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生为国为民的狄仁杰,晚年为何被百姓唾弃,连祠堂也被砸?

一生为国为民的狄仁杰,晚年为何被百姓唾弃,连祠堂也被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291 更新时间:2024/1/5 22:12:59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政治家,一个国家的繁华发展,不止要有一个贤能爱民的好皇帝,还要有满朝武百官的团结一致,能力出众,尽心尽力地辅佐皇帝,国家才可以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在中国历史上, 狄仁杰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对皇帝忠心耿耿,办案清明,百姓爱戴,为了颂扬其德,百姓在其生前就为他建造了祠堂。在古代,人还未死,就被建造祠堂,称为“生祠”,只有无尽德恩的人才能有这样的待遇。但是,在狄仁杰晚年的时候却遭到百姓唾弃,祠堂也被摧毁?

01

狄仁杰,字怀英,今山西太原人,唐朝时期的宰相,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能力出众,曾经担任过并州法曹、大理寺丞、度支郎中、迁宁州刺史、江南巡抚史、尚书右丞等多个官职,因为能力出众遭人陷害谋反,降官贬职,但是武则天一人力抗群臣,免去狄仁杰的死罪;万岁通天元年,契丹首领孙万荣作乱,武则天起用狄仁杰为魏州刺史,敌方知道狄仁杰被起用,直接不战而退;晚年时期,狄仁杰被赏赐住宅,恩宠冠绝当朝。

02

但是狄仁杰积累一生的好口碑和百姓的尊崇,却因为儿子狄景晖,被大大地冲击了。狄景晖是汉族人,做过太尉,在《新唐书.宰相世系四下》中记载,狄仁杰有三子,分别是狄光嗣狄光远、狄光昭,其中的狄光昭也就是狄景晖。狄景晖的为官名声十分不好,在《旧唐书.狄仁杰传》中说:

“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乃毁仁杰之祠。”

狄景晖在一开始入朝为官之时,其实工作还算是兢兢业业,但是后面官位升高,就开始飘忽不定了。那时的狄景晖的官位不算太低,权利不小,于是开始借助官位敛财。狄景晖利用自己的职权,把别人的钱转移到自己的腰包里;为人残暴,经常欺压当地的百姓,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狄景晖在魏州为官时,魏州当地的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的生活之中,因为上级的残暴不仁,属下更是为虎作伥,各种违法乱纪的行为在这里发生,比如横征暴敛、强抢妇女、殴打百姓、暴政敛财等等,而且,狄景晖喜用小人,上下级一起狼狈为奸,欺压百姓。

百姓自然是忍无可忍,但是因为狄景晖的父亲是狄仁杰,狄景晖在父亲面前隐藏的极好,人们认为官官相护,父亲偏袒儿子,所以没有上报狄仁杰。但是忍无可忍的百姓们,摧毁了先前为狄仁杰建造的祠堂,推翻了狄仁杰的雕像,狄仁杰这才知道狄景晖的所作所为。

狄仁杰铁面无私,得知这件事情以后,立即上奏皇帝,请求罢免儿子的官职,停发俸禄。狄景晖跪在父亲面前,痛哭流涕,苦苦哀求,希望父亲可以看在父子一场的情面上,放过自己。但是狄仁杰依旧没有心软,让儿子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结语

狄仁杰的故事令人深省,即使狄仁杰是一个受到百姓爱戴,朝廷重用的国家栋梁之才,但是,狄景晖却还是没有学到父亲的精神。有一句话说的好:“子不教,父之过。”儿子的错误很多时候来源于父母的教管无力,看管有失,孩子的错误大多数都是被环境以及父母的教育所影响的。所以,狄仁杰的对于后代的管教是有问题的,但是,狄仁杰真的是一个清官,即使是亲生儿子,也不会包庇半分,秉公办案。

其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民就像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官的根本就是百姓,百姓爱戴自己,安居乐业,才会天下太平,不论是朝廷为官还是治理天下的皇帝,要是有所失德,百姓反抗,那么自己甚至是家人后代都会受到牵连。

参考文献:《旧唐书·狄仁杰传》、《新唐书·宰相世系四下》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曾比肩李白的诗人,现在却只有一首诗为人熟知,典型的诗红人不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白的诗大全100首短诗,谁能比肩李白,李白的一首最广为流传的诗

    现代人的眼光中,李白、杜甫在诗坛的地位无人能及,就如同天空中的明月,掩盖了其它星辰的光辉。然而,在唐朝诗人竞相绽放时,杜甫在世时并不算出名,即使是李白,很长时间也不是毫无争议的魁首。至少很多人认为,常建就可以与之比肩,甚至略胜一筹。常建这个人,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并

  • 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到底是多大官?为什么不高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白居易被贬江州几年,白居易因为什么被贬为凉州司马,白居易被贬江州之后升官了吗

    唐朝最有名的司马,应该是那些诗人们,尤其是白居易被贬官到江州担任司马时,和一个嫁给商人的高级妓女同病相怜,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白居易当时是江州司马,州一级的最高长官是刺史,除了刺史,还有别驾、长史,江州就是现在的九江,所以这个江州司马大概相当于九江市副市长。不过,通常来说

  • 同样是杀兄夺位,同样的文治武功,为什么隋炀帝成不了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评价隋炀帝,隋文帝能比得上李世民吗,杨广李世民真实历史

    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两人的评价可以说是完全相反,李世民是明君典范,杨广却是暴君典范。但是细看两人前半生的经历,你会惊奇地发现,两人是如此的相似,同样是杀兄逼父夺得皇位,同样是文治武功,但为什么杨广没能成为李世民,还葬送了大好基业。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两人前半生的经历几乎是一模一样,

  • 李显复位之后,武则天被踢下神坛,她晚年独处深宫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在李显前面死的吗,武则天和李显的历史,李显爱武则天吗

    武则天晚年宠爱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朝廷中的大臣都争相巴结张氏兄弟,太子李显的权利几乎被架空。李显的长子李重润不满张氏兄弟专权,背地里和永泰郡主李仙蕙、魏王武延基议论张氏兄弟的罪行,被张氏兄弟的耳目听到。张氏兄弟便向武则天进谗言,武则天召来李显训斥,将李重润和武延基乱棍打死,就连怀有身孕的李仙蕙都被武

  • 杨贵妃读了李白的诗,立马为侍女改名,还写了一首诗赞美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白唯一一首赞美杨贵妃的诗,李白和杨贵妃谁死得早,李白为杨贵妃写浪漫之诗

    所以,待招翰林期间,李白在诗歌创作上没有什么成就,写得最好的,就是《清平调》三首了。就是最好是这三首诗,都是拍杨贵妃马屁的。这当然不能怪李白,那杨贵妃是当朝第一美人,别说李白,当时是叫男人,都对杨玉环有点想法,欣赏美,追求美,总不是错吧?虽然目标遥不可及,但也是理想远大不是?要说李白已经是一股清流了

  • 狄仁杰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个多大的官?为什么会人人忌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狄仁杰的凤阁平章是什么官职,狄仁杰是正三品官吗,同凤阁鸾台平章是几品

    关于狄仁杰的官职,可能大家都比较凌乱。如果我们仔细的查一下李元芳的官职“千牛卫”就会发现,剧中的李元芳跟狄仁杰的仆人一般的设定似乎一点儿都不合理。因为李元芳的官职和狄仁杰的官职几乎是平级的,他哪里用得着老是像个侍卫一般跟在狄仁杰的后面呢?是电视剧的设定错了嘛?我们先来看看狄仁杰的官职。狄仁杰出生于6

  • 武则天把诏书写成一首诗,霸气侧漏睥睨天下,千古无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写的诏书,武则天霸气诗句,武则天最美12字诗

    诏书属于应用文,虽然一些大学士也能把诏书写得很有文采,但是,终究逃不出应用文的格式和要求,即使是苏轼那样的大才,也是如此,这没办法,诏书就是应用文,只能写成应用文,这是所有学士和皇帝的共识。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历史上,就有一个皇帝,用文学体裁诗歌写了一份诏书,也就是说,这位皇帝亲自写的诏书,跟其它

  • 此七律诗全唐第一!全然不顾平仄对仗犯律诗大忌,李白却刻意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代七言律诗大全,七言律诗四种平仄规律,唐代律诗平仄分析

    这首诗,就是崔颢的《黄鹤楼》,全诗如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平白如话,非常好懂。我们注意一下,诗里连用三个“黄鹤”,不能不令人惊叹。七律诗只有短短八句,要表现丰富的内容,词语重复是为大忌

  • 他题了一首哭穷诗,唐玄宗看了续写了4句,他从此真的贫困潦倒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玄宗最伤感的诗,唐玄宗最肉麻一首诗,唐玄宗哭穷诗句

    据郭沫若考证,杜甫生活其实还是不错的,起码也是中等的地主。可是我们看到杜甫诗里哭穷哭得一塌糊涂。当然也有不哭穷的,比如李白,就是死也不哭穷,死都来点浪漫,也要捉月亮而亡。今天我们说的这位诗人,因为一次哭穷,彻底改变了命运——真的变得贫困潦倒,饭碗因为这首哭穷诗丢了,回家后生活极为贫困。等他的学生做了

  • 陪葬李世民的辅国大将军,武力与秦琼相当,官位与程咬金平起平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手下八大猛将,李世民和秦琼谁最厉害,程咬金和秦琼是什么关系

    李世民率部讨伐王世充,打下了千金堡等战略要地,把洛阳包围起来了。王世充为了活命,派长孙安世等人带着厚礼,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就率领30万大军来救王世充。李世民力排众议,率领主力部队抢先占据武牢关,在武牢关摆开阵势迎战窦建德。武牢关,原名虎牢关。唐朝人避太祖景皇帝(追封)李虎讳,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