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末代皇帝不是隋炀帝, 是隋恭帝, 且有两位, 禅让给了不同的大臣

隋末代皇帝不是隋炀帝, 是隋恭帝, 且有两位, 禅让给了不同的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784 更新时间:2024/1/16 15:37:24

隋炀帝即位之后,前期政治还算清明,但是后期好大喜功,对外征伐不断,对内大兴土木,耗费了极大的民力,最终导致隋末各地的农民起义,喜欢南巡的隋炀帝则被困在江都(今扬州),618年3月被大臣宇文化及所害。

?隋炀帝

洛阳的大臣们听到隋炀帝遇害的消息之后,决定拥立隋炀帝的孙子杨侗为皇帝,杨侗是元德太子杨昭的次子,而杨昭早在606年就去世了,杨侗成为血缘最亲的继承人。杨侗继位时15岁,大权都掌握在王世充等七个大臣手中,因为王世充为人跋扈,与其他几位辅政大臣经常发生冲突,很有危机感的杨侗则想除掉王世充,不料王世充在朝中的势力十分强大,最终反而被王世充逼迫禅让。

虽然杨侗有意反抗,但是无奈自己无权无势,只得于619年将帝位禅让给王世充,王世充改国号为“郑”。 杨侗被封为潞国公,被王世充软禁起来,一个月之后,被杀,史称隋恭帝。

然而,几乎同时,隋朝还有另外一个隋恭帝,不同的是他将皇位禅让给了唐高祖李渊

禅让给李渊的这位隋恭帝叫杨侑,也是隋炀帝的孙子,是元德太子杨昭的第三子,他在隋炀帝还没有去世的时候就继位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李渊从太原起兵之后,于617年攻下了长安,之后拥立杨侑为皇帝,将被困在江都的隋炀帝尊为太上皇。李渊的得意算盘是将来逼迫小皇帝杨侑将隋朝禅让给自己,所以先立他做个样子。

杨侑

果然,在618年,李渊将杨侑废黜,自立为帝,降封杨侑为酅国公。第二年,杨侑死了,至于原因,不知道,读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怎么回事。

后来,李渊击败王世充、窦建德等人一统天下,建立了大唐帝国,于是,很多人都只知道隋朝出了一个隋恭帝,就是杨侑,禅让给了唐朝,这是正统。然而,杨侑即位时,隋炀帝还没有死,所以杨侑的合法性不是很高,不如之后即位的杨侗,而且杨侗是次子,比杨侑年长,所以杨侗才是正统。但是历史往往只眷顾强者,因为李渊最后胜利了,所以不是正统的杨侑反而成了正统。

更多文章

  • 这两员大将遭冤杀后,唐朝无可挽回走向灭亡,不然唐朝有机会翻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自从唐朝建立后,天下可以说是无比太平,国力也是非常强盛,并且还创下两次盛世之景。只不过任何繁华落尽,紧接着就是低谷,在唐玄宗统治下的唐朝,前期相安无事,可是到后期,他就错信奸臣,并且对于朝政也非常怠慢,已经在荣华享乐中失掉初心,忘记当初的雄心壮志。 被终日享乐而蒙蔽双眼,看不到整个国家隐藏的危机,

  • 西藏史上第一战将,击败薛仁贵,全歼十万唐军,让唐朝畏惧30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历朝历代的君王都非常注重对于士兵的训练,帝王也会对那些有极强统领能力的将军关爱有加。国家能够非常有秩序地运行下去,离不开那些为国奋斗的将军们,他们有能力也有胆识,懂得作战的技巧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捕捉敌人的弱点,一个国家也只有拥有了和平稳定的环境,才能发展经济和文化,人民的生活才会更好。 除了中原

  • 杜甫家世显赫,祖上世代为官,为何晚年会穷困潦倒?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杜甫祖上是谁,杜甫以前是哪里人,杜甫一生穷困漂泊

    杜甫的父亲杜闲,三叔杜专,四叔杜登,祖父杜审言,曾祖杜依艺,高祖杜鱼石,天祖杜叔毗,都有出仕做官的履历。并且,杜甫的二叔杜并还是个大孝子。杜审言在吉州担任司户参军期间,遭到吉州司马周季童的诬陷而下大狱。杜并对此愤恨不已。为了替父雪耻,他在众目睽睽之下,顶着卫兵的砍杀,硬是单枪匹马刺死了周季童。事后,

  • 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没曾想其书法竟然如此豪迈,气吞万里如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郑成功是怎样收复台湾的,台湾郑成功庙对联,郑成功二次收复台湾的故事

    众所周知,郑成功是一位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提到民族英雄,郑成功绝对当属第一位,尤其是收复台湾,功勋卓著,而他的书法,也足以看出其细腻之长,是一种雄强中蕴含的细腻,我们所见到书法作品,基本上都是行草书作品,这些行草书作品,整体上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还非常强烈,笔墨饱满浓重,而且还有一种

  • 明将蓝玉为何敢“霸占”蒙古皇妃,是有恃无恐,还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蓝玉对元朝皇妃的评价,蓝玉为什么杀元朝皇妃,蓝玉打蒙古王妃视频

    “饶勇略,有大将才。”明史对蓝玉此人的评价足以看出他的将才之能,蓝玉是明朝十分著名的一位将领,他骁勇善战,甚至可以说当时绝大多数的战役只要有蓝玉在,就一定会胜利。蓝玉一开始任职于名将常遇春手下,十分得常遇春赏识,常遇春也常在朱元璋面前夸赞蓝玉,后来蓝玉有了战功,被封为永昌侯。朱元璋甚至将自己的女儿许

  • 宋仁宗有没有毒死包拯?考古专家挖开其坟墓见到尸骨后,揭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歌曲《包青天》中这样唱到“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辩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每每提起包拯这个人物,我们的眼前总是会浮现出一个,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正气凛然的形象。因为民间相传其黑面形象,因此被称为“包青天”。黝黑的皮肤,眉间的月牙印记成为了后世人们对他的印象。但就是这样一位正义,

  • 北宋号称有80万禁军,那金兵南下之时,这八十万大军咋都不见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泊秦淮》中有一讽刺宋朝统治者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在评价一个朝代,我们往往会从文治、武功两个方面来看。从文学方面来看,宋代是词作发展的高峰,诗人、词人层出不穷,名垂千古的文人比盛唐也毫不逊色,连宋代皇帝都大多醉心书画,例如以一手瘦金体备受称赞的宋徽宗。但一谈到武功,宋代总是给

  • 文人司马光,倾其一生来削弱宋朝,并亲手将其埋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六大奸臣司马光,司马光对宋朝的贡献,司马光谈宋朝衰败的原因

    宋王朝的羸弱在历史上十分有名,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有说服力的一点就是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宋太祖赵匡胤本人就是通过兵变夺取的政权,他上位之后自然稀释了手下武将的兵权,开始重用文人。这一举措让宋代的文学氛围十分浓厚,而部队实力却大打折扣,而且有着文臣误国的说法。著名的文人司马光就用自己的一生

  • 李自成犯了项羽类似的毛病,对于军纪问题比较松懈,为何不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自成真人照片,李自成怎么评价项羽,李自成最怕谁

    别人抵挡住各式敌人的围攻,自己躲在幕后在没有强大之前,送死的事情别人去,硬仗别人打。朱元璋更是绝,把厚黑学—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用成战略学经典,还能被后人夸,也许人性就是如此吧。李自成其实更像是半个楚霸王,这不是说他能耐多高,而是说他犯了项羽类似的毛病,对于军纪问题比较松懈。因为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农

  • 为何崇祯把魏忠贤一杀,明朝就垮了?王承恩有一句话很有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崇祯皇帝后悔杀魏忠贤吗,王承恩和魏忠贤对比,明朝十三太保王承恩

    在历史上有很多因为个人的死而埋下一国或一个朝代消亡的种子,有些是忠君爱国的贤能之臣,有些则是结党营私专擅弄权的宦官奸佞,还有些则是富有争议的人物。而在这众多人中有一个名字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的,这个人就是明朝时期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魏忠贤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但这样一位奸臣被皇帝处死后,明朝就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