,平衡了这两人的关系,那么李渊就能够平衡朝中臣子们的关系。一、李渊玩权谋玩砸了。李建成作为他的嫡长子,也是一个智商不低的优秀接班人。可是李渊却觉得,这么早立太子,不利于皇位的稳固。为什么呢?因为朝中的大

  • 武则天在75岁时,就选定李显为接班人,为何张柬之还要多此一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俩凭借美色,成为了武则天晚年最宠爱的两个男人。同时他们也因此手握大权,操纵李唐江山的未来。为此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一帮大臣们,发动了神龙政变,他们带领500禁军,冲入宫中,将张易之和张昌宗给杀了。事已至此,张柬之也毫不含糊,趁着武则天病重的机会,张柬之逼迫武则天退位,将皇位禅让给太子李显。武则天身

  • 蠢笨如猪安禄山为何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唐安禄山个人简介,安禄山为何反叛大唐,安禄山为什么能撼动大唐

    蠢笨如猪安禄山为何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唐玄宗时期的胡人部落,在大唐官员们看来,始终是个不安定因素。而安禄山也看到,就算是最强大的胡人部落酋长,见到了大唐的刺史大人,也要屈膝下跪。安禄山渐渐的,就不甘心委屈在胡人部落当中,他希望自己能够到大唐为官。有一次,有一个胡人富商带着一千多只羊到集市上交易,可是

  • 明朝官员贪污,拿出唐朝“免死金牌”抵罪!朱元璋一看乐了,放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的免死金牌朱元璋居然认可,朱元璋为什么承认唐朝免死金牌,明朝朱元璋反贪制度

    公元1391年的一天,一个年轻人眉头紧锁焦急地来回踱步,想到自己的父亲,很有可能命丧黄泉,他不由得已经汗流浃背。突然,脑子中灵光一闪,他想起了家中的一件东西!这件祖传之物,也许能够救自己的父亲一命!原来,这个年轻人叫钱怞,他的父亲钱有勤涉嫌贪污税粮被抓!由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贪污行为的深恶痛绝,这

  • 同样采用府兵制,为何西魏培养出强悍军队,唐朝却遭遇无兵可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魏府兵制详解,唐朝的府兵制和明朝军户制,为什么唐朝的府兵制非常好用

    上图_ 北魏壁画 镇墓武士由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实行鲜卑当兵、汉人务农民族歧视政策。六镇起义后,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双方对峙初期,西魏在经济、军事和人口上处于劣势。西魏大咖宇文泰亟需巩固地盘,以此加强自身权力。相较东魏,宇文泰既要避免鲜卑汉化的风险,又要防止鲜卑胡化的雷区。宇文泰采取胡汉结合的方法,

  • 最是薄情帝王家,唐玄宗听信宠妃谗言,处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件事发生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这一年,唐玄宗决定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赐死城东驿”。太子李瑛为唐玄宗的次子,鄂王李瑶为其第五子,光王李琚为其第八子。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唐玄宗为什么要杀三个儿子?在大唐历史上,唐玄宗并不是一个糊涂人,他也是一个重要皇帝,在他执政期间,曾经

  • 甘肃挖出一墓碑,揭开李世民“伪善”真相:篡位之心其实蓄谋已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墓碑,甘肃酒泉李世民祖籍,李世民的墓是怎么挖出来的

    在出征之前,太子李建成却建议将秦王李世民帐下的大将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以及秦琼等人一同前往。其理由是李世民及其部将对战突厥有经验,让李世民的部将随同前去,对齐王有很大帮助。对于李渊而言,这个主意自然是好的,于是欣然同意。可对于李世民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李世民收买了在太子东宫担任率更丞职位的

  • 契丹叛唐:为后来节度使之制奠定了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契丹打不赢晚唐五代节度使,唐朝节度使对抗契丹,契丹叛唐

    关键词:唐朝设置松漠都督府、平定契丹前因唐朝设置松漠都督府:648年,唐朝设置松漠都督府,安置归附唐朝的契丹部落。▲松漠都督府遗址后果平定契丹:700年,武则天用降将李楷固、骆务整攻打契丹余部,将契丹平定。▲契丹族过程始末一、契丹部落遭受了饥荒公元696年,归附于唐朝的契丹部落遭受自然灾害,契丹酋长

  • 安史之乱爆发后,太子李亨为何选择与父亲唐玄宗分道扬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亨怎么平定安史之乱,李亨和唐玄宗分兵,安史之乱太子李亨留在北方的意义

    李亨虽贵为太子,但活得真不容易!开元二十六年,当了23年太子的二哥李瑛被唐玄宗赐死,与他一同蒙难的还有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史称“一日杀三子”。李瑛死后,李亨捡了个大便宜,意外地当上了太子爷,那一年他27岁,风华正茂,年富力强。但只有李亨自己知道这个便宜不好赚,二哥的鲜血让他看得心惊肉跳。世人都知道李

  • 唐朝有1穷秀才,妻子非要改嫁,秀才说了57个字,闻者无不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十大经典故事,唐朝历史人物小故事,唐朝名人发生的有趣故事

    杨志坚有个媳妇,当年他母亲砸锅卖铁帮他娶的,本来一开始两人的婚后生活还不错,但很快,媳妇对杨志坚越来越厌烦。后来,她与同乡的赵老板勾搭上了,于是便要求和离。对于发妻,杨志坚自然是百般挽留,表示自己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给她最好的生活。但是媳妇却认为杨志坚说的都是鬼话,她是铁了心要跟赵老板双宿双飞,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