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蒙战争,还得从宋朝的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的战略决策讲起。契丹的辽国和北宋,双方签订“澶渊之盟”后,维持了百年边境和平。然而,宋朝撕毁和平盟约,联金灭辽,失去了契丹这个缓冲地带,如狼似虎的金国毫不留情地灭了北宋。此后,北宋又联蒙灭金,虽然报了北宋覆灭的一箭之仇,却引狼入室。忽必烈灭大理后,南宋三面被蒙古包围,最终崖山海战后,宋朝覆亡。
决定埃及命运的那场战争就是钓鱼城之战。说到这场战争,还得必须了解这场战争的发起者——蒙哥。蒙哥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托雷的嫡长子,蒙古帝国第四任大汗(第一任成吉思汗;第二任窝阔台汗,第三任贵由汗,第五任阿里不哥汗),忽必烈是元帝国开国皇帝。贵由大汗去世后,蒙哥凭着贵由养子身份和西征有大功,被推举为蒙古帝国大汗。
蒙哥继位后,发誓要超过他爷爷成吉思汗的功绩。他兵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他亲率一路进军四川,忽必烈率一路南下武汉,还有一路由名将兀良合台率领绕道云南。蒙哥大军一路开来,四川各州纷纷投降,不到一年的时间,整个四川就剩下了合州钓鱼城。蒙哥当时并不认为钓鱼城是个障碍,认为它很快就会投降。然而,蒙哥打错算盘了。
钓鱼城的城墙都是依山而建,险峻又狭窄,很多地方只有容纳一个人而过,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易守难功之地。合州钓鱼城如果失守,重庆暴露,整个长江中下游流域告急。所以南宋死守钓鱼城,蒙古大军必须拿下钓鱼城。蒙哥率4万大军(传说中10万)围攻合州钓鱼城,围城5个月久攻不下。在这场战役中,蒙哥不幸去世。
关于蒙哥是怎么死的?众说纷纭。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襄阳保卫战中,杨过凭借高超武功,杀死了蒙古大汗蒙哥。其实,这不是空穴来风,也不全是臆测。钓鱼城两位守城主将,一个叫王坚,一个叫张钰,杨过的部分原型就取材于张钰。蒙哥手下大将,汪德臣战死后,蒙哥亲自上阵,结果被城内的投石车投出的石头砸伤,不久染病身亡。还有资料说,蒙哥是被宋军飞矢击中落水而死。反正,蒙哥死了,是死于与宋军的战争中。(当然不是死在杨过,郭靖守的襄阳,而是在钓鱼城)。
蒙哥大汗死后,蒙古王公乱成一团,开始争夺汗位。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纷纷撤兵,随后他俩进行了长达五年的大汗争位战。在西线,蒙哥派弟弟旭烈兀率十万大军西征。旭烈兀在听到蒙哥去世后,自己率大军东还,回来帮助忽必烈争夺皇位。旭烈兀一走却影响了另一场战争——入侵埃及战争。
我们先来了解下这场蒙古西征。旭烈兀率十万大军西征,渡过阿姆河后,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先后灭了波斯(伊朗)南部卢尔人政权,伊朗西部木剌夷国(伊朗东部,阿富汗北部),巴格达(伊拉克)阿拔斯王朝,叙利亚(阿尤布王朝),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几乎臣服了所有穆斯林传统领域。
攻下叙利亚之后,叙利亚统治者放弃大马士革向埃及求助。旭烈兀决定歼灭埃及,西征大军来到了地中海西岸的巴勒斯坦地区。即将与埃及交战,不出意外,这场战场战争,跟以往一样不费吹灰之力拿下。
然而,旭烈兀得知蒙哥去世的消息,立即率领大部分军队,东征回国争夺汗位。只给怯的不花,一万多部队继续征服叙利亚,其中蒙古兵大约5000人。埃及苏丹趁机进军巴勒斯坦,怯的不花此时大意轻敌,他发函要求埃及军队立刻投降,遭到拒绝后,他又与诸十字军国家交恶。
埃及苏丹趁机拉拢非穆斯林军队12万多人马,在(巴勒斯坦境内)阿音扎鲁特,与怯的不花交战。蒙古骑兵面对数十倍的敌人,势单力孤,最后被全歼。怯的不花,宁死不降,拒绝逃跑,最后被杀。怯的不花,仅一1万多兵力,就能与埃及12万人马周旋,可见如果旭烈兀不撤走10万军队,灭埃及是无悬念的。
旭烈兀西征一路走来,灭国无数。蒙哥被西方人认为是“上帝之鞭”。现代的很多史学家坚定地认为,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蒙古人征服埃及。因为这时的蒙古,经过三次西征之后,先后灭了花剌子模,高加索各国,斯拉夫各族,东欧基辅罗斯,波兰与罗马帝国联军,匈牙利,保加利亚,意大利威尼斯半岛,叙利亚,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国)等四十多哥国家。进军北非,臣服整个穆斯林指日可待。
蒙哥大汉死后,成吉思汗建立帝国走向分崩离析,西亚,东欧,西欧各国威胁警报解除。忽必烈建立元帝国后逐渐汉化,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说,南宋钓鱼城保卫战让“上帝之鞭折戟”,为南宋延命二十年,挽救了万里之外的埃及,影响世界格局。这不能不说是历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