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建文帝到底去哪了?张居正不经意间说出了答案

建文帝到底去哪了?张居正不经意间说出了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828 更新时间:2024/1/27 5:00:38

明建文帝

明朝最大的八卦是啥?建文帝的下落肯定是其中之一。这八卦,不光今天的人有兴趣,当年万历皇帝也有兴趣。有次师生对谈,万历就问张居正:你说这建文帝当年到底逃出去没有?张居正回答说,正史是查不着了,但传说明英宗的时候,有个云南老僧,在墙壁上写了一句“流落江湖数十秋”,被人一问,老僧自称他就是建文帝,于是皇室赶紧把他迎回宫养了起来,再后来这老僧怎么样,我也不知道了。张居正是首辅,对宫里边典故熟的要命,也只能稀里糊涂说点传言,所以这事儿看来只能是个谜了。

影视中的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比较恨乱跳槽的人。有一次他跟阁臣申时行聊到唐代名臣魏征,申时行说,魏征能劝谏皇上,是个贤臣。万历觉得不是,他说魏征这人先跟着李密,再跟着李建成,后来又跟着唐太宗,就一个三姓家奴,怎么能是贤臣呢?万历对唐太宗也没好评价,说这人杀害兄弟,胁迫父亲,把伦理纲常都搞乱了,越说越气,最后下令,今后《贞观政要》的课不许再讲了。于是,万历的课业负担轻松了不少。

罗应斗像

一般来说,场面上的人都得有点自制力,古人也一样,比如明宪宗有口吃,但一上朝宣旨,说话就行云流水。明代名臣许国,平时脑袋总是胀痛难忍,但一进宫面见皇上,就没事了,出来了继续疼的嗷嗷叫。也有比较悲催的,明代最窝囊的一个官员估计是罗应斗,这哥们一向身体健康,但每次往公堂上一坐,就头晕目眩,出来当了两次官,都改不掉这毛病,最后只能辞职不干了,这下场真是男默女泪。啥叫福薄,这就是。

嘉靖皇帝登极时,身上的袍子有点长,嘉靖可能也有点强迫症,总是附身去看,很不爽。这时候阁臣杨新都跳出来,来了一句:陛下您这是“垂衣裳而天下治”啊!把嘉靖比作“垂衣而治”的黄帝帝和舜帝,嘉靖龙颜大悦。以后大家看到领导衣服号码大,记得用这句来拍马屁。

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皇帝

嘉靖晚年,奏章和谕旨上只要写到“夷”和“狄”字,一定都是极小极小的,据说是为了表示天朝很伟大,外夷很渺小。然后八十年都不到明朝就没了。

古代的障扇

古代皇帝身后总有人举着把大扇子,那东西不是用来扇风的,是挡风挡光的,又叫障扇。明代嘉靖朝的“障扇”升级了,也是长柄,举在皇帝身后,但始终用黄布蒙着,从来没露出来过,据说是外国进宫的祥瑞之物,名字叫“卓影”,可以辟邪。所以拍电视剧的话道具师肯定高兴,准备俩晾衣杆就行。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文章

  • 尼姑是如何惹到朱元璋父子了?父子俩对尼姑是大打出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和尚见朱元璋被割舌,一位高僧送给朱元璋的九个字,朱元璋与和尚的对话

    尼姑是如何惹到朱元璋了!元末时期,朝廷腐败,压榨百姓。同时因元朝统治者内部矛盾,各路王爷互相攻伐,加上天灾,老百姓没有了活路,于是各地老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参与推翻元朝统治。经过多年的战争,朱元璋统一全国,建立了明朝。此时的明朝是百业待兴,其中人口是严重的缺乏的,很多地方是千里无人。没有人社会就没法发

  • 宴会上,朱元璋给大臣夹菜,大臣回家后将两个儿子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杀害的兄弟,朱元璋儿子杀害百姓,朱元璋哪一集杀驸马

    有一天,朱元璋为文职和军事官员举行宴会。可能由于疏忽大意,门口的警卫恰好是傅友德的儿子傅让。在这一天,傅让没有按照要求佩戴剑袋。朱元璋见到他时非常生气。宴会上,朱元璋几次夹菜给傅友德,但傅友德的表情很冷淡,隐隐地感谢了他。突然,朱元璋向傅友德开口大骂,并谈到傅让。傅友德立即起身对朱元璋认罪,但朱元璋

  • 李自成从北京带出的珍宝,由义子张鼐秘密护送,吴三桂命部下追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却说吴三桂派手下参将方献廷,秘密追查李自成从北京带出的那批珍宝的下落,他从一些大顺军的叛将那里得知,负责护送这批财宝的人,是李自成最信任的义子张鼐。这批财宝有二十多车,由三千忠勇之士跟随张鼐沿途保护。出北京城后,张鼐的队伍跟着李过的大军往西撤退,将一部分财宝在米脂一带埋藏,队伍离开陕西时,剩下16车

  • 名将袁崇焕被凌迟,为何老百姓抢他肉当下酒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后金军屡次入关骚扰百姓,导致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有大量的老百姓家里被拉壮丁,并且无情的战争杀死了很多人,也使很多人受了伤,所以京城的百姓需要把这股怨气找一个出气点,他们不会在乎这个出气筒是谁,只要有这个人,他们就会蜂拥而至,而这个时候袁崇焕要被崇祯凌迟,而他的罪名又是与后金勾结,所以结果就是如此

  • 他九岁当大明朝皇帝,二十三岁沦为阶下囚,三十一岁重新登基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皇帝登基,明朝最贤明的太子是谁,明朝历代帝王几岁登基

    朱祁镇风光灿烂的开始年仅九岁的朱祁镇继位时,大明朝正是太平盛世,父亲朱瞻基是一个难得的好皇帝,兢兢业业,为祖国江山打下了一个富庶,太平的基础。不仅是物质上,朱瞻基还给儿子朱祁镇留下了“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明朝赫赫有名的重臣。而且,朱祁镇继位时,由张太后把持朝政,张太后见识深远,为人老道

  • 宋辽签订澶渊之盟,30万岁币换来百年和平到底值不值?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辽与金和宋的关系,宋打过辽么,宋对辽复仇诏书

    果真如此吗?有更好的选择吗?最好的选择,当然是直接收复幽云十六州!然而,到澶渊之盟时,这已是一个完全不现实的选项了。宋太宗时期,宋辽之间发生过多次大战。太宗两次大举北伐,试图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但结果确实连番大败,连太宗本人也险些把命赔上了。此后,君子馆一战,大宋再遭惨败,“死者数万人”。可以说,周

  • 为什么明朝搞不定蒙古,清朝却能让蒙古彻底臣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蒙古军队和明朝军队,明代蒙古有多强,明朝对蒙古的胜仗

    蒙古是游牧民族,他们英勇善战,因为游牧民族有几大优势:一是游牧民族没有顾虑。游牧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居无定所、四海为家,没有包袱。在作战的时候进退自如,说走就走,没有思想包袱。二是游牧民族彪悍勇猛。游牧民族有尚武传统,世世代代喜欢舞刀弄枪,以武艺精湛为荣,是优秀的战士。三是游牧民族拥有优质战马。

  • 崇祯继位后,如何处理年仅21岁、网红脸的大嫂?让人好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崇祯大臣,崇祯帝真实历史,崇祯皇帝心酸图片

    张嫣在明朝被称为“艳后”,在她十五岁时,就从全国几千名美女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帝的女人,史记中是这么形容张嫣的“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以现在的标准来看,绝对是个人见人爱“网红”脸,因此酷爱木作的明熹宗一看到张嫣,立即“一见锺情”。▲张嫣守寡时才21岁,也是现在许多

  • 朱元璋写了一首打油诗,沈万三不以为意,他哥却说:快逃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最霸气的诗句,沈万三和朱元璋真的是拜把兄弟吗,描写朱元璋一生的诗句

    沈万三是一位富可敌国的人物,民间甚至传说他有一个聚宝盆,反映出他财富多到不可胜数,然而在朱元璋眼里,富可敌国就是一种威胁,就是一种罪,不可以任由富商壮大下去。▲朱元璋生性多疑,只要对大明江山有任何威胁,他都市大开杀戒。(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沈万三虽然很有钱,但他认为,商人一定要与朝廷维持良好

  • 雍正宠臣李卫:巅峰时期有多厉害?后来下场如何?结局让人泪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雍正为何独宠李卫,雍正李卫的地位有多高,李卫对大清的贡献

    在我国历史上,雍正皇帝是一个不输朱元璋的人,他对官员的管理十分严格,惩罚贪官的手段更是残酷。不过,就是在这样一个皇帝管理下,依然有那么一个人烨烨生辉,他就是“雍正王朝的第一宠臣”李卫。从时间上来看,李卫经历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朝代,但他的大半辈子几乎都献给了雍正皇帝,短短时间的时间就成为了直隶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