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郃才华有没有被小看

张郃才华有没有被小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976 更新时间:2024/2/5 7:16:51

论三国名将,肯定会有张郃一席。不过张郃的存在感似乎并不怎么高,哪怕他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其实细数张郃一生,他打赢过不少胜仗,而且战功显赫,无论是在曹操时期还是曹丕时期,都被委以重用。相信三国迷中也有不少欣赏张郃的人,张郃是真正有才能的将领,他懂得何时该隐忍,何时要勇敢,这才造就了他的一生。有关张郃这个人物的分析都已经放在下文了,各位网友可以来看看。

将才张郃

在三国时代有很多人物组合,比如说有“桃园三兄弟”,吕布有“八健将”,曹操有“五子良将”,袁绍有“河北四庭柱”,蜀汉有“五虎上将”,东吴有“十二虎臣”,还有什么“泰山四寇”等等。

这些组合中,只有“河北四庭柱”中的所有成员都是以军人的宿命全部战死于沙场。张郃也是其中之一。

张郃成名较早,在袁绍麾下时,他就与颜良、文丑、高览一同跻身于“河北四庭柱”之列。在这个组合中,颜良、文丑和高览皆以武勇敢战而著称,而张郃则是智勇双全,最有头脑,具备领兵打仗的帅才。

但是,在这个社会上行走,你仅仅有才能就可以建功立业吗?那肯定是不行的,混社会,你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袁绍与曹操发起了官渡之战,张郃就给袁绍出了个主意,说是曹操兵少粮乏,后勤补给线漫长,我军应该组织一支轻骑部队绕到敌后,对曹方的粮道进行打击和袭扰。曹军若不应付,粮道就会被切断,不战自乱,如果曹军想保护补给线,就必须要分出一部分人马,那正面战场上的兵力就更不敷分配了。

张郃这个主意确实很妙,打到了曹军的七寸上。但张郃只是个执行层的人物,袁绍并不缺谋士,你张郃这么聪明,把田丰沮授许攸、审配、郭图这些人放到哪里去了?于是袁绍否决了张郃的建议。

官渡之战进行中,曹操兵少粮乏,拖不起,利在速战。曹操就计划率兵偷袭袁绍的囤粮重地――乌巢。

张郃建议袁绍立即派出主力支援乌巢,加强防御。但袁绍的谋士郭图却认为应该趁曹操兵力分散,正面空虚的机会,强攻正面,集中力量进攻曹操大营,起到“围魏救赵”的作用。张郃说这纯粹是荒唐的一厢情愿。但袁绍仍然支持郭图,下令张郃立即向曹军大寨发动进攻。

所以说,不要以为你的建议更合理,就会被上面采纳。你的主意高不高明并不重要,关键是上级怎么定位你。你是执行层,左右不了决策层和谋划层的意志。

但是,当你提出合理化建议时,他们不听你的。但要按照他们的破烂计划实施进行却出了问题,作为执行层的你还要替他们背黑锅,负责任,这就可怕了。

乌巢丢了,曹军的大寨也没攻下来,郭图为了厘清自己的责任,就要甩锅给张郃。他向袁绍进谗言,说张郃诽谤主君,有贰心。袁绍勃然大怒,派人到前线,要张郃回去问话。张郃焦头烂额,左右为难,只得投降了曹操。曹操喜出望外,拜张郃为偏将军、封爵都亭侯。张郃这一投降,袁绍大军正面防线顿时门户洞开,曹军趁机杀入,直捣中军,袁绍大败,溃不成军。

选择投降必定是因为缺乏气节吗?未必。有时候你非常愿意做一个不屈的忠臣,问题是有时候会被逼得连坚持自己气节的机会都不给你。

在曹操麾下,张郃攻袁谭,围雍奴,征柳城,破乌桓,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被封为平狄将军。但就在这个位置上,张郃停滞了晋升的脚步。是张郃未立新功吗?并不是,后来张郃随军讨东莱,伐管承,讨陈兰、梅成,破马超,围安定,降杨秋,平宋建,征张鲁,收汉中。张郃在历次战斗中都屡立功勋,但始终未获升迁

大家可以发现,其实在曹军“五子良将”中,张郃的升迁速度是最慢的,虽然他立下的功劳丝毫不比那些夏侯X或者曹X更少,但是他却远不如人家的晋升速度。

不要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这个世界永远都不会公平。你考虑的是“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但上层的考虑的则是各个方面。晋升对你来说是目的,但对人家上层来说只是个手段。有亲疏,有远近,要论资,要排辈,要分权,要平衡。而不是说你立的功多就必定升得快,晋得高。

张郃很不容易,做为在整天在沙场上征战的武将来说,能活下来就是成功。“一将功成万骨枯”,做那个“万骨”还是那个“一将”,关键是你能不能活着。大家检点一下,张郃是三国时代唯一一个与“蜀汉五虎”全部都交过手的猛将:穰山之战,张郃在山隘堵住刘备后,“云长、关平、周仓引三百军到。两下相攻,杀退张郃”;阆中、宕渠、瓦口关与张飞三次交手;张郃在穰山、长坂坡、乌林道与赵云三次厮杀;潼关之战,张郃与马超交锋,“二十合亦败走”;葭萌关下战黄忠二十合,米仓山下再战黄忠。此外,张郃还与张辽、庞德关兴、魏延这些猛将都有过对战。

经历过如此多的恶仗、硬仗、险仗,张郃都能够捡条命回来,他的武艺能差吗?其实张郃的武艺并不弱,在宕渠夜袭张飞大寨时,身陷重围,夜战张飞,在险境中极度求生渴望下,张郃爆发了超强的战斗力,“三五十合”后还能杀开血路,夺路而逃。

张郃为人分析

要说战斗勇气,张郃比起典韦、许褚、庞德和夏侯兄弟来差得太远,甚至连张辽、乐进、曹洪都不如。其实张郃的武艺并不弱,那他为什么总是“见势不妙,拔马便走”呢?

其实张郃在骨子里是个极度自尊和骄傲的人,他在内心里坚信自己是个智勇双全,足以统率三军的帅才,他坚信自己的实力,坚信自己总会有一天得到机会,大放异彩,绽放出最瑰丽的光华。但张郃非常善于隐忍,从来不在表面上流露出自己的勃勃野心。而是珍惜自己的才能,决不肯在战场上轻易丢掉自己的性命。

刘备收取益州后,向外扩张,兵进汉中,一场旷世之战拉开了序幕。张郃率一支偏师前压,进逼巴郡、阆中,蜀军猛将张飞率军来战,双方展开激烈的厮杀。张郃屡战不利,率部退守关隘,节节抗击。定军山一战,黄忠阵斩曹魏大将夏侯渊,曹军在汉中顿时陷入群龙无首的危险境地。但就在这连续败仗的情况下,张郃居然获取了晋升,被曹操派人封为荡寇将军,还假节,负责统领部队抵抗刘备。

很有意思。你多次胜利,屡建功勋,却无法获得晋升,但当全军失利,屡战屡败的情况下,反而被火线提拔,委以大权重任。所以说,你能不能晋升并不在于你立了多少功劳,做了多少贡献,而在于在关键时刻你到底有多么重要!

如果仅以军事才能论高低,张郃无疑具备独当一面的帅才,“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不但刘备认为张郃之才“胜夏侯渊十倍”,诸葛亮北伐期间,也对他十分忌惮。在与蜀军的战斗中,无论形势多么危急,张郃总能与敌人打个你来我往,有攻有守。但张郃却始终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先是有夏侯渊镇着,夏侯渊死后又来了个曹真,曹真死后又来了个司马懿。张郃一直被作为副手来使用。

社会就是这样,你有相当的才能却未必有相当的机遇,有了相当的机遇,也未必给你适合发挥才能的相当的位置。关键并不在于你的能力,而在于形势需要你在什么位置上,权力上需要你当“副手”,工作上需要你打“辅助”,政治上需要你做“牵制”,你就得老老实实地承担起做为“棋子”的责任。

即使如此,张郃仍然创造了奇迹,他任着坚韧的毅力熬倒了所有比他更强悍的竞争者:吕布殒命,蜀汉五虎将凋谢,颜良、文丑、高览战死,典韦壮烈,许褚重伤,庞德就义,夏侯惇离世,曹彰荒废,孙策、太史慈、徐晃、甘宁、关平等都一个个离世了,连张辽、夏侯渊、曹洪、凌统等都纷纷远去。而张郃终于成为了“天下第一猛将”,横行沙场,所向无敌。直到木门道的那遮天蔽日的箭雨前,张郃都是毋庸置疑的天下第一。

人生就是这样,无论经历过多少次失败,对抗过多少个劲敌,遇到过多少次危境,遭遇过多少次挫折,忍受过多少次屈辱,但你永远不应该放弃,也永远不要屈服。你也会像张郃一样,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屡败屡战,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传奇,成为自己的“天下第一”。

敬重张郃,成就自己。哪怕命中注定只是一枚“卒子”,我们也要百折不回,永不放弃。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十三将士归玉门”是发生在东汉时期的一起历史事件,当时朝廷决定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而耿恭和关宠被任命为戊己校尉,负责此事。后来北匈奴派出两万精兵对其发动攻势,当时耿恭手上的兵力只有几百人,当下情况十分危机。耿恭请求救援,结果正值汉明帝驾崩,朝廷救兵迟迟不能到位。最后耿恭只能死

  • 清朝人是怎么去西藏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西藏,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去希望仅仅只需要做个充分应对高原反应的准备便可以去了。对于如今科技发达的今天,一个火车,一个飞机就能到了。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对于没有火车飞机小轿车的古人而言,进藏之路又意味着什么呢?答案是进藏之难,难于上青天,所幸青云有路,尚可一试。今天小编带大

  • 孙权强调关羽不能杀为何吕蒙还是杀了?两人有什么私人恩怨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最终被吕蒙所杀,而吕蒙又是东吴孙权的大将,很多人都会认为,这应该是孙权的命令,但是实际上,孙权曾经很多次的对吕蒙强调,不能杀了关羽,然而结果显然易见,吕蒙还是杀了关羽。这样看来,杀关羽这件事情,应该就是吕蒙自己的想法,那他为什么一定要杀掉关羽呢?难道说吕蒙和关羽之间有什么私人恩怨私仇之类的,所以

  • 乾隆有几个儿子?为什么没有夺嫡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历史上,康熙时期曾经出现过“九子夺嫡”,场面非常的惨烈,这九个人也是牵涉到了很多不同的人,比如朝臣,因此夺嫡绝不仅仅只是他们几个人的争夺而已。而在乾隆时期,乾隆的儿子也有不少,总共有十七个儿子,然而为什么他们却没有像康熙时期那样发生夺嫡之争呢?乾隆的儿子们对于夺嫡事件又是

  • 康熙九子为何夺嫡?做个王爷不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九子夺嫡”很多人应该都是非常了解的一次历史事件了,康熙皇帝时期,他总共有九个儿子参与了夺嫡之战,最终四子胜出,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九子夺嫡其实可以说是非常残酷的了,除了最终的胜利者,其他的人后来也没有几个人有好下场。但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参与夺嫡呢,明明这么残酷为何还要参加

  • 宋军为何能坚守六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宋元襄阳之战,对于南宋来说是一次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战役。当时元军兵力优于宋军,军队士气更是气势如虹,面对这样的元军,孤立的宋军却在襄阳城坚持了六年。当时宋军利用襄阳的地理优势,成功阻拦了元军猛烈的进攻,不过襄阳城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后续兵力还有补给能够续上,所以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但这一仗,也是让人们看

  • 南宋中兴四将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南宋的中兴四将都分别是谁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能被称为是南宋中兴四将的人都是非常给力有实力的人了,所以这四位到底有谁呢?下面跟谁小编,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南宋中兴四将常规人选南宋中兴四将分别是:韩世忠、张俊、岳飞、刘光世。南宋中

  • 三家分晋最大的获利者是谁?为什么说是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作为历史上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最重要的分界线,也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而韩赵魏将原本强大的晋国瓜分,晋国消失,而这三个国家都崛起,看起来,三家分晋这件事情的最大受益人应该在这三个国家当中。然而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似乎他们都不能算是最大的获利者,相反,有很多人认为秦国才是从这件事情获利最多的

  • 曹魏五子良将,张辽和张郃谁能排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武将,一般大家都更喜欢谈论蜀汉五虎将,这五位也是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将领。不过论战斗力,曹魏的五子良将也不输五虎将,那今天就准备跟大家讲讲张辽和张郃这两位将领。其实对于五子良将的排名,一直有很大的争议,这种问题也很难有个准确答案。所以准备先分析下他们二人的战绩,看看谁的军功更加耀眼,再结合实际

  • 汉武帝知道刘据被冤死,为什么不立刘病已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时期发生了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那就是巫蛊之祸,原本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在这场祸乱中被杀,皇后卫子夫也因此而死,而当汉武帝后来知道真相的时候对于自己的太子也是有悔意的,还因此写下了罪己诏。既然如此,为什么汉武帝没有选择将刘据的儿子刘病已立为新的太子,而是立自己的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继任皇帝呢?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