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原创你知道明代太监一天的日常消费有多少钱吗?

原创你知道明代太监一天的日常消费有多少钱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788 更新时间:2024/1/17 10:33:53

明代宦官人数,最多时不过两万有余,而常在一万五到一万五千之间。较之洪武年间百人之数,已经高出百倍。随着宦官人数的增加,内官所需的巾、帽、靴及合用纻丝纱罗皮张等材料耗费极大。成化年间,工部奏:“巾帽局内侍所须纻纱罗等料银,岁约二十余万两。教前此奢极矣。”弘治年间,“又益十万,不足”。在正德初年,“尚止四十余万,不过十余年,增至七十二万,后此有增无减,不知几何。”由此可见,成化年间内官日常所需物品所费已经是二十余万两,以后历朝都有增加。至正德年间增至七十二万两。到万历二年,工部题:“万历二年分实在南、北二京长随、内使人等一万五千二百二十一员名,该折色靴料银七万九千五百七十余两。”泰昌元年(1620)十二月乙丑,工部遵旨题给针工局年例冬衣,计两京中使、长随共九千一百一十五员,折冬衣八万一千五百九十四两。可见宦官消费数目巨大,而且随着宦官权势的增加,国家所费更多。

明末,宦官数量有增无减,所费增多。正如明末杨士聪所说,“神庙自辛丑之后,不选净身男子者二十年,至熹宗一选,先帝(崇祯帝)十七年中三选,宫中增万人,每年月米增三万二千石,靴料银增五万两,此皆可已而不已之费也。”可见明代中后期宦官日常消费所费日益巨大。

明代宦官广积家财,金银珠玉动以万计。振擅权七年,籍没家产为,“金银六十余库,玉盘石,珊瑚高六、七尺者二十余株,他珍玩无算。”刘瑾败灭时抄出“火玉带八十束,黄金二百五十万两,银五十余万两。”这些家财从何而来呢?根据景泰时期锦衣卫余华敏所列明代宦官十害中可窥见。

非盗府库之钱粮,则削生民之膏血,其害一也;内官专权倚势,侵占公侯房屋,兴工造作,役军劳民,其害二也;内官家人义男外亲,尽是无籍之徒,肥马轻裘,纵横豪悍,任意为非,甚至纳粟补官,贵贱不分,其害三也;盖造佛寺,费用无算,以一己之私,破万家之产,其害四也;广置田庄,不纳粮刍,寄户府县,不当差徭,彼则田连阡陌,民则无立锥之地,其害五也;家人中盐,虚占盐数,转卖与人,先得勘合,倍支鉅万,坏国家之榷法,夺客商之利息,其害六也;奏求塌房,邀接客旅,倚势赊卖,混赖不还,商人受害,莫敢谁何,其害七也;卖放匠人,名为伴当,办纳月钱,内府监局乏人造作,工役烦重,捶楚不堪,其害八也;家人包揽各色物件,官府畏惧,以一科十,亏官损民,其害九也;内官监工,非法酷刑,军匠涂炭,不胜嗟怨,其害十也。

由此可见宦官的财产来源:即盗府库之钱粮、搜刮民脂民膏、侵占公侯房。另外一种来源就是盖造佛寺,世宗时期,宦官“寺观庄田,共四百十九处,计地四万四千一百二十五顷四亩七厘八豪五丝七忽一微七尘。”另外宦官广置庄田,其庄田一方面来源于赏赐,宦官有庄田之赐,始于英宗时期,曾赐给自己宠爱的宦官尚膳监太监伊奉庄田三顷一十亩。正统九年(1444),英宗“赐尚膳监太监尹奉庄田三顷一十亩”。正统十二年(1448),“御用监太监喜宁乞奏河间府青县地四百一十五顷有奇。上命遣官复视,内多民地,遂以荒闲者七十九顷八十亩赐之。”庄田会在宦官死后被没收,有的为了保留财产就主动进献。宦官刘顺获钦赐并自置庄田、塌房、果园、草场共二十六所,其蓟州草场等十所,计地四百六十八顷,谨进入宫。余十六所,乞留与给自己祭祀。另外宦官通过奏乞获得盐引获利。司礼监太监金英请奏盐引,“挟取淮安府民船六十余艘载盐”。宦官在奏讨田产、盐引的同时,还纷纷请乞官店。成化年间,明宪宗朱见深将和远店赏赐给太监梁芳,弘治元年(1488),朱佑樘“命以宝源店后房七十六间赐寿宁侯张鹤龄管业”。

明代中后期,宦官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财富,但宦官奏乞盐引、开皇店的行为侵夺民利,盘剥了人民。刘瑾开“皇店”,“内自京城九门,外至张家湾、河西务等处,拦截商贾,横敛多科。”“太监僧保、金英等,恃势私创塌房十一

处,各令无赖子弟霸售商货,甚为时害。”太监王振“广置塌房……侵夺民利”。这种肆意的掠夺给残酷的剥削了庶民百姓,激化了社会矛盾。

更多文章

  • 名曰天枝,实为弃物?浅析明朝靖江王对广西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广西靖江王陵考古发现,明朝靖江王,靖江王在明朝为何特殊

    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就确立了以南京为中心,皇子藩王辐射全国各地的统治。而那些功臣的权力被逐渐分散以至消耗殆尽,大明江山只有一个姓——“朱”。洪武三年,朱元璋在南京举行了盛大的封藩仪式,颁布了延续大明二百多年的封藩宗亲制度。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除长子朱标以及早夭的二十六子外,一共有二十五人被封

  • 明末乱世,阉党和东林党谁对明朝的破坏力更大?谁更加可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阉党对明朝的贡献,明朝阉党是如何兴起的,明朝四大阉党

    不论是所谓的“阉党”也好,是东林党也罢,放到晚明之时,他们无一不是明朝的破坏者和掘墓者。可是倘若一定要让他们分出一个高下的话,那么显然,东林党比阉党要更可恶,或者说东林党对明朝具有更强的破坏力,他们掘墓也更绝、更彻底。既然说到了阉党,那便不得不说魏忠贤。被称为“木匠皇帝”的朱由校虽说能力一般,但是用

  • 明朝后期到底有多荒唐?政权竟然能被一个太监和一个宫女掌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后期有多腐败,明朝后期的三个势力,明朝历史中的政治体制

    至圣至神,中乾坤而立极;允文允武,并日月而常新。楹联是说,魏忠贤是天地之间顶神圣的人物,能文能武就跟太阳、月亮 一样,永放光芒。结果,魏忠贤根本不识字,至于其中的意思,他就更是不明白了。说起魏忠贤,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明朝的大太监,再有,就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东厂。其实,魏忠贤出身贫苦

  • 南宋为何困守崖山而不去台湾、海南或东南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崖山之后南宋人去哪里了,南宋崖山之战细节,南宋末年崖山最后一战

    这时候的南宋,孤军被困于广东江门的崖山。崖山是扼守珠江入海水系银洲湖入海口的一个岛屿,与另一个岛屿汤瓶山遥遥相对,所以这里的入海口又叫做崖门。自从1276年南宋行在临安被元军攻破,元军从浙江到福建、广州一路追击南宋残军。宋朝君臣最终溃退到了崖山。宋元两军在崖山对峙。元军20000余人,战船400艘。

  • 原创明朝人都穿什么?冬天也穿貂,夏天还有小背心,可以和汉服媲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夏天穿的服饰,正宗的明朝服装,明朝服饰与汉服有何区别

    如果回到明朝:你会看到的什么穿衣打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服饰也开始变得渐渐多了起来,让人眼花缭乱。且不说五花八门,但也有一些我们说不出的另类。随着大家越来越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也渐渐被大家熟知,而我们也越来越喜欢我们古代的服饰,这是一种对文化的尊重与爱惜。现在在大街上也常

  • 南明系列政权的种种自我表现,遗憾地说明:大明王朝确实重建无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明算不算正统王朝,南明会成为大明帝国吗,南明风云

    于是,先后出现了由福王、鲁王、唐王、桂王等建立的政权,历史上统称为南明政权。这系列南明政权,都是为了重建大明王朝,做出过努力,但都没能成功,其原因何在?一、福王政权:奢求外力,缺大局观;图谋私欲,回天乏术。1、欲借清军“杀贼”,重建大明。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占领北京,推翻大明中央政权后,明朝的陪都南

  • 明末三大疑案,为何被称明朝衰落的开始?原因令人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一,梃击案明代,与以往的朝代相同,继承制度延续立嫡,若无嫡子则立长。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竞争和非议,但是也总有意外发生。万历皇帝朱翊钧有一个长子,叫做朱常洛,本该被立为太子,可他的生母只是个宫女,父母之间并没有感情,所以连带着孩子也不被皇帝喜欢。当时,朱翊钧最爱郑贵妃,二人生下一子,排行第三,非

  • 原创明代清官裹草席下葬,300年后墓葬出土,为何有价值10亿元黄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代百姓墓葬出土,明代县令墓葬图片,明代古墓出土金器珠宝

    明朝时期有一位官员,生前两袖清风,是一位被载入史册的清官,他就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抗倭名将王士琦。在王士琦死后300多年,他是清官的形象遭到了严重质疑,原来在1954年,位于临海张家渡镇王藏山麓的王士琦墓中出土了一批金冠、金带等珍贵文物。王士琦是明朝的名将,根据历史记载,他去世时是以草席裹尸下葬的,这可

  • 明末四川人口锐减,除了张献忠肆意屠杀,谁才是川祸的始作俑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四川南部死于张献忠部者十分之三四,死于瘟疫、虎灾者十分之二三,而所遗之民百不存一矣。川北死于献者十三四,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一二,而遗民千不存一矣。川东死于献者十二三,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万不遗一矣。川西死于献者十七八,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十万不存一矣。”

  • 朱元璋弃朱棣选朱允炆,虽引发靖难之役,却避免了更大的悲剧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为啥选朱允炆,朱元璋为什么看重朱允炆,朱元璋传位朱允炆是败笔吗

    当人们指责朱棣谋朝篡位,从侄子手中抢夺大明江山之时,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朱棣不取代朱允炆,明朝还能有日后的繁华吗?以朱允炆的能力,真的能带领明朝走向未来吗?答案恐怕是否。但是朱元璋放弃朱棣选择朱允炆,虽导致明朝内乱,发生靖难之役,但却避免了更大的悲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