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冯亭献上党郡是不是阴谋,赵国究竟该不该接受

冯亭献上党郡是不是阴谋,赵国究竟该不该接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173 更新时间:2024/1/19 11:03:25

赵国和秦国之间的长平之战的起因,就是因为冯亭向赵国献上了上党郡,从而将祸水引向了赵国。但是冯亭向赵国献上上党郡,这一举动看似是他个人的举动,但实际上却也可能暗含了一些阴谋的味道,其目的自然就是甩锅。而赵国面对上党郡的态度也是分成了两派,但最终赵国还是接受了上党,就意味着和秦国要开战,也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那冯亭这一举动究竟是不是一种阴谋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冯亭向赵国献上上党郡

当时光老人拖着时间的尾巴,划过战国末期的上空,战争的迷雾已经越来越浓厚了。

西部强秦已经露出了阴森的獠牙,随时准备着吞噬山东六国,对于统一华夏而言,强秦的崛起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但是对于山东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空前的灾难。

战国中后期七雄中的韩、魏、楚、燕、齐,已经无限衰弱,威风不再,早已不是强秦的对手,而赵国在这时期的强势崛起,对于秦国而言,是统一道路上最后的一大阻碍,所以秦赵之间的大决战,早已一触即发。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长平之战无法避免的爆发了。

关于长平之战爆发的原因,不少人认为是赵国接收韩国送去的上党郡引发的,但这只是表面原因,其实长平之战是冯亭和范雎之间协商好的大阴谋,只是为了给秦国进攻赵国找个借口。

良禽择木而栖,战国无数士子为了让自身的利益会寻求明主,当然冯亭也不例外,可以说战国时期的大阴谋家冯亭,打着投降赵国的幌子,做着帮助秦国的事。

赵国接收韩国上党郡所有人都笑了。

公元前264年,秦国大将白起攻占了韩国南阳地区,随后攻占野王地区,韩国的上党郡已经成为了秦国的囊中之物,韩国看到秦国已经切断了上党郡和新郑的联系,就决定把上党郡送给秦国。

但是,意外发生了,这个意外就是韩国上党郡新上任的郡守冯亭,冯亭一上任,立即就把自己受降于秦的任务给抛之脑后,来个180°大转弯,带着上党郡投降给赵国了。

上党郡原本属于春秋时期的晋国,三家分晋时,韩赵魏把这块地也给分了,赵国对于冯亭送来的这个大馅饼,得意的笑了。

当然,高兴的却不止只有赵国,韩国也笑了因为成功的把秦军引向了赵国,秦国也笑了,因为讨伐赵国师出有名了,冯亭也笑了,因为他的如意算盘打响了。

2、冯亭推辞赵国的封赏

赵孝成王对于是否接受韩国的上党郡,特意征询平原君赵胜、赵国大臣赵禹以及平阳君赵豹的意见,但是只有赵豹认为上党郡不能要,但是在平原君和赵禹的支持下,赵王把这个烫手的山芋给揣进了怀里。

于是派平原君赵胜去上党地区接收,当然不能无缘无故的接受,赵胜可是带着对冯亭的赏赐去的,《战国策·赵策》中记载:请以三万户之都封太守。

但是冯亭却拒绝了,冯亭感激涕零,说自己有三不义,不能受,《战国策·赵策》记载:为主守地而不能死,而以与人,不义一也,主内之秦,不顺主命,不义二也,卖主之地而食之,不义三也。

把上党送给了赵国之后,并谢绝了赵国的赏赐,冯亭去哪了呢,又回韩国给韩王复命去了,但并没有说上党郡是自己送给赵国的,而是说赵国出兵占领了,韩王也是这样回复秦王的,听闻这个消息之后,秦国发兵攻打赵国,长平之战爆发了。

上述就是长平之战前关于冯亭的故事,但,这其中有太多的不合情理之处了,从这些不合理之处,我们就能发现这一些都是冯亭和范雎之间的大阴谋。

冯亭以赵国为跳板为秦国效命。

假使冯亭是甘心降赵,谢绝赵国封赏可以说他是大义凛然,但他为何还要回韩国(《战国策·赵策》记载:冯亭辞封而入韩)?违抗了韩王的命令还敢再回韩国去,这是不要自己的脑袋了吗?

出乎意料的是,韩王还并没有杀了他,这件事以下犯上的大罪就在无声无息中没有后续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要么韩王和冯亭是一伙的,要么就是冯亭有靠山,让韩王忌惮,不敢动他。

那么,哪个可能性大呢,应该是第二个,此时的韩国已经被秦国打的满地找牙,如果说是第一种可能,那么韩王这是自取灭亡之道,夹缝中求生存的韩国,胆子还没有那么大。

我们再假使真是韩王和冯亭协商布下的阴谋,当后来秦国取了上党郡之后,不会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冯亭搞得鬼,那么冯亭的后人,冯劫冯去疾还能在秦国位居将相?所以从这层次看,冯亭应该归降了秦国,只有如此,才能让自己的后人在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成为秦国的权贵。

3、冯亭的华阳君是谁封的

在我们正常的想法来看,华阳君肯定是赵国封的啊,毕竟送给了赵国上党17城,封个君很正常吧,但是我们前面说过了,冯亭拒绝了赵国的封赏,并且赵国也只是给了冯亭万户侯,并没有封他为君。

那可能是韩国封的吗,可能性也不大,如果冯亭许地与赵,韩王知道的话,那么他不会被封君,不然这不是明摆着告诉赵国,这是我大韩国设下的圈套吗,假使韩王不知道,面对冯亭的欺君,更不可能要封他为君了。

楚、燕、齐、魏四国当然更不可能了,因为没有利益相关,那么就只剩下秦国了,从冯亭的封号我们也能看出来,秦国的可能性最大。

古代人封君都是以地名为基础的,华阳君也就是说冯亭被封在了华阳这地,这块地区春秋属于晋国,后来属于韩国,后来被秦国给占领了,长平之战之前这块地已经属于秦国了,宣太后曾册封自己的弟弟芈戎为华阳君就是佐证。

长平之战是冯亭和范雎的大阴谋,只是为了给秦国进攻赵国找个借口,为什么这件事能和范雎扯上关系呢,因为在长平之战前后,秦王只宠信范雎,冯亭敢这样做,范雎在背后的撑腰少不了,亦或者范雎给冯亭许诺了要比万户侯还要丰厚的赏赐。

当秦国攻占了野王这个地区之后,紧接着就该进攻上党郡,但是秦国并没立即进攻,而是等到赵国接收了此地之后才进攻,何也?

因为秦国并不是只想要上党郡这个地区,它想要的是赵国的军事重镇晋阳,当然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从一开始,秦国就已经想要打赵国了,差的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战国时期的大阴谋家冯亭,打着投降赵国的幌子,做着帮助秦国的事,如果真心降赵,那么势必会呆在赵国,但是冯亭并没有,有一说冯亭在长平之战中战死了,这也并不准确,从冯亭后代在秦国官居高位,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冯亭是用赵国为跳板,进入了秦国的管理层。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上阳赋庞癸身份,古代暗卫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上阳赋》中,庞癸的出场令不少观众眼前一亮。庞癸武功高强,为人忠心,他和王儇一样心系天下百姓,因此庞癸愿意效忠王儇。虽然这部剧有不少角色后期都会走向黑化,但对庞癸还是比较放心的,他应该不会背叛王儇。观众都对庞癸的身份比较好奇,还有暗卫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古代真有暗卫吗?那下面就为大家揭晓答案,想了

  • 长平之战赵王为何不向其他国家求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赵国作为战败方,损失可以说是极其惨重,尽管后期也还是能和秦军进行较量,但整个国家已经没有希望了。而赵国在进行长平之战作战的时候,为什么就没有向其他的国家进行求援呢?赵王为什么不去向其他国家寻求支援,长平之战当时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为何没有其他国家帮助过赵国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 武则天和吕后谁能力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权势最高的女性便是武则天和吕后了,不过武则天毕竟是正统女皇帝,地位要比吕后高。吕后虽没称帝,但在刘邦死后,她牢牢掌控朝政大权,是实际的掌权人,而且她差点就让吕氏替代刘氏,这点也足以说明吕后的强大。历史上并无武则天评价吕后的记载,可能在武则天眼里吕后会是她的目标之一。但武则天显然比吕后更聪明,这从

  • 元朝将军董士选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其中元朝存在感最低,好像大家对元朝历史并没有太多兴趣。那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介绍一位元朝将领,看看他的生平事迹有多精彩。此人名叫董士选,是元初名臣董文炳的儿子。轮知名度肯定是董文炳更高,毕竟是让忽必烈称其大哥的男人。那他的儿子董士选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将领,而且董士选的为人更

  • 崇祯是如何除掉魏忠贤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崇祯帝朱由检登基之后没多久,魏忠贤就发现很多事情好些不太对劲了。期初59岁的魏忠贤认为,年仅16对的朱由检只不过是个娃娃,玩弄一个娃娃还不是容易的很?但16岁的新皇帝朱由检,可不像他的哥哥明熹宗一样愚钝,这个少年,太隐忍了。朱由检登基后,已然感觉到了大明王朝内外的重重杀机。他不敢吃宫中的食物,因

  • 朱见深为何恢复朱祁钰的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明宪宗朱见深,其父亲是朱祁镇,朱祁镇的传奇经历相信不少人都知道,数千年来可谓独此一家,在其父亲的“恩惠”之下,朱见深的童年可谓是饱经风霜。公元1449年,在大宦官王振的撺掇下,朱祁镇率大军亲征,时运不济,在王振的胡乱指挥下,二十万大军毁于一旦,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廷陷入一

  • 刘备为何总要强调自己是刘胜之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演义》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有着庞大的受众基础。在这部经典作品中,很多人从中了解了曹操、刘备、张飞、关羽等一些真实的人物。在书中,当刘备介绍自己时,往往爱加上一句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这也使得他获得了刘皇叔的称号。那么,这个中山靖王刘胜到底是谁呢?为何全书中只有刘备

  • 夏侯婴和刘邦关系是怎样的,为何成为西汉大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秦末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开始蠢蠢欲动,在秦始皇的绝对通知下被压抑了很久。若是嬴政还活着,他们倒也不敢造次乱来,毕竟按照之前的情况来看,敢和秦始皇叫板的人,几乎都丢失了家业,甚至不少连带着把小命都给搭进去了。但是秦始皇去世后,造反这件事情就变得简单了,而秦二世和赵高的邪恶统治,最终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

  • 魏国曾经多强大,有统一六国的实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魏国虽然在战国七雄当中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在战国后期,也是很少出场的,毕竟那时候就是秦国一家独大,而还有赵国和楚国这样的大国,但其实在战国初期,那时候的魏国可以说地位就相当于后来的秦国,实力强大到无法想象,那么那时候的魏国是否具有统一六国的实力呢?但为何却没有做到,又没落了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

  • 向太后看上赵佶什么优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宋徽宗赵佶并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其实赵佶本来就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但这一切似乎都是上天安排好的一样,硬生生将赵佶送上了皇帝的座位上。宋神宗死后,是由宋哲宗继位,但宋哲宗早逝,而他又没有孩子能够继承,这下便只能从宋神宗其他孩子当中选出一位继承人。虽然赵佶只是第十一子,但宋神宗大部分儿子全都早殇,所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