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备受朱元璋、康熙推崇,人们却只记得他杀兄霸嫂

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备受朱元璋、康熙推崇,人们却只记得他杀兄霸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862 更新时间:2024/1/24 15:45:57

李世民点赞的帝王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大作为的皇帝,有如此多的人都认同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可见李世民的确是一个十分了不得的皇帝,然而不管李世民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人们却只记得他杀兄霸嫂的黑历史,并且津津乐道,不厌其烦翻来覆去的讲,人就是这样,挑人毛病总比说人好话来得痛快。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最大的污点,然而没有这个污点,李世民也不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一饮一啄皆是因果,正所谓有失必有得,当年玄武门之变有多惨烈,李世民治国时就有多努力,他要向世人证明,他才是那个最合适当皇帝的人,或许李建成当上皇帝后,也能取得不错的成就,然而他却不可能比李世民做得更好。

李世民不仅打仗厉害,治国也是一把好手。李世民亲眼目睹了隋朝的繁华和强大,他也亲眼目睹了隋朝的崩塌,隋炀帝的执政理念对李世民影响很深。吸取了隋朝的教训之后,李世民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他节俭自律,厉行法治,决心发展国家经济,一定要让大唐百姓过上好日子,为此,李世民和他的臣子们一刻也不敢放松。

李世民很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发掘。李建成死后,李世民没有对太子党赶尽杀绝,反而采取怀柔的政策,吸纳此前的政敌为己用,魏征就是典型代表,李建成和李元吉一死,太子党和秦王党就没有了争斗必要,大家都将精力放在政务处理上。李世民的宽容的胸襟和海纳百川的气魄,让他的执政团队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

隋朝时期的中央官员多达二千五百人,而李世民让房玄龄精简机构,将中央官职缩减到640人,提高了办事效率不说,还节省了政府开支。李世民求贤若渴,他除了将李建成的旧部收为己用,还大力促进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虽然李世民十分爱才,但他对人才的要求却没有放低,一看才,二看德,此外六品官以下,还要从身(体貌丰伟)、言(言辞辨正)、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四个方面进行考察,只有符合条件的人才能委以官身,五品官以上的官员想升官,必须要有政绩打底,随后由李世民和领导班子共同审核。

唐朝建立的时候,四周都是强敌,东有稽胡的扰边,西有吐谷浑的威胁,北有突厥的侵袭。贞观四年,李世民派遣李靖出兵塞北,灭了不可一世的东突厥,而李世民也被西域诸邦共称为天可汗,此后唐朝一直加大对西域的经营,还建立了西域都护府。李世民深知战争会加剧民间矛盾,故此他在处理民族矛盾的时候,尽量采取怀柔的政策,少动刀兵,唐朝与吐谷浑联姻,李世民还将夷狄也视为子民,给予他们一定的庇护,不仇视他们。

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唐朝的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出现了历史上难得的民族关系融洽、各族和睦共处的黄金时期,和平的环境也让唐朝的经济和文化迎来了盛世,强大的武力,让周边的小国不敢轻举妄动,这一时期,唐朝的疆域也十分辽阔,东西有九千五百里,南北有一万六千九百十八里。

边境稳定,也促进了中外交流,就连非洲的使臣都来到了长安,李世民宽大的胸襟,让唐朝吸纳了各国的文化,为唐朝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的活力,菠菜、胡椒等农作物也在此时传入中国,当时唐朝与海外七十多个国家都有着良好的外交关系,为此李世民还专门设立了鸿胪寺,专职外交工作。

外部文化传入唐朝的同时,中国的文化也在向外输出,尤其对日本和韩国的影响最为深远。李世民和他的臣子起齐心协力缔造了贞观盛世,也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外交推向了顶峰,一个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影响的帝王,我们不该对他的错误揪着不放。

参考资料:《新唐书太宗本纪》、《资治通鉴》、《旧唐书太宗本纪》

更多文章

  • 为皇权稳固,朱元璋屠杀功臣,李世民手刃至亲,谁更无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评价李世民,李世民和朱元璋的功绩,李世民与朱元璋军事才能

    能坐上龙椅本就是天大的难事了,能把龙椅做安稳又是一件难事,古往今来,皇帝为了自己的位置,杀了无数人,皇帝们也很有自知之明,谦称自己寡人,寡人就是指在道德方面有缺陷的人,为寡德之人。为了皇位,任何人都可以杀,父子亲情,夫妻温情,兄弟友情,都可以放弃,自古皇家最无情。朱元璋为了皇权稳固,对开国功臣大肆屠

  • 清官告老还乡,却连回家路费都没有,朱元璋得知后大怒:处以极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告老还乡全过程,朱元璋告老还乡完整视频,朱元璋把清官处以极刑

    在古代,当官和发财往往是相连的两件事情,基本上朝廷正三品以上的大官,几乎每一个都是家财万贯,因此无数的年轻人都想通过科举考试一举成为朝中的达官显贵,从此过上无忧忧虑的富贵生活。但事实上,即使是在古代,如果不贪污的话,当大官也是很难有钱的,毕竟哪怕是宰相,一般一个月也只有百两的俸禄用于生活,更低的官俸

  • 元朝大臣曾建议将这五个姓的汉人杀光,看看你的姓在其中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朝真的杀张王刘李赵五姓人吗,元朝汉人名字,元朝真的下令杀姓朱的吗

    元朝的前身大蒙古国,强悍到可以让世界颤抖,而元朝建立后实行的民族政策却又是无比的变态荒唐和奇葩。比如说将五个姓的汉人杀光。这个荒唐的建议是哪一个蠢货提出来的呢?他的名字叫做伯颜,元朝的一位大臣。在元朝的历史上,一共有三个比较出名的“伯颜”,一个是生活在元朝初年的伯颜,他是元朝的名将,战功赫赫,曾击败

  • 明朝怪事,臣子当着皇帝面打群架,咬死三个人,最下力者得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十大残暴事件,明朝历史上的十大奇案,明朝时期的三大奇案

    明朝时期,一般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和皇帝对话的机会,参加早朝是一件十分严谨的事情,天子目下,皆要规规矩矩,排队和参加早朝的过程中,如果哪个大臣有脚步不稳、随地吐痰、咳嗽等不合规矩的举动,都会被专职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下朝的时候,自然会有相应处罚。明朝时期,在十分讲究规矩的早朝,却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

  • 张士诚干得最后悔的一件事,便是和朱元璋当邻居,太恶心人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士诚为啥败给朱元璋,张士诚为什么不偷袭朱元璋,历史上朱元璋与张士诚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于社会底层,一路摸爬滚打,最终混成了封建社会最大的地主,如此传奇的人生,就算用再多的笔墨,也无法道尽其中的艰险和困苦。如果对元末的历史有所了解,你会发现作为反元起义军领袖的朱元璋,一生之中最大的敌人竟不是元军,而是同为反元势力的其他起义军。从朱元璋占据了南京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了跟江

  • 马未都:司马光砸不了缸,宋代烧不出大缸!结果被一成语打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马未都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完整版,司马光砸缸成语,马未都和历史老师谈司马光砸缸

    说起儿时让人记忆深刻却极具智慧和哲理的故事,那么必然有在小学课本上记载着的这样一件历史上发生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宋代的司马光砸缸,故事讲述的就是年幼的司马光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救出了掉入缸中险些溺水而亡的小伙伴,司马光的智慧令人赞叹,更成为了后世很多人学习的榜样。不过到了如今,这个故事竟然出现了

  • 从《辽史地理志》入手,谈谈辽代“五京”州县人口究竟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辽历史简介,辽宋十六州,辽代地图变迁

    一、《辽史》有关州县人口的记录《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一记载:辽时“总京五,府六,州、军、城百五十有六,县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属国六十”。志文各道分计数则为京五,府十二,州、军、城一百六十,县二百一十七。其建置时间最早始于太祖初建契丹国时,最迟为天祚帝天庆六年(1116年)上京升金山为静州,几跨

  • 明亡于万历:谈万历首辅的人生五阶段论,从人到行尸走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万历朝首辅的下场,万历皇帝时期的首辅,历史对万历首辅的评价

    张岱著有史学名著《石匮书》,时人李长祥以为“当今史学,无逾陶庵”。张岱(1597年—1684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史学家,被公认为晚明最有成就的文学家、“晚明小品文集大成者”、“绝代的散文家”。主要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 阿黑麻汗:他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最后一位阻挡俄罗斯崛起的蒙古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成吉思汗是俄罗斯祖先吗,成吉思汗西征俄罗斯

    关于阿黑麻汗的早年生平,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人们只知道他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是黄金家族的成员。直到公元1460年,俄罗斯编年史上才出现阿黑麻汗的名字,在那一年的夏天,阿黑麻汗成为了金帐汗国的第四十二任大汗,不过当时的金帐汗国已经开始分裂和衰亡,正如史学家所说的一样:“汗国大乱,内战不休。”而金帐汗国

  • 锦衣卫的前身:细数明代以前的检查审理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代十大锦衣卫指挥使,明代锦衣卫第一人,明代锦衣卫鼎盛时期

    一、汉代的“诏狱”据《汉书卷一九·表第七上·百官公卿上》载:“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有六丞。尚书……乐府、若卢……东织、西织、东园匠十二官令丞为属官。”其中的若卢就是本文所说的诏狱。长官是若卢狱令,相当于廷尉,主治库兵将相大臣。即使是封侯的大臣,如果触犯汉代法律,也会被被廷尉狱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