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的一位猛将,论战功超过了白起,秦灭六国他的功劳最大

秦国的一位猛将,论战功超过了白起,秦灭六国他的功劳最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278 更新时间:2024/3/13 13:22:33

秦灭六国,没有能征善战的猛将是不可能的。说起秦国的猛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杀神”白起。白起的确是战功赫赫,长平之战中歼灭赵国四十万主力,让赵国元气大损。但是秦国还有一位猛将,论战功超过了白起,秦灭六国,他的功劳最大。

[var1]

猛将王翦

相信很多熟悉春秋战国的读者已经猜到这位猛将是谁了,他就是“战国四名将”之一的王翦。

白起征战天下时,秦国的国君是秦昭襄王,白起的战略目标主要就是为秦国打开挺进中原的道路,压制其余六国的发展。白起领兵征战三十多年,攻克城池七十多座,伊阙之战中大破韩魏联军,长平之战中重创赵国主力,为秦国的统一起到了很大的加速作用。

但是秦国真正灭掉其余六国,却是秦始皇和王翦完成的。秦灭六国一共大概持续了15年左右,除了灭韩王翦没参与外,平定其余五国都有王翦的功劳。秦国最大的两个对手,赵国、楚国都是王翦灭的。

[var1]

计除李牧(王翦灭赵)

如果说七国中哪国士卒的战斗力能跟秦军叫板,只有赵国。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后,战斗力有了质的飞跃,而且赵国名将辈出,廉颇、李牧都是可以比肩白起的战国名将。但赵国后期的君主不行,昏庸无能。长平之战中,赵王听信谗言,命赵括代替廉颇统军,被白起打的元气大伤。

长平虽然惨败,但赵国仍有实力跟秦国对抗。白起死后,赵王把驻守北方的李牧调了过来,迎战秦军。李牧把秦军打得大败,王翦也打不过李牧,秦、赵两国陷入僵持。王翦心思灵活,他用了离间计。赵王听信了谗言,处死了李牧。李牧死后,赵国无人是王翦的对手。公元前228年,王翦率军攻破邯郸,活捉赵王,赵国灭亡。

[var1]

击败项燕(王翦灭楚)

秦灭赵之后,除了楚国,再无敌手。楚国几百年都偏安江南,面积大,人口多,物产富庶,士兵的战斗力也很强。秦始皇计划灭楚时,问王翦需要多少兵力,王翦说六十万,而一旁的秦将李信说20万足够了。秦始皇以为王翦已经年迈,血性不足,便让李信带20万秦军伐楚。但李信被项燕打的溃不成军,死伤五万余。

秦始皇一看不行,连忙亲自去给王翦道歉,并答应给王翦60万兵力伐楚。王翦带着60万秦军到达楚境后,坚守一年不战,让项燕渐渐松懈。王翦抓住战机,让副将蒙武从后方切断楚军粮草补给,前后夹击,一战灭楚,项燕战死,楚王被活捉。

[var1]

战功赫赫

白起死后,王翦成了秦国最锋利的战刀。秦灭六国,王翦的功劳是无可争议的。战国后期,除了赵国和楚国,其余四国都无力跟秦国对抗。秦国灭赵的难度跟灭楚的难度差不多,都动用了60万左右的兵力。而赵国和楚国,最终都是被王翦率军剿灭的。

不仅如此,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始皇命王翦伐燕。燕国无力抵抗,被王翦平定。而齐国和魏国,则是根据王翦的计谋,由他的儿子王贲率军剿灭的。总结王翦的一生,可以用八个字来评价,就是“智而不暴、勇而多谋”。

更多文章

  • 三家分晋历时27年完成,如果晋国没有分裂,能否与秦国抗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晋国崛起与三家分晋,三家分晋后晋国还没灭亡,三家不分晋晋国能统一吗

    《资治通鉴·周纪一》亦有言:“王崩,子烈王喜立。魏、韩、赵共废晋靖公为家人而分其地。”这里的“王”指的是周威烈王。这就是发生在春秋末年重大历史事件——三家分晋。时间是公元前376年。[var1]晋国本来也是一方霸主,为什么会被三家肢解,分崩离析?其实这都是晋文公埋下的祸根。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

  • 春秋战国最早称霸的郑国,为何只能昙花一“霸”,地缘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郑国历史,郑国在春秋时期的地位,春秋战国郑国被谁灭了

    [var1]东迁中的地缘博弈公元前771年,游牧部落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杀死幽王。次年,幽王之子宜臼为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其实,即使没有犬戎之祸,周王室也要谋划迁都。原因在于当时活跃于今陕、甘一带的游牧部落频频南下袭扰,给华夏子民造成巨大威胁。此外,西周腹地渭河平原连年发生

  • 战国时期名将辈出,战国七雄各选一位最具代表的名将,谁能当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七雄各国名将,战国七雄最厉害的战将,战国七雄的著名历史人物

    秦国:白起主要战绩: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白起,芈姓,白氏,战国时期秦国郿邑人,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后代,因人称胜为“公孙胜”,故也称白起为“公孙起”。白起一生为秦国效命30余年,歼敌多达百万以上,因功受封武安君。在名将辈出的秦国,白起可以说是最具代表的一个。[var1]白起一生历经大小

  • 战国七雄当中,韩国最为弱小,那韩国为何能名列战国七雄之一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七雄的韩国和现在的韩国,战国七雄韩国的崛起,战国七雄韩国跟谁关系最好

    [var1]真实的韩国,在战国末期的时候,确实是最弱的一个。但在战国初期的时候,韩国其实非常强大。当时的韩国,至少要比燕国和秦国更强。再加上三晋联盟的存在,绝对是没谁敢惹的存在。而且,韩国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不太方便向外扩张。因为这种地缘因素,导致后来的韩国,和今天某个奉行离岸平衡政策的岛国很相似,

  • 屈原——我和端午节的关系你真的清楚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忆屈原手抄报,端午节和屈原真的有关系吗

    [var1]屈原从小刻苦读书,并且博览群书。虽然贵为宗室子弟,但他很接地气,打小便生活在普通人群里,所以就很了解老百姓的苦难和不易。没当官的时候也帮了很多老百姓。扶老爷爷过马路,帮老奶奶挑水这些,对他来说是很平常的事。老百姓也很喜欢这个贵公子。可却因此跟上层官僚尿不到一壶。后来屈原当了大官,楚王也很

  • 诸葛亮还有两个兄弟,分别效忠魏国和吴国,他们为何不扶持一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对魏国有什么影响,诸葛亮在魏国什么地位,诸葛亮三个儿子都是谁

    [var1]我们先来看下诸葛瑾,那年曹操正在和袁绍开展官渡之战,当时在中原游学的诸葛瑾为了躲避战乱就跟随同窗到了江东,因为博学多识而且为人谦逊,很快就被朋友推荐给孙权,入仕后得到孙权的重用。刘备得到荆州后孙权派诸葛瑾出使荆州,宴席上诸葛瑾从容不迫,不卑不亢的道出自己的意图,哪怕受到荆州将士的刁难还有

  • 诸葛亮恐蜀国被吞并,提前准备征战,最终还是不敌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不从东边进攻魏国,诸葛亮为何能进攻魏国,诸葛亮打败魏国了吗

    [var1]他知道身在高位就必须为百姓谋福利,但那时蜀国的国力并不算好。总得来说当时天下被划分成了好几股势力,这些势力一直在相互争斗着,不过由于这几股势力的实力都差不多,所以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结果出现。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分散趋势,三国时期之前人们大多都生活在同一个国家,这种枯燥的生活会让一些人产生不

  • 封神:姬发的命运在兰盈的掌控中?看看她大婚干了啥,姬昌乐开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姬发与兰盈,姬发最后封神了吗,姬昌暴打姬发

    目前《封神演义》的剧情的重心是在兰盈身上的,自从姜子牙和兰盈相认之后就能看出来,这个女孩子绝对是有背景的人,但是若是你只是认为她的父亲是元始天尊的徒弟那就错了,因为她的母亲也同样的不同寻常,不然姜子牙也不会看上她了,这马氏可就是扫把星的转世,虽然听起来不好听,但是这也是个神仙级别的人物了。而有着这样

  • 纣王敢诛杀比干,但却为何不敢动闻太师?因为比干与姬昌交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纣王为啥怕闻太师,商纣王诛杀比干的原因,比干和纣王什么关系

    虽然纣王敢对自己的王叔动手,但让人奇怪的是,纣王却对闻太师的骄横跋扈多有退让。纣王在朝堂上每每有损害大商利益的举动时,臣子们的第一反应总是只有闻太师才能劝得住纣王,而且纣王疑心如此之重,闻太师还能常年带领大军在外征战,足见纣王对闻太师的信任与重用。最为关键的是,当姬昌被纣王释放,从朝歌城中逃出时,闻

  • 陕西出土国宝“浴缸”,给持宝者带来极大麻烦,专家:西周绝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陕西十大出土文物,出土自陕西的顶级文物,陕西出土文物图片欣赏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青铜器展厅内收藏着一件形似“浴缸”的文物,它口大底小,呈圆角长方形,底部为四曲尺形足,整体由青铜铸造。这件文物虽然看起来像浴缸,但却绝不是盛水的工具,而是一件从西周时流传下来的礼器,它就是西周虢季子白盘。西周虢季子白盘是西周中期周宣王为表彰虢国国君虢季子大破洛河北岸的猃狁部落而特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