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都反对曹操加官进爵,为何荀彧身死,而夏侯惇却荣宠不衰

同样都反对曹操加官进爵,为何荀彧身死,而夏侯惇却荣宠不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474 更新时间:2024/1/3 18:11:14

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里,荀彧夏侯惇可谓文臣武将中的领军人物。初平元年(190),“太祖行奋武将军,以(夏侯)惇为司马”;初平二年,荀彧从袁绍账下投归曹操“以为司马”,此后的岁月里,这两人长期担负留守根据地、主持全面工作的重任。官渡之战,荀彧留守许昌,鼓励曹操坚守到底,“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最后终于熬到许攸献策火烧乌巢、大破袁军;赤壁之战,夏侯惇留守邺城,坐镇北方四州,使得惨败而归的曹操依然立于不败之地。

因反对曹操加九锡,荀彧的下场凄惨

荀彧不仅是曹操的儿女亲家,更是其帐下最为重要的谋士,运筹帷幄,为其制定军事和发展战略。建安元年,曹操曾向献帝上表,为荀彧请封万岁亭侯,《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裴注引《彧别传》有云:“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勋”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为荀彧请增邑千户,为两千户,并上表曰:“彧之二策,以亡为存,以祸致福,谋殊功异,臣所不及也。”

由此可见,荀彧在曹操阵营的作用与功绩远非其他人可比,但一切都在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发生了改变。当时,担任司空祭酒的董昭向曹操提议恢复古代的五等爵制度,还建议曹操进爵国公,加九锡。对于这件有碍臣节的事情,荀彧坚决反对,“(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从此,荀彧在曹操面前宠信大减,其文臣领袖的地位也逐渐被陈群等人所取代,不久就郁郁而终。甚至有记载称:“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

虽然拒绝魏官号,但夏侯惇依然被曹操看重

夏侯惇与荀彧一样,也反对曹操加九锡。《三国志》记载:“时诸将皆受魏官号,惇独汉官,乃上疏自陈不当不臣之礼……惇固请,乃拜为前将军。”虽然如此,但夏侯惇的命运却远远要好过荀彧。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夏侯惇督二十六军屯兵扬州以防卫孙权,曹操赐予能歌善舞的乐伎艺伎,并下令道:“魏绛凭着与戎修好的功劳尚且能够享受钟磬之乐,何况将军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趁着关羽身死而进军荆州,召夏侯惇同车,不经通传可自由进入其卧室。

那么,同样都是反对其加官进爵的心腹重臣,为何荀彧要付出交权殒命的代价,而夏侯惇却始终荣宠不衰呢?这就要从两人的身份来考虑:从曹操起兵开始,长期在谯沛和汝颍地区作战,并招揽两地人才辅佐自己,逐渐在其麾下形成了两大政治集团:

汝颍集团,主要是汝颍地区的世家大族人员组成,领袖就是荀彧。随着荀彧在曹魏集团中的权力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其在该集团中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荀彧此番反对曹操加九锡,必定会影响该集团和汝颍地区的世家大族的人心向背,搞不好还会造成曹魏政权内部的分裂,让一部分势力投效到汉献帝麾下。因此,曹操必然要采取行动。

谯沛集团,虽然掌握了曹魏政权的主要军事力量,夏侯惇也是该集团中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但该集团的主要成员都是曹操的亲族,其他重要人物如曹仁曹洪曹休等人虽敬重夏侯惇,却更为曹操马首是瞻,曹洪甚至认为“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对于这些高级将领,即便夏侯惇哪天造反,也绝不会有人响应,因此曹操根本用不着刻意打压。

更多文章

  • 老师不会告诉,历史上的诸葛亮,其实是一位富二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历史上真实事迹,女网红老师黑诸葛亮,历史上诸葛亮真有此人吗

    看到“布衣”、“躬耕”这些词,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这哥们儿就是个农民。但事实上,诸葛亮可不是什么“山野村夫”,他说自己是区区一介布衣,只是谦虚恭敬的说法而已。诸葛氏家族从秦汉时期便是“将门世家”。诸葛亮的祖上并不姓“诸葛”,而是姓“葛”,秦朝末年,起义军首领陈胜麾下第一大将葛婴,便是诸葛亮的“老祖宗”

  • 三国“大胃王”排行榜,张飞和关羽联手竟都比不过年过七旬的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中魏国人谁最能吃,关羽vs张飞,三国演义最能吃的人是谁

    可在这历史长河里,究竟谁才是最能“吃”的那一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国里的“大胃王”到底是何方神圣吧!既然提到了大胃王,那就肯定少不了屠夫出身的张飞了,本就以宰杀牛羊为生的他,自然也会知道怎么品尝牛羊。所以张飞不仅仅是个屠夫,在吃方面也绝对是三国美食界的“扛把子”。相传,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

  • 东汉末年四国并存,为何罗贯中只叙述三国,究竟哪国被忽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为什么把三国演义认定为罗贯中,罗贯中怎么记载这么多三国演义,罗贯中是怎么知道三国的

    提到东汉末年,大多数人会想起那个群雄割据的时代。真可谓浪花淘尽英雄,忠肝义胆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三顾茅庐的刘备,乱世奸雄的曹操,草船借箭的诸葛亮......这些脍炙人口的人物和故事更是作为教材的课文。但无论是人物还是情节,我们所知道的,都是建立在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基础上,好像那个时期的分裂只有魏蜀吴。

  • 关羽驻守荆州责任重大,刘备为何不配备多一点兵马给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如何才能守住荆州,刘备是否怨过关羽丢荆州知乎,关羽降曹后刘备给关羽写信内容

    关羽驻守荆州手下有多少兵力呢?这个不好统计,不过可以知道的是刘备入川之时带走了相当一部分兵马,《三国志 先主传》记载:“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这是第一次分兵;诸葛亮和张飞赵云前去支援刘备又带走了一部分人马,同样是《三国志 先主传》:“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

  • 关羽挂印封金后,为何还一直自称汉寿亭侯?可能有三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挂印封金投奔谁,正史上关羽被谁封为汉寿亭侯,关羽为什么叫汉寿亭侯

    按说关羽多骄傲一人,既然把汉寿亭侯印都还给了曹操,按理说关羽应该是不会再沿用和自称汉寿亭侯了,但是奇怪的是,不仅关羽还一直沿用和自称汉寿亭侯,而且也没接受刘备对他的册封(关于这点可以从关羽至死以及刘备在位时他的爵位一直是汉献帝封的汉寿亭侯可以看出来,与此对比的是张飞在刘备拿下荆州后就被刘备封为新亭侯

  • 三国六大单挑王:赵云榜上无名,关羽有一点不如许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赵云打得过许褚吗,关羽赵云许褚,三国历史上赵云的排名

    许褚许褚在三国二十四名将榜中排在黄忠之后位居第八,武力算不上是最顶尖的,但是许褚有一项纪录无人可及:那就是他和名将之间的单挑次数最多,不仅如此,他和三国武力最强的前六名都交过手,这在三国名将里面许褚是唯一的一个。许褚的第一场单挑就是和典韦的两大猛汉的对决,两人从上午打到黄昏;濮阳之战曹操六大猛将围殴

  • 张辽乐进李典三人关系不和睦,为何曹操还要让他们搭档守合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辽乐进李典三人关系,李典张辽,李典与张辽的矛盾

    第一,三人虽然不和,但是这种不和只是个人私怨,和品德无关:史称李典有长者之风,“不与诸将争功”,张辽和乐进也不会在后面说是非搞小动作,这种不和是摆在桌面上的不和,当危机来临之前,三人可以忘却私怨,反而可以精诚团结,《三国志》记载孙权进攻合肥之时,”辽恐其不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

  • 襄樊之战:三国时期的重要转折点,孙权偷袭荆州重挫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孙权对襄樊的评价,三国时期的襄樊之战与江陵之战,荆州最后是刘备的还是孙权的

    关羽为什么北伐?记者:请问一下,您为什么要北伐曹操?关羽:哼,我大哥在汉中击败了曹操,我北伐一下怎么了?再说了,那襄樊的曹仁屡次袭我,我正当自卫都不成?记者:接下来我们连线一下历史学者,看看学者怎么看待关羽北伐。历史学者:首先在史书中关羽确实没有提及为什么北伐,后世学者都是在猜测他为什么北伐,包括我

  • 刘邦李渊不到七年统一天下,为何穷尽一生的曹操却仅仅三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同样面对乱世,但所谓的乱世还是有着显著的区别的,天下大乱就如同是一场吃鸡游戏,在这个游戏过程中能够笑到最后只有一个人,而刘邦、李渊两人前期并没有过多的卷入厮杀之中,反而是慢慢的积聚自己的实力,等到之后对手数量大大的削减之后,此时刘邦、李渊的“装备”也已经成神。此时他们出现,不需要打败每一个敌人,

  • 三国时期,曹操账下的第一谋士不是郭嘉,而是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手下第一谋士郭嘉,曹操和郭嘉对话视频,曹操三大谋士郭嘉

    我们知道,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一大枭雄,他手下人才济济,说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一点也不为过,比如武将有天人之称的曹仁、 精忠救主的曹洪 、虎豹骑统领者曹纯、独眼将军夏侯惇,虎步关右夏侯渊,抗蜀名将曹真等,谋士有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等,随便哪一个都是一个人物,但要说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我认为非荀彧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