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的“噩梦”朱允炆,消失后的风波

朱棣的“噩梦”朱允炆,消失后的风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81 更新时间:2024/1/21 2:40:26

朱允炆剧照

为了不引起社会的恐慌,朱棣对外宣称朱允炆在南京皇宫的大火中被烧死,封锁所有消息,杀死所有知情人,但欺骗别人容易,想要欺骗自己内心却不易。朱棣深知自己皇位来历不正,害怕侄子朱允炆再次出现。事实证明,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直面恐惧,朱棣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选择直面朱允炆消失的事实,安排的两路人马去寻找。由于朱棣对外宣称建帝已死,自然不能明目张胆地去寻找,只能派人偷偷摸摸地找,因此朱棣选择了郑和和胡淡两个人,将寻找建文帝下落之事交于他们去做。

郑和率领他的舰队浩浩荡荡去了海上寻找,当然郑和对外宣称是弘扬大明国威,秘密任务才是寻找朱允炆。根据历史记载,郑和一共七次下西洋,其中六次是朱棣健在之时,然而郑和未能完成朱棣的任务,他没有寻访到朱允炆的任何下落。

郑和下西洋船只

其实朱棣手中是有些关于朱允炆下落消息的,只是知道消息的人“不愿意”告诉他,这让朱棣很苦恼。此人就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朱允炆就是在他的安排下逃出宫的,但溥洽却被朱棣抓住了。抓住溥洽之时,我们可以想象朱棣当时的心情,犹如即将淹死之人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对于生的渴望是最能表达朱棣当时心情的比喻了。

溥洽是个聪明人,他心里明白,不论朱棣用任何手段,都不能说出朱允炆的下落,这是在保护朱允炆,也是在保护自己,如果朱棣从他嘴中得到想要的答案,按照朱棣凡事做绝的态度,即便是承诺让他荣华富贵,也会无情送他一张前往地府的车票,所以溥洽一直咬紧牙关,未朱棣透露关于朱允炆下落的半个字。当然,不用翻阅任何资料我们也清楚,朱棣肯定对溥洽任何办法都用了,严刑拷打、金钱诱惑等等,电视剧看到审问犯人的所有手法,肯定一样不落的都用在了溥洽身上,即便是这样,溥洽一样未开口,可见此人也是一个硬汉。

古代审讯犯人

如果历史不开玩笑的话,溥洽注定会在监狱里终老一生,但历史却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永乐十六年,朱棣急匆匆的来到庆寿寺,只为见一生的挚友最后一面,朱棣要见的不是别人,正是明朝“黑衣宰相”姚广孝。朱棣与姚广孝在寺里谈了很久,最后姚广孝向朱棣提出了最后一个请求,他希望朱棣能够放过溥洽。由于朱允炆下落之事的敏感性,无人敢为溥洽求情,闹不好这可是丢小命的大事,哪里敢乱插嘴。退一万步说,即便是朱棣不去怪罪求情之人,但放了溥洽是绝对不肯能的,但凡事总有例外,姚广孝就是这个例外。

朱棣与姚广孝剧照

不客气地说,朱棣现有的江山、皇位,有一半是姚广孝的功劳,但此人却只知道付出,从来不求任何回报,朱棣多次想奖赏他,但都被他拒绝了。面对这样一位挚友的请求,朱棣无法拒绝,纵然这个问题牵扯到他的皇位问题。朱棣答应了姚广孝的请求,彻底将溥洽放了,让姚广孝不带任何遗憾的离开了世间。

其实,朱棣与姚广孝也都明白,建文帝已经消失十多年了,即便是现在从溥洽口中得知建文帝的下落,也只是一个过失的消息,根本无任何价值可言,再说了,溥洽到底知不知道建文帝藏身何处还是以谜,所以朱棣放了溥洽也不为过。

朱棣与姚广孝剧照

姚广孝走了,只留下朱棣一人承受夜晚的“噩梦”,随着年龄的增加,朱棣从梦中惊醒的次数也在增加,这么多年过去了,未得到任何关于侄子下落的线索,但关于朱允炆的事情还未结束,还有一个人未回来,那就是胡淡,他自从接到朱棣的命令后,从未中断寻找建文帝的下落。3000多孤独的日夜,未消磨胡淡完成任务的决心,积压内心的苦楚也不能向任何人倾诉,他不像郑和那样有一个“冠冕堂皇”的对外声称,说白了,如果他不能给朱棣一个满意的答案,他永远也不能回到大明朝的皇宫,不能像正常官员那样走到朝堂之上,因此他必须找到一个朱棣满意的答案才能回去见皇帝。

永乐二十一年的一个深夜,这应该是被历史记住的深夜,风尘仆仆的胡淡惊醒了正在睡梦中的朱棣。关于当晚胡淡与朱棣谈论了什么,无人知晓,只知道两人谈论了很久,但今晚过后,胡淡与正常官员一样了。由此可知,胡淡给了朱棣一个满意的答案,也让朱棣苦苦等待了二十多年的结果画上了一个句号。

深夜访客

我们从正史中看不到任何关于此夜晚两人谈话的内容,但朱棣想要的答案无非就是侄子的下落,答案怎么才能让朱棣满意呢?如果胡淡对朱棣说,建文帝已经死了,这样的答案朱棣是不会满意的,因此最合理的答案就是:“我找到了建文帝,并且与他商谈了很久,他只想一个人安静地活下去”,不管这套说辞的可信度有多高,但这样的回答确实让朱棣满意。得到答案的朱棣,以后的每个夜晚不再是煎熬,他也彻底感觉到了解脱,最起码他不用再考虑建文帝会突然出现的问题了。

朱棣与朱允炆剧照

上天是公平的,让煎熬了二十一年的朱棣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也让他有生之年不留任何遗憾了。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死于北伐蒙古的归途中,他精彩的一生落幕了。随着朱棣一生的落幕,建文帝失踪后的风波也消失了,不论是郑和还是胡淡,亦或是姚广孝、溥洽,都在这场关于建文帝下落之谜的风波中被卷入,但最终让着场风波彻底平息的还是胡淡在那个夜晚与朱棣的谈话,也许朱棣知道了建文帝的下落,不过世人却无人知晓。历史就是这样留下些未解之谜,也许会更加迷人。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更多文章

  • 朱棣的遗诏是真的吗?明朝果真远迈汉唐?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遗诏,朱棣死之前留下什么遗诏,朱棣遗诏到底是什么

    这或许是近些年,对明朝最霸气的总结,在网络上,其实还流传着一个更霸气的版本,据说还是永乐大帝朱棣的遗诏: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礼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怎么样,这份遗诏非常霸气吧?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份遗诏很可能是网络上新编的,主要就是对明朝

  • 如果登上皇位的是朱标,那么朱棣敢造反吗?朱棣:我没那么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斗得过朱标吗,历史上的朱棣真的很尊重朱标吗,朱标没死朱棣会不会造反知乎

    其实不会的,因为他根本不敢去抢皇位。因为朱标是正统的继承人。按照当时的制度,朱元璋立长子是非常合乎情理的。而朱棣在争夺皇位的时候就是用的这个说法,这才让自己的皇位变得名正言顺。因为在朱标死后,他就是嫡长子了,是第一继承人,还有朱标是朱元璋最满意的一个儿子,要不然也不会在朱标死后跨过儿子,让孙子朱允炆

  • 李禺是宋朝三流诗人,写了一首回文诗《两相思》,让后人记住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煜最好的三首诗,李煜最有造诣的十首诗,李煜作诗风格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唐诗指的是唐朝时期的诗歌,是唐代一代代文人的文学凝萃,也是华夏文化最精髓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唐诗堪称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产生了巨大

  • 朱元璋为何要废除丞相?内阁首辅是否等于丞相?内阁制度最合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要创建内阁,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要废掉丞相一职,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有什么后果

    丞相是历代宰相当中的某一个形式,宰相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说先秦时期的太宰、相邦、相国等,汉朝的丞相、大司徒,隋唐的尚书令、中书令、中书舍人、左右仆射,宋朝的同平章事,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清朝的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等等。由此可见,朱元璋当年废除的,只是丞相的职位,并没有废除宰相制度。也就是说朝廷里面不

  • 宋朝难得的开边将领,可惜没生在汉、唐,浪费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将领一览表,宋朝唯一出名的将领,宋朝时期的各种大将军

    当然是领土,没有领土,你还能在地球上立足吗?时至今日,领土之争依然是很多国家之间的重要争端,如果说其它问题还可以协商,但领土问题绝对不容商量,他们是寸土必争!然而,回到1000年前的宋朝,他们似乎不这样想,领土第二,和平才是第一。终宋一朝,你就没怎么看到他们开疆拓土,反而是经常被别人打得割地求和。宋

  • 刘伯温临终时,为何要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17年后终于顿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伯温死后为什么要送鱼给朱元璋,刘伯温给朱元璋送鱼究竟有何深意,刘伯温为啥送一筐鱼给朱元璋

    刘伯温是朱元璋身边的重臣,也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明朝开国元勋,更是元末明初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文学家。他曾参与过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的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因此成为了朱元璋身边比较著名的谋士,在他的帮衬下朱元璋平天下。而刘伯温从小就天资聪明,又10分的好学,聪慧过人的他学任何事情都非常的快,

  • 谁能给明朝续命?张居正管改革,戚继光和孙承宗管军事,王阳明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戚继光和张居正的故事,张居正重用戚继光,戚继光的晚年和张居正的晚年

    这四个人才,其实或多或少都为延缓大明王朝灭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放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作用,肯定是不一样的。带兵的在和平时期,不顶用。治国的在战乱时期,同样也不顶用。张居正属于改革派,他在明朝经济衰败的时候作用最大。万历初年,张居正出任首辅大臣,成为了大明王朝实际上的领导人。他在任期间,严格执行了

  • 周末社科讲堂丨回首宋朝历经千年的服饰,领略纺织技艺的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黄道婆改良纺织技术,宋朝服饰科普,宋朝服饰中的秘密

    末社科微谈最近热播剧《清平乐》收割了不少网友的喜爱,剧中的服装更是圈粉无数。宋朝经济繁荣,“偃武修文”的基本国策,程朱理学逐步居于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人们的美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朴素和理性成为了宋朝服装的主要特征。本期的周末社科微谈,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宋朝的服装。宋代女性服装宋朝在具体的服装上

  • 波斯商人眼中的明朝:物价非常便宜,当地人不敢拒绝乞丐的乞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物价一览表,明朝物价与生活水平,波斯商人眼中的明朝物价

    古代中亚的商人不过阿克巴尔的运气或许是差了一些,他先后将这本书献给塞利姆一世和苏莱曼一世,可是都没有引起苏丹的重视,以至于直到19世纪的时候,这本书的手稿才在伊斯坦布尔的皇家档案馆中被发现。阿克巴尔并不是第一位抵达东方的波斯人,而且相比于马可波罗和伊本·白图泰,他的名气确实小了很多,在撰写这本书之前

  • 没有宰相,皇帝会当得很累,为何朱元璋要废除宰相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废除宰相后由什么处理朝政,朱元璋最后废除宰相制没,朱元璋废除宰相好吗

    明朝在明太祖朱元璋还没有废除宰相制度时,可能是因为感到宰相的权利,已经对自己本身的政治掌握权利造成严重的威胁,这让朱元璋皇帝常常感到没有一国之主的权威,所以无奈之下,明太祖朱元璋只能选择努力废除宰相这一种制度。而那个时候,在宰相制度还没废除之前,其实朝廷在那个时候也就只有五个宰相,他们分别是徐达、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