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挂印封金后,为何还一直自称汉寿亭侯?可能有三个原因

关羽挂印封金后,为何还一直自称汉寿亭侯?可能有三个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285 更新时间:2024/1/5 12:10:44

按说关羽多骄傲一人,既然把汉寿亭侯印都还给了曹操,按理说关羽应该是不会再沿用和自称汉寿亭侯了,但是奇怪的是,不仅关羽还一直沿用和自称汉寿亭侯,而且也没接受刘备对他的册封(关于这点可以从关羽至死以及刘备在位时他的爵位一直是汉献帝封的汉寿亭侯可以看出来,与此对比的是张飞在刘备拿下荆州后就被刘备封为新亭侯,刘备称帝后又被封为级别更高的西乡侯),可见关羽对汉寿亭侯这个爵位是非常看重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关羽一直堂而皇之的沿用和自称汉寿亭侯?可能有三个原因,我们分析下。

第一,关羽挂印封金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正史比如《三国志》中对此并没有提及,“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从中可以看出来,《三国志》中只说关羽“封其所赐”就是说”封金“有这么回事,”挂印“没有;既然没提及”挂印“那就有相当可能关羽没有把汉寿亭侯这个爵位印章还给曹操,那他当然可以一直沿用和自称。

第二,在对待关羽离去这件事情上,曹操是少有的大度,演义中的说法说是:操曰“吾昔已许之,岂可失信!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还亲自去给关羽送行“更以路费征袍赠之,使为后日记念”;这还不算,曹操怕沿途守将为难关羽,在张辽的提醒下还送通关文牒给关羽,即使是《三国志》对此的说法和演义也是难得的一致“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在这件事情上,曹操对关羽可谓是仁至义尽的。

既然关羽离去都没有为难他,曹操又何惜一汉寿亭侯印乎?所以,即使关羽“挂印”而去,曹操也有相当大的可能把汉寿亭侯印还给了关羽:要么是张辽送通关文牒时一起还的,要么就是日后差人送还给关羽的。

第三,关羽心向汉室,这是毋庸置疑的,在他的心目中也许自己大哥的地位也未必能比得上他对汉室的忠心,汉寿亭侯是汉献帝封给他的,而不是曹操赐给他的,他当初投降曹操约法三事中其中就有一项“降汉不降曹”,虽然汉献帝被曹操架空,但是关羽心中分得很清楚印即使不在了,但也不能改变他是汉献帝亲自赐封的汉寿亭侯这个事实,只要对汉室的忠心还在,印在不在又有什么区别?

关羽一直自称汉寿亭侯至死都没变,其实是表明自己忠于汉室的决心,这一点,刘备也许没留意,也许明白了装糊涂吧。

更多文章

  • 三国六大单挑王:赵云榜上无名,关羽有一点不如许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赵云打得过许褚吗,关羽赵云许褚,三国历史上赵云的排名

    许褚许褚在三国二十四名将榜中排在黄忠之后位居第八,武力算不上是最顶尖的,但是许褚有一项纪录无人可及:那就是他和名将之间的单挑次数最多,不仅如此,他和三国武力最强的前六名都交过手,这在三国名将里面许褚是唯一的一个。许褚的第一场单挑就是和典韦的两大猛汉的对决,两人从上午打到黄昏;濮阳之战曹操六大猛将围殴

  • 张辽乐进李典三人关系不和睦,为何曹操还要让他们搭档守合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辽乐进李典三人关系,李典张辽,李典与张辽的矛盾

    第一,三人虽然不和,但是这种不和只是个人私怨,和品德无关:史称李典有长者之风,“不与诸将争功”,张辽和乐进也不会在后面说是非搞小动作,这种不和是摆在桌面上的不和,当危机来临之前,三人可以忘却私怨,反而可以精诚团结,《三国志》记载孙权进攻合肥之时,”辽恐其不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

  • 襄樊之战:三国时期的重要转折点,孙权偷袭荆州重挫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孙权对襄樊的评价,三国时期的襄樊之战与江陵之战,荆州最后是刘备的还是孙权的

    关羽为什么北伐?记者:请问一下,您为什么要北伐曹操?关羽:哼,我大哥在汉中击败了曹操,我北伐一下怎么了?再说了,那襄樊的曹仁屡次袭我,我正当自卫都不成?记者:接下来我们连线一下历史学者,看看学者怎么看待关羽北伐。历史学者:首先在史书中关羽确实没有提及为什么北伐,后世学者都是在猜测他为什么北伐,包括我

  • 刘邦李渊不到七年统一天下,为何穷尽一生的曹操却仅仅三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同样面对乱世,但所谓的乱世还是有着显著的区别的,天下大乱就如同是一场吃鸡游戏,在这个游戏过程中能够笑到最后只有一个人,而刘邦、李渊两人前期并没有过多的卷入厮杀之中,反而是慢慢的积聚自己的实力,等到之后对手数量大大的削减之后,此时刘邦、李渊的“装备”也已经成神。此时他们出现,不需要打败每一个敌人,

  • 三国时期,曹操账下的第一谋士不是郭嘉,而是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手下第一谋士郭嘉,曹操和郭嘉对话视频,曹操三大谋士郭嘉

    我们知道,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一大枭雄,他手下人才济济,说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一点也不为过,比如武将有天人之称的曹仁、 精忠救主的曹洪 、虎豹骑统领者曹纯、独眼将军夏侯惇,虎步关右夏侯渊,抗蜀名将曹真等,谋士有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等,随便哪一个都是一个人物,但要说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我认为非荀彧莫属

  • 袁绍、袁术本是亲兄弟,却因为利益反目成仇,最终曹操成了破局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打袁术全过程视频,袁术和袁绍为何反目成仇,建安二年曹操战袁术军中无粮

    于是函谷关以东的诸侯,组成联军讨伐董卓。董卓为了避开联军锋芒,将天子向西移驾,前往长安。此时,汉室基本失去了对于关外地区的统御力。在董卓撤往关中后,关外诸侯们各怀异心,为了争夺地盘,成就各自心中的霸业而相互征伐。在关外众多势力中,我们熟悉的曹、孙、刘三家,此时还并不强盛。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当属袁绍和袁

  • 城濮之战:晋的四国联军以毁灭性的打击,将楚的三国联军击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宋成公仍不愿低头,于是次年冬季,楚成王率领陈、蔡、郑、许等联军包围宋都商丘;宋成公派大司马公孙固向晋国求援。晋文公对此事考虑再三。正在犹豫不定时,重臣们发挥了坚定信心的作用:首先是先轸认为:“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则针对远道驰援之不利,想出了“攻其所必救”——调动楚军北上,从而改

  • 曹操为了鼓舞士气,发明了一个成语,现在经常被老人挂在嘴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士气成语,历史上关于曹操的历史故事成语

    我们在古代影视剧中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刚进宫的宫女被东西砸到,呻吟了一声疼死了,结果被掌事姑姑连连掌嘴,可见说死字是非常不吉利的,尤其是在宫中,失言的下场很可能是掉了脑袋,那么在古代人们涉及到死这个事通常都怎么委婉表达的呢?原来是只能意会的,不过在东汉之后,曹操发明的一个成语让人们说起死亡也不避讳了

  • 历史上刘禅的投降,其实并无过错!秘密终于被说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投降后又活了多少年,刘禅投降背后的原因,刘禅投降之谜

    请输入图片描述还是回到曹魏灭蜀之战上来。邓艾冒险深入到蜀汉腹心成都平原时,因为翻越阴平险道时需披荆斩棘、穿越七百里渺无人烟的崎岖山路,最险峻之处甚至要“攀木缘崖”才能通过,可想战马和攻城所用的大型器械是无法携带的,即便他直捣成都,若想一举攻下城池,必须有比守城兵力多数倍的力量才行。成都是蜀汉核心,刘

  • 汉文帝,是对底层人民最友好的封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是主观意愿上的,而历史告诉我们,好心却可能办坏事。公元前157年夏,阴历六月初一,汉文帝崩于未央宫,自公元前180年继位,至此,凡23年。这23年间,他有遗憾。比如,虽竭力通过和亲送礼来保持与匈奴的和平,但野蛮落后的匈奴部族,并不太把和约当回事儿。三次大规模入侵,不计其数的小规模骚扰,给汉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