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从北京带出的珍宝,由义子张鼐秘密护送,吴三桂命部下追查

李自成从北京带出的珍宝,由义子张鼐秘密护送,吴三桂命部下追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65 更新时间:2024/2/13 19:09:09

却说吴三桂派手下参将方献廷,秘密追查李自成从北京带出的那批珍宝的下落,他从一些大顺军的叛将那里得知,负责护送这批财宝的人,是李自成最信任的义子张鼐。

这批财宝有二十多车,由三千忠勇之士跟随张鼐沿途保护。出北京城后,张鼐的队伍跟着李过的大军往西撤退,将一部分财宝在米脂一带埋藏,队伍离开陕西时,剩下16车财宝。

大顺军从武昌败退时,那个叛将在咸宁见过张鼐,当时大军往江西进发,张鼐的队伍走在大军的中间。

李自成兵败江西分兵三处时,张鼐的那支队伍不知道去了哪里。除了闯王李自成和高夫人外,没有人知道张鼐行走的路线。张鼐带着那三千人马和十几车财宝,凭空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但是有一条可以肯定,三千人护送队伍,不可能离大军太远,若遇上清军或者南明朝廷的军队,损失可就大了。

李自成是个多疑而又谨慎的人,绝对不会让张鼐的目标太大。兵分三路,也许正是要引开清军的注意力,使一招瞒天过海之计。

其实从北京城开始,吴三桂就盯着那批财宝了,还专门派了两拨人马追踪,从北到南,他几乎是撵着李自成的屁股追,可就是没有收获。

在九宫山围住李自成时,吴三桂就秘密派方献廷在周边地区寻找张鼐的下落,几天过去,都没有找到有利的线索,直到接到摄政王的密令,被调去云南。

吴三桂走到半路,就听到李自成的死因成谜的消息。坐在军帐内,他不住的冷笑。以他对李自成的了解,李自成不可能那么容易死的,金蝉脱壳的法子,谁都会想。

只要李自成不死,就能找得到那批财宝。

问题是,李自成金蝉脱壳之后,会去哪里呢?

吴三桂托着腮,在苦思冥想。九宫山周围都是阿济格的势力范围,听说阿济格已经派兵在四处把守,严查过往的人,并且下了重赏。

围住九宫山的时候,吴三桂记得当时阿济格给部下下的重赏是:杀死闯王李自成者,赏银万两,官升一级,活捉闯王李自成者,赏银5万两,官升三级。

在杀死一个疑似李自成的人之后,阿济格就迫不及待地命人拿着金印和金盔甲,向朝廷报功,说李自成已死。

摄政王多尔衮不是傻子,得到金印和金盔甲,并不能代表李自成真的死了。阿济格是他弟弟,又是一个屡立战功的悍将,多尔衮就算知道阿济格贪功,也不会点破的。大不了密令阿济格暗中查探李自成的下落,务必要把李自成至于死地。所以后来阿济格又暗中下了重赏:杀死李自成者,赏黄金万两,为官者官升三级,不愿为官者,赐田地百顷,子孙后代免除一切徭役和赋税,永享朝廷俸禄。

这样的重赏,就是要李自成的脑袋,而不是活捉李自成。

李自成能够逃脱阿济格的追杀,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往东和往南是不可能的,那边都是南明朝廷的势力,李自成终究是逼死崇祯皇帝的人,南明朝廷不会放过他。

虽说有密报传来,李自成又可能与南明朝廷联手对抗清军,可南明朝廷若真的愿意联手,就不会把李自成在九宫山的消息透露给清廷了。

若不是李自成在九宫山停留几天,他和阿济格的大军,也不会顺利将李自成围住。

李自成可能没有想到,是被什么人出卖的!

“你在想什么?”一个轻柔委婉的声音传来,吴三桂扭头望去,见爱妾陈圆圆从内帐走出来,手里捧着一杯茶。

吴三桂接过茶,低声说道:“没什么!”

陈圆圆说道:“自从离开湖北之后,你一直都闷闷不乐,有何不开心的事,难道不可以对为妾说吗?”

李自成逃离北京城后,刘宗敏将陈圆圆遗留在了府内,并没有掳走。多尔衮进入北京城后,第一件事就将陈圆圆送到城外吴三桂的军中。陈圆圆自此与吴三桂形影不离,跟随着吴三桂辗转征战。

吴三桂对陈圆圆的感情,一直都是如同当初一样,并没有因为她遭到刘宗敏的侮辱而产生嫌弃之意。

吴三桂低声说道:“我在想一个人!”

聪明的陈圆圆与吴三桂心有灵犀,她微笑着说道:“其实我早就猜到,你是为了李自成!”

吴三桂说道:“李自成兵败九宫山,有人说他被靖远大将军阿济格手下的悍将巴尔通给杀了,有的则说他因饥饿难耐,去抢别人粮食吃,被当地人给打死了!但也有人说,李自成其实没有死!”

陈圆圆说道:“依我看,李自成应该没有死!”

吴三桂望着爱妾那张国色天香的脸庞,都说岁月如刀,可是她的脸上并没有任何岁月留下的伤痕,依然那么粉嫩娇艳,那么倾国倾城,有此女终身相伴,夫复何求呢?当下忍不住将陈圆圆拥入怀中,低声说道:“那你说说看,李自成为什么没有死?”

陈圆圆跟随吴三桂征战时,陪他说说话,解解闷,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当下,她偎依在吴三桂的怀中,缓缓说道:“我听人说,李自成虽是一介草寇,但却不是无勇无谋的人,只因为他的疑心太重,眼里不能容人,且刚愎自用,才有今时之败。虽然外面都说李自成已经死了,依我看,他并没有死!原因有三。其一、若李自成已死,其大顺军残部不足为患,摄政王必从大局着想,命你于江西湖南一带清剿大顺军残部,并进攻南明朝廷。待你们两败俱伤之时,阿济格率大军一举击破,坐收渔翁之利。兔死狗烹,摄政王是不会留你这个心腹大患的!”

吴三桂点了点头,这一点他早就想到了。

陈圆圆接着说道:“其二、大顺军在江西兵败时兵分三处,王爷和阿济格大将军只围住了李自成,其余两支人马并无多大损失。若李自成真的已死,那两支人马定会疯狂出击,替李自成报仇。可事实上,九宫山一役之后,并未有战报传来!由此可见,那两支队伍也知李自成未死,于是保存实力,以期东山再起!”

吴三桂微笑道:“有道理!”

陈圆圆继续说道:“我昨日在内帐中听到有人向王爷禀报,说阿济格大将军虽然向朝廷报信说李自成已经被杀,但却暗中下了重赏,声言杀死李自成者,赏黄金万两,为官者官升三级,不愿为官者,赐田地百顷,子孙后代免除一切徭役和赋税,永享朝廷俸禄。由此可见,阿济格也知道李自成未死,只是藏匿起来了。一面公开李自成已死,是想对大顺军残部造成心理压力,便于清剿。暗地里的重赏,是给大顺军残部的将士们一个心生异心的机会。那些人跟着李自成打江山,无非是想搏个封妻荫子的大富贵,若眼下不但富贵已如云烟,且性命朝不保夕,谁不想考虑自己的后路呢?此三点足可证明,李自成确实没死!”

吴三桂笑道:“知我者,爱妾也!不错,我也相信李自成确实没死,只是想不出他会躲去哪里!”

陈圆圆说道:“王爷,如果你是李自成,在那种情况之下,你会怎么想?”

吴三桂说道:“先隐姓埋名躲过清军的追杀,再伺机东山而起!”

陈圆圆说道:“王爷乃身经百战之将,你认为李自成会躲到哪里去呢?”

在陈圆圆没有出来的时候,吴三桂就在考虑这个问题。在他面前的案桌上,就有一张两湖地图。他望着地图,说道:“东、南、北,他都去不了,只有西面可以去!湘西多山且贼寇众多,便于藏匿!”

说道这里,他放开陈圆圆,沉声道:“来人!”

从帐外进来一个亲兵,跪下道:“属下在!”

吴三桂说道:“立即快马通知方将军,命他一路往西追踪,一有李自成的下落,立刻回报,不得有误!”

“遵命!”亲兵退了出去!

就在吴三桂派人通知方献廷,秘密向西追踪李自成下落的时候,方献廷已经带着那几百个假扮成大顺军的部下,从通山一路赶到了安福县境内(今临澧县)。

他按平西王的命令,沿途烧杀劫掠,杀完一个村子的百姓后,还用血在墙上写下了“大顺天下,唯我永昌”的字,让人们知道这些恶行都是大顺军的残部所为。

这一招果然管用,没两天,大顺军抢劫杀人的消息就传开来,老百姓见到穿着大顺军服饰的人就躲。

他这么做,也带来了恶果,他和部下走到哪里,都有百姓将他们的行踪密报给了清军。从通山到岳阳,遭遇了好几批清军的围剿,五六百号人死的死,伤的伤,只剩下两三百人了。好在过洞庭的时候,不断有大顺军残部加入他的队伍,有三四十人的,也有上百人的。

当别人问起他们时,他们总是回答说是李将军的部下。李自成的属下有好几个李将军,至于是哪个李将军,由着别人想去。(欲知方献廷怎么打探到那批宝藏所在,李自成图和化险为夷,请关注我,看下一节)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名将袁崇焕被凌迟,为何老百姓抢他肉当下酒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后金军屡次入关骚扰百姓,导致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有大量的老百姓家里被拉壮丁,并且无情的战争杀死了很多人,也使很多人受了伤,所以京城的百姓需要把这股怨气找一个出气点,他们不会在乎这个出气筒是谁,只要有这个人,他们就会蜂拥而至,而这个时候袁崇焕要被崇祯凌迟,而他的罪名又是与后金勾结,所以结果就是如此

  • 他九岁当大明朝皇帝,二十三岁沦为阶下囚,三十一岁重新登基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皇帝登基,明朝最贤明的太子是谁,明朝历代帝王几岁登基

    朱祁镇风光灿烂的开始年仅九岁的朱祁镇继位时,大明朝正是太平盛世,父亲朱瞻基是一个难得的好皇帝,兢兢业业,为祖国江山打下了一个富庶,太平的基础。不仅是物质上,朱瞻基还给儿子朱祁镇留下了“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明朝赫赫有名的重臣。而且,朱祁镇继位时,由张太后把持朝政,张太后见识深远,为人老道

  • 宋辽签订澶渊之盟,30万岁币换来百年和平到底值不值?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辽与金和宋的关系,宋打过辽么,宋对辽复仇诏书

    果真如此吗?有更好的选择吗?最好的选择,当然是直接收复幽云十六州!然而,到澶渊之盟时,这已是一个完全不现实的选项了。宋太宗时期,宋辽之间发生过多次大战。太宗两次大举北伐,试图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但结果确实连番大败,连太宗本人也险些把命赔上了。此后,君子馆一战,大宋再遭惨败,“死者数万人”。可以说,周

  • 为什么明朝搞不定蒙古,清朝却能让蒙古彻底臣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蒙古军队和明朝军队,明代蒙古有多强,明朝对蒙古的胜仗

    蒙古是游牧民族,他们英勇善战,因为游牧民族有几大优势:一是游牧民族没有顾虑。游牧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居无定所、四海为家,没有包袱。在作战的时候进退自如,说走就走,没有思想包袱。二是游牧民族彪悍勇猛。游牧民族有尚武传统,世世代代喜欢舞刀弄枪,以武艺精湛为荣,是优秀的战士。三是游牧民族拥有优质战马。

  • 崇祯继位后,如何处理年仅21岁、网红脸的大嫂?让人好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崇祯大臣,崇祯帝真实历史,崇祯皇帝心酸图片

    张嫣在明朝被称为“艳后”,在她十五岁时,就从全国几千名美女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帝的女人,史记中是这么形容张嫣的“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以现在的标准来看,绝对是个人见人爱“网红”脸,因此酷爱木作的明熹宗一看到张嫣,立即“一见锺情”。▲张嫣守寡时才21岁,也是现在许多

  • 朱元璋写了一首打油诗,沈万三不以为意,他哥却说:快逃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最霸气的诗句,沈万三和朱元璋真的是拜把兄弟吗,描写朱元璋一生的诗句

    沈万三是一位富可敌国的人物,民间甚至传说他有一个聚宝盆,反映出他财富多到不可胜数,然而在朱元璋眼里,富可敌国就是一种威胁,就是一种罪,不可以任由富商壮大下去。▲朱元璋生性多疑,只要对大明江山有任何威胁,他都市大开杀戒。(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沈万三虽然很有钱,但他认为,商人一定要与朝廷维持良好

  • 雍正宠臣李卫:巅峰时期有多厉害?后来下场如何?结局让人泪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雍正为何独宠李卫,雍正李卫的地位有多高,李卫对大清的贡献

    在我国历史上,雍正皇帝是一个不输朱元璋的人,他对官员的管理十分严格,惩罚贪官的手段更是残酷。不过,就是在这样一个皇帝管理下,依然有那么一个人烨烨生辉,他就是“雍正王朝的第一宠臣”李卫。从时间上来看,李卫经历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朝代,但他的大半辈子几乎都献给了雍正皇帝,短短时间的时间就成为了直隶总督

  • 洪秀全的书法曝光,看完后才知道,他为什么连续4次科举都落榜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洪秀全之死,洪秀全参加了几次科举考试,洪秀全人物全面评价

    看到这里的观众,或者就会想,洪秀全难道就这么差劲吗,一连考四次都不及格,有心者如果有辛看到他遗留下来的书法,或许就会明白了。当年,洪秀全连续失败落第,成为邻里街坊的笑柄。他在气愤和阴差阳错之下,竟然加入了上帝教会,从此接触了耶稣和圣经。后来,洪秀全深受圣经内容的渲染,还曾写下一篇叫《原道救世歌》的文

  • 康熙地宫有多么恐怖,专家持枪进入,出来后要求永久关闭了地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地宫入口,康熙皇帝陵墓地宫视频,康熙地宫是什么样子的

    康熙帝活着的时候是非常风光的,年幼登基,并处置了朝廷的权臣鳌拜,把清朝落在别人手上的土地全部收了回来,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后世人们对他的评价异常之高,但就算他活着的时候在风光,在死后他还是受到了伤害,他的陵墓他的尸体都受到了创伤,现在都没有入土为安,不得不说这是让人叹息。皇陵被盗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如何在荒凉的西北留下了“三千里杨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左宗棠是清末“中兴名臣”之一,因为率军收复新疆而名垂青史。其1876年调任陕甘总督后,在西北大地辗转征战14载,不仅在军事上功勋彪炳,对西北的交通、农业甚至生态环境方面也都卓有建树。为了加强西北尤其是新疆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左宗棠亲自筹划,修建了一条东自潼关,西至新疆,横贯西北的陕甘新大道,并下令在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