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乱世,阉党和东林党谁对明朝的破坏力更大?谁更加可恶?

明末乱世,阉党和东林党谁对明朝的破坏力更大?谁更加可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69 更新时间:2023/12/30 2:07:00

不论是所谓的“阉党”也好,是东林党也罢,放到晚明之时,他们无一不是明朝的破坏者和掘墓者。

可是倘若一定要让他们分出一个高下的话,那么显然,东林党比阉党要更可恶,或者说东林党对明朝具有更强的破坏力,他们掘墓也更绝、更彻底。

既然说到了阉党,那便不得不说魏忠贤

被称为“木匠皇帝”的朱由校虽说能力一般,但是用人之术倒还勉勉强强过得去,所以特地扶植魏忠贤来制衡文官集团。

魏忠贤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他也很清楚朱由校扶他上位是为了什么,所以也是尽心尽力地打压文官集团,东林党更是被压得抬不起头来,这也是东林党为何那么恨魏忠贤的原因所在了。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魏忠贤不仅断了东林党的财路,更是挡住了他们的权路,岂不如同诛人九族?

魏忠贤贪则贪矣,但他自己心里也有分寸,不能只顾着给自己敛财,也得分皇帝朱由校一份,让朱由校能够拿得出钱来维系明朝政府的运行。

更何况,当时后金正在明朝北方肆虐,正是用兵之时,用兵须用钱,倘若朱由校因为没钱用兵,让后金打了进来,朱由校当不成皇帝了,他魏忠贤到时候别说继续掌权和敛财了,活路都没有。

魏忠贤贪则贪矣,但是他贪的更多的是地主、官绅这些既得利益阶级的钱,反倒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农民的赋税。

虽说羊毛终究出在羊身上,但是至少魏忠贤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他能力终究有限,有些事让他防不胜防而已。

他薅了官绅地主的羊毛,官绅地主又去薅百姓的羊毛,他对此确实颇为无力,他也想过去招揽有才之士为自己出力,但是买他账的人却不多,譬如孙承宗,魏忠贤便一直想要拉拢孙承宗,但是孙督师不买账。

当然不论如何,以魏忠贤的能力,加上他的贪婪,绝不可能让明朝走出困境,只会加速明朝的灭亡。

魏忠贤掌权时期的明朝和崇祯时期的明朝相比,更像是天黑之前的最后一抹余晖,他薅官绅地主的羊毛越狠,官绅地主薅百姓的羊毛也会越恨,这是一个不可解的死循环,至少对于魏忠贤而言是这样。

东林党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更贪婪,他们是有能力,但是他们却将自己的能力和精力放在如何争权夺利上。

也正因为东林党比阉党更有文化,更有能力,所以他们对明朝的破坏力才会更强。

魏忠贤想不到的办法,他们想得到。

魏忠贤不敢用的办法,他们敢用,因为他们掌握了笔杆子,他们能让黑的变成白的,也能让白的变成黑的。

他们多数时候有底线,但是没底线起来绝对让人胆战心惊。

东林党领袖钱谦益本和柳如是约定好了一起投水殉国,谁料事到临头,他却用一句“水太凉”尽弃风骨。

后来,他又用一句“头皮痒”去剃了头发,在后脑勺拖上了一条“猪尾巴”。

当时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则恰恰将钱谦益这样的人视为股肱之臣,将挽救明朝的重任托付给钱谦益这样的人。

让钱谦益这样的人掌权,焉能不亡?

朱由检被东林党人忽悠得铲除了魏忠贤之后,因为不懂用人之术,更不通制衡之道,以至于让东林党一家独大。

东林党掌权之后,可没魏忠贤那么客气,他们以前被魏忠贤刮走了那么多钱,这时轮到他们掌权了,他们哪能不捞回来?

不仅要捞,还要比以前捞得更狠。

东林党将很多不利于他们的政策一一废除,然后开始了他们的疯狂敛财之路,这造成了明末的时候,国库没有钱,可是官绅地主们却个个富得流油。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朱由检没钱了,想让他眼中的股肱之臣拿一点钱出来救济国难,可是那群贪权好利的东林党诸公们却一个个使劲地摇头说没钱,说什么也不肯借钱给朱由检,朱由检却也只能摇头叹气。

如果说魏忠贤时期的明朝是一地鸡毛的话,那么崇祯时期的明朝那就是一地鸡毛加满天飞的鸭毛。

至少魏忠贤还知道维护朱由校和明朝,但是东林党诸公却只顾着维护自己的蝇头小利,浑然不顾明朝。

所以说呀,虽然魏忠贤和东林党都不少什么好货色,但是东林党却要更可恶得多。

更多文章

  • 明朝后期到底有多荒唐?政权竟然能被一个太监和一个宫女掌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后期有多腐败,明朝后期的三个势力,明朝历史中的政治体制

    至圣至神,中乾坤而立极;允文允武,并日月而常新。楹联是说,魏忠贤是天地之间顶神圣的人物,能文能武就跟太阳、月亮 一样,永放光芒。结果,魏忠贤根本不识字,至于其中的意思,他就更是不明白了。说起魏忠贤,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明朝的大太监,再有,就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东厂。其实,魏忠贤出身贫苦

  • 南宋为何困守崖山而不去台湾、海南或东南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崖山之后南宋人去哪里了,南宋崖山之战细节,南宋末年崖山最后一战

    这时候的南宋,孤军被困于广东江门的崖山。崖山是扼守珠江入海水系银洲湖入海口的一个岛屿,与另一个岛屿汤瓶山遥遥相对,所以这里的入海口又叫做崖门。自从1276年南宋行在临安被元军攻破,元军从浙江到福建、广州一路追击南宋残军。宋朝君臣最终溃退到了崖山。宋元两军在崖山对峙。元军20000余人,战船400艘。

  • 原创明朝人都穿什么?冬天也穿貂,夏天还有小背心,可以和汉服媲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夏天穿的服饰,正宗的明朝服装,明朝服饰与汉服有何区别

    如果回到明朝:你会看到的什么穿衣打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服饰也开始变得渐渐多了起来,让人眼花缭乱。且不说五花八门,但也有一些我们说不出的另类。随着大家越来越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也渐渐被大家熟知,而我们也越来越喜欢我们古代的服饰,这是一种对文化的尊重与爱惜。现在在大街上也常

  • 南明系列政权的种种自我表现,遗憾地说明:大明王朝确实重建无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明算不算正统王朝,南明会成为大明帝国吗,南明风云

    于是,先后出现了由福王、鲁王、唐王、桂王等建立的政权,历史上统称为南明政权。这系列南明政权,都是为了重建大明王朝,做出过努力,但都没能成功,其原因何在?一、福王政权:奢求外力,缺大局观;图谋私欲,回天乏术。1、欲借清军“杀贼”,重建大明。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占领北京,推翻大明中央政权后,明朝的陪都南

  • 明末三大疑案,为何被称明朝衰落的开始?原因令人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一,梃击案明代,与以往的朝代相同,继承制度延续立嫡,若无嫡子则立长。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竞争和非议,但是也总有意外发生。万历皇帝朱翊钧有一个长子,叫做朱常洛,本该被立为太子,可他的生母只是个宫女,父母之间并没有感情,所以连带着孩子也不被皇帝喜欢。当时,朱翊钧最爱郑贵妃,二人生下一子,排行第三,非

  • 原创明代清官裹草席下葬,300年后墓葬出土,为何有价值10亿元黄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代百姓墓葬出土,明代县令墓葬图片,明代古墓出土金器珠宝

    明朝时期有一位官员,生前两袖清风,是一位被载入史册的清官,他就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抗倭名将王士琦。在王士琦死后300多年,他是清官的形象遭到了严重质疑,原来在1954年,位于临海张家渡镇王藏山麓的王士琦墓中出土了一批金冠、金带等珍贵文物。王士琦是明朝的名将,根据历史记载,他去世时是以草席裹尸下葬的,这可

  • 明末四川人口锐减,除了张献忠肆意屠杀,谁才是川祸的始作俑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四川南部死于张献忠部者十分之三四,死于瘟疫、虎灾者十分之二三,而所遗之民百不存一矣。川北死于献者十三四,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一二,而遗民千不存一矣。川东死于献者十二三,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万不遗一矣。川西死于献者十七八,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十万不存一矣。”

  • 朱元璋弃朱棣选朱允炆,虽引发靖难之役,却避免了更大的悲剧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为啥选朱允炆,朱元璋为什么看重朱允炆,朱元璋传位朱允炆是败笔吗

    当人们指责朱棣谋朝篡位,从侄子手中抢夺大明江山之时,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朱棣不取代朱允炆,明朝还能有日后的繁华吗?以朱允炆的能力,真的能带领明朝走向未来吗?答案恐怕是否。但是朱元璋放弃朱棣选择朱允炆,虽导致明朝内乱,发生靖难之役,但却避免了更大的悲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

  • 面对富饶经济状态好的南京,为何朱棣在当年,一定要迁到北京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进南京后怎么样,朱棣为什么要把南京迁到北京,朱棣为什么离开南京后去了哪里

    面对富饶经济状态好的南京,为何朱棣在当年,一定要迁到北京呢都知道明朝历史上出现很多皇帝,朱棣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他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是通过反动并逼走了自己的侄子,才坐上这个位置。而且他在当皇帝之后,面临的情况也算是比较窘迫。虽然能打仗,可是治理国家就是另外一件事情,好在他也算是雄才大略,所以在治理国

  • 皇帝都敬重的1种人,可以轻易杀死皇帝,朱元璋都惹不起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处死的大臣有哪些,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所杀的功臣,历史上被朱元璋打的最惨的人

    大明皇帝朱元璋是农民起义的一个典型代表,他这样的人从一介平民做到了皇帝的位置,也是经历了大风大浪的,最后甚至将天下都握在手中,按理说应该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但是偏偏有一类人,让朱元璋都不敢得罪,那就是皇家的御厨。那时候的皇帝,一怕农民起义,二怕大臣造反,三就是怕被下毒害死了。朱元璋自己就是起义而来的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