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年间,扬州的女中学生学知识,有技能,健身体——生活很出彩

民国年间,扬州的女中学生学知识,有技能,健身体——生活很出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603 更新时间:2024/1/28 16:39:16

至民国年间,扬州工商业兴盛,商贾如织,教育也随之发展起来,不仅有官办学堂,还出现一批私立学堂,从而促进了境内近代教育的发展。

小编给大家讲述的是:民国年间省立扬州中学女生部的学习生活情况。

(民国时期的省立扬州中学教学大楼很气派)

民国年间,扬州城里不仅拥有数座公办和教会中学,还有省立扬州中女子生活部,这是一个在当时很吸人眼球的办学机构。1937年4月17日,上海著名的《申报》登载了一篇文史文章。文中有一半篇幅讲到扬州中学,又特别点出扬中女子生活部的特色。

同年5月5日和11日,《申报》又分两次以《苏省立扬州中学女子生活部的生活》为题,报道20世纪30年代的扬州中学女子生活部。

转眼间,时光已经流逝了85年,当年的学校这种教育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模式,仍然值得今天的学校所借鉴。

(民国年间《申报》非有名气)

据《申报》介绍:当时的扬州中学面积宽广,校舍轩敞,学生人数达到1300多人。该校素以功课认真,管理严密称著于社会。每年暑期期间,全省各地的学生前来投考者均在二三千人以上,由此可见该校声誉之一斑。

扬州中学开办的女子生活部,是该校的一大特色。女子生活部和学校男生分开,在学校南边另辟地数亩,建起教室和宿舍。女学生的宿舍建造很是简单,均为竹篱茅舍,四周种植着矮矮的柏树和桃、杏等树木,幽静宜人,颇具乡村风情。

(宿舍管理采用家庭模式)

每一幢小平房,中间的两间用做会客室和导师室;平房的两头各有两间卧室,布置的清洁朴雅,窗明几净,后面还有一个储藏室、一个盥洗室。生活设施不失城市文明,很令人艳羡。

这里就是女学生们的家。每个家庭为10人至12人不等,推举一位学生为“家长”。除去上课之外,一切的生活均采取自治方式,没有工役。“家”中一切事务如:各宿舍的布置和淸洁、庭院的洒扫,都亲自动手。大家的一日三餐,材料自己采买,自己烹调,饭菜经济可口。学生们置身在这样的家庭中,和谐生活,环境幽美,充满了融融乐乐的气氛。

(女学生在自习课室学习)

《申报》在文章里说:女学生们认为粗大黝黑是一种美观,埋头工作是一种快乐,吃苦耐劳是一种美德。她们在学校操场上蹦蹦跳跳地做课操,全然忘记了几年前还有着女性足不出户的要求。

记者参观了省立扬州中学女子生活部后,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开始相信教育力量的伟大。女子的能力的确不亚于男子,她们一副壮实的身体,两双粗大的手脚,整天就在泥里、水里、机器上、田园中不停地工作。从早到晚工作,没有一刻休息。无论怎样肮脏的东西她们也会去抓着捏着,怎样重的机器也会去推动着,怎样精细的工作她们也会埋头耐心去做。

这里的女学生们,一个个都具有健壮的筋肉,勤敏的身手,活泼泼的一副笑脸。好像她们不知道什么是疲倦,她们好像忘记了自己是女子。

(女学生们在上手工实践课)

对此,《申报》称赞:这是一种新创的女子生活教育,虽然还在试验期中,但已经表现出了惊人的成绩。这种教育的实施,完全根据于这些女学生们今后生活的需要,如:养成刻苦耐劳的习惯,训练诚恳朴质的态度,锻炼坚强健壮的身体,充实实用的知识,传授独立谋生的技能。

(民国时期扬州中小学均采用上海的课本)

从《申报》的文章里,可以得知,当时的女子教育其目的是在培养身心健全的人,一方面对于家庭事务的熟练,同时走社会后具备独立谋生的技能,使成一个具有独特人格的良好公民。这种教育的内容,是以整个女学生今后生活考虑,着重在公民、家庭和专业三个方面的训练。

其中,公民训练包含道德和知识训练;家庭训练则包含医药、看护、烹调、缝纫、家庭布置等等;实习专业训练更是细分为:缝纫、纺织、制造、培育、商业五科等学课。

(民国女中学生的服饰很有特色)

在扬州中学女子生活部里,学生入校后的第一年,除公民训练外,还要学习家庭事务训练;到了二年级再依照学生各人的兴趣选修一门功课,接受专业训练;到了三年级又另外选择一科作为副科,为将来经营家庭副业的准备。

每科都请一位或数位老师负责指导,各科的设备和内容都很充实。如:纺织方面有小型工厂、缝纫方面有十几台缝衣机和完备的布料、技能方面有西式烤炉和轧面机等设备、培育方面有幼儿园和婴儿培育园、商业方面有生活商店……

(女学生们最喜欢上实践课)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课外便进行实地练习,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各学科还制订出教学进度表,按照步骤实施,组织非常严密。

值得一提的是:扬中女子生活部的学生们,除去学习上述各门功课之外,还要学习养蜂、养兔、养鸡、养猪和牛等等。蜂引自意大利、兔是英国品种、牛来自荷兰、鸡和猪为本地品种。

这是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个人爱好,任意选修一门或几门,为毕业后回到家乡创办副业做好准备。因此参与者众多,女学生们的兴趣特别浓厚。

(女学生在黑板上答题,女老师一旁随时纠错)

值得一提的是:女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由大家选举出来的生活委员会管理。这个委员会分设学术、公民、劳作、休闲、卫生等部门,部门负责人均由师生共同担任,师生之间没有界限,更没有隔膜。

委员会每两周开一次大会,全体女生和女教师出席,会上各部门负责人报告前期工作情况,并提出问题,集合意见,共同解决。

(泛黄的课本透着浓郁书香)

《申报》充满敬意地称赞——

她们在这里紧学习、愉快生活;

她们穿着自己做的衣服,自己织的袜子,吃着亲手烹制的饭菜;

当参观的人们或家长来看望时,她们捧出自制的各色中西点心、一杯自制的牛奶,敬请客人享用;

她们举止有礼,仪态大方。

(女学生们在上体育课)

《申报》在文章最后呼吁:这是一种合理并且值得推广的女子教育模式,是妇女解放的先声。希望这些女学生们学业有成,走出校门后能为社会做贡献,闯出一条女性自立的宽广生活大道。

......

本文即将收笔之际,小编悄悄地问一声:80多年前,扬州女中学生们的这种学习和生活方式,您羡慕吗?

更多文章

  • 和珅去世后,他的后人们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和珅后人都去哪了,和珅死后都在干什么,和珅后人现在怎么样了

    长子是丰绅殷德,乾隆将自己最宠爱的十女固伦和孝公主嫁给了丰绅殷德,而且丰绅殷德这个名字也是乾隆给取的。次子早夭,和珅长女嫁给了康熙第七子惇亲王允佑的孙子贝勒永鋆;次女嫁给了成都将军观成的儿子贵庆。乾隆在世的时候,和珅可以说是满门荣耀。值得一提的是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乾隆为何会将自己最宠爱的固伦和孝公

  • 康熙先后迎娶四对“姐妹花”,是哪四对?他为啥要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一生娶了多少亲姐妹,康熙一共娶了几个妹妹,康熙为什么娶四对姐妹

    虽然古代大多数夫妻都十分恩爱,但在皇室中这一现象却十分罕见,主要原因在于皇帝本人掌控了大量的权力,全天下都是他的个人财产,绝大部分皇帝都会娶许多妃子,他的情感自然也被分散开来。康熙就是这样一位皇帝,他先后娶了四对“姐妹花”,很多人都感到疑惑,那么这些姐妹花分别是何人,康熙又为何要这样做呢? 康熙在

  • 慈禧长得到底多漂亮,嫔妃众多,为什么咸丰皇帝唯独那么喜欢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咸丰皇帝评价慈禧,慈禧不是咸丰小老婆吗,慈禧在咸丰当皇帝多少年

    慈禧17岁入宫,最初被封为兰贵人,18岁被封为懿嫔,21岁晋封为懿妃,22岁被正式册封为懿贵妃。慈禧仅仅用了不到6年的时间,就从地位卑微的秀女,逐步高升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由此可见,慈禧在后宫里的受宠程度,是绝非常人可比的。慈禧是靠什么得到咸丰皇帝宠爱的呢?接下来咱们就仔细来分析一下这个原因。慈禧得

  • 顺治皇帝托孤给四个大臣来辅政,康熙一生文治武功非常显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顺治临终对康熙说的话,顺治死后四大辅政臣怎么样,顺治皇帝对康熙的评价

    顺治一共做了18年皇帝驾崩后第三个儿子玄烨(康熙皇帝)继位是中国历史上当皇帝时间最长共61年;康熙当皇帝最开始国家的权利并没有掌握在他手中,因为一是他还小,再者当时帮助清朝打江山的大臣们威望都很高,手下军队也很强大,所以顺治皇帝在驾崩之前就托孤给四个大臣来辅政:一个是索尼,一个是苏克萨哈,一个是遏必

  • 年羹尧死后,雍正如何处置妻妾儿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怎么处理年羹尧的妻妾的,年羹尧死后雍正处境,年羹尧怎么背叛雍正的

    但是,康熙是一个多疑的帝王,他曾经在太子之争中吃过亏,所以,他对谁都没有信心。所以,他并没有把年羹尧放在眼里。如果年羹尧还有用,他也就忍了。但是,在唐尧触犯了乾隆的逆鳞之后,他却再也无法容忍。因此,年羹尧之命,已成定局。还有年羹尧的妻女,都要受到年羹尧的影响。年羹尧的妻女,康熙是如何处置的?年羹尧如

  • 张作霖崛起之路:自称“绿林学校”毕业,最后因何投靠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作霖出身绿林却为何身居高位,张作霖格局大揭秘,张作霖真实情况

    张作霖的崛起之路可以称之为“神奇”,其实并无神奇之处,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张作霖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当然乱世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张作霖那样,他能成功有许多因素。从不避讳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后,我国便进入民国时期,但最初也称作北洋时期。清朝灭亡后,袁项城就任临时大总统,一直到1928年,此时民

  • 清朝不选海边,或者北方作为避暑之地,为何选择承德作为避暑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承德避暑最佳地点,承德为啥是避暑胜地,承德避暑36景

    今年夏季的酷暑,联想到古代人面对酷暑天气如何纳凉呢?据史料记载,古人自有乘凉的好办法。既有取冰法,也有水降法。清朝入关后,作为一支北方部落建立的王朝,清朝皇室纳凉的地方很多,但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主要纳暑之地。避暑山庄是由康熙所建,一直伴随清朝灭亡。为什么清朝不去海边或者北方找块消夏之地,却把承德作为

  • 安庆保卫战:湘军一战成名,名垂青史,却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安庆保卫战湘军伤亡,安庆战争真实照片,安庆保卫战分析

    而造成战争的原因,除了外国列强势力的入侵,还有的便是国内各个王朝,各种势力间的争斗。哪里有强权,哪里就有反抗,封建统治者们对于人民的压迫成了战争的导火索,一触即发。在我国历史上,曾有着一次起义农民战胜统治者,推翻昏庸的王朝却最终以失败告终的运动,这便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我国也是世界上规模

  • 载沣:清朝最后的掌舵人,大节无亏,反对分裂,怒斥当汉奸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载沣:有书大富贵,无事小神仙 现在而今眼目下,这专家实在是太多了,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今天的专家这样说,明天的专家那般言,不是弄得来听众们是一头雾水,就是无所适从,比如说,“最好少用空调,实在不行就用扇子”,这真可谓条条是真理,句句为废话。我是不迷信专家的,很早以前就知道一件事,60年代,一位老者去故

  • 清朝派五大臣出访15国,到底有无成果?效果很大,但与清朝无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五大臣出国考察,晚清四大名臣为何没进军机处,清朝为什么只有5个军机大臣

    历史上中原王朝都以“老大”自居,各藩属国来中原朝圣,即使到清朝,欧洲崛起时,英国派使马戛里尼出使清朝,朝见了乾隆皇帝,乾隆帝还以老大自居,他没看到欧洲国家的崛起。但清朝曾派人出使过欧洲各国,主要是清朝末期李鸿章等人,为了购买欧洲国家先进武器而去欧洲考察谈判。除了李鸿章,清朝灭亡前,也有一次大规模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