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悍匪“座山雕”的实力如何?

民国悍匪“座山雕”的实力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73 更新时间:2023/12/19 2:23:00

当然,《林海雪原》毕竟属于小说类,因此很多细节,都存在艺术处理的状态:比如座山雕的实力,其实就遭到了夸大。

匪患三部曲

其实在过去,真正意义上的土匪,往往势力有限。但是,不妨碍部分土匪具备进化的现象——而进化过的土匪,自然就不是土匪了。

记得几个月前,我和朋友讨论过旧时土匪的规模问题。我还提到:土匪大多在深山,单就这一点,就限制了土匪的发展空间。

原因很简单,在深山的土匪,往往受限于粮食来源问题:毕竟,深山粮食资源匮乏,想养活几百个土匪,往往是不现实的。这导致了多数山里土匪的规模大多在百人以下,甚至很多土匪武装,其人数才十几个人。

小说《水浒传》里,江一门心思忙着招安,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指望打劫换来的粮食,无法维持梁山的口粮——并且,小说中的宋江,其规模不是一般的土匪,而是超级强大版——毕竟,宋江有条件攻打朝廷的州府。

不过,土匪武装想要扩大规模,也不是不可能:那就是进化成流寇规模。所谓流寇规模,就是队伍不断壮大,然后攻打州府,抢夺粮食,等到吃光了抢来的粮食,就再换一家。

当然流寇队伍因为规模不同,自然而然,所抢夺的对象也不尽相同:比如几百人规模的流寇可能钱多乡镇,几千人规模的流寇估计就敢攻打县城——毕竟旧时,很多县城的武装力量孱弱。

当然,如果发展到几万人以上,那就可以跨省活动了。比如历史上的黄巢起义军,以及太平军的最初阶段,其运营模式,就属于流寇模式。

流寇和一般意义上的土匪区别在于:土匪都有自己的山头,而且规模不大,而流寇限于规模太大,不能坐吃山空,因此需要导出劫掠。

当然,流寇队伍壮大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形成匪帮——野生的割据势力。这一情况往往出现在天下大乱的年代。比如民国时候,就有不少出身土匪的人物,通过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而后割据了几个州县,成为割据势力。

一般来说,这需要队伍壮大到数万人以上,而且还能保证能够顶住官府的讨伐——只要顶住几轮讨伐,往往就可能得到官府的招安,最终摇身一变,成为官兵。

不过现代人提到民国时候的一些割据一方的匪患,往往将其类比于一般的土匪,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能够割据一方,往往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的土匪了。

这就和生意人一样,你在街上卖手抓饼、蛋炒饭,也叫作生意;马云、马化腾、董明珠开规模那么大的企业,也叫做生意,但是,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座山雕的人生路

话说从座山雕的童年来看,座山雕也是一个苦命人。座山雕本名张乐山,八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孤儿。

那时候是旧中国,正是兵荒马乱的年代。在乱世,孤儿想活下来,就需要无比坚强。因此,15岁的时候,张乐山就辗转从山东老家来到了东北。

那时候,东北地区存在木帮——所谓木帮,就是伐木工人组成的帮会。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这个帮派。

不过,木帮虽然也叫帮,但大多成员都需要依靠伐木工作来谋生,因此这也是一群劳苦群体抱团取暖的团体。张乐山虽然成为伐木工人,但是,对于这份工作,还没有成为座山雕的张乐山很看不起:原因很简单,自己见过不少江湖人,他们强抢明夺的手段,让张乐山很往。对于少年张乐山来说,成为一个土匪,就是自己人生最大的理想。

因此在找准机会以后,张乐山投靠了一个土匪团伙,并通过心狠手辣的手段,逐渐成为这个团伙的首脑——就这样,张乐山变成了座山雕。

不过,座山雕的团队规模并不大,也就二三十人的光景,算起来还没有现在小学一个班的学生多。不过,虽然人少,但是,座山雕的队伍,在夹皮沟(今黑龙江海林境内)一带,却得以纵横几十年,历经晚清、北洋民国(包括奉张时期)、伪满这些阶段。

其实座山雕的队伍能横跨这么多时代还没被剿灭,主要原因在于两点:

第一,座山雕活动的地方太过偏远,所以,并没有引起官府的强烈注意:毕竟,几十号人的队伍规模,翻不起天;

第二,座山雕的队伍机动灵活。座山雕利用对地理的熟悉,不断和偶尔前来的讨伐力量周旋,避免正面阵地战,所以,座山雕可以逍遥数十年。

座山雕的末路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伪满也随之崩溃。而由于我军年在敌后抗战,因此,可以在第一时间进入东北,接收各地。这让重庆方面十分恼火。为此,重庆方面想出了一个搞笑而又缺德的绝招:蒋老大深知指望重庆方面的军队接收东北,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的行为。于是老蒋指令相关单位,收编东北的各路土匪,给他们许以官职,让他们在东北地区捣乱。

其实我个人觉得,老蒋毕竟执掌中国22年,智商、见识绝对不比一般人低。他当然知道,指望这群土匪来和我军抢地盘不现实。因此大概率的可能,就是老蒋想利用土匪恶心一下我军。

可笑座山雕这种土匪,终究吃亏在没化、见识少方面,居然对老蒋的画大饼信以为真。并且,还真的付诸行动,主动挑衅我军。

其实座山雕也不反思一下:座山雕这伙乌合之众,能够纵横夹皮沟数十年,其实哪是因为实力雄厚?不过是擅长避开讨伐团,欺负欺负老百姓罢了。

想必座山雕也是利令智昏,开始了和我军敌对。

当然客观来说,就算是座山雕不招惹我军,随着我军在东北的局势明朗,我军也断乎不能容忍土匪武装的存在。只不过,座山雕的挑衅,加快了自身覆灭的进程。

因此我军只是拍了一个小分队,通过一番摸排,就基本上掌握了座山雕的活动规律,并混进了座山雕的队伍,将其活捉。

当时座山雕已经七十多岁了。因此被活捉后没几天,因为鸦片瘾犯了,而过世。

更多文章

  • 死后戴罪,棺材捆铜箍?从太平天国叛将到民族英雄,此人饱受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是甲午风云中饱受争议的人物。有人指责丁汝昌是个不懂海军、治军无方、指挥失败的草包将军,甲午海战失败,其罪责难逃。有人赞扬丁汝昌是个指挥镇定、尽职尽责、作战勇敢的一时名将,甲午海战之败,罪不在其,而其在败后以身殉国,蹈行大义的表现来看,属真正的抗日民族英雄。那么,丁汝昌到底是一个什么

  • 康熙扳倒鳌拜后只是将其囚禁,为何却杀了他的党羽班布尔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平定鳌拜,班布尔善和鳌拜的关系,康熙是如何处置鳌拜的

    康熙登基后,鳌拜以顾命大臣身份干政,阻止康熙亲政,班布尔善则站在鳌拜身后出谋划策,共同对付康熙,康熙皇帝出其不意擒拿了鳌拜后,将其囚禁并未处死,却将班布尔善处斩。按理说,鳌拜是元凶、班布尔善是同谋,鳌拜是外人、班布尔善是叔叔,总该是鳌拜的罪行深重,康熙皇帝为何会对鳌拜手下留情,却执意要大义灭亲杀了亲

  • 李鸿章是治世能臣,还是卖国奸贼?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鸿章个人简介,李鸿章当时的评价,李鸿章对大清王朝有何作用

    李鸿章到底是治世能臣还是卖国奸贼?现在又有人向我提问。其实,只有小孩子才把世界上的人分为好人和坏人。而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的人,不能简单地划分成好人坏人。包括李鸿章。大清国裱糊匠李鸿章有个外号,叫作“大清朝的裱糊匠”。对于晚清的烂摊子,李鸿章能做的,就是能维持就尽力维持。其实中国古代的士大夫,首先要学

  • 晚清名臣张之洞,以修齐治平为己任,为何两个儿子投靠日本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现代社会的修齐与治平,张之洞格局,张之洞对清朝的评价

    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谈到“张之洞一身清誉毁于后人晚清大厦将倾,李鸿章、张之洞等一众老臣扶着颤颤巍巍的大清,试图护住大清的国脉。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张之洞的名声可不比李鸿章小,只是相比于李鸿章,张之洞背负骂名更少。张之洞本人并没有诟病之处,于大清、于个人,张之洞都把“修身、治国、平天下”时刻谨记,

  • 晚清危机:清朝险些惨遭帝国主义瓜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晚清中国被瓜分图,晚清中国政局的变化,清朝被瓜分的土地

    其中,《马关条约》,险些引发了近代中国的彻底覆灭。第二次发现中国虽然早在1842年,清朝就被迫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但是,当时的英法美等列强考虑的只是从清朝获得经济效益:毕竟,清朝这样的大块头,英法美都不具备吞并的体量。而且,二鸦之后,清朝开始了洋务运动。虽然后世的历史对洋务运动评价不高,但是,

  • 雍正王朝:八大山庄被围,为什么康熙帝对幕后指使者没有过多追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八大山庄是什么地方,清朝八大山庄,康熙调狼潭进驻八大山庄

    自从经历了刑部冤案的事情之后,康熙帝已经对太子和老八越来越厌烦,在热河狩猎的时候,蒙古王公都支持老八,这些事情都使得康熙帝变得非常的焦虑,太子从这些事中也看出来了,康熙帝对他越来越不耐烦,在最初的时候,康熙帝还考虑到太子的地位,就没有对他过多的指责,比如在电视剧的开头,南方出现了灾情,而此时国库也没

  • 满清八旗中的上三旗是哪三旗?背后藏着多尔衮和皇太极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代八旗子弟中哪三旗是前三旗,多尔衮派三旗进驻永平,皇太极能镇住多尔衮吗

    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在取得战争胜利以后,统一了女真族。后来随着军事战争的发展,旧有的的军事制度“牛录”不能满足需求,于是进行了改良,把军队分为四旗,分别是正黄,正红,正白,正蓝旗。制度规定一个牛录为三百人,领袖叫做“佐领”,五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领袖叫做参领,五个甲喇叫做一个固山,领袖叫做固山额

  • 民国趣事:武昌首义后,沈佩贞盯上了即将被推上大都督宝座的黎元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沈佩贞子女,沈佩贞祖籍是哪里人,革命党为啥推举黎元洪当都督

    沈佩贞,民国初的风流女子,此女原籍安徽,新潮浪漫,颇具姿色,为了猎取名利,不惜牺牲色相,令民国初年的一批政要权贵,纷纷拜倒在其裙下,她拿下过民国两任大总统:袁世凯与黎元洪。在民国初年,沈佩贞曾是风靡京城的著名“北漂”女郎,神通广大的“女政客”,鼓吹帝制的“洪宪女臣”。我们不妨先瞧瞧沈佩贞当年闯荡京城

  • 面对日军进攻,中国军队屡屡失利,蒋介石如何评价这个强大的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丧失了所有出海口,只能通过中越、中缅陆上交通线获得外援,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1939年桂南会战爆发,日军占领南宁、龙州、昆仑关,企图截断中越国际交通线,蒋介石调集精锐力量,准备痛击日军,提升军民抗战的士气。但由于前期准备不足,决策失误,军官指挥不当,装备落后,地方部队之间

  • 雍正打击允禩允禟到何种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允禩和允禟关系,允禟性格,允禟与雍正什么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继续为你分析。一、雍正对待九阿哥允禟最轻的是十四阿哥胤禵,仅仅被革职,没有其他处置,因为十四阿哥与雍正是一个母亲所生,算是胞弟,所以躲过一劫。其余的人都被处置,比如十阿哥允?因为写个奏折经常用“雍正新君”,就被雍正治罪圈禁,一直关到乾隆时期才被放出来。其余的就是九阿哥允禟,雍正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