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的心腹,帮助武则天坐上皇后之位,最终却被流放

武则天的心腹,帮助武则天坐上皇后之位,最终却被流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650 更新时间:2024/1/15 18:28:48

李义府在贞观年间因为善写文章而被举荐入仕,做到监察御史,并跟随李治,643年,李治成为太子,而李义府也跟着成为太子舍人、崇贤馆直学士。这时候的李义府和来济都因为文章而被世人熟知,时称“来李”。

李治继位后,他又做了中书舍人,但是李义府是个笑里藏刀的小人,所以即便他很有才能,官职却做得不大,到655年的时候,来济已经做了宰相了,而李义府还只是处在不大不小的一个尴尬位置,而且这一年,李义府得罪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上奏将其贬为壁州司马,在诏书还未下到门下省的时候,李义府还想搏一搏,就问计于王德俭,还真让他问对人了,王德俭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当时的李治和武则天正为一件事伤脑筋,那就是如何让武则天当上皇后,中宫易主是大事,它牵扯到的不仅仅是后宫,还有外廷的权力洗牌。而李治和武则天已经为此事找过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硬是让李治说不出口,但态度确实很明确,不同意。长孙无忌代表了朝中绝大多数人的心声,尤其是当时的权贵,他们都是当时的既得利益者,不动是最好的安排。

这个时候,李义府出现了,王德俭告诉他李治的烦心事,想立武则天又担心遭到大臣们的反对,这个时候有人出来支持立武则天为皇后的话,说不定就会一步登天。所谓“富贵险中求”。

于是李义府当机立断上表请求废王立武,果然李治不仅没有外放李义府,还让他做了中书侍郎,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李治对待李义府的态度打破了朝廷官员的观望态度,那些中小官员纷纷站队武则天,其中许敬宗官职最大,这群人为了打破固有的阶级坚定的站在武则天这一边,最终李绩偏向李治,武则天如愿做了皇后。

而李义府也顺理成章成为李治身边的红人,也成为武则天的心腹。渐渐地,李义府就开始自恃功高,处处耀武扬威,甚至干涉断狱,因为看上了狱中的淳于氏,就让大理丞私放淳于氏,后来被检举,李义府逼着大理丞自杀,销毁证据,李治明知是李义府的错,却将弹劾李义府的人外放,而给李义府升官。

李治和武则天的庇护让李义府更加无法无天,他利用职务之便卖官鬻爵,广结朋党,大肆敛财,李治有心压压他的气焰,在又一次争端中,将李义府贬官,只是李义府还是我行我素,在他升任右相之后,有次李治忍无可忍告诫李义府,让他收敛一些,李义府竟当场变脸,直接问李治是谁在造谣,在李治不说的情况下扭头就走。完全忘了君臣之别。

这时候其实李治已经不愿意再纵容李义府,之后的一件事直接让李义府的好日子到了头,李义府请术士杜元纪望气,企图窥视天机,这在当时等同谋反,于是在被人检举后,李治将其流放,而且是遇赦不还的那种流放。这一年是663年,三年后李治封禅泰山,大赦天下,李义府满心期盼自己能在赦免还乡之列,然而并没有,返乡无望的李义府郁郁不乐,很快患病去世。

更多文章

  • 一生为国为民的狄仁杰,晚年为何被百姓唾弃,连祠堂也被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狄仁杰的晚年结局,狄仁杰晚年有多厉害,狄仁杰晚年遭百姓怒砸祠堂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政治家,一个国家的繁华发展,不止要有一个贤能爱民的好皇帝,还要有满朝文武百官的团结一致,能力出众,尽心尽力地辅佐皇帝,国家才可以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在中国历史上, 狄仁杰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对皇帝忠心耿耿,办案清明,百姓爱戴,为了颂扬其德,百姓在其生前就为他建造了祠堂。在古代,

  • 曾比肩李白的诗人,现在却只有一首诗为人熟知,典型的诗红人不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白的诗大全100首短诗,谁能比肩李白,李白的一首最广为流传的诗

    现代人的眼光中,李白、杜甫在诗坛的地位无人能及,就如同天空中的明月,掩盖了其它星辰的光辉。然而,在唐朝诗人竞相绽放时,杜甫在世时并不算出名,即使是李白,很长时间也不是毫无争议的魁首。至少很多人认为,常建就可以与之比肩,甚至略胜一筹。常建这个人,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并

  • 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到底是多大官?为什么不高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白居易被贬江州几年,白居易因为什么被贬为凉州司马,白居易被贬江州之后升官了吗

    唐朝最有名的司马,应该是那些诗人们,尤其是白居易被贬官到江州担任司马时,和一个嫁给商人的高级妓女同病相怜,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白居易当时是江州司马,州一级的最高长官是刺史,除了刺史,还有别驾、长史,江州就是现在的九江,所以这个江州司马大概相当于九江市副市长。不过,通常来说

  • 同样是杀兄夺位,同样的文治武功,为什么隋炀帝成不了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评价隋炀帝,隋文帝能比得上李世民吗,杨广李世民真实历史

    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两人的评价可以说是完全相反,李世民是明君典范,杨广却是暴君典范。但是细看两人前半生的经历,你会惊奇地发现,两人是如此的相似,同样是杀兄逼父夺得皇位,同样是文治武功,但为什么杨广没能成为李世民,还葬送了大好基业。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两人前半生的经历几乎是一模一样,

  • 李显复位之后,武则天被踢下神坛,她晚年独处深宫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在李显前面死的吗,武则天和李显的历史,李显爱武则天吗

    武则天晚年宠爱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朝廷中的大臣都争相巴结张氏兄弟,太子李显的权利几乎被架空。李显的长子李重润不满张氏兄弟专权,背地里和永泰郡主李仙蕙、魏王武延基议论张氏兄弟的罪行,被张氏兄弟的耳目听到。张氏兄弟便向武则天进谗言,武则天召来李显训斥,将李重润和武延基乱棍打死,就连怀有身孕的李仙蕙都被武

  • 杨贵妃读了李白的诗,立马为侍女改名,还写了一首诗赞美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白唯一一首赞美杨贵妃的诗,李白和杨贵妃谁死得早,李白为杨贵妃写浪漫之诗

    所以,待招翰林期间,李白在诗歌创作上没有什么成就,写得最好的,就是《清平调》三首了。就是最好是这三首诗,都是拍杨贵妃马屁的。这当然不能怪李白,那杨贵妃是当朝第一美人,别说李白,当时是叫男人,都对杨玉环有点想法,欣赏美,追求美,总不是错吧?虽然目标遥不可及,但也是理想远大不是?要说李白已经是一股清流了

  • 狄仁杰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个多大的官?为什么会人人忌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狄仁杰的凤阁平章是什么官职,狄仁杰是正三品官吗,同凤阁鸾台平章是几品

    关于狄仁杰的官职,可能大家都比较凌乱。如果我们仔细的查一下李元芳的官职“千牛卫”就会发现,剧中的李元芳跟狄仁杰的仆人一般的设定似乎一点儿都不合理。因为李元芳的官职和狄仁杰的官职几乎是平级的,他哪里用得着老是像个侍卫一般跟在狄仁杰的后面呢?是电视剧的设定错了嘛?我们先来看看狄仁杰的官职。狄仁杰出生于6

  • 武则天把诏书写成一首诗,霸气侧漏睥睨天下,千古无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写的诏书,武则天霸气诗句,武则天最美12字诗

    诏书属于应用文,虽然一些大学士也能把诏书写得很有文采,但是,终究逃不出应用文的格式和要求,即使是苏轼那样的大才,也是如此,这没办法,诏书就是应用文,只能写成应用文,这是所有学士和皇帝的共识。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历史上,就有一个皇帝,用文学体裁诗歌写了一份诏书,也就是说,这位皇帝亲自写的诏书,跟其它

  • 此七律诗全唐第一!全然不顾平仄对仗犯律诗大忌,李白却刻意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代七言律诗大全,七言律诗四种平仄规律,唐代律诗平仄分析

    这首诗,就是崔颢的《黄鹤楼》,全诗如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平白如话,非常好懂。我们注意一下,诗里连用三个“黄鹤”,不能不令人惊叹。七律诗只有短短八句,要表现丰富的内容,词语重复是为大忌

  • 他题了一首哭穷诗,唐玄宗看了续写了4句,他从此真的贫困潦倒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玄宗最伤感的诗,唐玄宗最肉麻一首诗,唐玄宗哭穷诗句

    据郭沫若考证,杜甫生活其实还是不错的,起码也是中等的地主。可是我们看到杜甫诗里哭穷哭得一塌糊涂。当然也有不哭穷的,比如李白,就是死也不哭穷,死都来点浪漫,也要捉月亮而亡。今天我们说的这位诗人,因为一次哭穷,彻底改变了命运——真的变得贫困潦倒,饭碗因为这首哭穷诗丢了,回家后生活极为贫困。等他的学生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