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老师不会告诉,历史上的诸葛亮,其实是一位富二代

老师不会告诉,历史上的诸葛亮,其实是一位富二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499 更新时间:2024/2/6 17:06:57

看到“布衣”、“躬耕”这些词,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这哥们儿就是个农民。

但事实上,诸葛亮可不是什么“山野村夫”,他说自己是区区一介布衣,只是谦虚恭敬的说法而已。诸葛氏家族从秦汉时期便是“将门世家”。

诸葛亮的祖上并不姓“诸葛”,而是姓“葛”,秦朝末年,起义军首领陈胜麾下第一大将葛婴,便是诸葛亮的“老祖宗”。

葛婴不仅能征善战,而且还多谋善策,称的上是一位文武全才,在抗击暴秦的多次战役中,屡次立下战功。西汉时期,汉文帝感念葛婴生前的功劳,封葛婴后代为“诸县侯”,世世代代管理诸县。

诸葛氏家族不仅有世袭的官职,还有封地、田产,说是“地主”也不为过。 葛氏后人沈沐皇恩,感激涕零,为表忠诚,葛氏后人将姓氏与诸县相结合,改姓为“诸葛”。

诸葛亮辅佐刘备复兴汉室,可能就是因为祖上忠于汉室的高尚情怀。汉元帝时期,诸葛氏家族这座不平凡的鸡窝中飞出了一只光芒耀眼的金凤凰,这个人就是诸葛丰

诸葛丰因其品行优秀,才学渊博,被贵族举荐到朝中做官,步入仕途都诸葛丰如鱼得水,将官做到了司隶校尉(相当于美国FBI调查局局长)。

可惜诸葛丰的为人太过于正直,得罪了不少朝中贵胄,最后因为敢言直箴而触怒了皇帝,被革职贬官,遣回老家。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诸葛丰在官场上如鱼得水的几年光阴,为诸葛氏家族打下了之后崛起的基础。

东汉末年,诸葛珪爬上了济南市市长的位子(泰山郡郡丞),请记住诸葛珪这个名字,因为他就是诸葛亮的父亲。

诸葛珪的弟弟诸葛玄在刘表手下做官,吃的也是皇粮,诸葛珪英年早逝后,诸葛玄带着三个小侄子诸葛亮、诸葛瑾诸葛均和两个侄女投奔了袁术,发现袁术不靠谱,又辗转回刘表身边。

诸葛玄是一位十分有远见的人,他培养诸葛亮成才,又将两个侄女分别嫁给荆州两大豪门蒯氏家族、和庞氏家族作太奶奶(诸葛亮那么帅,他的姐姐妹妹也不会差的)。如此一来,诸葛氏家族在东汉末年这个动荡时期,便稳定的生存了下来。

纵观诸葛亮的家族史,祖上是反秦名将、诸县侯、国家安全局局长。父亲是济南市市长、叔叔是荆州太守刘表的心腹、姐姐妹妹是荆州两大豪门的女主人。此外,诸葛亮的妻子是黄承彥的女儿黄月英

黄承彥不仅是名士,也是荆州大族出身。其更和襄阳蔡家渊源很深。黄承彦的岳父,出自襄阳蔡家,此外,黄承彦的岳父,是刘表麾下将领蔡瑁的父亲。

由此可见诸葛亮在荆州的关系网有多密?

诸葛亮简直就是一位根正苗红的官二代,而且诸葛亮所居住的茅庐占地250亩(位于襄阳隆中风景区)。人家要房有房,要地有地,要家世有家世,如果说诸葛亮是“山野村夫”,那么我可能只配当个神农架野人了……

不然,你以为刘备怎么会找上素未蒙面的诸葛亮?

当年刘备找上他出了仰仗其才能外,更是看中了其身份,想通过他来打开在荆州的关系网。

当然了,诸葛家最厉害还是在诸葛亮这一代,他们家一门三杰。时值三国乱世,魏蜀吴三分天下,诸葛氏三兄弟分仕三国,诸葛亮在蜀国当丞相、诸葛谨在吴国当大将军,诸葛诞在魏国任征东大将军。时称:“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史书称之为:“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

所谓狡兔三窟,不过如此,称其为三国第一望族,也不为过啊!

更多文章

  • 三国“大胃王”排行榜,张飞和关羽联手竟都比不过年过七旬的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中魏国人谁最能吃,关羽vs张飞,三国演义最能吃的人是谁

    可在这历史长河里,究竟谁才是最能“吃”的那一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国里的“大胃王”到底是何方神圣吧!既然提到了大胃王,那就肯定少不了屠夫出身的张飞了,本就以宰杀牛羊为生的他,自然也会知道怎么品尝牛羊。所以张飞不仅仅是个屠夫,在吃方面也绝对是三国美食界的“扛把子”。相传,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

  • 东汉末年四国并存,为何罗贯中只叙述三国,究竟哪国被忽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为什么把三国演义认定为罗贯中,罗贯中怎么记载这么多三国演义,罗贯中是怎么知道三国的

    提到东汉末年,大多数人会想起那个群雄割据的时代。真可谓浪花淘尽英雄,忠肝义胆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三顾茅庐的刘备,乱世奸雄的曹操,草船借箭的诸葛亮......这些脍炙人口的人物和故事更是作为教材的课文。但无论是人物还是情节,我们所知道的,都是建立在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基础上,好像那个时期的分裂只有魏蜀吴。

  • 关羽驻守荆州责任重大,刘备为何不配备多一点兵马给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如何才能守住荆州,刘备是否怨过关羽丢荆州知乎,关羽降曹后刘备给关羽写信内容

    关羽驻守荆州手下有多少兵力呢?这个不好统计,不过可以知道的是刘备入川之时带走了相当一部分兵马,《三国志 先主传》记载:“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这是第一次分兵;诸葛亮和张飞赵云前去支援刘备又带走了一部分人马,同样是《三国志 先主传》:“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

  • 关羽挂印封金后,为何还一直自称汉寿亭侯?可能有三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挂印封金投奔谁,正史上关羽被谁封为汉寿亭侯,关羽为什么叫汉寿亭侯

    按说关羽多骄傲一人,既然把汉寿亭侯印都还给了曹操,按理说关羽应该是不会再沿用和自称汉寿亭侯了,但是奇怪的是,不仅关羽还一直沿用和自称汉寿亭侯,而且也没接受刘备对他的册封(关于这点可以从关羽至死以及刘备在位时他的爵位一直是汉献帝封的汉寿亭侯可以看出来,与此对比的是张飞在刘备拿下荆州后就被刘备封为新亭侯

  • 三国六大单挑王:赵云榜上无名,关羽有一点不如许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赵云打得过许褚吗,关羽赵云许褚,三国历史上赵云的排名

    许褚许褚在三国二十四名将榜中排在黄忠之后位居第八,武力算不上是最顶尖的,但是许褚有一项纪录无人可及:那就是他和名将之间的单挑次数最多,不仅如此,他和三国武力最强的前六名都交过手,这在三国名将里面许褚是唯一的一个。许褚的第一场单挑就是和典韦的两大猛汉的对决,两人从上午打到黄昏;濮阳之战曹操六大猛将围殴

  • 张辽乐进李典三人关系不和睦,为何曹操还要让他们搭档守合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辽乐进李典三人关系,李典张辽,李典与张辽的矛盾

    第一,三人虽然不和,但是这种不和只是个人私怨,和品德无关:史称李典有长者之风,“不与诸将争功”,张辽和乐进也不会在后面说是非搞小动作,这种不和是摆在桌面上的不和,当危机来临之前,三人可以忘却私怨,反而可以精诚团结,《三国志》记载孙权进攻合肥之时,”辽恐其不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

  • 襄樊之战:三国时期的重要转折点,孙权偷袭荆州重挫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孙权对襄樊的评价,三国时期的襄樊之战与江陵之战,荆州最后是刘备的还是孙权的

    关羽为什么北伐?记者:请问一下,您为什么要北伐曹操?关羽:哼,我大哥在汉中击败了曹操,我北伐一下怎么了?再说了,那襄樊的曹仁屡次袭我,我正当自卫都不成?记者:接下来我们连线一下历史学者,看看学者怎么看待关羽北伐。历史学者:首先在史书中关羽确实没有提及为什么北伐,后世学者都是在猜测他为什么北伐,包括我

  • 刘邦李渊不到七年统一天下,为何穷尽一生的曹操却仅仅三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同样面对乱世,但所谓的乱世还是有着显著的区别的,天下大乱就如同是一场吃鸡游戏,在这个游戏过程中能够笑到最后只有一个人,而刘邦、李渊两人前期并没有过多的卷入厮杀之中,反而是慢慢的积聚自己的实力,等到之后对手数量大大的削减之后,此时刘邦、李渊的“装备”也已经成神。此时他们出现,不需要打败每一个敌人,

  • 三国时期,曹操账下的第一谋士不是郭嘉,而是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手下第一谋士郭嘉,曹操和郭嘉对话视频,曹操三大谋士郭嘉

    我们知道,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一大枭雄,他手下人才济济,说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一点也不为过,比如武将有天人之称的曹仁、 精忠救主的曹洪 、虎豹骑统领者曹纯、独眼将军夏侯惇,虎步关右夏侯渊,抗蜀名将曹真等,谋士有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等,随便哪一个都是一个人物,但要说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我认为非荀彧莫属

  • 袁绍、袁术本是亲兄弟,却因为利益反目成仇,最终曹操成了破局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打袁术全过程视频,袁术和袁绍为何反目成仇,建安二年曹操战袁术军中无粮

    于是函谷关以东的诸侯,组成联军讨伐董卓。董卓为了避开联军锋芒,将天子向西移驾,前往长安。此时,汉室基本失去了对于关外地区的统御力。在董卓撤往关中后,关外诸侯们各怀异心,为了争夺地盘,成就各自心中的霸业而相互征伐。在关外众多势力中,我们熟悉的曹、孙、刘三家,此时还并不强盛。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当属袁绍和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