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满城之战宋军是如何击败辽军的

满城之战宋军是如何击败辽军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003 更新时间:2023/12/11 4:56:46

满城之战对于宋军来说,最后能击败辽军实际上有些运气成分,这多亏宋军在当时的应变能力。满城之战辽军看似是要进攻镇州,实际上这并非他们的真正目的。当时,韩匡嗣和耶律休哥率军南下,宋军假装不敌,想以此让辽军放松警惕,最后在调兵将辽军前后夹击。虽然战略上没啥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差点就失败了。下面准备带大家回忆下这场战役,看看宋军是如何击败辽军的。

1、辽军南下攻宋

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公元979年),宋太宗借灭北汉之余威,北伐志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于是,大军进发,围攻幽州,高梁河一战惨败。

宋太宗狼狈地逃回京城,但也没有忘了边境布防的事,命河阳节度使崔彦进率部驻扎关南(今高阳东),以刘廷翰为都钤辖、河阳节度使李汉琼为钤辖镇守镇州(今正定),殿前都候崔翰与定武军节度使孟玄喆戍守定州,并授阵图给崔翰,如辽军入寇,按阵图迎战,告诫曰:“契丹必来侵边,当会集众兵设伏夹击之,可大捷也”。

布置完河北防线,又任命宣徽南院使潘美为河东三交口(今山西阳曲南)都部署,驻军屯田,负责河东防御,随后又派郑州防御使杨业为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协助潘美防御河东一线。

这年九月,辽景宗调集十万精兵,任命燕王韩匡嗣为都统,南府宰相耶律沙为监军,统领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南院大王耶律斜轸、权奚王抹只等将领,大举南伐,进攻河北镇州地区,同时令大同军节度使耶律善补提一旅偏师进攻河东,牵制宋军,此举分明是对宋太宗北伐采取的报复行动,可以说,辽国精锐尽出,但并没有让精通战阵的耶律休哥为帅,而是任命善于医术,不懂打仗的韩匡嗣为帅(他的儿子就是韩德让),以斗狠少智的宗室耶律沙为监军,是重大失误。

2、赵延进变阵

宋太宗闻辽军大举入寇,立刻集结关南、镇州、定州三地八万人马迎击。十月,辽军进至到宋境满城以西一带,首先遭遇到闻讯北上巡边的宋军前锋、镇州都钤辖刘廷翰率领的人马。宋将赵延进、崔翰、李继隆、李汉琼等将领也各自率军马赶到。奇葩的宋太宗赵光义还想“遥控”指挥,迅速派人送来阵图,命令诸将按照阵图分为八阵迎敌。

赵延进带马登高眺望,但见契丹铁骑蜂拥而来,在空阔的田野上东西横列,不见其首尾,如果按照宋太宗阵图摆下八阵,各阵相距百余步,真的打起来兵力分散,各不相顾,处于被分割包围吃掉的可能,并且契丹人善于骑兵冲击,宋将势必惊溃,赵延进对刘廷翰诸将建议:“主上将边事委托吾等,乃期望吾等能克强敌耳。现今敌骑若此之众,而我师之阵如星布,其势太过悬殊。彼若由此击我,我军将何以对抗?不如合兵而击之,可以决胜。违背命令而获战利,不优于丧师辱国乎!”

刘廷翰等将不同意,说:“万一不胜,则当如何?”弦外之音就是违背圣旨,战亦无功,万一失败,罪大了。赵延进望着众将,表态说:“倘若兵败,则延进独当其责!”

崔翰等将还是下不了决心,忧虑不决,此时,镇州监军李继隆拍板说:“用兵贵在因时而变,怎可以预先准备为定。违抗诏令之罪,继隆请独自承当。”这李继隆是宋太宗的大舅哥,赵延进之妻是宋太宗前皇后尹氏之妹,有这两个皇亲担当责任,众将便决定集中兵力,改八阵为前后两阵,彼此呼应,士心大振。

为了避免宋军变阵之机,辽军突然发起攻击,就派人去辽军大帐诈降。主帅韩匡嗣闻知大喜,认为宋军经高梁河一战,已经心惊胆战,不敢再与辽军交锋,便不做迎敌准备,而是等待纳降。在一旁的耶律休哥提醒说:“敌军士气甚锐,疑是诈降引诱我也,应当整顿三军以作准备。”

韩匡嗣根本不听。

3、宋军大捷

当韩匡嗣还在作着美梦时,纳降立功,许知调整好战阵的宋军突然擂动战鼓,马嘶人喊,刀光枪影,杀奔而来。

韩匡嗣大惊失色,慌忙命令诸将迎战,宋将个个奋勇,接连发起三波强有力的冲锋,仓促应战的辽军抵挡不住,四下溃败,宋军诸部万众一心,并力追杀,直追到遂城(今河北徐水西)一带,宋将崔彦进率一旅兵马自关南北上,阻住辽军退路,辽军遭到前后夹击,兵败如山倒,主帅韩匡嗣连统帅的信物旗、鼓都顾不上要,只顾逃命,没有了主帅的辽军,阵亡万余,多名将校被俘,还缴获战马上千,要不是耶律休哥认为宋军诈降,有所准备,率部厮杀,血战突围,辽军损失会更大。与此同时,辽大同军节度使耶律善补率军从大同南下,进至代州(今山西代县)一带,也遭到宋将折彦赟统领的折家军击败。

辽景宗耶律贤本来打算对北宋给予打击,不料家奴出身的韩匡嗣远没有其子韩德让的军事才能,满州惨败,损兵折将,让辽国颜面尽失。

辽景宗龙颜大怒,把韩匡嗣召来一顿臭骂:“汝违背众将之谋,深入敌境,汝之一罪也;号令不肃严,行伍不齐整,汝之二罪也;抛弃我军将士,抱头鼠窜,汝之三罪也;侦察不严,守御无备,汝之四罪也;丢弃统帅旗鼓,损害军威,辱折国格,汝之五罪也!”

说完喝令帐前卫士,把韩匡嗣拖出去砍了。由于这韩匡嗣与耶律家族、萧氏后族关系非同一般,其子韩德让又与皇后萧燕燕关系非同寻常,萧燕燕率皇亲国戚求请,便免其一死,免去南京留守等职务,由燕王降为秦王。

宋辽之间的满城之战,可以说是宋将违令的情况下,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放弃宋太宗预先制定“平戎万全阵”,解脱了束缚,将士一心,又用计诈降,取得了胜利。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冯亭献上党郡是不是阴谋,赵国究竟该不该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赵国和秦国之间的长平之战的起因,就是因为冯亭向赵国献上了上党郡,从而将祸水引向了赵国。但是冯亭向赵国献上上党郡,这一举动看似是他个人的举动,但实际上却也可能暗含了一些阴谋的味道,其目的自然就是甩锅。而赵国面对上党郡的态度也是分成了两派,但最终赵国还是接受了上党,就意味着和秦国要开战,也就是著名的长平

  • 上阳赋庞癸身份,古代暗卫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上阳赋》中,庞癸的出场令不少观众眼前一亮。庞癸武功高强,为人忠心,他和王儇一样心系天下百姓,因此庞癸愿意效忠王儇。虽然这部剧有不少角色后期都会走向黑化,但对庞癸还是比较放心的,他应该不会背叛王儇。观众都对庞癸的身份比较好奇,还有暗卫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古代真有暗卫吗?那下面就为大家揭晓答案,想了

  • 长平之战赵王为何不向其他国家求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赵国作为战败方,损失可以说是极其惨重,尽管后期也还是能和秦军进行较量,但整个国家已经没有希望了。而赵国在进行长平之战作战的时候,为什么就没有向其他的国家进行求援呢?赵王为什么不去向其他国家寻求支援,长平之战当时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为何没有其他国家帮助过赵国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 武则天和吕后谁能力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权势最高的女性便是武则天和吕后了,不过武则天毕竟是正统女皇帝,地位要比吕后高。吕后虽没称帝,但在刘邦死后,她牢牢掌控朝政大权,是实际的掌权人,而且她差点就让吕氏替代刘氏,这点也足以说明吕后的强大。历史上并无武则天评价吕后的记载,可能在武则天眼里吕后会是她的目标之一。但武则天显然比吕后更聪明,这从

  • 元朝将军董士选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其中元朝存在感最低,好像大家对元朝历史并没有太多兴趣。那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介绍一位元朝将领,看看他的生平事迹有多精彩。此人名叫董士选,是元初名臣董文炳的儿子。轮知名度肯定是董文炳更高,毕竟是让忽必烈称其大哥的男人。那他的儿子董士选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将领,而且董士选的为人更

  • 崇祯是如何除掉魏忠贤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崇祯帝朱由检登基之后没多久,魏忠贤就发现很多事情好些不太对劲了。期初59岁的魏忠贤认为,年仅16对的朱由检只不过是个娃娃,玩弄一个娃娃还不是容易的很?但16岁的新皇帝朱由检,可不像他的哥哥明熹宗一样愚钝,这个少年,太隐忍了。朱由检登基后,已然感觉到了大明王朝内外的重重杀机。他不敢吃宫中的食物,因

  • 朱见深为何恢复朱祁钰的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明宪宗朱见深,其父亲是朱祁镇,朱祁镇的传奇经历相信不少人都知道,数千年来可谓独此一家,在其父亲的“恩惠”之下,朱见深的童年可谓是饱经风霜。公元1449年,在大宦官王振的撺掇下,朱祁镇率大军亲征,时运不济,在王振的胡乱指挥下,二十万大军毁于一旦,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廷陷入一

  • 刘备为何总要强调自己是刘胜之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演义》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有着庞大的受众基础。在这部经典作品中,很多人从中了解了曹操、刘备、张飞、关羽等一些真实的人物。在书中,当刘备介绍自己时,往往爱加上一句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这也使得他获得了刘皇叔的称号。那么,这个中山靖王刘胜到底是谁呢?为何全书中只有刘备

  • 夏侯婴和刘邦关系是怎样的,为何成为西汉大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秦末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开始蠢蠢欲动,在秦始皇的绝对通知下被压抑了很久。若是嬴政还活着,他们倒也不敢造次乱来,毕竟按照之前的情况来看,敢和秦始皇叫板的人,几乎都丢失了家业,甚至不少连带着把小命都给搭进去了。但是秦始皇去世后,造反这件事情就变得简单了,而秦二世和赵高的邪恶统治,最终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

  • 魏国曾经多强大,有统一六国的实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魏国虽然在战国七雄当中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在战国后期,也是很少出场的,毕竟那时候就是秦国一家独大,而还有赵国和楚国这样的大国,但其实在战国初期,那时候的魏国可以说地位就相当于后来的秦国,实力强大到无法想象,那么那时候的魏国是否具有统一六国的实力呢?但为何却没有做到,又没落了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