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晚年,为何后悔擒拿鳌拜,不但亲自为他平反而且说鳌拜是忠臣

康熙晚年,为何后悔擒拿鳌拜,不但亲自为他平反而且说鳌拜是忠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124 更新时间:2024/1/22 22:00:08

可是在康熙晚年为何有后悔擒拿鳌拜了呢?甚至于亲自为他平反,还说鳌拜是忠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南征北战立战功,临危受命辅幼主

鳌拜出生于1610年,是正宗的满族血统,祖先为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出生于将门武家的鳌拜,自幼骁勇善战,精通骑射,都说满洲人是马上取得的天下,鳌拜的马上功夫也不逊色于上等的满族勇士。鳌拜家族对爱新觉罗氏忠心耿耿,自幼鳌拜便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想要建立一番功业以光耀门楣。当时满族尚未进关,定都盛京,明朝势力虎视眈眈,不能掉以轻心,鳌拜没有选择留守盛京,而是选择征战沙场,足以说明鳌拜的铮铮铁骨。

1637年,皇太极率大军出征,彼时后金已经攻克辽东半岛,却对皮岛久攻不下,皇太极头疼不已,因为先父努尔哈赤就对于皮岛无计可施,但若要继续前进,势必拔掉皮岛这颗钉子,在硕托、阿济格相继失败后,皇太极动了后退之念,此时鳌拜主动请缨,不顾局势的危险境地,毅然决然立下军令状,势必要攻克皮岛,皇太极感动于鳌拜的刚毅勇武,便准许鳌拜的请求,鳌拜不负众望,经过几天几夜的殊死拼搏,终于彻底打败了皮岛上的明朝军队,大震军心,皇太极龙颜大悦,赏赐鳌拜一等巴图鲁的称号。此后的鳌拜勇猛之力有增无减,参加了多次关键性战役,在松锦会战中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攻下锦州,奠定了后金的军事优势,又在西充之战中打败作乱的农民军,稳定了后金的统治;

此时的鳌拜已经成为八旗将领中最有势力的代表,甚至在皇太极死后,面对多尔衮豪格的皇位斗争中,起到了掣肘多尔衮的作用。在皇太极驾崩后,鳌拜尽心尽力辅佐顺治皇帝福临,并且立下一心为主,生死与共的誓言,让顺治帝颇为感动,视鳌拜为心腹大臣,奈何顺治帝命薄,执政不久后驾鹤西去,在弥留之时,顺治帝放心不下年仅八岁的玄烨,于是托孤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自此鳌拜成为辅政大臣。前半生军功赫赫的鳌拜,在先主皇太极,其子福临相继去世的情况下,成为新一代的辅政大臣,权侵朝野的他又会有怎样的所作所为。

结党营私擅专权,君主有心欲除之

康熙皇帝尚且年幼,不能亲自处理朝政,孝庄太后就算无比精明,也无济于事,大权就落在了四位辅政大臣手中,作为辅政大臣之首的索尼,俨然成为众多人的座上宾,但是索尼未有结党营私,挑战皇权的野心,身为四朝元老的他深知鳌拜势力遍布朝野,任谁也不能轻易与之抗衡,何况自己年事已高,有心无力,只能日日称病,将鳌拜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朝中没有对抗势力的鳌拜,势力如日中天,日益骄横,私下联合心腹班布尔善,大肆圈地、贪赃枉法,全然无视康熙皇帝与国法,众大臣敢怒不敢言。康熙皇帝屡屡想要亲政,都被鳌拜联合重臣以为时过早阻挡,康熙皇帝无计可少,只能任由鳌拜擅自专权,随着康熙皇帝的一天天成长,鳌拜也年事过高,但是年龄的增加并没有使鳌拜内心平静多少,反而更加有恃无恐,面对朝中如此局面,康熙皇帝联合苏克萨哈弹劾鳌拜,最终也以失败告终,具有强烈亲政愿望的爱新觉罗玄烨难道会坐以待毙吗?

扳倒鳌拜真亲政,晚年平赐谥号

在索尼的运筹帷幄之下,十四岁的康熙皇帝终于得以亲政,但是鳌拜势力一日不除,康熙皇帝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亲政,此时的康熙皇帝杀心已起,鳌拜九死一生为爱新觉罗家族打江山的功劳也没有打动康熙的决心。康熙日日召集年龄相仿身强力壮的少年男子,以嬉耍布库为由留在宫中,实则是每日勤学苦练,伺机而动准备拿下鳌拜,这引起了鳌拜的注意,鳌拜在亲自观察后,却哈哈大笑,认为这些毛头小子不足无惧。

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康熙皇帝终于开始了他蓄谋已久的计划,以切磋功夫为由,将鳌拜引到后宫,鳌拜年事已高,就算武功高强,体力也逐渐不支,面对这些身强力壮的少年,最终败下阵下,被康熙压至朝堂之上,列下三十几条罪状,此时的鳌拜愤恨至极,撕下自己的衣服,竟是满身伤痕,鳌拜声泪俱下的诉说,这都是前半生为大清王朝征战所至,前半生九死一生,却不想被康熙皇帝如此对待;

每每随着年纪增长,旧病复发,疼痛难忍,康熙皇帝看着触目惊心的伤口,自觉惭愧,最终心软,将鳌拜压至监牢之中,囚禁一生,鳌拜不久也郁郁而终。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晚年的康熙皇帝突然感叹守江山的不易,此时的他回想起了亲政之初,以谋反之名被囚禁致死的鳌拜,略感遗憾,便亲自为鳌拜正名,追封其为一等公爵位,谥号为超武。

结语: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功者的背后是皑皑的白骨,康熙皇帝创立康乾盛世,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一代圣君,却在年轻气盛之时诛杀了一位忠心耿耿的老臣,试想鳌拜若是真想谋反又肯定怎会迟迟没有下手,幼主尚未亲政是最好的时机,但是却被戴上了莫须有的帽子,使得千百年来大众对于鳌拜的评价莫衷一是。但是鳌拜的死,其自身也不无原因,作为臣子不能僭越半步,而战功赫赫的鳌拜,早就该意识到这个问题,功高震主的他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挑战皇帝的权威,以致成为皇权的绊脚石,等待他的只有皇权的惩罚。对此您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用一招就让李治离不开她,慈禧也效仿,效果也一样有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经典传奇李治武则天,武则天对李治说的最肉麻的话,武则天为何能抓住李治的心

    武则天在她的上位史中只用了一招就让李志对她言听计从,无所不依,那她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慈禧在后来的上位之路中也使用了这一招,竟然也成功了!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武则天到底用了什么办法呢?小小才人入宫路武则天出生于四川,还有两个姐姐,一位是韩国夫人,一位是郭夫人。其父慧眼识珠,在李渊刚刚起兵之时,便算

  • 曾国藩正在工作,属下冲进营房就对他挥刀乱砍,为何无一人前来相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曾国藩扎硬寨打呆帐,曾国藩死后为什么要收拾他的心腹,曾国藩哪一年开始带兵

    一介书生曾国藩,创建了湘军曾国藩本是读书之人,为了报效国家创建了一支军队,为国家效力。曾国藩创建军队的故事,可谓是“传奇”,他并没有军事经验,但却能历练出一支强大的队伍。能成功的创建军队,绝大多是取决于曾国藩的智慧。身为书生的曾国藩为何要创建军队呢?清朝时期,因为没有过多的军事战争,并且战争所用的武

  • 曹雪芹的家被抄时,一共有多少家产?雍正拿到清单后心都凉了半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雍正为什么抄家曹雪芹,雍正死后曹雪芹怎么处理,曹雪芹被抄家时家产多少

    那么,同样后台强大的曹府,又是因何树倒猢狲散的呢?拥有如此显赫身世的曹雪芹又是如何走上写作这条道路的呢?曹家的抄家清单又为何让雍正都心凉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下曹家的曾经是如何的辉煌和最终因何而衰落。一、有钱有势纨绔子弟曹雪芹祖上是正白旗的包衣,也就是家奴。一人为奴,全家为奴,还是世袭家奴。地位低下

  • 日本发现吴三桂起兵檄文原版,揭开降清缘由,原来他是别有所图?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三桂的反清檄文图片,在日本发现吴三桂原版反清檄文,吴三桂二月二起兵是哪一集

    直到在日本发现吴三桂的起兵檄文后才发现,这其中还有许多的原因存在,而吴三桂的反复无常也得到解释。吴三桂并非是想象当中的深情之人,同样的他对清王朝也并非是绝对忠心,他的所作所为均从自己的利益考虑,最终才会成为反复无常之人。吴三桂降清吴三桂可以说是崇祯最后的一把刀,所以在关内战火不断之际,吴三桂奉命前来

  • 当了33年忠臣的索额图,为何要造反,康熙隐忍多年,最终痛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四大辅臣拥有权力日久,辅臣们的心思难免生变,即使辅臣们不生别的心思,随着皇帝日益长大,亲政的渴望日益加深,如果辅臣们能够适时还政于皇帝,那么皇帝与辅臣之间的矛盾也会少很多。四大辅臣之一的索尼之子索额图,做了33年的忠臣本可以如其父一样流芳千古被后世所敬仰,奈何他却走上了造反的不归之路导致晚节不保,最

  • 五代十国,唐朝两支雇佣军争霸天下,狠角朱梁为何斗不过沙陀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就这样小心翼翼维持了百十年,唐朝政局不仅没有丝毫好转,反而是愈发混乱。到唐僖宗继位时的874年,历史上出现无数次的官逼民反再度上演,关东时逢大旱,而官吏横征暴敛,强制徭役,不断激化矛盾。老百姓流离失所,“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关内大饥,人相食”。唐僖宗乾符二年初,“盐贩

  • 西晋第二位皇帝:历经“八王之乱”,坐视西晋滑向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八王实力排行,西晋八王死后埋哪了,西晋的四个皇帝

    一首先,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司马衷生于曹魏甘露四年(259年)。彼时,虽然曹魏依然存在,却已经是行将就木了。对于司马衷的祖父司马昭来说,彻底架空了曹魏的皇帝,正在朝着完全取代曹魏的方向前进。咸熙二年八月辛卯日(265年9月6日),司马昭病逝,时年五十五岁,葬于崇阳陵。九月癸酉,司马昭被追谥为文

  • 哪个朝代的皇帝在位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应的皇帝,开元盛世是哪一个皇帝的年号,开元盛世在位的皇帝指的是谁

    不过关于唐玄宗李隆基,可以说是毁誉参半。如果从前期来看,他的确是一个英明之主,但到了后期昏庸无能,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可以说他对唐朝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儿子。一代女皇武则天在神龙政变后,被逼退位。然而这之后,大唐进入了一个相对的动荡时期。起初是唐中宗李显的老婆韦后联合武三思等人祸乱

  • 玄武门之变的真正面目,主要在于李渊支持太子和齐王迫害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渊为何不能阻止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急忙禅位,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当时李渊在干嘛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逼宫李渊,先被立为太子,不久父亲李渊禅位于他,这场皇子之间的自相残杀,以李世民的最终胜利而告终。一般来说,玄武门之变,大多数人认为是因为李渊昏庸,一碗水端不平,所以兄弟失和,以致自相残杀。其实兄弟失和的背后,李渊和李世民父子的矛盾,才是

  • 玄武门兵变,如果太子李建成成功逃出,李世民还能继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玄武门之变李建成为什么杀李渊,李世民李建成在玄武门决战,玄武门李建成结局

    李世民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唐国公李渊顺应时代潮流,起兵反隋,他的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在反隋战争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二儿子李世民,手下人才云集,像秦琼、程咬金等瓦岗寨一众人员都投奔了李世民。在两个儿子的帮助下,李渊的唐军迅速推翻了隋朝,李渊称帝,建立了唐朝。李建成是李渊的长子,自然而然被立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