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这历史长河里,究竟谁才是最能“吃”的那一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国里的“大胃王”到底是何方神圣吧!
既然提到了大胃王,那就肯定少不了屠夫出身的张飞了,本就以宰杀牛羊为生的他,自然也会知道怎么品尝牛羊。所以张飞不仅仅是个屠夫,在吃方面也绝对是三国美食界的“扛把子”。相传,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时,张飞曾做了32斤酱牛肉放在席间,但仅他自己一人,就吃下了18斤之多!
后来张飞在带兵打仗之后,胃口更是直线飙升,据众多野史记载,当时的张飞一顿饭能吃十斤肉,能喝酒数坛,遇到熟人或者心情舒畅时,更是可以吃上整整一天,食量惊人。
不过,张飞的好胃口却也成就了他勇冠三军的战力,相比之下,同为桃园兄弟的关羽似乎并不那么喜欢“吃”,在我们的印象中,他更多时候只是安安静静的看个《春秋》,有事没事捋捋胡子看看风景,给人一种文质彬彬却还又武力超群的感觉。但是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我们却会惊讶地发现,其实关羽也是一位能吃的胖子!
在《三国演义》中第一次写关羽体型时,是这样说的:“刘备与张飞入酒店中饮酒,见一大汉入店门坐下。”那么据罗贯中的描述,“身材魁梧的大汉”便指代关羽是一位很有力量的胖子,再加上关羽的青龙刀更是有足足82斤重,如果关羽自身没有足够的重量来做制衡,恐怕就不是人舞刀,而是刀甩人了。
而关羽的能吃也表现在了各种宴会上,虽然罗贯中对刘备张飞吃饭时的样子描述较多,但对于关羽的描述,却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一个模样,这也就意味着在刘备张飞早都吃好喝足之后,关羽才进入“刚刚开始”的这种境界,大胃王无疑了。
更有传言,刘关张三人在袁术的大营中蹭饭的那几天,更是直接把给前线供给的粮草都吃得不足了,这才导致了孙坚的大败……
在关羽投降曹操的那些日子里,曹操为养活这位“武圣”,更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伺候关羽,却从未见关羽吃腻过。只不过关羽的战马却是一天不如一天,直到曹操问及,才肯承认自己吃的太胖,回答道“贱躯颇重,马不能载,因此常瘦”。
由此可见,关羽若没有一个好胃口,怎能提的动他的青龙刀?又怎能在千万豪杰中担负起“武圣”的名号呢?
武将整天舞刀弄枪,胃口大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对于那些整日坐而论道的谋臣来说,胃口大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下面我们就来请出其中的代表人物,三国中笑到最后的谋士——司马懿来为我们解答一下吧。
你们吃山珍海味,我来吞三国日月。
在三国后期与诸葛亮的对峙中,司马懿很是注重自己的健康饮食,因为他深知“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健康”,因此每天都在调理饮食,放松心情。就连蜀军在阵前大骂司马懿,许褚听了都气得火冒三丈之时,司马懿依旧淡定的吃肉品酒,很是快活,到后来甚至派人打听起诸葛亮的饮食来,借此判断他的身体状况,以做下一步的计划。
司马懿的饭量相对于每天都要消耗极大体能的武将来说虽不能比,但是他吃掉的却比任何人都多,试问,能够将整个天下都吃下的人,在三国之中又有几人呢?
司马懿在三国后期活到了73岁之久,这在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的三国时期可谓是相当长寿了,而这样的结果,自然也和他的胃口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样看来,只有司马懿才算是三国时期名副其实的大胃王,不仅吃到了最后,还吃的最多!
好了,以上就是我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全部内容啦,如果大家想了解三国历史,或者还想知道关于三国杀名将传的最新资讯,欢迎点个关注哦!谢谢大家,我们下期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