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皇权稳固,朱元璋屠杀功臣,李世民手刃至亲,谁更无情?

为皇权稳固,朱元璋屠杀功臣,李世民手刃至亲,谁更无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922 更新时间:2024/2/4 12:20:17

能坐上龙椅本就是天大的难事了,能把龙椅做安稳又是一件难事,古往今来,皇帝为了自己的位置,杀了无数人,皇帝们也很有自知之明,谦称自己寡人,寡人就是指在道德方面有缺陷的人,为寡德之人。为了皇位,任何人都可以杀,父子亲情,夫妻温情,兄弟友情,都可以放弃,自古皇家最无情。

朱元璋为了皇权稳固,对开国功臣大肆屠杀,对那些曾经陪伴自己打天下的老兄弟老部下,朱元璋可谓是心狠手辣,赶尽杀绝,而李世民为了坐得安稳,逼迫自己的父亲退位,杀了自己两个兄弟,还杀了十个侄儿,这两人都是果决狠辣的人,但是这两人都算得上是好皇帝,一边是无情铁血的寡人,一边是温情智慧的皇帝。

朱元璋和李世民是最具代表性的皇帝,可以称得上是皇帝典范,他们既有帝王的铁血手段,也有吹佛天下的春风仁政,政治稳定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从皇帝的角度来看,李世民和朱元璋都没有错,但从为人的角度来看,这两人都是十恶不赦的冷血动物,那到底谁更无情一点呢?谁才是真正的无情铁血帝王呢?

朱元璋是从社会底层爬起来的农民皇帝,朱元璋的崛起靠得是自己的能力,打天下的朱元璋有一股让人信服的王者气概,他的身边聚拢了一大批让后世惊叹的文臣武将,武有常遇春、徐达,文有李善长、刘伯温,此外还有傅友德、沐英李文忠、冯胜、邓愈、汤河、胡大海等等名将,但是这些人中能善终的,要么是早死,要么神志不清,能蹦能跳的人,都被朱元璋杀了。

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朱元璋杀了上万的官员,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就开始杀人,朱标死后,朱元璋开始屠杀。朱元璋是一个恨人,他的信条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赶尽杀绝。既然要杀,就干脆全杀光,胡惟庸被满门抄斩,李善长被满门抄斩,冯胜受猜忌被赐死,子孙不得继承爵位,傅友德什么错都没犯,因为对朱元璋不满,手刃亲子后自尽而亡,就算如此,其家眷也都被发配边疆。

李文忠和沐英都是朱元璋的义子,这两人都死得早,还有徐达、常遇春等人也都是死得早,没有被朱元璋迫害,一个汤和成了残障老人,才侥幸逃得一命。大名鼎鼎的刘伯温获封一个伯爵(公侯伯子男)就算了,洪武十八年刘伯温感冒,朱元璋让刘伯温的死对手胡惟庸给他送药,吃完不久就死了。

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人,大多都没好下场,可见朱元璋是一个十分薄情的人,但是朱元璋对自己的子孙却好得出奇,历朝历代的皇室子孙,就属明朝朱氏子弟待遇最好,为何一个对子女宠爱异常的人,会对自己的老兄弟老部下如此无情呢?实在很矛盾。

李世民的故事就比较简单一点了,李世民唯一的污点就是玄武门之变,李元吉李建成被杀,齐王和太子的儿子也都被杀,李渊被逼让位,齐王妃成了李世民的妃子,杀兄夺嫂,这就是李世民的恶名,但是李世民对自己的部下却很好,不仅十分宽厚,还礼遇异常,魏征原本是太子的部下,最后也得了极大礼遇。

此前秦王府的那些老人们,只有一个侯君集犯了死罪,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竟然去造反,就算如此,李世民也只是杀了侯君集一个人,将他的家人发配到岭南。李世民跟兄弟亲属之间的关系一般,但是对自己部下的感情却很深,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美名流传至今,君臣和睦成为古今典范。

李世民总体上来说还是比朱元璋要好一点的,李世民的胸襟更加开阔,接受能力也比较强,是一个比较随和和宽容,也是一个能听进去意见的皇帝,而朱元璋更相信自己的判断。李世民认为其他的王族对自己有威胁,便建造了十王宅,将皇室子孙都送进去了居住,好吃好喝的供着,就是不让他们沾染政治,而朱元璋认为大臣有威胁,用的方法却是杀个干净。

相比之下,朱元璋更加无情一点,李世民更加大度一点,但两人都是干出一番大事的有作为的皇帝,也都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参考资料:《明史》、《旧唐书》、《资治通鉴》、《新唐书》

更多文章

  • 清官告老还乡,却连回家路费都没有,朱元璋得知后大怒:处以极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告老还乡全过程,朱元璋告老还乡完整视频,朱元璋把清官处以极刑

    在古代,当官和发财往往是相连的两件事情,基本上朝廷正三品以上的大官,几乎每一个都是家财万贯,因此无数的年轻人都想通过科举考试一举成为朝中的达官显贵,从此过上无忧忧虑的富贵生活。但事实上,即使是在古代,如果不贪污的话,当大官也是很难有钱的,毕竟哪怕是宰相,一般一个月也只有百两的俸禄用于生活,更低的官俸

  • 元朝大臣曾建议将这五个姓的汉人杀光,看看你的姓在其中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朝真的杀张王刘李赵五姓人吗,元朝汉人名字,元朝真的下令杀姓朱的吗

    元朝的前身大蒙古国,强悍到可以让世界颤抖,而元朝建立后实行的民族政策却又是无比的变态荒唐和奇葩。比如说将五个姓的汉人杀光。这个荒唐的建议是哪一个蠢货提出来的呢?他的名字叫做伯颜,元朝的一位大臣。在元朝的历史上,一共有三个比较出名的“伯颜”,一个是生活在元朝初年的伯颜,他是元朝的名将,战功赫赫,曾击败

  • 明朝怪事,臣子当着皇帝面打群架,咬死三个人,最下力者得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十大残暴事件,明朝历史上的十大奇案,明朝时期的三大奇案

    明朝时期,一般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和皇帝对话的机会,参加早朝是一件十分严谨的事情,天子目下,皆要规规矩矩,排队和参加早朝的过程中,如果哪个大臣有脚步不稳、随地吐痰、咳嗽等不合规矩的举动,都会被专职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下朝的时候,自然会有相应处罚。明朝时期,在十分讲究规矩的早朝,却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

  • 张士诚干得最后悔的一件事,便是和朱元璋当邻居,太恶心人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士诚为啥败给朱元璋,张士诚为什么不偷袭朱元璋,历史上朱元璋与张士诚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于社会底层,一路摸爬滚打,最终混成了封建社会最大的地主,如此传奇的人生,就算用再多的笔墨,也无法道尽其中的艰险和困苦。如果对元末的历史有所了解,你会发现作为反元起义军领袖的朱元璋,一生之中最大的敌人竟不是元军,而是同为反元势力的其他起义军。从朱元璋占据了南京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了跟江

  • 马未都:司马光砸不了缸,宋代烧不出大缸!结果被一成语打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马未都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完整版,司马光砸缸成语,马未都和历史老师谈司马光砸缸

    说起儿时让人记忆深刻却极具智慧和哲理的故事,那么必然有在小学课本上记载着的这样一件历史上发生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宋代的司马光砸缸,故事讲述的就是年幼的司马光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救出了掉入缸中险些溺水而亡的小伙伴,司马光的智慧令人赞叹,更成为了后世很多人学习的榜样。不过到了如今,这个故事竟然出现了

  • 从《辽史地理志》入手,谈谈辽代“五京”州县人口究竟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辽历史简介,辽宋十六州,辽代地图变迁

    一、《辽史》有关州县人口的记录《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一记载:辽时“总京五,府六,州、军、城百五十有六,县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属国六十”。志文各道分计数则为京五,府十二,州、军、城一百六十,县二百一十七。其建置时间最早始于太祖初建契丹国时,最迟为天祚帝天庆六年(1116年)上京升金山为静州,几跨

  • 明亡于万历:谈万历首辅的人生五阶段论,从人到行尸走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万历朝首辅的下场,万历皇帝时期的首辅,历史对万历首辅的评价

    张岱著有史学名著《石匮书》,时人李长祥以为“当今史学,无逾陶庵”。张岱(1597年—1684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史学家,被公认为晚明最有成就的文学家、“晚明小品文集大成者”、“绝代的散文家”。主要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 阿黑麻汗:他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最后一位阻挡俄罗斯崛起的蒙古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成吉思汗是俄罗斯祖先吗,成吉思汗西征俄罗斯

    关于阿黑麻汗的早年生平,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人们只知道他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是黄金家族的成员。直到公元1460年,俄罗斯编年史上才出现阿黑麻汗的名字,在那一年的夏天,阿黑麻汗成为了金帐汗国的第四十二任大汗,不过当时的金帐汗国已经开始分裂和衰亡,正如史学家所说的一样:“汗国大乱,内战不休。”而金帐汗国

  • 锦衣卫的前身:细数明代以前的检查审理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代十大锦衣卫指挥使,明代锦衣卫第一人,明代锦衣卫鼎盛时期

    一、汉代的“诏狱”据《汉书卷一九·表第七上·百官公卿上》载:“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有六丞。尚书……乐府、若卢……东织、西织、东园匠十二官令丞为属官。”其中的若卢就是本文所说的诏狱。长官是若卢狱令,相当于廷尉,主治库兵将相大臣。即使是封侯的大臣,如果触犯汉代法律,也会被被廷尉狱逮捕。

  • 繁荣的宋代出版业:宋代出书数量之多,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一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代出版业特点,宋代出版业是什么意思,宋代出版业的发展与繁荣

    手工业、商业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反映在出版事业上,就是著作种类的增多,出版范围的扩大,装帧设计的精致和印刷技术的发达。特别是宋朝印刷术和造纸术的迅速发展,给出版事业的繁荣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一、宋代兴旺的出版业和发达的文化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末唐初,逐步普及于唐末,迅速发展于两宋,特别是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