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林海雪原》毕竟属于小说类,因此很多细节,都存在艺术处理的状态:比如座山雕的实力,其实就遭到了夸大。
匪患三部曲
其实在过去,真正意义上的土匪,往往势力有限。但是,不妨碍部分土匪具备进化的现象——而进化过的土匪,自然就不是土匪了。
记得几个月前,我和朋友讨论过旧时土匪的规模问题。我还提到:土匪大多在深山,单就这一点,就限制了土匪的发展空间。
原因很简单,在深山的土匪,往往受限于粮食来源问题:毕竟,深山粮食资源匮乏,想养活几百个土匪,往往是不现实的。这导致了多数山里土匪的规模大多在百余人以下,甚至很多土匪武装,其人数才十几个人。
小说《水浒传》里,宋江一门心思忙着招安,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指望打劫换来的粮食,无法维持梁山的口粮——并且,小说中的宋江,其规模不是一般的土匪,而是超级强大版——毕竟,宋江有条件攻打朝廷的州府。
不过,土匪武装想要扩大规模,也不是不可能:那就是进化成流寇规模。所谓流寇规模,就是队伍不断壮大,然后攻打州府,抢夺粮食,等到吃光了抢来的粮食,就再换一家。
当然流寇队伍因为规模不同,自然而然,所抢夺的对象也不尽相同:比如几百人规模的流寇可能钱多乡镇,几千人规模的流寇估计就敢攻打县城——毕竟旧时,很多县城的武装力量孱弱。
当然,如果发展到几万人以上,那就可以跨省活动了。比如历史上的黄巢起义军,以及太平军的最初阶段,其运营模式,就属于流寇模式。
流寇和一般意义上的土匪区别在于:土匪都有自己的山头,而且规模不大,而流寇限于规模太大,不能坐吃山空,因此需要导出劫掠。
当然,流寇队伍壮大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形成匪帮——野生的割据势力。这一情况往往出现在天下大乱的年代。比如民国时候,就有不少出身土匪的人物,通过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而后割据了几个州县,成为割据势力。
一般来说,这需要队伍壮大到数万人以上,而且还能保证能够顶住官府的讨伐——只要顶住几轮讨伐,往往就可能得到官府的招安,最终摇身一变,成为官兵。
不过现代人提到民国时候的一些割据一方的匪患,往往将其类比于一般的土匪,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能够割据一方,往往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的土匪了。
这就和生意人一样,你在街上卖手抓饼、蛋炒饭,也叫作生意;马云、马化腾、董明珠开规模那么大的企业,也叫做生意,但是,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座山雕的人生路
话说从座山雕的童年来看,座山雕也是一个苦命人。座山雕本名张乐山,八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孤儿。
那时候是旧中国,正是兵荒马乱的年代。在乱世,孤儿想活下来,就需要无比坚强。因此,15岁的时候,张乐山就辗转从山东老家来到了东北。
那时候,东北地区存在木帮——所谓木帮,就是伐木工人组成的帮会。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这个帮派。
不过,木帮虽然也叫帮,但大多成员都需要依靠伐木工作来谋生,因此这也是一群劳苦群体抱团取暖的团体。张乐山虽然成为伐木工人,但是,对于这份工作,还没有成为座山雕的张乐山很看不起:原因很简单,自己见过不少江湖人,他们强抢明夺的手段,让张乐山很向往。对于少年张乐山来说,成为一个土匪,就是自己人生最大的理想。
因此在找准机会以后,张乐山投靠了一个土匪团伙,并通过心狠手辣的手段,逐渐成为这个团伙的首脑——就这样,张乐山变成了座山雕。
不过,座山雕的团队规模并不大,也就二三十人的光景,算起来还没有现在小学一个班的学生多。不过,虽然人少,但是,座山雕的队伍,在夹皮沟(今黑龙江海林境内)一带,却得以纵横几十年,历经晚清、北洋民国(包括奉张时期)、伪满这些阶段。
其实座山雕的队伍能横跨这么多时代还没被剿灭,主要原因在于两点:
第一,座山雕活动的地方太过偏远,所以,并没有引起官府的强烈注意:毕竟,几十号人的队伍规模,翻不起天;
第二,座山雕的队伍机动灵活。座山雕利用对地理的熟悉,不断和偶尔前来的讨伐力量周旋,避免正面阵地战,所以,座山雕可以逍遥数十年。
座山雕的末路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伪满也随之崩溃。而由于我军常年在敌后抗战,因此,可以在第一时间进入东北,接收各地。这让重庆方面十分恼火。为此,重庆方面想出了一个搞笑而又缺德的绝招:蒋老大深知指望重庆方面的军队接收东北,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的行为。于是老蒋指令相关单位,收编东北的各路土匪,给他们许以官职,让他们在东北地区捣乱。
其实我个人觉得,老蒋毕竟执掌中国22年,智商、见识绝对不比一般人低。他当然知道,指望这群土匪来和我军抢地盘不现实。因此大概率的可能,就是老蒋想利用土匪恶心一下我军。
可笑座山雕这种土匪,终究吃亏在没文化、见识少方面,居然对老蒋的画大饼信以为真。并且,还真的付诸行动,主动挑衅我军。
其实座山雕也不反思一下:座山雕这伙乌合之众,能够纵横夹皮沟数十年,其实哪是因为实力雄厚?不过是擅长避开讨伐团,欺负欺负老百姓罢了。
想必座山雕也是利令智昏,开始了和我军敌对。
当然客观来说,就算是座山雕不招惹我军,随着我军在东北的局势明朗,我军也断乎不能容忍土匪武装的存在。只不过,座山雕的挑衅,加快了自身覆灭的进程。
因此我军只是拍了一个小分队,通过一番摸排,就基本上掌握了座山雕的活动规律,并混进了座山雕的队伍,将其活捉。
当时座山雕已经七十多岁了。因此被活捉后没几天,因为鸦片瘾犯了,而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