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和孙策都是白手起家,为何两人的差距如此之大?

刘备和孙策都是白手起家,为何两人的差距如此之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944 更新时间:2024/1/21 4:48:24

要说到刘备和孙策两人,严格来说他们其实都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的代表人物。很多人可能觉得,孙策是建立在孙坚的基础之上的,并不是完全的白手起家,但其实孙坚在自己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逐渐的声名鹊起,这个时候的孙策所做的事情,孙坚也并没有给到太多的助力,很多事情都是孙策自己去解决的,因此要说是白手起家,孙策也不为过。但是他们两人之间的差距也很明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孙策和刘备差距那么大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刘备和孙策为何差距那么大

1.时机选择,刘备输于孙策

刘备占据徐州,而当时曹操也要攻打徐州,袁术也有占据徐州想法,可见,刘备取徐州时机不当。而等到后来刘备西取益州时,时间已经过了几十年了。

孙策起兵江东的时机非常适当,刚好刘繇部下张英驻扎在当利口,而袁术派吴景和孙贲率兵进攻张英,却几年都未能攻克。因此,袁术爽快答应了孙策起兵江东。当袁术称帝失败,孙策便趁机自立,坐拥江东六郡,水到渠成。

2.地点选择,刘备输于孙策

刘备为河北涿州人,做为北方人,刘备自然优先选择在北方发家。可惜古代北方经济发达,人才辈出,北方势力林立,有曹操,吕布,袁绍等,刘备在北方很难站稳脚根。

当时刘备仗义帮助徐州牧陶谦解围,陶谦在临死前甚至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由此,刘备成为了徐州牧,终于第一次有了一个根据地。但是,没多久徐州便被吕布占据,随后又被曹操收入囊中。后来刘备被迫四处流浪,并被追赶到南方,最后在南方的益州才打下了自己的地盘。

对于孙策,选择发迹于江东,优势明显突出,不但有亲爹孙坚在江东的经营以及威名,而且有干爹袁术的支援和保护,打的又是刘繇、王朗、严白虎这种文官草寇,加上江东没有曹操之流人物,所以短短几年,江东全部变成孙家。

3.对于拼爹,刘备输于孙策

在古代拼爹尤其严重,因为,汉朝人才提拔采用察举制,出身便决定了社会地位。

刘备家里条件非常一般,并非当时豪门世家,无缘仕途。因此,刘备年近中年,仍然在市井卖草鞋为生。后来的黄巾之乱才带给刘备从军机会,并因此改变了刘备一生。所谓中山靖王之后,也只是刘备给自己贴了一块金字招牌,因为没落的中山靖王,几十代后人早已是非常普通的老百姓。刘备的爹,很早就去世,并没有留下什么。

反观孙策,其父亲为荊州太守孙坚,长期投靠表袁术,为袁术四处征战,孙策因此很年轻也加入袁术,为袁术领军打仗。孙坚不但武功威震诸侯,而且拥有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另外,孙坚留了玉玺给孙策,后来孙策也是用玉玺向袁术换回军队。

所以,拼爹的话,孙策远胜刘备,这也是孙策出征时很快就拥有自己的军队,而刘备一直在组建自己军队的原因。

2、白手起家的刘玄德,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蜀国灭亡的真正原因何在?

一、因仁德而闻名天下。

刘备为汉室宗亲,虽然就是那种离得很远的亲戚关系。但俨然已经成为了他招揽民心的招牌。以剿灭乱贼,匡扶汉室为自己的口号,一步步的向前走。而仁德二字就是他的杀手锏!先是参与十八路诸侯后,先是让陶谦将徐州拱手相让。后又留下吕布驻守小沛共御强敌。荆州蔡瑁夫妇担心刘备图谋不轨,刘备却死都不要荆州。赤壁之后,又连下荆州三城。攻下后原来的城主却还是担任他们本来的职位。入川后,又推却再三不肯收下川地。甚至让了刘璋都对他佩服不已,甘愿为刘备账下出力。这就是刘备的高明之处。以仁德之义收拢人心。而最早的关张两兄弟也是被这种仁德所打动。这才有了桃园三结义的佳话。

二、以忍辱负重为立世之本。

不仅能忍,更是能忍。讨伐董卓的时候,仅带两人前来。三兄弟没位置坐就随地搬个凳子坐下。没有任何一路诸侯瞧得起他们,除了曹操。《三国演义》里就有这么一段曹操对刘备评价描写:"此人无论何事都不皱一下眉头,此等隐忍,又岂是这些诸侯小辈能理解的?"果不其然,刘备先是寄人篱下于吕布。后来兵败后,不得已投靠袁绍。再后来是刘表,甚至还在曹操那待过一段日子。要不是郭嘉奉劝曹操别杀他,可能刘备就死了。早期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得势后送的卢马感化庞统;打荆州时亲自拜访黄忠让其归顺。如此行为,又怎像一个帝王之心的诸侯呢?但是他就是这么干了,而且一路隐忍到了川地被自己收复。大耳贼、虚伪、虚情假意这些词汇都是外人形容他的。但他只要可以获得民心就够了。

三、虽有大略但无方针

的确,刘备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人。但是他却没有治国之能,带兵打仗更是不行。曹操笑他:"屡战屡败刘玄德。"刘备自嘲:"我是屡败屡战。"可以说,在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从来没尝过什么是胜利的果实。投靠谁谁就被灭,这惨状简直堪比吕布。不仅如此,就连吕布这等无脑之辈也可以夺他地盘。这就先天决定了,曹操比刘备更懂得何为兵政。而诸葛出山后的第一仗,便火烧了曹操的军队。这一仗直接让刘备感慨:"我刘玄德得诸葛先生,好比如鱼得水啊!"可惜鱼是淡水鱼,水是海水。诸葛亮的远见和见识刘备永远只能望洋兴叹。仅以仁德和隐忍不足以称霸天下。

四、太局限于自己的仁与德。

随着卧龙凤雏二人的加入,刘备的麾下有了堪比东吴张昭周瑜的角色。行军打仗庞统在行,料理政事诸葛精通。本来好的不能再好的牌却被打烂了。入川地,因为自己的仁义形象。到手的地图都不要;进了川地之后,迟迟下不了手;逼得庞统献身才下定决心。可是这种名不正言不顺就把到手的肥肉给扔掉的行为,略显幼稚。刘备也是有着称王称霸之心的人。可是行事风格却一直拘泥于自己树立的牌坊。随后,关羽被吕蒙所杀。关羽的首级也被送往曹操那里。刘备不惜倾全国之力,攻打江东。却又不知战术,还不听众人阻拦。被陆逊火烧七百里,最后自尽于白帝城。从那一战之后,蜀国气运就断的差不多了。仅仅靠着诸葛亮勉强延续着……

3、孙策的政治影响

制定策略

初平二年(191年),孙坚所杀,孙策举家迁到江都。在江都期间,孙策数次拜访扬州名士张纮,和他研究天下大势。并说出了其立足江东的策划,第一步从袁术手中索要其父孙坚的部队,然后渡江南下寻求其舅父丹阳太守吴景的支持,以丹阳为根据地招募军队,占领吴、会稽等郡,进而讨伐刘表、黄祖,为其父孙坚报仇,最后建立孙吴政权。该策划得到了张纮的认同,并在张纮的补充完善下,成为孙策政权建立和发展的既定策略。

决裂袁术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占有传国玉玺正式僭越称帝,孙策趁机与其决裂。孙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一方面可以摆脱袁术的势力,攻占扬州;另一方面进攻刘表,为其父孙坚报仇,最后实现“荆、扬可一”的既定策略。因此孙策上表朝廷要讨伐袁术,随后曹操派议郎王誧携带汉献帝的诏书给孙策,任命他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

建安三年(198年),孙策又向汉廷贡献礼物。汉廷任命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孙策因此在舆论上得到汉政府的承认。

奠定基业

孙策性格豁达开朗乐于接受意见,又善于用人,所以兵士和百姓都愿意为他效死。他又严申军令,不得掳掠民间财物,受到百姓的欢迎。用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孙策迅速削平了大量割据势力,占有了吴郡、会稽郡、丹阳郡、庐江郡和豫章郡,基本上控制了扬州的广大地区,为孙吴立国奠定了基础。他不仅是当时几大政治军事集团中实力发展最快的一个,而且是魏、蜀、吴三国创业者中最年轻的一个。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备托孤是否在试探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说的话可谓是推心置腹,不过对于其中含义各有各的解读。大家都非常好奇,刘备究竟说的是实话,还是在试探诸葛亮呢?其实刘备应该说的都是心里话,他这样做只是想让诸葛亮能够安心,好好帮助刘禅,因为他知道,诸葛亮是绝不可能自立的,要是蜀国的皇帝由他来当,就会变的名不正言不顺。刘备并非心胸狭隘

  • 澶渊之盟对北宋造成了哪些消极后果,给金国崛起创造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澶渊之盟对北宋来说有诸多好处,例如结束了宋辽两国长达20多年的战争,百姓能好好安居乐业,而且还减轻了朝廷的赋税压力,节省开支百姓也会轻松一些。此后宋辽民间交流更加频繁,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不过澶渊之盟既然有积极的一面,肯定也会有消极的一面,因为战争停止,宋朝的几位皇帝开始减少兵力,导致不少武官被文臣排

  • 天启大爆炸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真的和陨石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天启六年也就是1626年,5月30日上午9点左右,在北京城西南隅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发生了一起大爆炸,爆炸半径约为750米,导致2万多人丧生,而这场爆炸发生的原因至今不明。因为是在火药库附近,所以多半怀疑这场大爆炸和火药有关,不过还有另一种比较玄乎的说法,是称天上有陨石降落,所以造成了这场大灾难。可能未

  • 曹操败走华容道,为什么既不能杀也不能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随后准备从华容道撤离。诸葛亮已经算到了这一步,于是提前让关羽前去拦截,关羽虽然碰见了曹操,但他既没有杀他,也没有将他拿下,而是为了报恩将曹操给放走。关羽义薄云天,这天下人皆知,不过就这样放走曹操是不是也有点太草率了?其实刘备、诸葛亮早就猜到关羽会做出如此决定,才会让他去完成此事。曹

  •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退至白帝城,至死不回成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中,刘备作为战败方,在兵败之后自然是要退兵的,但是刘备最终退到了白帝城,而且就在白帝城死去,临终之前指定了李严和诸葛亮为托孤大臣,交代好了一切的后事。但是对于刘备来说,蜀汉的大本营在成都,成都作为蜀汉都城,为何不是刘备首选的退居地?刘备在战败之后为什么只是去了白帝城,却没有回到成都?这中间究

  • 宋朝经济如此繁荣,为什么没有出现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非常喜欢的一个朝代,因为有不少人做过分析,古代历朝历代的普通百姓中,或许宋朝百姓是生活幸福指数最高的了,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宋朝经济的繁荣发展。不过既然经济繁荣了,为什么其他朝代都有各种盛世,比如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等,但是为什么宋朝却一个盛世都没有呢?宋朝的经济既然

  • 历史上杨家将共有几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杨家将的故事发生在宋朝初年,杨业和杨六郎保家卫国的事迹在当时便已传遍街头小巷,一直流传至今。不过后来经过各种演义,杨家七子各个都有了名气,而且除了男将,杨门女将也是美誉不断。那在历史上,杨家七子是真的吗?实际上,在北宋史上,真正能留下名字的只有四人。今天就准备趁此机会,跟大家讲讲杨家将的历史,了解其

  • 唐德宗赐李怀光免死金牌,李怀光为什么还要反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李怀光是唐朝将领,朔方将军李嘉庆之子。李怀光早年跟随郭子仪,立有战功,唐德宗继位后,李怀光更是拜副元帅,册封连城郡王,其地位来到顶峰。不过此后发生了一件事,让李怀光萌生反叛之意。唐德宗打算给李怀光赐免死金牌,一般只有战功显赫之人才能有这样的待遇。不过李怀光非但没有高兴,反而担心起来,开始怀疑唐德宗的

  • 朱棣迁都北京真是为了天子守国门?其实他是出于私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的很多朝代都有过迁都的举动,而迁都的原因和目的也都各不相同,历史上在后人看来非常霸气和壮阔的一次迁都,莫过于明朝时期朱棣迁都北京了,而且当时修建的皇宫,正是我们现如今看到的北京故宫。而朱棣当时迁都,说过自己身为天子,自然应该“天子守国门”,自己就应该到北京去守着大明朝,

  • 西夏皇帝是拓跋氏后人为什么姓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西夏是我国古代在西本地区建立的一个政权,而与西夏最经常一起提起的就是宋朝了。而西夏的皇帝姓李,诸如李元昊、李谅祚、李秉常、李乾顺等都是西夏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不过我们也知道,西夏是党项人建立的一个政权,而李姓是汉姓,那为什么西夏皇帝都会姓李呢?西夏皇帝的李姓究竟是从何而来的,他们作为拓跋氏的后人,