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上梁山前武功盖世,上山后却从不上阵打仗,宋江也拿他没办法

此人上梁山前武功盖世,上山后却从不上阵打仗,宋江也拿他没办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730 更新时间:2024/5/8 16:04:26

但是他上山后却从不上阵打仗,对于李应这个“怪癖”,哪怕是身为梁山头领的宋江也束手无策。

李应

李应搭救时迁

李应是李家庄的家主,他因为出身富裕为人又仗义,所以在当地有着极好的名声,而且一手浑铁点钢枪使得出神入化,背后的五把飞刀更是传言可以百米之内取人性命。

当地祝家庄和扈家庄以及李家庄三庄齐名,李应本可以和剩下两个庄的庄主过着互帮互助,潇洒度日的生活,但是杨雄石秀、时迁的出现却让他的人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石秀发现了杨雄的妻子和人有染,不忍心将杨雄蒙在鼓里,便将此事告知,杨雄愤怒之下杀掉了妻子和奸夫,带着石秀准备投奔梁山。

谁知他们杀人的经过被时迁目睹,时迁知道了他们想上梁山后就提出三人结伴而行,在前往梁山的过程中三个人住到了一家客栈。

时迁

可是因为天色已晚,客栈中所有荤菜都已经卖完,剩下的只有一些素菜和几盘花生米,杨雄和石秀觉得可以先凑合吃着,等到明日客栈开张了再吃别的。

但是时迁却不愿意,他一向是无肉不欢,就趁着店家不注意,将后院儿的鸡偷来吃了。客栈老板是祝家庄的人,他养的那只鸡是用来下蛋的,可谁知居然被时迁给偷了,于是他叫来手下将时迁抓住关了起来。

这可把杨雄他们急坏了,又是说好话,又是愿意拿身上的盘缠来换,可是店家却不愿意把时迁还给他们。杨雄他们最是讲义气,不可能把时迁一个人丢下,于是杨雄找到了之前结识的杜兴帮忙。

杜兴是李应的管家,他见到杨雄前来求救也不好不管,就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主子李应。李应为人侠肝义胆,最是讲情义,认为管家跟随自己多年,这个时候定然要帮他解决这个麻烦。

李应得知了此事的来龙去脉,立刻放下心来,他认为只不过是一只鸡,祝家庄的人应该不会和自己一般见识,更何况三个庄子可是处于互相联盟的状态,所以他只写了一封信递交了过去。

谁知祝家庄的人却打定了主意不给面子,一定要惩罚时迁,李应觉得自己落了面子,同时也不愿意失信于人,就带着手下的门客和祝家庄讨人。

三言两语间就爆发了一场争斗,祝家庄的庄主武功不敌李应,在交战的过程中身受重伤,虽然李应成功地帮助杨雄他们把时迁救了出来,但是也因此和祝家庄结下了仇怨,原本坚不可摧的联盟彻底分裂开来。

李应被骗上梁山

李应虽然因为这件事情损失极大,但他却没有表露出任何不满,让杨雄他们在自己的庄子里歇了几天后,还拿出了一些盘缠让他们上路。

杨雄知道此事后,心中分外羞愧,他不忍心让李应一个人继续在庄子里面对整个祝家庄的怒火,何况这件事情本就是他们惹出来的,若是他当时能够及时规劝时迁,也不会有后来的事情。

于是杨雄邀请李应和他们三人一起上梁山,可谁知李应却拒绝了,自己好好的一个庄主,哪怕真正得罪了祝家庄也不至于要放下手中的一切去做亡命之徒,而且李应还想着日后好言相劝能够挽回两个庄子之间的情谊。

李应剧照

见李应态度过于坚决,杨雄三人也没再劝说,他们回到梁山后,便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宋江,宋江一听拍桌大笑,梁山中的这些英雄好汉大多都是迫于无奈才选择落草为寇。

他们拥立了宋江之后,宋江也为他们制定了很多“条例”,比如哪怕山上的情况在如何困难也绝不可以去打劫良家百姓。

但遵守了这些规矩后,山中的好汉们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宋江得知了李应是李家庄庄主之后,认为若是能够拉他入伙,凭借着李家庄多年来所积攒下来的财富,绝对可以在最大限度内解决梁山大家的衣食住行。

宋江想通了这些之后,便决定攻打祝家庄,他带领手下的英雄好汉们冲到了祝家庄,在交战之前,宋江还亲自去拜访了李应,希望能够拉他入伙。

宋江

可谁知李应却再一次拒绝了他的邀请,宋江无奈,但是通过打听得知李家和祝家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和解,而且祝家庄的庄主一直因为自己被打伤一事耿耿于怀,曾经直言要报关将李应抓走。

李应得知消息后自然仓皇逃跑,宋江趁着李应不在李家庄的时候,打着李应的名义把李家庄多年来积攒下来的金银财宝通通运上梁山,同时还不忘记把李应的家人一起接走。

为了能够彻底断掉李应的后路,宋江干脆了断的一把火,将李家庄烧了个干净,哪怕李应不愿意和自己一起上梁山,那么他也失去了落脚之地。

宋江要的不只是这些钱财,他更加看重的是李应的一身好武艺,若是能够成功地把他逼上梁山,就一定能给自己手下增添一员猛将。

宋江剧照

所以宋江便借着这个机会挑拨二人之间的关系,他命令手下的人装扮成官府的人一路对李应进行抓捕,在李应被追入穷巷之时,他再带着手下出现顺理成章的打退那些“官差”。

李应心中一直想着修复和祝家庄庄主之间的关系,可谁知道对方竟然如此不念情谊,当真找到官府派人抓自己,他对前来相救的宋江分外感激。

宋江趁机将李家庄被大火烧掉一事告诉了李应,看他沉默不语,宋江又表示自己早就已经派人帮他把大部分财产和家人统统接到了梁山上避难。

李应这个时候也清楚,若是不答应和宋江在一起于情于理都不合适,所以就稀里糊涂地被骗上梁山。

宋江剧照

李应上山之后从不打仗

宋江成功地得到了李家庄所有的财产和李应后心中当然高兴,但是他也清楚李应当了多年庄主,为人处事目光深远,绝非三言两语可以摆布得了。

若是对方察觉出来火烧李家庄、假扮官差一切都是出自于自己之手,自然不会愿意与他们共同在梁山上生活,为了稳住李应,宋江将管理梁山兵马粮草一事交到了对方手中。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上战场打仗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很有可能就丢了性命,所以宋江为了示好,便把他安排在了后方,每天做着自己在当庄主的时候曾经做过的事情。

宋江剧照

同时李应还不用上战场冒险,而且统领粮草也能体现出李应在梁山中的地位之高,发现生活和之前没有什么变化的李应也就没有再提当初的事情。

但是李应在梁山上生活的这段时间并没有和山中的英雄好汉打成一片,他比起那些称兄道弟的好汉们,更像是被宋江招揽上山的一个大管家。

不过大家也早就听说过李应“扑天雕”的名号,并没有人主动上去招惹,日子就这样相安无事地过去了许久,久到让大家都忘记了李应当初是如何上山的。

但是在他的管理之下,梁山打出去的每一场战争后续粮草供应从未出过任何问题,同时梁山的英雄好汉们也能吃饱喝好,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李应当真有管理方面的天纵之才。

在李应来到梁山之前,后方粮草管理从未出现过如此让人放心的现象,所以哪怕他身上的武功再如何高强,宋江对于他不上战场一事也选择了隐忍,毕竟至今为止依旧没能出现一个可以代替李应的存在。

后期宋江带领整个梁山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李应也在接受招安的队伍,他因为之前做习惯了管理后方的工作,为朝廷卖命之后依旧从事着粮草管理储备的工作。

相比于那些宋江担心会败坏自己名誉而一杯毒酒送走的英雄和征讨方腊战死沙场的英雄们来说,李应的结局非常好。

他自从上梁山开始就拼了命的缩减自己的存在感,放弃一身盖世武功不用而心甘情愿的守在后方,被朝廷招安之后依旧稳稳当当的过日子,不出头不冒尖,过着富贵闲人的生活。

朝廷很快就注意到了李应的存在,并不愿意让他的武功荒废,所以封李应为“武节将军”,希望李应能够用他的一身武功为朝廷建功立业。

李应并没有急着拒绝,在将军的位置上坐了半年,半年之内没有发生任何惊天动地的事情,半年之后他选择了辞官,带着多年来积攒下来的财富和当初李家庄的管家杜兴回到了老家生活。

李应当初虽然因为自己的过于仗义而不得不落草为寇,但是却能够在纷纷乱世中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在朝廷抛出橄榄枝的时候,也能不为功名利禄所动,一心想过恬淡安然的生活,最后成功的做到了全身而退,这才是人生中的大智慧。

参考文献

《水浒传》

更多文章

  • 胡惟庸和刘伯温什么仇什么怨?刘伯温已经归隐,为何还要害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伯温与胡惟庸关系,胡惟庸和刘伯温谁死得早,刘伯温真的是授意胡惟庸杀的吗

    和诸葛亮相比,刘伯温可能知名度和传奇事迹更少一些,但却帮助朱元璋完成了统一大业,从这一点上出发,可以说他是取得了比诸葛亮更高的成就。难能可贵的是,智略过人的刘伯温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在明朝建立不久后便辞官归隐,闲居家乡。然而,尽管刘伯温主动放弃名利,整天只喝酒下棋,从不提到自己当年的功劳,却还是没能

  • 历史故事——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大臣李文忠,李文忠资料,朱元璋姐姐的儿子李文忠

    朱元璋很高兴地接纳了这个外甥,因为对朱佛女感恩的缘故,朱元璋对李文忠犹如亲生,把自己的外甥真心是当做儿子来养的。并且要李文忠随姓朱,改名朱文忠。这也是后来为什么有很多史料上叫李文忠为朱文忠的原因。朱元璋不但手把手教习弓马骑射,还给他请了范祖乾、胡翰作为老师,把李文忠培养成才,这也造就李文忠不仅是朱元

  • 宋朝吃文化:为何宋朝军事被人诟病,饮食文化却空前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自燧人氏钻木取火后,古人便采用烤煲焙炒的方式,开始了各种美食之旅,后来,又发明了陶器,可以蒸煮食物,形式更加具体可操作。到春秋时期,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以后,又历经秦汉的积累、晋唐的发展,至宋朝,饮食文化更是空前繁荣。宋朝饮食业的繁荣,是和经济的大发展分不开的。尽管宋朝的军事和政治屡被后人

  • 朱元璋去拜佛,问方丈:朕要下跪吗?方丈回答了8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去寺庙问和尚用不用跪,朱元璋去少林寺要跪拜吗,朱元璋为什么要三跪九拜大礼

    朱元璋作为大明朝的开创者,他的一生用传奇二字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的。很多人说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好皇帝,就是因为他早期的困苦生活。原本是一介平民,尝尽了人间疾苦,成为皇帝之后,内心将百姓的利益放在了很高的位置,非常注重民生和军事发展问题。至于他为何会在生涯末期做那么多错误的决定,也是因为他出生民间的关

  • 宋朝税率超高吗?农民起义严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赋税重吗,宋朝税制是什么,宋朝赋税制度的影响

    《清平乐》的播出,使得宋朝话题升温,而且,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宋代中国的文明成就。但也有反对的声音,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说法就是:宋代农民忍受着沉重的苛捐杂税,民不聊生。 那么宋代的税真的太高了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来看另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的税率是高是低?自先秦至晚清,因儒家轻敛薄赋思想的影响

  • 南直隶的徽州府,实际上是明朝中央直辖府,类似今天的直辖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对徽州的认识,除了她创造了璀璨的文化,走出了著名的徽商,其他的可能就限于她是清王朝安徽布政使管理下的一个府了。的确如此,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清王朝将江南省一分为二,改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后,徽州成为安徽治下的十个州府之一。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明朝,徽州隶属中央六部管辖,相当

  • 辛大仙:绝无仅有的朱元璋废除宰相制:丞相与宰相是同一官职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废除宰相后由什么处理朝政,朱元璋在位时的宰相有几位,朱元璋废宰相权分六部有何利弊

    很多看官对战国的历史比较了解,秦扫六合,统一中原大地。注意,这里设置的是丞相,而并不是宰相。秦统一六国后,设立了“三公九卿”,这里的三公为:丞相:最高行政长官,掌承天子,助理万机,权力非常大;太尉:掌管全国兵马军事,是除了皇帝之外的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检查百官,协助丞相。三公的权力都是非常大,实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忘了一人,这人不仅夺走他的江山,还谋害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匡胤两次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如果不杯酒释兵权会怎么样,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真实故事

    自秦朝一统天下,建立王朝之后,朝代就不断的交替更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任谁都拦不住。在历朝历代中,每任皇帝都名留史册,有的是因为贤明,有的是因为狠辣,有的是因为昏庸,那么宋太祖赵匡胤呢?一提到赵匡胤,想必小伙伴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五个字,那就是—— 杯酒释兵权! 01 杯酒释兵权,是赵匡胤最高明

  • 被父亲朱棣讨厌,登基仅10个月就去世,朱高炽凭什么流芳百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高炽如果死在朱棣前面,朱棣为何喜欢朱高炽,朱高炽在朱棣心中的地位

    在对中国古代与封建社会的发展历史有着一定了解之后就会发现,凡是能够被称为明君的人,都是十分优秀的存在,他们在登基之后,往往会做出许多利国利民的政治决定,而在这些君主的帮助之下,我国社会的发展水平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在明朝有这样一位仅仅在位十个月的皇帝,登基之前,他就成为了父亲朱棣所厌恶的皇子,

  • 蓝玉下场有多凄惨,朱元璋格外开恩之后,才留下一张“人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蓝玉跟朱元璋的关系,蓝玉人皮最终去向,朱元璋对蓝玉好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大意就是人并不是圣人,也不是贤人,谁还能不犯点错呢?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瑕的,即使是古代的天下之主,都曾犯下许多的错误,比如明朝时期的一代明君朱元璋,都有诸多缺点。在蓝玉一案中,就完全彰显出了朱元璋残暴的缺点,蓝玉是曾与他并肩作战的功臣,在开创明朝时期屡立战功,可即使如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