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为何困守崖山而不去台湾、海南或东南亚?

南宋为何困守崖山而不去台湾、海南或东南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959 更新时间:2024/1/24 11:20:33

这时候的南宋,孤军被困于广东江门的崖山。崖山是扼守珠江入海水系银洲湖入海口的一个岛屿,与另一个岛屿汤瓶山遥遥相对,所以这里的入海口又叫做崖门。

自从1276年南宋行在临安被元军攻破,元军从浙江到福建、广州一路追击南宋残军。宋朝君臣最终溃退到了崖山。

宋元两军在崖山对峙。元军20000余人,战船400艘。南宋20万军民,战船1000艘,但这已经是南宋最后的精锐了。宋军拒绝投降。

陆秀夫

元军首领张弘范。在元军中还有被元军俘虏的文天祥,他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宋军首领张世杰。军中还有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年仅7岁的赵昺和大臣陆秀夫等。文天祥、张世杰和陆秀夫并称“宋末三杰”。

二月,决战开始。元军初战不利,但假装奏乐宴会,迷惑宋军。实际上奏乐是进攻的信号。

张弘范兵分四部,三部从东、北、西与宋军对峙,自己亲自率领一军直接和宋军交战,连败七艘宋船,直逼赵昺所在的大船。张世杰只好斩断绳索,率十余只船舰突围。

张世杰

三月,崖山海战以宋军惨败告终。陆秀夫背负年幼皇帝跳海自尽,十万军民浮尸南海,张世杰死于风雨之中。

南宋倾覆,游牧民族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全面征服汉民族。元朝统一了中国。每每提及崖山海战,长使英雄泪满襟。中国高度文明被打断了发展的步伐。

元灭南宋

有不少后来者感慨崖山之败,乃以多败于少。事实上无论南宋如何挣扎,自从襄阳被元军攻取之后,大局已定。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古代政权可以在大陆南方偏远地方长时间对抗中原政权。

也有人有疑问,南宋为何不像后来的明郑政权一样,渡海去台湾呢?或者死守海南?或者干脆渡海去东南亚,毕竟那时候南宋好歹还有强大的水师。找到合适的根据地,或可一博,待将来天下有变,恢复宋室?

其实,这些想法是完全不切合实际的。

第一,南宋时期的台湾并未得到开发,是蛮荒之地,很难养活数十万军民,事实上,整个南宋从未有此打算。台湾虽大,无法承担养活南宋之重任。

第二,南宋时期的海南岛也是非常落后,是流放之地,而且元朝已经先人一步,攻下海南岛,断绝了南宋的念想。琼州守将宁死不降,被元朝车裂。后来元朝攻下越南,也把越南不少汉人迁到海南。

文天祥

第三,元朝水师也是比较强大,即使宋朝军民提前到了海南,因为离大陆太近,防守也是成问题。

第四,宋军虽然坚决抗元,但是一路奔波,在广州等地,后勤供给不上了。崖山海战之前,没有淡水,很多官兵只能喝海水解渴。船只虽够,但是没有足够的粮食淡水支撑宋军到达台湾、海南或东南亚。

第五、也有宋朝官员出于各种原因去东南亚的。陈宜中在南宋倾覆前一刻,带着家属来到占城,据说是为了借兵。元朝占领占城,陈宜中还逃到泰国,后来客死他乡。陆秀夫的儿子陆自立,也在南宋灭亡之际,和一些移民乘坐外国船只来到爪哇,后来当地内乱,陆自立乘机建立华人政权“爪哇顺塔国”。但没有维持多久。

另外,去东南亚,除非反客为主,否则只会重蹈南明皇帝去缅甸的覆辙。

更多文章

  • 原创明朝人都穿什么?冬天也穿貂,夏天还有小背心,可以和汉服媲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夏天穿的服饰,正宗的明朝服装,明朝服饰与汉服有何区别

    如果回到明朝:你会看到的什么穿衣打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服饰也开始变得渐渐多了起来,让人眼花缭乱。且不说五花八门,但也有一些我们说不出的另类。随着大家越来越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也渐渐被大家熟知,而我们也越来越喜欢我们古代的服饰,这是一种对文化的尊重与爱惜。现在在大街上也常

  • 南明系列政权的种种自我表现,遗憾地说明:大明王朝确实重建无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明算不算正统王朝,南明会成为大明帝国吗,南明风云

    于是,先后出现了由福王、鲁王、唐王、桂王等建立的政权,历史上统称为南明政权。这系列南明政权,都是为了重建大明王朝,做出过努力,但都没能成功,其原因何在?一、福王政权:奢求外力,缺大局观;图谋私欲,回天乏术。1、欲借清军“杀贼”,重建大明。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占领北京,推翻大明中央政权后,明朝的陪都南

  • 明末三大疑案,为何被称明朝衰落的开始?原因令人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一,梃击案明代,与以往的朝代相同,继承制度延续立嫡,若无嫡子则立长。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竞争和非议,但是也总有意外发生。万历皇帝朱翊钧有一个长子,叫做朱常洛,本该被立为太子,可他的生母只是个宫女,父母之间并没有感情,所以连带着孩子也不被皇帝喜欢。当时,朱翊钧最爱郑贵妃,二人生下一子,排行第三,非

  • 原创明代清官裹草席下葬,300年后墓葬出土,为何有价值10亿元黄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代百姓墓葬出土,明代县令墓葬图片,明代古墓出土金器珠宝

    明朝时期有一位官员,生前两袖清风,是一位被载入史册的清官,他就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抗倭名将王士琦。在王士琦死后300多年,他是清官的形象遭到了严重质疑,原来在1954年,位于临海张家渡镇王藏山麓的王士琦墓中出土了一批金冠、金带等珍贵文物。王士琦是明朝的名将,根据历史记载,他去世时是以草席裹尸下葬的,这可

  • 明末四川人口锐减,除了张献忠肆意屠杀,谁才是川祸的始作俑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四川南部死于张献忠部者十分之三四,死于瘟疫、虎灾者十分之二三,而所遗之民百不存一矣。川北死于献者十三四,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一二,而遗民千不存一矣。川东死于献者十二三,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万不遗一矣。川西死于献者十七八,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十万不存一矣。”

  • 朱元璋弃朱棣选朱允炆,虽引发靖难之役,却避免了更大的悲剧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为啥选朱允炆,朱元璋为什么看重朱允炆,朱元璋传位朱允炆是败笔吗

    当人们指责朱棣谋朝篡位,从侄子手中抢夺大明江山之时,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朱棣不取代朱允炆,明朝还能有日后的繁华吗?以朱允炆的能力,真的能带领明朝走向未来吗?答案恐怕是否。但是朱元璋放弃朱棣选择朱允炆,虽导致明朝内乱,发生靖难之役,但却避免了更大的悲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

  • 面对富饶经济状态好的南京,为何朱棣在当年,一定要迁到北京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进南京后怎么样,朱棣为什么要把南京迁到北京,朱棣为什么离开南京后去了哪里

    面对富饶经济状态好的南京,为何朱棣在当年,一定要迁到北京呢都知道明朝历史上出现很多皇帝,朱棣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他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是通过反动并逼走了自己的侄子,才坐上这个位置。而且他在当皇帝之后,面临的情况也算是比较窘迫。虽然能打仗,可是治理国家就是另外一件事情,好在他也算是雄才大略,所以在治理国

  • 皇帝都敬重的1种人,可以轻易杀死皇帝,朱元璋都惹不起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处死的大臣有哪些,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所杀的功臣,历史上被朱元璋打的最惨的人

    大明皇帝朱元璋是农民起义的一个典型代表,他这样的人从一介平民做到了皇帝的位置,也是经历了大风大浪的,最后甚至将天下都握在手中,按理说应该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但是偏偏有一类人,让朱元璋都不敢得罪,那就是皇家的御厨。那时候的皇帝,一怕农民起义,二怕大臣造反,三就是怕被下毒害死了。朱元璋自己就是起义而来的皇

  • 明朝历史上的最大悬案:建文帝下落之谜,是自焚而死还是流亡海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经历了四年的靖难大战,燕王朱棣孤注一掷,全军直入南京,南京守将李景隆打开城门,不战而降。就在朱棣进城的时候,宫中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当时就流传了两种说法:一是建文帝未死,从朱元璋留下的密道逃出;一是朱棣所宣称的那样,建文帝自焚而死,面目全非。这也就留下了明朝历史上最大的悬案:建文帝下落之谜。因为朱

  • 明朝皇宫内的太监们共有二十四个管理衙门,他们都有哪些职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太监职位一览表,明朝太监掌管的衙门,明朝有几个干都司

    十二监-司礼监:内官第一衙门,它是帮助皇帝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司礼监掌印太监被称为内相可以想象权力之大,司礼监在明初有朱元璋和朱棣这样的强势帝王压着还没资格对明朝的政治格局产生什么影响,但是明朝中后期的司礼监有了批红权(对一般事务的最终决策权),这个就很厉害了,也导致明朝中后期出了一大堆太监名人。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