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诸葛亮一直都不还政于刘禅,甚至带甲士百人上殿?

为什么诸葛亮一直都不还政于刘禅,甚至带甲士百人上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070 更新时间:2024/3/8 5:45:36

在《三国志》中明确记载,刘备最信任的谋臣是庞统、法正,即使加上跟随刘备时间短的徐庶,诸葛亮还是会排在末位。

荆州之战,是刘备起兵之日起从未有过的败绩,荆州失守,导致刘备更加被动,直接导致关羽、关平周仓战死,而间接的让五虎将的其他两位张飞、黄忠死去。甚至刘备在夷陵一战中损失惨重,手下最精锐的白耳精营全军覆灭。

夷陵战败后,刘备退守白帝城,一直到去世,去世前刘备任命诸葛亮为相父、李严掌管军权,太子刘禅继位。刘禅继位之时因为年龄过小,朝政一直由诸葛亮暂代,如果说前期诸葛亮暂代蜀汉国政没有一点问题,可是刘禅加冠之后呢?蜀汉的大权一直掌握在诸葛亮手中,不仅如此在这段时间诸葛亮还把手握军权的李严斩杀。军权、政权一身担,这些事情都是在刘禅冠礼之后的事情。

对此很多史学家都感到奇怪,按理说诸葛亮是古往今来第一忠臣,为何在刘禅冠礼后,不归政于刘禅呢?千万不要以为刘禅是昏庸无道之人。诸葛亮不归政于刘禅原因很多,第一点便是缺少历练,蜀汉自从丢失荆州之后,领土面积非常小,只能屈居在益州。

虽然益州有着天府之国的称号,但此地只能割据天下,无法一统,刘邦能够统一天下,是因为他可以联络英布彭越,一同抗击项羽,加上韩信萧何等人的帮助,他才可以得到天下。而蜀汉呢?自从夷陵一战后,蜀汉的后起之秀几乎全部死伤殆尽,这个时候诸葛亮的隆中之策已经没有什么大的作用。

刘禅自登基以来,少不经事,此时的蜀汉已经经不起折腾,如果诸葛亮放开手让刘禅放手一搏,那么蜀汉会是怎样的局面呢?答案无人可知,诸葛亮不敢赌,虽然诸葛亮的能力不是很强,可是他对刘备绝对忠心,在刘备死后很多时候诸葛亮都可以废了刘禅,可是诸葛亮没有废除刘禅,这是为什么?全都是因为对刘备的忠心。

至于诸葛亮带甲兵百人上殿的事情,这个事情真假难辨,在晋书中说到诸葛亮带甲兵上殿的事情,这里注意,晋书上说诸葛亮如此,可在三国志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晋国是司马家的天下,司马懿和诸葛亮是死对头。故意抹黑诸葛亮的可能性不小,拿诸葛亮和司马懿分析,司马懿多年筹谋在曹氏英才死完后才上位。

诸葛亮呢?早在刘备死的时候便大权在握,那个时候诸葛亮没有谋反,而司马懿却在一步步筹谋,最终建立晋朝,其次拿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后代来看,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在三国时期是一个无用的官二代,而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有才能的官二代。

这是为什么,父亲同样是当世人杰,为何儿子的水平不一样,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期望不一样,诸葛亮希望儿子平平淡淡度过一生,不希望他成为权倾朝野的权臣,司马懿则希望儿子有一天继承自己的意愿,一统天下。诸葛亮为何在北伐之时,刘禅还对他信任有加,都是因为他用自己的行动让刘禅放心,试问一个对皇位有二心的臣子,会让自己的儿子成为碌碌无闻之辈吗?显然不可能,如此看来诸葛亮不归政于刘禅最主要的原因是情况不允许。

更多文章

  • 刘禅宁肯娶了张飞两个女儿,却为何不娶仪表堂堂的关羽之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禅为何娶张飞的两个女儿,刘禅娶了张飞2个女儿,刘禅娶了张飞女儿不娶关羽女儿

    那么问题就来了,刘禅为什么没有娶关羽的女儿,这是出于什么原因考量?难道不怕引起关羽的不满吗?古代儿女的婚姻大事总结起来就两句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都是靠双方父母安排,这其中必须要考虑到出身、地位,由于刘禅是太子,将来要继承江山统续,更是考虑到了政治。张飞和关羽皆是刘备的心腹,在刘备心中的

  • 诸葛亮明明一天能吃一斤米,司马懿却断定他命不久长,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司马懿预测诸葛亮活不久,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寿命,三国演义司马懿和诸葛亮

    司马懿和诸葛亮在一起PK,往往是司马懿占了上风。如果不是司马懿独当一面,成功遏制了孔明的北伐,称霸中原的就是蜀国了,诸葛亮也就不会再抱怨什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所以说罗贯中对诸葛亮有偏爱,对司马懿有成见,真的是"红"了孔明、"黑"了仲达。(司马懿字仲达。)三国鼎立谁最大?当然是曹魏,人家占据的地

  • 垓下之战中,韩信十面埋伏围困项羽,为何还要留个口子网开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垓下之围韩信为什么不帮助刘邦,韩信垓下之围,项羽被韩信率军围在垓下

    不过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刘邦一个市井之徒,是汉朝的创建者,韩信是反贼,所以垓下之战就成了刘邦英明、伟大的铁证。军队是刘邦缔造的,战役也可以是刘邦亲自指挥的,没有别人什么事,洗洗睡吧,公元前203年刘邦和项羽签署了君子协议,两家以鸿沟为界,分治天下,但一方撕毁协议,向对方进攻。这个撕毁协议的一方就是汉

  • 诸葛亮死后明明葬于定军山,为何千年来从没有被盗过?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为何葬在定军山,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葬在定军山,诸葛亮死后的未解之谜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智者辈出的年代,而很多君主、猛将、谋士在死亡后都得到了体面地安葬,而且陵墓地点大多数为人所知。但诸葛亮却独出一格,他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在临死前曾专门叮嘱身边亲信,不要举行厚葬,要以薄葬埋之,另外还出了一条妙计,命人把自己葬在了定军山,而诸葛亮就从此安静沉睡了千年,期间从没被盗过墓

  • 孙权晚年为什么性情大变,成为了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为什么孙权晚年从明君变成昏君,孙权为什么晚年变昏君,孙权为什么晚年那么厉害

    后世著名的词人辛弃疾也表示“生子当如孙仲谋”,当初孙权继位的时候,孙吴政权也是处在一个危险的境地,内部江东本土士族并没有真正归顺,外部有各方势力还在惦记着他们。孙权上位之后,重用周瑜等人,并且提拔出鲁肃这些人来帮助他稳定政权,在内部平定宗室叛乱以及地方士族的动乱,还成功把山越给征服,稳固自己的统治。

  • 吕后一言,惊醒刘邦,果断杀掉此人,消除最大后患百家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不杀吕后看似糊涂,刘邦与吕后故事,刘邦杀吕后的真实原因

    (说历史的女人——第1123期)公元前202年,击败项羽之后,刘邦登基帝位,不久迁都长安,大汉帝业基本定矣。但西汉与其后的诸多朝代不同,西汉之后,皇帝集权基本稳固,而西汉之前的政治体制仍在摸索之中,秦之前为诸侯、战国,秦虽一统,建立了集权制,但正因诸侯国的根深蒂固,并未实现脱胎换骨的一统,才导致了秦

  • “棺材南抬,绳断便葬”,诸葛亮生前的最后一计,到底还是成功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的死葬经过,诸葛亮死前为什么葬在定军山,诸葛亮下葬的真实故事

    这么厉害的人死后自然不愿意让人知道其陵墓的位置。像曹操死时为掩人耳目就动用了七十二口棺材。毕竟他自己身为盗墓界的鼻祖,没少干挖别人坟墓的缺德事,所以死后不仅要求一切从简还搞出七十二口棺材迷惑众人视线,就是为了避免自己死后被别人挖出来鞭尸。按照诸葛亮先生生前的起居习惯,自然希望死后也不被人打扰。在给刘

  • 英雄亦有后悔处,曹操一生最大败笔是什么?临终前他含恨吐露心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一生最后悔的3件事,曹操最后悔的三个细节,曹操的一生三个败笔

    人生没有后悔药来吃,无论是怎么样的人,在选出一个选择之后,如果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的话,恐怕都会在心中暗自后悔,要是当时不这么干,不选择这条路就好了。这一点,无论是一般人,还是英雄人物,别无二致。对曹操而言,他一生之中做过的错事不少,但是在他的人生之中,唯一一个让他在死前都感到后悔的事,是什么呢?在《

  • 西汉权术计谋的高手——陈平的阴谋诡计层出不穷,防不胜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平一家人照片,陈平讲历史上最阴险的谋士,眉山剑客陈平个人资料

    现在就给大家讲讲陈平计策到底有多毒。别看刘邦在楚汉争霸中占了上风得了天下,可一开始刘邦混得很惨,刘邦起兵之前就是个小混混,一没有资历,而没有财力,所以也没有什么得力干将。而项羽出身贵族世家,家底殷实,有名望有资历,也有号召力。所以项羽身边能人很多,人才济济。尤其是项羽的谋士范增更是足智多谋,智慧超群

  • 曹操杀华佗,华佗冤不冤?曹操:医德差,医术又超前,不杀你杀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佗死后曹操杀华佗的真正原因,曹操杀了华佗后又活了多少年,正史上曹操到底杀没杀华佗

    三国的历史当中,除了谋臣武将的职业之外。同时还有另外一种,那便是医者大夫这个行当。古代的名人志士数不胜数,可是出名的大夫并不多见。前有神农尝百草,后有妙手回春之华佗。华佗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大夫,曾替关公刮骨疗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外科大夫。但就是这位神医,在纵横三国医场多年之后。在给曹操看病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