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是丰绅殷德,乾隆将自己最宠爱的十女固伦和孝公主嫁给了丰绅殷德,而且丰绅殷德这个名字也是乾隆给取的。
次子早夭,和珅长女嫁给了康熙第七子惇亲王允佑的孙子贝勒永鋆;次女嫁给了成都将军观成的儿子贵庆。乾隆在世的时候,和珅可以说是满门荣耀。
值得一提的是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乾隆为何会将自己最宠爱的固伦和孝公主嫁给他呢?
丰绅殷德这个名字并不是和珅自己给儿子取得,在他五岁的时候,乾隆觉得这孩子非常漂亮,比自己的父亲和珅还要眉清目秀,所以给他赐名丰绅殷德,而且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乾隆决定将自己最喜欢的女儿嫁给他。
固伦和孝公主跟丰绅殷德是同年生,不过和孝公主要比丰绅殷德大了几个月;
据说和孝公主长得非常像乾隆,深得乾隆宠爱,乾隆甚至还开玩笑说:“若你是男儿身,我必立你为储君。”当然只可惜和孝公主并不是男儿身。
乾隆宠爱这个女儿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看名字其实就能看出来:固伦和孝公主。
按照清朝祖制:只有皇后生的女儿才能被称为“固伦公主”,而妃子生的女儿只能被称为“和硕公主”,但和孝公主不过是惇妃的女儿。
而且惇妃的脾气不好,曾经打死过宫女,但乾隆也只是将其降为嫔位,没过多久又升到了妃位,我们都知道宫中妃子都是“母凭子贵”,而惇妃仅凭女儿就得此盛宠,确实很难得。
1789年,14岁的固伦和孝公主与丰绅殷德完婚,而乾隆给和孝公主的嫁妆非常的丰厚,是第四女和硕和嘉公主嫁妆的十倍。
和珅去世以后,家被查抄,但丰绅殷德虽是和珅的长子,但因为和孝公主的缘故免于一死,嘉庆只是免了他的一切职务,不过嘉庆还是保留了丰绅殷德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每年的俸银子是160两,俸米是160斛。
不过在乌里雅苏任职仅3年年仅36的丰绅殷德便去世了,关于丰绅殷德的死因还是挺复杂的:
家族突遭变故乌里雅苏天气苦寒与和孝公主两地分居
等很多的原因,让丰绅殷德非常的郁闷,直接加速了他的英年早逝。
丰绅殷德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不过儿子早夭,两个女儿长大成人;
后来和孝公主领养了一个儿子,叫福恩,世袭丰绅殷德的三等轻车都尉爵位。丰绅殷德大女儿嫁给了多罗顺承郡王府,成为多罗顺承郡王福晋;
不过虽为福晋,但是她的日子并不好过。
顺成郡王是“十二铁帽子王之一”,每年的俸禄是5000两银子,5000斛米粮,虽是君王,但家境比较贫寒。
可能会有人纳闷了:作为郡王好歹是显贵家庭,为何会贫寒呢?
这还要从雍正年间开始说起:雍正年间承袭的顺成郡王靖远大将军锡保,在敌军来袭的时候,并没有及时发出求救的信号,致使大清损失惨重。
雍正非常生气,将锡保大将军的职位去掉,削掉爵位,而且锡保还要赔偿损失34万两白银。
所以后来承袭顺成郡王爵位的,都要拿自己俸禄去偿还高额的赔偿。
所以京城流传这样一句话:“锦什坊街那么长,里头住着一个穷顺王。”顺王到底穷到何种程度呢?
丰绅殷德的大女儿嫁给世袭的顺成郡王王春山,王春山的父亲去世的时候,家里连修坟墓的钱都没有,还是向宗人府借了10年的俸禄才给父亲修了坟墓。
再到后来,和珅的后人离开了京城,到了黑龙江哈尔滨一带。
这个地方是清朝移民屯田的地方,像鳌拜、索额图都是康熙帝时期的罪臣,他们的后人就迁到了这里,固戍边疆。
在光绪年间,在吉林长春双阳县,有一个出了名的清廉太守,被称为“何三大人”的何雨人
何雨人为官清廉,不管去哪里上任,都是只带一支笔一张公文;
就连自己的亲朋好友来探望,都是何雨人自己出钱报销亲友的路费。1934年,何雨人去世,
也是在他去世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是和珅的后代。
据说,和珅被赐死以后,其家族也是害怕被株连,纷纷逃到了关外,而且将“和”改为“何”,隐姓埋名,过起隐居的生活。
而且有意思的是:何雨人这一支,还跟刘罗锅刘墉的后人结秦晋只好,不知地下的和珅会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