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

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147 更新时间:2024/1/20 10:30:59

“十三将士归玉门”是发生在东汉时期的一起历史事件,当时朝廷决定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而耿恭和关宠被任命为戊己校尉,负责此事。后来北匈奴派出两万精兵对其发动攻势,当时耿恭手上的兵力只有几百人,当下情况十分危机。耿恭请求救援,结果正值汉明帝驾崩,朝廷救兵迟迟不能到位。最后耿恭只能死守,等汉章帝继位后,救兵才得以出发,等顺利回到玉门关时,这些守将就只剩最后13人了。

名将辈出的朝代

强汉、盛唐、富宋、刚明,形容的是中国历史上最耀眼的四个大一统王朝。刚明指的是明朝,至于大明为何被称作为“刚明”,我想大概是因为明朝是一个最有骨气的王朝,不和亲、不纳贡、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这些是明朝独有的特点,就连盛极一时的大汉也做不到,可见明朝有多“刚”。

宋朝有优点也有弱点,宋朝自太祖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后,就走上了扬文抑武的不归路。有宋一朝,武将一直被文官压着,这也导致了大宋除了有“富宋”的称呼外,还有一个耻辱的称呼叫“弱宋”。华夏版图在宋王朝手中不断缩水,打起仗来也是输多赢少,靖康之耻更是华夏几千年来最大的耻辱。

唐朝是极具色彩的一个王朝,唐朝时期万国来朝,四海皆臣服,国祚289年,历经21帝,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最强王朝之一。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唐高宗的“永徽之治”,唐宪宗的“元和中兴”等等,将盛唐推向了一个又一个巅峰。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两句话光听着就让人心潮澎湃,多么自信的人才能说出这句话,多么强大的王朝才有底气撑住这句话,汉朝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霸气的朝代,也是历史上将才辈出的朝代。

卫青霍去病李广李陵周亚夫陈汤等,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将,今天要讲的这位大将,虽然不及前面几位名气大,但也是开疆拓土的神将。

东汉将领耿恭

耿恭出生在东汉时期,家中世代在朝为将,爷爷曾经跟着刘秀一起打天下,算得上是东汉的开国功臣。虽然父亲在他年幼的时候就去世了,但是耿恭没有因此堕落,反而在年少时就有了将帅风范。

公元74年,耿恭奉命前往西域讨伐匈奴。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朝在西域这块地方经常和匈奴发生战争,西汉军队神勇无比,匈奴不敌,一段时间内双方归于平静。但是西汉末期,中原局势动荡,匈奴找准机会重头再来,想要崛起的心思又开始蠢蠢欲动,东汉逐渐发展稳定后,又走上重新经营西域的道路,耿恭就是这样被派去西域的。

耿恭刚到西域的第一年,就屡次立下战功,次年春天,耿恭带着几百人驻守金蒲城,与同僚关宠相互配合,把住天山通往北匈奴的要塞地区。北匈奴攻下车师之后,带着大军往驻地进攻,两万人把城池团团围住,耿恭面临危机,表现镇定,想出让部下把箭头涂上毒药的方法,匈奴人中箭之后伤口溃烂,疼痛无比,整个匈奴的军营一片惨叫声,让匈奴军队士气大跌,稳住了战局。

匈奴人稍作调整之后,心想自己几万人,无论怎么样也要拿下汉军几百人。新一轮的攻城又开始了,但是耿恭率领的汉军太过顽强,让匈奴军死伤惨重,一直未能成功攻城。当时赶上汉天子驾崩,车师人又叛变,局势对耿恭一行人越来越不利。

他们在城里耗了几个月,粮食军饷消失殆尽,耿恭带头用清水煮铠甲上的皮革充饥,手下的将士被他这种不放弃的精神感动,一直跟着他坚守阵地。汉军精疲力尽,匈奴也并不好过,他们想出了招降的办法,说只要耿恭愿意投降,就会给他大量封赏,享尽荣华。结果匈奴使者刚表现来意,就被耿恭一刀杀死。匈奴人幻想破灭,只有继续攻城。

耿恭手下的士兵一天天减少,但是他们仍然在坚持。就在他们死守孤城的时候,朝廷中皇上和重臣们在商量,到底要不要派出救兵。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反对,有的支持,这时候,司徒鲍昱站出表示必须救援。

司徒鲍昱说将士远征,现在是危难的时刻,如果不管他们,对外是对蛮夷的纵容,对内会伤透了将士们的忠心,而且如果匈奴再次来犯,相信也没人愿意冲锋陷阵了。汉章帝觉得有理,动了救援行动。

公元75年年末,张掖、酒泉等地派出军队七千人,出发柳中城。他们赶到的时候,城中只剩下二十六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他们跟着援军一起返回朝廷,一路危机重重,再加上恶劣的大雪天气,他们一路抵抗一路后退,到达玉门关的时候,二十六人牺牲一半,仅剩下十三人。这十三名勇士的归来让大家十分感动,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人是怎么去西藏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西藏,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去希望仅仅只需要做个充分应对高原反应的准备便可以去了。对于如今科技发达的今天,一个火车,一个飞机就能到了。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对于没有火车飞机小轿车的古人而言,进藏之路又意味着什么呢?答案是进藏之难,难于上青天,所幸青云有路,尚可一试。今天小编带大

  • 孙权强调关羽不能杀为何吕蒙还是杀了?两人有什么私人恩怨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最终被吕蒙所杀,而吕蒙又是东吴孙权的大将,很多人都会认为,这应该是孙权的命令,但是实际上,孙权曾经很多次的对吕蒙强调,不能杀了关羽,然而结果显然易见,吕蒙还是杀了关羽。这样看来,杀关羽这件事情,应该就是吕蒙自己的想法,那他为什么一定要杀掉关羽呢?难道说吕蒙和关羽之间有什么私人恩怨私仇之类的,所以

  • 乾隆有几个儿子?为什么没有夺嫡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历史上,康熙时期曾经出现过“九子夺嫡”,场面非常的惨烈,这九个人也是牵涉到了很多不同的人,比如朝臣,因此夺嫡绝不仅仅只是他们几个人的争夺而已。而在乾隆时期,乾隆的儿子也有不少,总共有十七个儿子,然而为什么他们却没有像康熙时期那样发生夺嫡之争呢?乾隆的儿子们对于夺嫡事件又是

  • 康熙九子为何夺嫡?做个王爷不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九子夺嫡”很多人应该都是非常了解的一次历史事件了,康熙皇帝时期,他总共有九个儿子参与了夺嫡之战,最终四子胜出,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九子夺嫡其实可以说是非常残酷的了,除了最终的胜利者,其他的人后来也没有几个人有好下场。但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参与夺嫡呢,明明这么残酷为何还要参加

  • 宋军为何能坚守六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宋元襄阳之战,对于南宋来说是一次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战役。当时元军兵力优于宋军,军队士气更是气势如虹,面对这样的元军,孤立的宋军却在襄阳城坚持了六年。当时宋军利用襄阳的地理优势,成功阻拦了元军猛烈的进攻,不过襄阳城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后续兵力还有补给能够续上,所以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但这一仗,也是让人们看

  • 南宋中兴四将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南宋的中兴四将都分别是谁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能被称为是南宋中兴四将的人都是非常给力有实力的人了,所以这四位到底有谁呢?下面跟谁小编,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南宋中兴四将常规人选南宋中兴四将分别是:韩世忠、张俊、岳飞、刘光世。南宋中

  • 三家分晋最大的获利者是谁?为什么说是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作为历史上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最重要的分界线,也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而韩赵魏将原本强大的晋国瓜分,晋国消失,而这三个国家都崛起,看起来,三家分晋这件事情的最大受益人应该在这三个国家当中。然而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似乎他们都不能算是最大的获利者,相反,有很多人认为秦国才是从这件事情获利最多的

  • 曹魏五子良将,张辽和张郃谁能排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武将,一般大家都更喜欢谈论蜀汉五虎将,这五位也是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将领。不过论战斗力,曹魏的五子良将也不输五虎将,那今天就准备跟大家讲讲张辽和张郃这两位将领。其实对于五子良将的排名,一直有很大的争议,这种问题也很难有个准确答案。所以准备先分析下他们二人的战绩,看看谁的军功更加耀眼,再结合实际

  • 汉武帝知道刘据被冤死,为什么不立刘病已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时期发生了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那就是巫蛊之祸,原本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在这场祸乱中被杀,皇后卫子夫也因此而死,而当汉武帝后来知道真相的时候对于自己的太子也是有悔意的,还因此写下了罪己诏。既然如此,为什么汉武帝没有选择将刘据的儿子刘病已立为新的太子,而是立自己的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继任皇帝呢?汉武帝

  • 明末三大案指的是哪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时期出了很多大案,牵涉非常广,比如明朝初期就有洪武四大案,而明朝末期又有明末三大案,分别是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这几大案可能很多人都有听说过,都发生在皇宫之中,而且都和朱常洛有很大的关系。那么这明末三大案分别是怎么回事,又是怎么发生的呢?为何在这一时期会出现这样的事件,这些案子背后又有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