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有个剃头匠,对老百姓只收5文钱,对富贵公子却收10两银子

唐朝有个剃头匠,对老百姓只收5文钱,对富贵公子却收10两银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665 更新时间:2024/1/17 3:49:00

有一天,杨三刚打开剃头铺的门,就有两个人来理发,这两人一个身高马大,仪表堂堂却在脸上长了满脸的痘痘,另一个更是九尺身高,体态魁梧,满脸络腮胡加上一对牛眼。

脸长痘痘的人直接坐在了椅子上说到:“听闻杨师傅剃头的本事大,你看我这脸能刮么?”这如果是平常的剃头匠,肯定没人敢做这桩生意,因为这张脸一刀下去非得刮烂痘痘流血不可。但是杨三却接下了这桩买卖。把一块热毛巾敷在此人脸上便拿起剃刀磨了起来。

磨好刀后,杨三把毛巾从那人脸上取下,直接把剃刀向年轻人脸上凑了过去。这时旁边的“络腮胡”却突然抓住他的手,怒目道:“你想干嘛?”杨三说:“我还能干嘛,我自然是要给他刮脸啊”

年轻人对他说道:“不可无礼,你且在一旁候着。” 那大汉应声而立去了一旁,但依然目不转睛的盯着杨三。

杨三换了口气,便开始用剃刀为那年轻人刮脸。那年轻人只觉脸上犹如春风拂面,甚是奇妙,便惬意地闭眼享受这番滋味。这时,随着杨三的声音,年轻人从幻想中醒来,他拿起铜镜,镜中的自己脸上没有一丝胡须,脸上的痘痘竟一个未破。年轻人和一旁的络腮胡便对杨三称赞起来。

年轻人示意络腮胡给钱,他拿出十两银子给杨三,杨三却不要。络腮胡问道:“你是嫌多还是嫌少?” 杨三道:“如果是平民百姓,我收五文钱就够了,但是对于天朝皇子,十两银子实在是有点少了吧。”

杨三说道,我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剃头匠,但是也能接触到很多人,能有您如此气场的人一定是秦吧,您身旁的那位想必是秦琼大将军。年轻人听后更是赞叹杨三为神人。

这个年轻人就是当朝皇帝李渊的二皇子李世民,他身边的络腮胡是当朝大将军秦琼。李世民因为青春年少,脸上长了一脸痘痘,宫中的剃头匠为他刮脸时总是血流不止,吓得没人敢为他刮脸。后来听为市间有一神人杨三手艺超群,便来此一试。

谁想杨三果然名不虚传,轻松的便刮好了自己的脸。李世民用高官俸禄想请杨三进宫做自己的剃头匠,但是却被杨三以习惯了市井生活拒绝了。李世民也不好硬来,只好让杨三在自己需要召进宫中为自己刮脸。杨三看李世民理解了自己便也答应了下来。李世民临走之前,再三嘱咐杨三万万不可把这件事告诉其他人。

自此以后,只要李世民需要刮脸理发时,便会派人秘密把杨三召进宫中为他刮脸剃头,再由侍卫秘密送出宫去。此事很是严谨,所以基本上没有人知道。

一次杨三正在铺子里给人剃头,突然铺子里来了一群人把铺中的其他客人都赶走了。这时从人群中走出来一位年轻人,那年轻人也没有废话,直截了当告诉杨三自己是李渊的四儿子李元吉,听说杨三经常进宫为李世民刮脸,便来找到杨三,给力他一包毒药,让他把毒药萃于刀中,在刮脸时刮破一道小口,使李世民中毒而死。

杨三可不敢犯这种灭九族的大罪,而李元吉却以杨三的妻儿以此威胁,杨三被逼无奈只能答应下来。杨三万分考虑,在下一次进宫为李世民刮脸,如实地把李元吉的阴谋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与心腹商量过后,决定先发制人,便带着杨三一起见了皇帝,将太子和李元吉的阴谋告知于他。李渊听后便下旨让太子和李元吉进宫解释清楚。

太子和李元吉进宫,在走到玄武门之时,便被李世民等人射箭杀害。致此,李渊退位,李世民做了皇帝,建立了一番光辉伟业。再说一下这杨三,他帮助了李世民成就帝业,自己的妻儿却被李元吉的手下所杀,自此以后心灰意冷,用自己的剃刀把自己刮成了光头,去白马寺出家做了和尚,但是因保护了李世民有功,李世民便赏赐了他两块金匾,一块是“护国禅师”,一块则是“天下第一剃头匠”。

参考资料:《贞观大帝》、《旧唐书》

更多文章

  • 唐玄宗晚年生活凄惨,什么都没了,他用绝食维护了帝王最后的尊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李隆基,乃中国历史上少有之明君,历史书上也用“生性英明果断”和“多才多艺”来评价过他。唐玄宗在位期间,拨乱反正,任用贤臣,励精图治,唐朝盛世——开元盛世由此得以开创。此外他还重视边疆地区,通过一系列任用措施,巩固了唐朝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然而李隆基人生割裂,他早年有多英明,那他晚年就有多昏庸。李

  • 隋末代皇帝不是隋炀帝, 是隋恭帝, 且有两位, 禅让给了不同的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炀帝后面一位皇帝,隋炀帝后还有几个皇帝,隋炀帝是唯一到过西域的皇帝

    隋炀帝即位之后,前期政治还算清明,但是后期好大喜功,对外征伐不断,对内大兴土木,耗费了极大的民力,最终导致隋末各地的农民起义,喜欢南巡的隋炀帝则被困在江都(今扬州),618年3月被大臣宇文化及所害。 ?隋炀帝 洛阳的大臣们听到隋炀帝遇害的消息之后,决定拥立隋炀帝的孙子杨侗为皇帝,杨侗是元德太子杨昭的

  • 这两员大将遭冤杀后,唐朝无可挽回走向灭亡,不然唐朝有机会翻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自从唐朝建立后,天下可以说是无比太平,国力也是非常强盛,并且还创下两次盛世之景。只不过任何繁华落尽,紧接着就是低谷,在唐玄宗统治下的唐朝,前期相安无事,可是到后期,他就错信奸臣,并且对于朝政也非常怠慢,已经在荣华享乐中失掉初心,忘记当初的雄心壮志。 被终日享乐而蒙蔽双眼,看不到整个国家隐藏的危机,

  • 西藏史上第一战将,击败薛仁贵,全歼十万唐军,让唐朝畏惧30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历朝历代的君王都非常注重对于士兵的训练,帝王也会对那些有极强统领能力的将军关爱有加。国家能够非常有秩序地运行下去,离不开那些为国奋斗的将军们,他们有能力也有胆识,懂得作战的技巧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捕捉敌人的弱点,一个国家也只有拥有了和平稳定的环境,才能发展经济和文化,人民的生活才会更好。 除了中原

  • 杜甫家世显赫,祖上世代为官,为何晚年会穷困潦倒?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杜甫祖上是谁,杜甫以前是哪里人,杜甫一生穷困漂泊

    杜甫的父亲杜闲,三叔杜专,四叔杜登,祖父杜审言,曾祖杜依艺,高祖杜鱼石,天祖杜叔毗,都有出仕做官的履历。并且,杜甫的二叔杜并还是个大孝子。杜审言在吉州担任司户参军期间,遭到吉州司马周季童的诬陷而下大狱。杜并对此愤恨不已。为了替父雪耻,他在众目睽睽之下,顶着卫兵的砍杀,硬是单枪匹马刺死了周季童。事后,

  • 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没曾想其书法竟然如此豪迈,气吞万里如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郑成功是怎样收复台湾的,台湾郑成功庙对联,郑成功二次收复台湾的故事

    众所周知,郑成功是一位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提到民族英雄,郑成功绝对当属第一位,尤其是收复台湾,功勋卓著,而他的书法,也足以看出其细腻之长,是一种雄强中蕴含的细腻,我们所见到书法作品,基本上都是行草书作品,这些行草书作品,整体上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还非常强烈,笔墨饱满浓重,而且还有一种

  • 明将蓝玉为何敢“霸占”蒙古皇妃,是有恃无恐,还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蓝玉对元朝皇妃的评价,蓝玉为什么杀元朝皇妃,蓝玉打蒙古王妃视频

    “饶勇略,有大将才。”明史对蓝玉此人的评价足以看出他的将才之能,蓝玉是明朝十分著名的一位将领,他骁勇善战,甚至可以说当时绝大多数的战役只要有蓝玉在,就一定会胜利。蓝玉一开始任职于名将常遇春手下,十分得常遇春赏识,常遇春也常在朱元璋面前夸赞蓝玉,后来蓝玉有了战功,被封为永昌侯。朱元璋甚至将自己的女儿许

  • 宋仁宗有没有毒死包拯?考古专家挖开其坟墓见到尸骨后,揭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歌曲《包青天》中这样唱到“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辩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每每提起包拯这个人物,我们的眼前总是会浮现出一个,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正气凛然的形象。因为民间相传其黑面形象,因此被称为“包青天”。黝黑的皮肤,眉间的月牙印记成为了后世人们对他的印象。但就是这样一位正义,

  • 北宋号称有80万禁军,那金兵南下之时,这八十万大军咋都不见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泊秦淮》中有一讽刺宋朝统治者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在评价一个朝代,我们往往会从文治、武功两个方面来看。从文学方面来看,宋代是词作发展的高峰,诗人、词人层出不穷,名垂千古的文人比盛唐也毫不逊色,连宋代皇帝都大多醉心书画,例如以一手瘦金体备受称赞的宋徽宗。但一谈到武功,宋代总是给

  • 文人司马光,倾其一生来削弱宋朝,并亲手将其埋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六大奸臣司马光,司马光对宋朝的贡献,司马光谈宋朝衰败的原因

    宋王朝的羸弱在历史上十分有名,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有说服力的一点就是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宋太祖赵匡胤本人就是通过兵变夺取的政权,他上位之后自然稀释了手下武将的兵权,开始重用文人。这一举措让宋代的文学氛围十分浓厚,而部队实力却大打折扣,而且有着文臣误国的说法。著名的文人司马光就用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