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括葬送四十万士兵,赵王怎么对待他家人,不得不佩服赵母的智慧

赵括葬送四十万士兵,赵王怎么对待他家人,不得不佩服赵母的智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92 更新时间:2024/1/14 13:14:47

[var1]

早先赵国的主将是廉颇,廉颇采取的方法是固守,无论秦军怎么叫阵,他就是不决战。秦国没有办法,使用古往今来都很好用的离间计,说秦国只害怕赵括当主将。结果赵孝成王信以为真,用赵括替代廉颇,酿成最后的惨败。

[var1]

这样看来,赵孝成王似乎很蠢,敌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其实不然,当时的情况远远复杂得多。首先赵括这个人表现得很有才华,谈论兵法,连他父亲赵奢都比不过他。就像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不选老将,偏偏用马谡去抵挡曹魏的援军。因为马谡的理论知识很扎实,或许赵括和马谡一样,只能作为谋士类的人才。

[var1]

其次当时赵国的境况不容乐观。廉颇虽然能够保存实力,但是也吃了一些小败仗。更重要的是,粮草很是缺乏,无法支持双方长期对抗的巨大消耗。也就是说,廉颇作为将军,用固守的方法没有问题,但是赵孝成王作为国君,还要考虑经济生产和后勤保障。赵国耗不起了,必须做出改变。

[var1]

当时赵国还有一些优秀的将领,但是综合来看,赵括看起来是最合适的。首先他是赵国土生土长的官二代,忠诚方面令人放心;其次他有名望,兵法娴熟。不过有两个人最知道他的底细,就是他的父母。赵母听说赵孝成王要换将,连忙劝阻他,说赵括根本不是这块料。

[var1]

原因很简单,不是兵法或者经验什么的,而是兵心。赵奢领兵的时候,和将士的关系特别好,得到财物也赏赐给将士;赵括则不然,士兵简直不敢看他,得到的财物也收入囊中,还每日求田问舍。赵孝成王不听,赵母着急了,害怕赵括失败会连累到自己。赵孝成王承诺不牵连她。果然不出所料,赵括轻敌冒进,被白起包了饺子,葬送四十五万士兵。没过多久,秦军围攻邯郸,幸亏楚国和魏国的救援。虽然赵括给赵国带来灭顶之灾,但是赵孝成王还是信守承诺,留下了赵母。

更多文章

  • 赵国有廉颇和李牧这样的名将,为何最后会被秦国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赵国名将李牧廉颇被谁害死的,赵国李牧是被谁打败的,如果赵国重用李牧能打败秦国吗

    战国时期秦国一直都是很强大的,当时唯一一个可以和秦国相匹敌的国家也就是赵国了。尤其是赵武灵王的时期,他们的实力甚至盖过了秦国。我们都知道战国时期有四大名将,秦国占了两个,一个就是白起,另一个就是王翦。同样赵国也有两个,一个就是廉颇,另一个就是李牧。[var1]赵国鼎盛之时也就是赵武灵王那会儿进行了军

  • 长平之战打了这么久,秦王为何不一开始就派白起对战廉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长平之战白起能一举灭赵吗,长平白起能打败赵军吗,长平之战初期白起

    事实上,有一种情况,是可以避免如今局面的,那就是秦王在一开始就派出白起攻打赵国。然而,历史上秦王却并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var1]猜测一:长平之战能僵持这么久,秦王是没想到的历史节点推进到长平之战这个份上,秦国已经是当时当之无愧的超级强国了。现在,我们习惯于将楚国、齐国和赵国并列为战国时

  • 长平之战之后,赵国精锐损失殆尽,怎样自救得以延命三十多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赵国45万大军葬身长平,长平赵国

    公元前259年的邯郸之战,赵国联合魏国楚国大摆秦军。长平之战后,赵国意识到了灭国的危机,于是一面派人向秦国求和,表示愿意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以求平安,另一方面又派出使者不断地游说其余五国,以求联合抗秦。在使者们的努力下,魏国楚国都相继答应共同出兵对付秦国,赵国于是在国内积极发展生产,重整军备,进行抗秦

  • 长平之战后,赵国精锐损失殆尽,是怎样得以延命三十多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赵国派谁镇守长平三年,长平赵国

    [var1]赵王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长平之战后开始痛定思痛;他经常到村里慰问老人,给烈士家属送温暖。他所做的一切得到了回报,赵国内部空前团结;农业生产也很快恢复。不久后秦王派兵围困邯郸,想要灭赵却发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邯郸城内团结一致,对秦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邯郸被围困多时,虽然暂时与秦军处于

  • 赵括统帅40万大军,断粮46天而不乱,为何被说成纸上谈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的赵括有多可怕,揭秘赵括之死,赵括打仗失败的原因

    [var1]赵括因为在长平之战的大败,而被后人笑成只会纸上谈兵,实战经验不行的将领,这种污名一直延续至今。那么赵括真的只是一位只会空说,不会实战的将领吗?先看下他之前的战绩如何。公元前280年,赵括与父亲赵奢一起攻打齐国的麦丘城,负责守城的是著名的墨家子弟,双方激战多日,但是依旧没能拿下城池。此时赵

  • 长平之战,赵括只是加速了失败的进程成为背锅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长平之战赵括深度分析,长平之战赵括有多悲惨,如何评价长平之战赵括

    [var1]公元前260年,秦国左庶长王龁率兵向上党进攻,赵国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山西高平)。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败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秦军又攻赵军垒壁,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双方僵持多日,赵军损失巨大。廉颇根据敌强己弱、初战失利的形势,决定采取坚守营垒

  • 长平之战的失败并非赵括一人之过,他也有着摆脱不了的罪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长平之战赵括深度分析,长平之战赵括有多悲惨,如何评价长平之战赵括

    [var1]只不过,战争有胜利者,那就有失败者。能成就一个人,自然就会毁掉另一个人!长平之战,成就了白起,而毁掉了当时的赵国!本来,如果赵国坚持一直以来的作战方式,长平之战可能就不会爆发,或者说不会爆发的那么早,其结果可能也会不一样。当时,一开始与秦军对峙的,是赵国著名的将领廉颇,他知晓秦军来势汹汹

  • 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真的是赵括一人的锅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平之战赵国真的有40万军队吗,长平之战赵国真没机会么,赵括兵败长平完整视频

    [var1]战国七雄这几个字虽然大家都很熟悉,但其实到了战国的中后期,有实力的国家也只有秦国、齐国和赵国这三个国家,乐毅破齐以后,齐国也没有了争霸的底气,这个时候赵国刚因为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强大起来,算是山东六国里边唯一可以和秦国抗衡的,赵括的战斗就是和秦军进行的,在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了韩国的野

  • 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为何秦国不灭掉赵国?秦昭襄王怕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长平之战后秦国为何不灭赵国,大秦帝国赵国大战长平

    [var1]众所周知,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中战乱纷争非常严重的时代。那时候中原大地上有7个国家,他们之间互相攻伐,百姓一直都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在战国后期,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就是秦国和赵国了,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以及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国力大增,在攻下巴蜀之地以后,粮食供应得到巨大改善,整个国家的战斗力非常

  • 长平之战时白起如果不死,战国趋势会发生变化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长平之战白起能一举灭赵吗,长平之战后白起能打过赵国吗,长平白起能打败赵军吗

    长平之战时白起坑杀赵国40万大军,以至于赵国的国力陷入了冰点,白起主张现在就进军赵国的邯郸一举歼灭赵国,可是秦昭王听信丞相范睢的蛊惑,认为白起在歼灭赵国之后可能会功高震主,为了防止这件事情发生秦昭王命令白起班师回朝。可是在随后的赔款中赵国却抵死不给,这下惹恼了当时的秦昭王,于是就让白起带兵再次攻打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