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国是如何崛起的?跟此人关系很大,若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楚国

楚国是如何崛起的?跟此人关系很大,若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楚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292 更新时间:2024/2/4 1:30:44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也是中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人。他出生在楚国丹阳秭归,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所以,屈原从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博学多识,有着远大的志向。

成年之后,更是深受楚怀王的信任,他对内主张任用贤能的人才,规范国家的法律制度,对外主张联合抗秦。然而,时运不济屈原遭遇到了其他贵族的排挤和诽谤,被赶出朝廷了,流放到了边远的地区。在楚国被秦军打败之后,屈原投了汨罗江以身殉国,表达自己对楚国的忠心。

[var1]

而今,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在端午节的影响下,世人对于楚国的文化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扶摇直上九万里”这句耳熟能详经典,出自老子的《逍遥游》,老子,也是楚国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成语故事,都是出自于楚国,比如:刻舟求剑、买椟还珠、问鼎中原等等。

那么,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这样一个文化博大精深的楚国,它是怎么建立的呢?它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呢?

作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在那个大分裂时期,可是赫赫有名,威风凛凛的。一个国家就像一个人一样,荣耀的背后,都是不为人知的委屈和辛酸,楚国也是一样。表面上的风光,并不能掩饰它背后的艰难。

可以说,楚国的强大,都是楚国的先祖一路披荆斩棘,历经诸多磨难才闯过来的。

[var1]

众所周知,楚国是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大致就是今天南方的湖南、湖北一带。但是,为人所不知的是,楚国的祖先,最早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他们历经了上古民族的争斗,遭受到了商王朝的驱逐,一步步的南迁,最后,才来到了当时的蛮荒之地,并在这里定居发展。

那么,楚国的国名又是怎么来的呢?

关于这个有多种说法,不过,在新发现的“清华简”《楚居》中,出现了另外一种解释:当时,熊丽的母亲妣厉在生他的时候难产,最后,在经历了剖腹产之后,就去世了。妣厉死后,巫师就用荆条将她的腹部进行包裹,然后埋葬,“荆”在原文中为“楚”,因此,为了纪念她,后人就称自己的国家为“楚”。

至于为什么要用一国之名来纪念一位因难产而死的妇人,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妣厉的丈夫鬻熊,以及她用生命换来的儿子熊丽,都是楚国的领袖,他们作为楚国的开国先君,为楚国八百年的基业奠定了基础。

楚国的国名虽然由此而来,但是,楚国的真正崛起,却源于一次聚会。

[var1]

在分封诸侯之后,周成王在祁阳会见了各个诸侯。这是楚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诸侯的身份参加这样的聚会,对于楚国诸侯熊绎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盟会仪式如期举行,看着如此庄严、肃静的会场,熊绎的心里非常的高兴。

在各个诸侯入座之后,当所有的名字都被点完之后,但却唯独没有熊绎的名字。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大臣向熊绎走来,让熊绎去会场上安放蓍草和木牌,并看守火炬。熊绎十分惊讶,认为这个大臣找错了人,急忙向大臣介绍自己楚子的身份。

听到此,大臣哈哈大笑,对熊绎说:“你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楚子,怎么能入席呢?这是天子的命令,不得违抗。”熊绎十分生气,但是,又不能发作,只好忍气吞声。在楚国,楚国的国民准备了丰盛的宴席,等待着熊绎的归来,想借此宣扬楚国的威严。

哪成想,熊绎回来之后,却是一副垂头丧气的苦恼模样。众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问熊绎。在沉默了一会之后,熊绎长叹了一口气,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文武大臣。

[var1]

众人听后,都非常的气愤,熊绎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他郑重地对众人说道:“如今楚国之所以受到歧视,是因为咱们国家贫穷,军队不够强大。如果,我们现在公然与中原对抗,就是自取灭亡,所以,要想生存下去,不被欺侮,我们只能发奋图强,让自己强大起来。”

从此以后,熊绎就带领楚国人在土壤贫瘠、条件很差的荆山上垦荒。

在五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之后,原本贫穷落后的楚国,一天天的壮大了起来,不仅强大了军队,扩大了疆土,增加了财富,增强了国力,甚至,成为江汉一带的霸主。周王朝没有尊重楚国,楚国也就没有必要尊重周王朝,甚至,还对周王朝有些冒犯。

当时,各个诸侯国必须向周王朝朝贡,但是,楚国却拒绝朝贡,还阻止南方的其它部族进贡。看到这样的诸侯国,周王朝表示不能容忍,最终,周昭王亲率大军,向楚国杀来。

[var1]

周王朝的军队踏上了楚国的疆土,却发现到处都是深山老林,压根就不看不到楚军的身影,反而自家军队屡屡受到楚军的骚扰,以及一些毒虫猛兽的攻击。纵使周王朝的军队再庞大,力量再强,在这深山老林里,也只能是被动挨打。

无奈之下,周昭王只好撤兵。

三年之后,周昭王又亲自率军南征,这一次,他带上了骁勇善战的御林军。周昭王在进入楚国之后,依然没有看到楚军,因此,他认为:楚国没有大军来阻挡自己。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无数的楚人涌出,周军被打的落花流水,最终,落荒而逃了。

周王自认为是天子,一个如此骄傲的人,又怎么会甘心这种失败呢?

于是,他开始重整旗鼓,准备第三次攻打楚国,却依旧被楚国打败。周昭王在逃出楚军的包围之后,一路逃到了汉水。他们洗喜出望外,发现岸上有几条船,便急忙上船,想要渡江。结果,刚到江心的时候,船就散成了木板,原来,楚人早就在此做好了准备。

[var1]

堂堂周天子,就这样溺水而亡,连带其最精锐的御林军一起,消失在了茫茫江河之中。这种不体面的事情,又怎么能够宣扬呢?周王朝不敢给周昭王举行葬礼,就草草地将他给埋了。经过此事,楚国彻底在南方站稳了脚跟。

楚国一代霸主的传奇,也就由此而展开了。

参考资料:

【《史记·楚世家》、《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卷四·周本纪》】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中被忽视的国家,看似很弱其实实力超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七雄最弱国家,战国七雄各国的详细资料,战国七雄各国战斗力

    然而,如果说起燕国,人们对它的印象却不深刻,只记得太子丹买通荆轲去刺杀秦始皇这件事。除了这件事以外,人们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是,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实力绝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般弱小。恰恰相反,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强大且特殊的国家,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讲一讲燕国。[var1]周朝时期

  • 都知道,秦国发展壮大商鞅功不可没,但他也只是此人的“加强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国商鞅简介,商鞅在秦国会灭亡吗,商鞅什么时候进的秦国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秦国逐步进入到各诸侯国视线的呢?秦国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一个让其它诸侯国都无法忽视,甚至,到后期只能仰视的高度的呢?[var1]可能许多人都会想到“商鞅变法”,甚至,有人认为:正是有了商鞅的出现,才改变了秦国积弱的现状,避免被其余诸侯国吞并,从而,是商鞅拯救了秦国。当然,不能否认

  • 长平之战过后,为何赵国还能歼灭秦国三十万大军?匈奴十年不敢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长平之战赵国真的有40万军队吗,长平战后赵国女人,秦国和赵国合击匈奴

    [var1]当然,赵国也并没有因为长平一战,而从此一蹶不振,后来的邯郸之战以及赵破匈奴之战,也打得十分漂亮。在长平之战三年,秦国想要一举灭掉赵国,但是没想到的是,反遭失败,损失三十万大军,这也是给秦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var1]后来的赵破匈奴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44年,赵国军队全歼匈奴十万骑兵,打

  • 面对燕国的一蹶不振,燕昭王是如何招揽人才并使燕国富强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燕昭王求贤全文,燕昭王是怎么招揽贤才的,燕昭公是谁

    [var1]燕昭王上位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招揽人才。从燕国建国到现在从没有出现过一个强势的君主,也因此燕国向来都是一个小国。燕昭王为招揽人才这件事很恼火,因为他发布了求贤令但是没有人才出现。于是他去向一个叫郭隗的先生请教为何招不到人才,郭隗说:“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 为什么诸葛亮一直都不还政于刘禅,甚至带甲士百人上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扶持刘禅多少年,诸葛亮为什么不把军政大权给刘禅,刘禅为什么不给诸葛亮交权

    在《三国志》中明确记载,刘备最信任的谋臣是庞统、法正,即使加上跟随刘备时间短的徐庶,诸葛亮还是会排在末位。荆州之战,是刘备起兵之日起从未有过的败绩,荆州失守,导致刘备更加被动,直接导致关羽、关平、周仓战死,而间接的让五虎将的其他两位张飞、黄忠死去。甚至刘备在夷陵一战中损失惨重,手下最精锐的白耳精营全

  • 刘禅宁肯娶了张飞两个女儿,却为何不娶仪表堂堂的关羽之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禅为何娶张飞的两个女儿,刘禅娶了张飞2个女儿,刘禅娶了张飞女儿不娶关羽女儿

    那么问题就来了,刘禅为什么没有娶关羽的女儿,这是出于什么原因考量?难道不怕引起关羽的不满吗?古代儿女的婚姻大事总结起来就两句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都是靠双方父母安排,这其中必须要考虑到出身、地位,由于刘禅是太子,将来要继承江山统续,更是考虑到了政治。张飞和关羽皆是刘备的心腹,在刘备心中的

  • 诸葛亮明明一天能吃一斤米,司马懿却断定他命不久长,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司马懿预测诸葛亮活不久,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寿命,三国演义司马懿和诸葛亮

    司马懿和诸葛亮在一起PK,往往是司马懿占了上风。如果不是司马懿独当一面,成功遏制了孔明的北伐,称霸中原的就是蜀国了,诸葛亮也就不会再抱怨什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所以说罗贯中对诸葛亮有偏爱,对司马懿有成见,真的是"红"了孔明、"黑"了仲达。(司马懿字仲达。)三国鼎立谁最大?当然是曹魏,人家占据的地

  • 垓下之战中,韩信十面埋伏围困项羽,为何还要留个口子网开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垓下之围韩信为什么不帮助刘邦,韩信垓下之围,项羽被韩信率军围在垓下

    不过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刘邦一个市井之徒,是汉朝的创建者,韩信是反贼,所以垓下之战就成了刘邦英明、伟大的铁证。军队是刘邦缔造的,战役也可以是刘邦亲自指挥的,没有别人什么事,洗洗睡吧,公元前203年刘邦和项羽签署了君子协议,两家以鸿沟为界,分治天下,但一方撕毁协议,向对方进攻。这个撕毁协议的一方就是汉

  • 诸葛亮死后明明葬于定军山,为何千年来从没有被盗过?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为何葬在定军山,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葬在定军山,诸葛亮死后的未解之谜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智者辈出的年代,而很多君主、猛将、谋士在死亡后都得到了体面地安葬,而且陵墓地点大多数为人所知。但诸葛亮却独出一格,他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在临死前曾专门叮嘱身边亲信,不要举行厚葬,要以薄葬埋之,另外还出了一条妙计,命人把自己葬在了定军山,而诸葛亮就从此安静沉睡了千年,期间从没被盗过墓

  • 孙权晚年为什么性情大变,成为了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为什么孙权晚年从明君变成昏君,孙权为什么晚年变昏君,孙权为什么晚年那么厉害

    后世著名的词人辛弃疾也表示“生子当如孙仲谋”,当初孙权继位的时候,孙吴政权也是处在一个危险的境地,内部江东本土士族并没有真正归顺,外部有各方势力还在惦记着他们。孙权上位之后,重用周瑜等人,并且提拔出鲁肃这些人来帮助他稳定政权,在内部平定宗室叛乱以及地方士族的动乱,还成功把山越给征服,稳固自己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