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挽救大明的徐阶不在“明朝廿四臣”之列?

为何挽救大明的徐阶不在“明朝廿四臣”之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689 更新时间:2024/1/7 3:45:08

徐阶

这里面有开国功臣、有中兴之臣,有内阁首辅、有封疆大吏,甚至还有大奸大恶的严嵩、魏忠贤、刘瑾之流,但是仔细观察却发现没有铲除严嵩,挽救大明于既倒的中兴名臣徐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且听分解!

相权威胁皇权,皇帝不乐意

朱元璋为了将大权独揽一身,借助“胡惟庸案”一举废除了丞相制。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一个人说了算。不利之处就是少了一个为皇帝分忧的人,皇帝事必躬亲,每天累到吐血,朱元璋、朱棣父子二人半生戎马箜篌,练就了过人的体魄,大权独揽可以一把抓,但是到了子孙后代从小养尊处优,就有点吃不消了,于是,为皇帝分忧的内阁就出现了。实际职能和宰相差不多,虽然有首辅、次辅好几个人,但是终究还是首辅说了算。

到了后来,皇帝感觉内阁办事靠谱,完全替他分了忧,皇帝不用累得半死,国家机器也能正常运转,于是,皇帝自己也乐的清闲,一心扑到了自己的“业余爱好”上,比如炼丹、淫乐、做木工、玩豹子、斗蟋蟀等等,甚至到了嘉靖皇帝竟然创造了二十年不上朝的吉尼斯纪录。这样一来,皇权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相权则一天天的膨胀。到了嘉靖时期,严嵩父子一手遮天肆意妄为,后来徐阶扳倒严嵩之后,成为内阁首辅,同样是权倾朝野,连皇帝的决策都要征求他的意见。

实际上并不是每位皇帝都愿意清闲,明穆宗朱载垕就不是,穆宗皇帝在位时间较短,但是颇有作为。徐阶在帮助铲除严嵩之后,作为内阁首辅同样是大权独揽,独断乾纲,这多少引起朱载垕的不满,但是徐阶苦心经营多年,树大根深难以撼动,最终穆宗皇帝使了个手腕,让自己的老师高拱取而代之。

为人腹黑皮厚,大臣不乐意

在学术领域,徐阶是王阳明的间接弟子,徐阶在十七岁乡试落榜后回乡后,向当时的知县聂豹学习心学,成为心学传人,但是徐阶在后来的官场中则对“心学”有所走偏。徐阶这个人,亦正亦邪,在势利小人眼里他看起来是个正人君子,而在真正的正人君子眼里他则是一个势利小人,他是在王阳明倡导的“心学”上,以此作为理论基础,经过宦海沉浮不断积累实战经验,进而演化成一个厚黑学“鼻祖”式的人物。

当时严嵩专权,徐阶起初不肯依附严嵩,于是严嵩经常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徐阶的处境一度十分危险,于是他改变策略,事事顺着严嵩,从不与他争执。为了得到他的信任,还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同时,徐阶向嘉靖帝靠拢,专门挑皇帝喜欢的话说,终于讨得嘉靖帝的喜欢。后来他密奏他的好友咸宁侯仇鸾罪状,使嘉靖帝杀掉仇鸾,得到皇上的信任,加太子太师头衔,地位进一步提高。为了升官曲意逢迎大奸臣严嵩,为了功名刻意讨好嘉靖皇帝,为朝中大臣所不齿,而为了取得皇帝的信任密奏嘉靖处死好友仇鸾,更是让他们觉得他心狠手辣、六亲不认。

纵子与民争利,百姓不乐意

徐阶是人松江府人,也就是今天的上海人。徐阶在位期间,处事圆滑,对于朝廷的政权统治起了大作用,挽救大明王朝,而且一贯喜欢以谦谦君子的“清流”自居,自己好名大于好利,但是他虽然自己少有贪腐的劣迹,但是他对自己的儿子们以及身边人过于放纵,实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了身居高位以利其家的目的。

在老百姓的眼中,判断一个官员是好是坏,往往有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是属于清官还是贪官,很显然,在老百姓眼中徐阶属于后者,尽管他于国家于朝廷贡献突出,老百姓暂时还关注不到那上头。朱国祯曾这样评价徐阶:“徐在事久家富,传言有田十八万亩,诸子嗜利,奴仆多藉势纵横。” 徐阶退休回家后,自己的子弟横行乡里,大量购置田产,徐家占地多达二十四万亩,加上他的子弟、家奴为非作歹。应天巡抚海瑞、兵宪蔡国熙秉公办案,惩治了他的家人。徐阶用三万两黄金贿赂给事戴凤翔,又通过张居正命令给事陈三谟罢免了海瑞和蔡国熙,不过最终还是落得家破人亡。

不过,徐阶的历史功绩也不能随意抹去。一是借机命御史参劾,终使严嵩罢官,其子严世蕃谪戍。二是在任首辅期间,慧眼识珠,一眼相中张居正并提拔次辅,将来再次挽救大明王朝。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什么要诛杀开国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真的诛杀功臣了吗,朱元璋为何会诛杀功臣,明史朱元璋的隐忍诛杀功臣

    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残暴统治,打败各路军阀一统天下,建立明朝。1370年,朱元璋对当年追随自己的文臣武将论功行赏,分封了6公28侯2伯总计36位功臣。但在不久之后便爆发了“胡蓝案”、“蓝玉案”等事件,这些功臣却被朱元璋诛杀殆尽,仅剩徐达、沐英、郭英、汤和等人得以善终。朱元璋为什么要

  • 朱元璋效仿秦始皇,狠招制服云南,该地割据600年后永归中华版图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征战的地图,朱元璋一统天下后的地图,朱元璋夺取天下路线

    到了唐朝时期,云南地区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六诏中的一支买通了唐朝的官员,得到了吞并其他部落的机会并且建立了南诏国。但是之后的情况是唐朝统治者所意想不到的,南诏国开始不把唐朝放在眼里。唐玄宗李隆基派了二十万大军攻打南诏,但是云南地区气候不同于中原地区,民风极为彪悍,唐朝大军多数丧命于此地,唐朝的军

  • 赵构杀岳飞,失一旷世良将,换二十年和平,若不杀岳飞是啥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五月,张俊和岳飞一块巡视楚州韩世忠的军队时,张俊暗中和岳飞商量,一块分解韩世忠的军队,被岳飞拒绝了。秦桧又想陷害韩世忠,岳飞再次保全了韩世忠。岳飞回到朝廷后,方俟卨、罗汝楫开始污蔑岳飞在支援淮西的时候停留不前进,主张“放弃山阳”,要求罢免岳飞枢密副使等职务。宋高宗赵构便罢免了岳飞的枢密副使,给岳飞了

  • 朱元璋对太监死看严守,为什么朱棣要违抗父亲的话,选择重用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临死与太监对话,永乐年朱棣的太监总管是谁,为什么说朱元璋不死朱棣不敢反

    朱元璋一直将嫡长子朱标视为下一任继承人,他悉心培养,大力扶持朱标,呕心沥血,可谓操碎了心。所以当朱标英年早逝时,朱元璋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此时他年事已高,虽然可能撒手人寰。在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上,他在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犹豫再三,还是放弃了骁勇善战,酷似自己的朱棣,选择了儒雅正统的皇长孙朱允炆。而朱允炆登基

  • 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明朝四大机构,究竟谁才是老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东厂西厂和锦衣卫,锦衣卫六扇门东厂西厂区别,东厂西厂锦衣卫哪个权力大

    但是中国毕竟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皇帝不可能真的统治到方方面面,于是就需要设置各种机构来加强中央集权,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就是明朝的四大机构,看看它们是如何帮助皇帝加强统治的,而它们之间谁的权力才是最大的呢?锦衣卫、东厂为皇帝服务,权力大到举朝忌惮想必大家都看过很多提到锦衣卫和东厂的影视作品,对锦衣

  • 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2位能臣,一个让朱棣害怕,一个让姚广孝忌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的大臣,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哪三个人,朱元璋死后给朱允炆留下的班底

    这场战争使得藩王朱棣登上皇位,也让作为皇帝的朱允炆被迫落荒而逃。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作为皇帝朱允炆,可以落荒而逃,作为朱允炆的大臣们,他们却不能跟随朱允炆一起离开。毕竟朱允炆使的是诈死之计,许多大臣只能继续效忠朱棣。那朱允炆究竟留下了什么样的臣子呢?其实当时朱允炆曾有两位朱元璋留下的能臣,一位让朱棣

  • 朱元璋大杀功臣,刘伯温凭一首诗保住性命,现在此诗几乎人人会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临死时说刘伯温,刘伯温评价朱元璋的诗,朱元璋与刘伯温的真实关系

    刘伯温就是其中一个,对于这个名字我们一定感到很熟悉,刘伯温在历史中也非常的有名,我们也听说过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刘伯温作为朱元璋身边的重臣,受到朱元璋的重用,但是因为朱元璋坐上皇位后,变得多疑敏感,也对刘伯温产生了怀疑,渐渐对刘伯温起了杀心,刘伯温知道后,用一首诗保全了自己。01刘伯温受到朱元璋的重用

  • 郑和下西洋带回26个美女,朱棣嫌弃:不要,退货,美女仰天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和下西洋带来的5000件宝贝,关于郑和下西洋过程中的小故事,郑和下西洋带回的女人

    但是朱棣登基之后,因为自己的皇位来路不正,而且他知道当初建文帝以一把火作为障眼法逃出了皇宫,从此销声匿迹,不知去向。所以身在皇位上的朱棣心里很不踏实,害怕建文帝会起兵反扑。所以他派人到全国各地前去秘密搜寻建文帝。后来又听说朱允炆在海外有过出现。所以他便派郑和下西洋前去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同时也是为了向

  • 李自成杀尽吴三桂一家38口,陈圆圆只说了一句话,李自成没有动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自成杀了吴三桂一家,李自成吴三桂恩怨,李自成与陈圆圆的关系

    明末时期的王朝已经差不多是气血已尽了,面对着多方势力的虎视眈眈,崇祯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国势把他逼到去街头算命的地步。当李自成率领众多人马声势浩荡赶到北京城并用最快的速度包围时,崇祯皇帝也是让吴三桂守住关口,在吴三桂快马加鞭赶回来的途中,崇祯也在煤山上吊自杀了。李自成在一点点的吞噬明末的江山,吴三桂

  • 李世民和朱棣都手握重兵,为什么李世民敢造反,而朱棣却不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与朱棣谁厉害,朱棣和李世民谁的功绩最好,朱棣和李世民相差多少年

    第一点原因呢,是我们大家都很容易想到的。就是当时李唐的天下几乎全是靠李世民打下来的,所以李世民有很高的威望。李渊是处于相对弱势的,父弱子强,逼宫成功的可能性极大,所以李世民发动政变,夺得了帝位。但是反观朱棣与朱元璋这对父子,是儿子朱棣强但是老子朱元璋更强。朱元璋可是一手打下了他的江山,这是何等的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