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十步杀一人!李白一直被误为吹牛,其实一大秘密藏在《侠客行》里

十步杀一人!李白一直被误为吹牛,其实一大秘密藏在《侠客行》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599 更新时间:2024/1/15 13:06:20

说到想当官,李白杜甫也是有所不同的,杜甫是什么方法都用,唐朝能当官的方法能用的都用了。一是参加科举考试,杜甫参加了两次,结果都是名落孙山。二是直接向皇帝推荐自己,杜甫推荐过三次,每次都写了一篇赋,其中第二次作品都被唐玄宗看好了,但后来还是不了了之。虽然没做成官,但也够杜甫吹了好一阵子,经常提起来说自己的赋皇帝特看重。三是,找权贵推荐自己,李杜二人都踏破了权贵的门槛,可惜根本没人正眼瞧。

李白跟杜甫求官路径不同的是,李白从来没参加过科举考试,连名都没报过。后世有人认为,李白是个虚荣心极强的人,他不报名,是怕考不上太丢脸。因为他的名气太大,这人他丢不起。

事实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笔者不认可这种说法。唐朝的科举考试,考三样,一是现场写诗,这可是李白的强项,当朝写诗能写得过他的,还真很难找到。二是写赋,诗赋是一体的,李白的赋也很厉害,他自己就说“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认为写赋都能超过马相如。司马可是赋体的第一高手,可见李白的赋也是很牛的。三是策论,治国之策,李白夸夸其谈,负有诗书万卷,口若悬河,这一点怎么可能难得住他呢?

所以,如果李白参加科举考试,基本上不会遇到对手,保守点说,拿个前三,如探囊取物。但是,李白为何就不报名参加考试,而去低三下四求人呢?其实,这另有原因,不是考试本身的问题,而是家族因素造成的。

李白是个迷,后世一直研究到现在,也没弄清楚他是谁,家族是什么样的。其实这正是李白想要的效果,他忽悠的是当时的人,但智商太高,把千古的人都忽悠了。所以,后世研究者各说各话,今天笔者所说的,也是一家之言。

其实,只要读懂李白的一首诗,就可以明白李白为何不参加考试,而是低三下四去求权贵推荐了。这首诗就是很有名的《侠客行》。全诗如下: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诗里有四句,在武侠小说和影视里经常看到和听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成了最经典的侠客金句。

现在我们先简单理一理这首诗的大体意思,便于揭穿其中的秘密。这首诗的大意可以翻译如下:

赵客的帽子上,随意点缀着胡缨显得那么潇洒豪爽,他的吴钩宝剑,跟霜雪一样隐隐地闪着摄人心魄的寒光。胯下一匹映雪的白马,白马上银鞍跟一样雪白闪亮。白马奔驰,快如流星,疾如闪电。

英俊的赵客武艺高强,当世无人能敌,十步斩杀一人轻松自如。千里驰骋,根本无人能挡。做完了他想做的事情,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从此深藏功与名,再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过往和辉煌。

遥想当年,侯嬴、朱亥跟信陵君交往时,情景是多么的令人心动,他们脱剑横膝,无话不说,相谈甚欢。他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旁若无人,豪爽到了极致。酒壮英雄胆,他们敢于承诺,而且一诺千金,重于五岳。

酒酣耳热,意气奋发,感天动地,气贯长虹。朱亥出手了,挥舞金槌击杀大将盗窃兵符挥兵救赵,邯郸军民震惊不已。朱亥侯嬴这样的英雄,真正是千秋万古的壮士,声名显赫,名动大梁城。纵然死去,他们也是侠骨留香,不愧是一代英豪。

人生天地间,怎么可以像扬雄那样,做一名儒生,皓首穷经,只会写书,窝窝囊囊地在书斋老死呢?

不知朋友们读出些什么来了?反正我是读出来了,这首诗前半部分跟后半部分是有些脱节的。前面写了一个叫赵客的侠客,其逍遥豪迈挥洒自如,后面呢,不提了,开始写历史上的人物。后面的是为了衬托赵客的吗?总有点不像。

不少人把这首诗里的赵客,解释为赵国的侠客,我认为不妥。其实,赵客就是一个人,就是李白最为欣赏和敬佩的侠客。因为李白虽然是大诗人,但是他骨子里是一个侠客,他特别崇尚侠客,少年时代就苦练剑术,最想当一个逍遥人间的任侠。

那么,他的侠客情愫是怎么滋生的,蒙他的是谁?应该就是他的父亲。我们都知道,李白一家从外地入蜀,在他的父亲带领下,找了一个不起眼的村落居住了下来。但是到现在也没人知道李白一家从哪里而来。定居后,父亲就让他读书,“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而没有令他练剑。但是,他却练起了剑术。这分明是受到其父亲的影响,剑从哪里来?应该就是他父亲的宝剑。

李白的父亲叫李客,注意一下,《侠客行》里的侠客叫赵客,谁知道这个赵客就不是李客呢?其实就是李客,就是李白的父亲。也就是说,李白的偶像就是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就是一代大侠,行侠仗义的大侠。

那么,李客又为何千里迁徙到蜀地青莲乡隐居呢?当时没有人知道李客一家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们家是干什么的。就这样李白一家就隐居在这里了。而重要的是,他们家非常有钱。做什么营生没人知道,但就是很有钱。李白后来走遍名山大川,豪爽布施,曾经一次就豪掷三十万,可见家里的豪富。

这不能不让我们想到,李白家的这些钱是哪里来的?李客这样的大侠客大英豪,会不会像《水浒传》里晁盖等一干人,来一次劫取生辰纲,而且大获成功?然后呢,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就远离陇西,来到青莲?这是完全可能的,否则,李白家的万贯千万贯家财根本无法解释。

如果这种情况成立,那么,这首诗里的赵客其实就是李客,就是李白的父亲。这样,李白身上的很多谜团,就可以揭开了。李白为何不报名参加科举考试,他那样想做官治天下,怎么会放弃这样的机会呢?他不是放弃,是不得不放弃,因为报名参加科举考试,有严格的查户籍程序,要对祖上三代进行政审。

显然,李白家是经不住查的,户籍本身就是问题,一查,还不把不明财产给抖落出来了,这样深挖下去,李家家族还不完蛋!所以,打死李白也不会报名参加科举考试的。但是李白又不甘心,就只好通过推荐这条路,想走上仕途。

历史上真正的李白确实是文武双全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杀过人,所谓“十步杀一人”说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侠客老爸,如此而已。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李白写“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是自己吹牛皮,而实际上不是!

怎么样,大家对于笔者的观点认可吗?欢迎留言,我们继续探讨。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的心腹,帮助武则天坐上皇后之位,最终却被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被废皇后之位,武则天秘史御医给武则天看病,武则天册封皇后之前的争斗历程

    李义府在贞观年间因为善写文章而被举荐入仕,做到监察御史,并跟随李治,643年,李治成为太子,而李义府也跟着成为太子舍人、崇贤馆直学士。这时候的李义府和来济都因为文章而被世人熟知,时称“来李”。李治继位后,他又做了中书舍人,但是李义府是个笑里藏刀的小人,所以即便他很有才能,官职却做得不大,到655年的

  • 一生为国为民的狄仁杰,晚年为何被百姓唾弃,连祠堂也被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狄仁杰的晚年结局,狄仁杰晚年有多厉害,狄仁杰晚年遭百姓怒砸祠堂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政治家,一个国家的繁华发展,不止要有一个贤能爱民的好皇帝,还要有满朝文武百官的团结一致,能力出众,尽心尽力地辅佐皇帝,国家才可以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在中国历史上, 狄仁杰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对皇帝忠心耿耿,办案清明,百姓爱戴,为了颂扬其德,百姓在其生前就为他建造了祠堂。在古代,

  • 曾比肩李白的诗人,现在却只有一首诗为人熟知,典型的诗红人不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白的诗大全100首短诗,谁能比肩李白,李白的一首最广为流传的诗

    现代人的眼光中,李白、杜甫在诗坛的地位无人能及,就如同天空中的明月,掩盖了其它星辰的光辉。然而,在唐朝诗人竞相绽放时,杜甫在世时并不算出名,即使是李白,很长时间也不是毫无争议的魁首。至少很多人认为,常建就可以与之比肩,甚至略胜一筹。常建这个人,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并

  • 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到底是多大官?为什么不高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白居易被贬江州几年,白居易因为什么被贬为凉州司马,白居易被贬江州之后升官了吗

    唐朝最有名的司马,应该是那些诗人们,尤其是白居易被贬官到江州担任司马时,和一个嫁给商人的高级妓女同病相怜,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白居易当时是江州司马,州一级的最高长官是刺史,除了刺史,还有别驾、长史,江州就是现在的九江,所以这个江州司马大概相当于九江市副市长。不过,通常来说

  • 同样是杀兄夺位,同样的文治武功,为什么隋炀帝成不了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评价隋炀帝,隋文帝能比得上李世民吗,杨广李世民真实历史

    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两人的评价可以说是完全相反,李世民是明君典范,杨广却是暴君典范。但是细看两人前半生的经历,你会惊奇地发现,两人是如此的相似,同样是杀兄逼父夺得皇位,同样是文治武功,但为什么杨广没能成为李世民,还葬送了大好基业。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两人前半生的经历几乎是一模一样,

  • 李显复位之后,武则天被踢下神坛,她晚年独处深宫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在李显前面死的吗,武则天和李显的历史,李显爱武则天吗

    武则天晚年宠爱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朝廷中的大臣都争相巴结张氏兄弟,太子李显的权利几乎被架空。李显的长子李重润不满张氏兄弟专权,背地里和永泰郡主李仙蕙、魏王武延基议论张氏兄弟的罪行,被张氏兄弟的耳目听到。张氏兄弟便向武则天进谗言,武则天召来李显训斥,将李重润和武延基乱棍打死,就连怀有身孕的李仙蕙都被武

  • 杨贵妃读了李白的诗,立马为侍女改名,还写了一首诗赞美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白唯一一首赞美杨贵妃的诗,李白和杨贵妃谁死得早,李白为杨贵妃写浪漫之诗

    所以,待招翰林期间,李白在诗歌创作上没有什么成就,写得最好的,就是《清平调》三首了。就是最好是这三首诗,都是拍杨贵妃马屁的。这当然不能怪李白,那杨贵妃是当朝第一美人,别说李白,当时是叫男人,都对杨玉环有点想法,欣赏美,追求美,总不是错吧?虽然目标遥不可及,但也是理想远大不是?要说李白已经是一股清流了

  • 狄仁杰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个多大的官?为什么会人人忌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狄仁杰的凤阁平章是什么官职,狄仁杰是正三品官吗,同凤阁鸾台平章是几品

    关于狄仁杰的官职,可能大家都比较凌乱。如果我们仔细的查一下李元芳的官职“千牛卫”就会发现,剧中的李元芳跟狄仁杰的仆人一般的设定似乎一点儿都不合理。因为李元芳的官职和狄仁杰的官职几乎是平级的,他哪里用得着老是像个侍卫一般跟在狄仁杰的后面呢?是电视剧的设定错了嘛?我们先来看看狄仁杰的官职。狄仁杰出生于6

  • 武则天把诏书写成一首诗,霸气侧漏睥睨天下,千古无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写的诏书,武则天霸气诗句,武则天最美12字诗

    诏书属于应用文,虽然一些大学士也能把诏书写得很有文采,但是,终究逃不出应用文的格式和要求,即使是苏轼那样的大才,也是如此,这没办法,诏书就是应用文,只能写成应用文,这是所有学士和皇帝的共识。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历史上,就有一个皇帝,用文学体裁诗歌写了一份诏书,也就是说,这位皇帝亲自写的诏书,跟其它

  • 此七律诗全唐第一!全然不顾平仄对仗犯律诗大忌,李白却刻意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代七言律诗大全,七言律诗四种平仄规律,唐代律诗平仄分析

    这首诗,就是崔颢的《黄鹤楼》,全诗如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平白如话,非常好懂。我们注意一下,诗里连用三个“黄鹤”,不能不令人惊叹。七律诗只有短短八句,要表现丰富的内容,词语重复是为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