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依然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样的书法作品流传于世,虽然达不到国之圣手的水准,但也确实算得上是一流高手。正是因为慈禧这个特长,所以她在还是妃子的时候,就已经替皇帝批阅奏折并且提出意见,等到咸丰皇帝去世以后,成为太后的慈禧就已经开始把控朝政,俨然成为了大清帝国最高级别的掌舵人。
如果说已经把控实权的慈禧做的事情是满足人们与国家的要求,那么她就会是类似于武则天那样的女皇级人物,然而历史学家们公认慈禧与武则天之间差距极为悬殊。原因就是慈禧将大部分的权力都用来满足个人的私欲,将大清帝国在财政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所来之不易的收入,依然率先满足于自己的奢靡生活。
为人们众所周知的一件事情就是,在1894年的时候,慈禧为了自己的六十大寿,能够像康熙、乾隆那样体面而风光。对于负责这个事情的醇亲王给了很大的权限,甚至让他挪用了海军的军费,在颐和园中修筑了大量的景点,以满足这个老年妇人的虚荣贪心,让她看上去还是那一个威武天朝无可冒犯的贵人。
然而当时的大清帝国已经是处于时危国难之中,整个局面岌岌可危,那一年日本海军攻入中国海域。在战事吃紧的情况下,有大臣提议慈禧将原本就是从海军军费挪用而来的银两,不要再修颐和园了,还给海军好去打仗。结果引得慈禧大怒,她发狠说:““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意思就是谁要是让我今天不开心,我就一定要让他一辈子不开心,于是无人再敢提议。
然而事实上慈禧也并没有做到她所说的这句话,因为外国人可不管让不让她开心。在日寇炮火轰鸣声中,金州、大连等东北重城相继沦陷,慈禧终究还是没有在颐和园内过六十大寿,而是躲在紫禁城中过的生日,虽然前方战事吃紧,但慈禧的生日还是极为豪华,一共花费了一千万两白银以上。
一个生日就能够花掉大清帝国一年四分之一税收的慈禧,平时的生活自然也是极为奢侈,那么到底有多奢靡呢?根据太监总管小德张的口述:“宫中一天的费用大致是纹银四万两……”那时候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全部收入也就是几两银子左右而已。
而在甲午海战中,日本方面大显神威的吉野级巡洋舰也就是60万两白银左右,而当时装备一支在世界上排得上号的海军所需要花费的也就是一千五百万左右,也就是说慈禧半个月的日常支出就能够买下一艘巡洋舰,而一年开销就已经能买下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要知道当时北洋海军的投入也就几百万两而已。
后来叶赫那拉氏有后人说,清朝的覆灭与中国的衰落,与慈禧的关系不是很大,她还是做了很多好事的。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